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大全

伴哥的拼音_ban gē是什么意思

伴哥

【拼音】: bàn gē 【注音】: ㄅㄢˋㄍㄜ 【结构】: 伴(左右结构)哥(上下结构) 【简体】: 伴哥 【繁体】: 伴哥

伴哥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乡村中少年的泛称。多见于元杂剧。伴哥[bàngē]⒈乡村中少年的泛称。多见于元杂剧。

引证解释⒈乡村中少年的泛称。多见于元杂剧。引元卢挚《蟾宫曲》:“沙三、伴哥来嗏,两腿青泥,只为捞虾。太公庄上,杨柳阴中,磕破西瓜。”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三折:“我是唤当村里后生咱!无路子,沙三,伴哥,牛表,牛觔,你每一齐的都来!”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一折:“王留他情性狠,伴哥他实在村。”

网络解释伴哥宋元戏曲中对演员所扮的农村少年的通称。如《刘千病打独角牛》第一折:“〔混江龙〕〔正末唱〕这的也是我专心好,我相伴的是沙三赵二,更和这伴哥王留”。

综合释义乡村中少年的泛称。多见于元杂剧。元卢挚《蟾宫曲》:“沙三、伴哥来嗏,两腿青泥,只为捞虾。太公庄上,杨柳阴中,磕破西瓜。”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三折:“我是唤当村里后生咱!无路子,沙三,伴哥,牛表,牛觔,你每一齐的都来!”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一折:“王留他情性狠,伴哥他实在村。”农村少年的通称。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一折》:「王留他情性狠,伴哥他实是村。」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三折》:「我是唤当村里后生咱,无路子,沙三,伴哥,牛表,牛筋,你每一齐的都来。」也作「胖哥」。

汉语大词典乡村中少年的泛称。多见于元杂剧。元卢挚《蟾宫曲》:“沙三、伴哥来嗏,两腿青泥,只为捞虾。太公庄上,杨柳阴中,磕破西瓜。”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三折:“我是唤当村里后生咱!无路子,沙三,伴哥,牛表,牛觔,你每一齐的都来!”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一折:“王留他情性狠,伴哥他实在村。”

国语辞典农村少年的通称。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一折》:「王留他情性狠,伴哥他实是村。」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三折》:「我是唤当村里后生咱,无路子,沙三,伴哥,牛表,牛觔,你每一齐的都来。」也作「胖哥」。伴哥[bàngē]⒈农村少年的通称。元·石君宝元·李寿卿也作「胖哥」。引《秋胡戏妻·第一折》:「王留他情性狠,伴哥他实是村。」《伍员吹箫·第三折》:「我是唤当村里后生咱,无路子,沙三,伴哥,牛表,牛觔,你每一齐的都来。」

辞典修订版农村少年的通称。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一折》:「王留他情性狠,伴哥他实是村。」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三折》:「我是唤当村里后生咱,无路子,沙三,伴哥,牛表,牛筋,你每一齐的都来。」也作「胖哥」。

其他释义1.乡村中少年的泛称。多见于元杂剧。

伴的意思

  拼音  bàn   注音  ㄅㄢˋ   
简体部首  亻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7画  
繁体部首  人部  
五笔86  WUFH  五笔98  WUGH  仓颉  OFQ  郑码  NUB  四角  29250  结构  左右电码  0133  区位  1673  统一码  4F34  笔顺  ノ丨丶ノ一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伴的拼音:bàn(ㄅㄢˋ)  

⒈ 同在一起而能互助的人:伙伴。伴侣。

⒉ 陪同:伴随。陪伴。伴和(  )。伴舞。伴奏。伴读(古代官名,中国宋代有南北院伴读,负责宗室子弟的教学,辽、金至明代,皆为亲王府官)。

统一码

伴字UNICODE编码U+4F34,10进制: 20276,UTF-32: 00004F34,UTF-8: E4 BC B4。

伴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伴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ompanion、partner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亻、半声

English

companion, comrade, partner; accompan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伴的拼音: bàn  

〈词性:动〉

(1) 陪同;依随 [accompany]

伴张驰之信期。——《楚辞·悲回风》。注:“俱也。”

二贵酋名曰馆伴。(名义上是招待使者的官员。)——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2) 又如:伴宿(出殡前一天夜里,亲属等人通宵守灵);伴游(陪同游玩)

(3) 配合 [fit]。如:伴奏;伴之以说服教育

(4) 相比 [compare]

他都是前生修的,咱拿甚么伴他?——《醒世姻缘传》

词性变化

伴的拼音: bàn  

〈词性:名〉

(1) 伴侣;同伴 [companion]

众骇遽以离心兮,又何以为此伴也?——《楚辞·九章·惜诵》

青春作伴好还乡。——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羁魂(旅魂)有伴,当不孤寂。——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伴等(伙伴);伴佣(伙计。指店员);伴哥(农村中少年的泛称);伴伍(邻里)

(3) 另见 pàn  

  拼音    注音  ㄍㄜ   
部首  口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SKSK  仓颉  MRNR  郑码  AIAJ  四角  10621  结构  上下电码  0766  区位  2471  叠字  二叠字拆字  两个可  统一码  54E5  笔顺  一丨フ一丨一丨フ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哥的拼音:gē(ㄍㄜ)  

⒈ 兄,同父母(或只同父,只同母)或同族同辈而年龄比自己大的男子:哥哥。

⒉ 称呼年龄跟自己差不多的男子:李二哥。

⒊ 古同“歌”。

统一码

哥字UNICODE编码U+54E5,10进制: 21733,UTF-32: 000054E5,UTF-8: E5 93 A5。

哥字由两个可字组成,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哥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elder brother

造字法

会意:从二,从可

English

elder brothe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哥的拼音:   

〈词性:名〉

(1) (会意。从二可。“可”,有“快乐”、“欢乐”的意思。《诗·小雅·正月》:“哿矣富人。” 毛传:“哿,可。” 王引之《经义述闻》卷六:“哿与哀对文,哀者忧悲,哿者欢乐也。……《毛传》训哿为可,可亦快意惬心之称。”“哥”似即“歌”之本字。本义:歌)

(2) 通“歌”。咏,唱,奏乐 [song]

召公卒,而民人思 召公之政,怀裳树不敢伐哥咏之,作《甘棠》之诗。——《史记·燕召公世家》

诚信著于天下,醇德流乎四海,则近者歌讴而乐之,远者执禽而朝之。——《盐铁论》

(3) 又如:哥钟(即歌钟,古代打击乐器);哥咏(歌咏)

(4) 哥哥 [elder brother]

哥,声也。从二可。——《说文》。按,发声之语,如可而平,今以称兄之词。

再拜跪奠大哥于座前,伏维哥孝友慈惠,和易谦恭。——唐· 白居易《祭浮梁大兄文》

(5) 又如:大哥;二哥;哥嫂;哥子(哥哥;对男孩的称呼)。亦用于对同族和亲戚中兄长的称呼。如:叔伯哥

(6) 对年稍长者或年龄跟自己差不多的男子的尊称或昵称 [brother]。如:张大哥;李大哥;哥们(男子之间的昵称)

(7) 唐代常称父为哥 [father]

(8) 对丈夫的昵称。尤其是小两口之间 [husband]。如:送哥参军

(9) 宋代著名瓷窑“哥窑”的简称 [Ge Kiln]

常用词组

哥白尼、哥哥、哥老会、哥伦布、哥儿、哥儿们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