伴党
【拼音】: bàn dǎng 【注音】: ㄅㄢˋㄉㄤˇ 【结构】: 伴(左右结构)党(上下结构) 【繁体】: 伴黨伴党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伴党bàndǎng。(1)旧指陪同主人出门的仆从;后也泛指同伴。
基础解释见/'伴当/',伴当bàndāng旧指陪同主人出门的仆从;后也泛指同伴。
引证解释⒈见“伴当”。
汉语大词典见“伴当”。《汉语大词典》:伴当(伴当,伴当) 拼音:bàndāng亦作“伴党”。亦作“伴当”。(1).伙伴,同伴。《百喻经·杀商主祀天喻》:“众贾共思量言:‘我等伴党,尽是亲属,如何可杀?’”元孟汉卿《魔合罗》第四折:“莫不他同买卖是新伴当?”《水浒传》第四四回:“西山地面广阔,可令童威、童猛弟兄带领十数个伙伴那里开店。令李立带十数个火家去山南边那里开店。令石勇也带十来个伴当去北山那里开店。”(2).随从的差役或仆人。元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管待钦差犹自可,倒是亲随伴当没人情。”《三国演义》第一回:“正思虑间,人报有两个客人,引一伙伴当,赶一群马,投庄上来。”《官场现形记》第十六回:“却说建德县捕快头儿,自从荐在船上充当一名伴当,又自己改了名字,叫做高升。”伴当:1.见“伴当”。(2).旧时一种对大姓有特殊隶属关系的世仆阶层。始自元初,大体由官僚势家隐占军匠户而产生。此姓为彼姓‘伴当’,则世代为彼姓人服役,清雍正间削除其籍,列为平民。然与平民的界线及所受歧视,至解放后才真正消除。《清通志·食货五》:“时山西省有曰乐籍,浙江绍兴府有曰惰民,江南徽州府有曰伴当,宁国府有曰世仆,苏州之常熟、昭文二县有曰丐户,广东省有曰蜑户者,该地方视为卑贱之流,不得与齐民同列甲户。上(雍正帝)甚悯之,俱令削除其籍,与编氓同列甲户。”《清史稿·食货志一》:“﹝雍正﹞五年,以江南徽州有伴当,宁国有世仆,本地呼为‘细民’,甚有两姓丁口村庄相等,而此姓为彼姓执役,有如奴隶,亦谕开除。”
其他释义1.见'伴当'。
伴党造句
1.党的年龄谁记得?党的生日谁知道?年年岁岁唱红歌,吾伴党行九十载。似忆当年党威行,保家卫国我最行。党的生日即将临,祝愿党威再莅临。
伴的拼音:bàn(ㄅㄢˋ)
⒈ 同在一起而能互助的人:伙伴。伴侣。
⒉ 陪同:伴随。陪伴。伴和(hè )。伴舞。伴奏。伴读(古代官名,中国宋代有南北院伴读,负责宗室子弟的教学,辽、金至明代,皆为亲王府官)。
伴字UNICODE编码U+4F34,10进制: 20276,UTF-32: 00004F34,UTF-8: E4 BC B4。
伴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伴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㚘
companion、partner
陪
形声:从亻、半声
companion, comrade, partner; accompany
详细解释◎ 伴的拼音: bàn
〈词性:动〉
(1) 陪同;依随 [accompany]
伴张驰之信期。——《楚辞·悲回风》。注:“俱也。”
二贵酋名曰馆伴。(名义上是招待使者的官员。)——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2) 又如:伴宿(出殡前一天夜里,亲属等人通宵守灵);伴游(陪同游玩)
(3) 配合 [fit]。如:伴奏;伴之以说服教育
(4) 相比 [compare]
他都是前生修的,咱拿甚么伴他?——《醒世姻缘传》
◎ 伴的拼音: bàn
〈词性:名〉
(1) 伴侣;同伴 [companion]
众骇遽以离心兮,又何以为此伴也?——《楚辞·九章·惜诵》
青春作伴好还乡。——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羁魂(旅魂)有伴,当不孤寂。——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伴等(伙伴);伴佣(伙计。指店员);伴哥(农村中少年的泛称);伴伍(邻里)
(3) 另见 pàn
党(黨)的拼音:dǎng(ㄉㄤˇ)
⒈ 为了政治目的结合起来的团体:党派。党团。党委。党员。党章。党阀。党风。党纪。
⒉ 意见相合的人或由私人利害关系结成的团体:党羽。朋党。死党。
⒊ 指亲族:父党。母党。妻党。
⒋ 古代地方组织,以五百家为一党。
⒌ 姓。
党字UNICODE编码U+515A,10进制: 20826,UTF-32: 0000515A,UTF-8: E5 85 9A。
党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党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黨
party
形声:从儿、尚声
political party, gang, faction
详细解释◎ 党的拼音:
黨 dǎng
〈词性:形〉
(1) (形声。从黑,尚声。“党”、“黨”在古代是两个字,现在“党”是“黨”的简化字。简化字“党”,从儿(人,尚声)本义:晦暗不明。“党”指集团时,在古代一般只用于贬义,与现代汉语不同)
(2) 不鲜明 [not bright]
黨,不鲜也。——《说文》
嘉兴谓衣物敝垢不鲜曰烟党。—— 蒋礼鸿《义府续貂》
(3) 美,善,正直。后作“谠” [good]
党,善也;美也。——《广雅》
元而致实,博而党正,是士君子之辩者也。——《荀子》
◎ 党的拼音:
黨 dǎng
〈词性:动〉
(1) 知晓,解悟 [understand]
法先王,顺礼义,党学者。——《荀子》
(2) 偏私,偏袒 [be partial to]
子党于师人。——《韩非子·外储》
群而不党。——《论语》。孔注:“助也。”
(3) 又
吾闻君子不党。孔注:“相助匿曰党。”
(4) 结伙 [gang involvement]
性贪而狠,党豺为虐。——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 党的拼音:
黨 dǎng
〈词性:名〉
(1) 古代地方户籍编制单位。五百家为党 [five-hundred families]
五族为党。——《周礼·大司徒》。注:“百家,党正,各掌其党之政令教治。”
君实乡州藏焉。——《管子·山权数》。注:“三千五百家为党,此非周制。”
操当以 肃还付乡党。——《资治通鉴》
(2) 又如:党人(同一乡里的人);党正(周代所设地方组织的长官)
(3) 朋辈。指意气相投的人 [kinsfolk;relative]
辨说得其党。——《礼记·仲尼燕居》。注:“类也。”
睦于父母之党。——《礼记·坊记》。注:“犹亲也。”
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韩愈《山石》
(4) 又如:党友(指志道相近、立场相似的人);党援(指与自己同道而给予援助的人)
(5) 朋党;由私人利害关系结成的小集团 [clique faction]
无偏无党。——《书·洪范》。注:“朋党。”
各于其党。——《论语·里仁》
惟党人之偷乐兮。——《楚辞·离骚》
使其党入索财物。——清· 方苞《狱中杂记》
(6) 又如:死党;余党(未消灭尽的党羽);党恶(结党作恶)
(7) 政党 [political party]。如:共产党;共和党;国民党;工人党
党八股、党报、党代表、党阀、党费、党风、党纲、党锢、党棍、党国、党刊、党课、党籍、党纪、党魁、党龄、党派、党票、党旗、党参、党史、党同伐异、党徒、党委、党卫队、党务、党校、党性、党羽、党员、党章、党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