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读
【拼音】: bàn dú 【注音】: ㄅㄢˋㄉㄨˊ 【结构】: 伴(左右结构)读(左右结构) 【简体】: 伴读 【繁体】: 伴讀伴读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伴读bàndú。(1)旧时教授富家子弟的读书人;又官名,宋代各王府中陪皇侄皇孙读书的人。(2)旧指陪同富家子弟一起学习的书童。伴读[bàndú]⒈旧时教授富家子弟的读书人;又官名,宋代各王府中陪皇侄皇孙读书的人。英beareadingpartner;⒉旧指陪同富家子弟一起学习的书童。英readingpartner;
基础解释1.陪伴读书。2.旧时教授富家子弟的读书人。3.旧指陪同富家子弟一起学习的书童。4.职官名。5.多媒体视听技术。
引证解释⒈官名。宋时诸王府及南北院皆置伴读,教宗室子弟读书。辽至明诸王府仍置此官。引《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咸平元年》:“癸酉,始令诸王府记室、翊善、侍读等官分兼南北宅教授。时又有伴读,然无定员。”⒉谓陪伴官宦人家子女就塾读书。引《红楼梦》第二回:“这女学生年纪幼小,身体又弱,工课不限多寡,其餘不过两箇伴读丫鬟,故雨村十分省力。”《红楼梦》第八回:“宝玉便回明贾母要约秦钟上家塾之事,自己也有箇伴读的朋友。”
网络解释伴读伴读,bàndú/dòu,①陪伴他人一起读书:宋时诸王府置伴读之官,然无定员|父母伴读不是好方法。②留学生在国外学习期间,其配偶随同陪伴:伴读夫人。③多媒体视听技术:伴读音乐|专家伴读。属于现代汉语的白话词汇。
综合释义官名。宋时诸王府及南北院皆置伴读,教宗室子弟读书。辽至明诸王府仍置此官。《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咸平元年》:“癸酉,始令诸王府记室、翊善、侍读等官分兼南北宅教授。时又有伴读,然无定员。”谓陪伴官宦人家子女就塾读书。《红楼梦》第二回:“这女学生年纪幼小,身体又弱,工课不限多寡,其餘不过两箇伴读丫鬟,故雨村十分省力。”《红楼梦》第八回:“宝玉便回明贾母要约秦钟上家塾之事,自己也有箇伴读的朋友。”
网友释义伴读,bàndú/dòu,①陪伴他人一起读书:宋时诸王府置伴读之官,然无定员|父母伴读不是好方法。②留学生在国外学习期间,其配偶随同陪伴:伴读夫人。③多媒体视听技术:伴读音乐|专家伴读。属于现代汉语的白话词汇。
汉语大词典(1).官名。宋时诸王府及南北院皆置伴读,教宗室子弟读书。辽至明诸王府仍置此官。《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咸平元年》:“癸酉,始令诸王府记室、翊善、侍读等官分兼南北宅教授。时又有伴读,然无定员。”(2).谓陪伴官宦人家子女就塾读书。《红楼梦》第二回:“这女学生年纪幼小,身体又弱,工课不限多寡,其馀不过两个伴读丫鬟,故雨村十分省力。”《红楼梦》第八回:“宝玉便回明贾母要约秦钟上家塾之事,自己也有个伴读的朋友。”
国语辞典职官名。宋、元、明等代设置,专门陪伴王室子弟读书。伴读[bàndú]⒈职官名。宋、元、明等代设置,专门陪伴王室子弟读书。⒉陪伴读书。引《儒林外史·第二三回》:「万家他自小是我们这河下万有旗程家的书童,自小跟在书房伴读。」《红楼梦·第八回》:「自己也有了个伴读的朋友,正好发奋。」
辞典修订版职官名。宋、元、明等代设置,专门陪伴王室子弟读书。陪伴读书。《儒林外史.第二三回》:「万家他自小是我们这河下万有旗程家的书童,自小跟在书房伴读。」《红楼梦.第八回》:「自己也有了个伴读的朋友,正好发奋。」
其他解释1.官名。宋诸王府南北院皆置伴读,侍敎皇侄皇孙。辽诸王文学馆亦有之。明时亦选老成明经慎行之士为伴读。《辽史·百官志》:「圣宗太平八年,长沙郡王宗允等,奏选诸王伴读。」;《元史·仁宗纪》:「至大五年,增国子生并陪堂生额,通一经者,以次补伴读。」
其他释义①陪伴他人一起读书:宋时诸王府置伴读之官,然无定员|父母伴读不是好方法。②留学生在国外学习期间,其配偶随同陪伴:伴读夫人。
伴读造句
1.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2.在尔朱荣入洛前,元颢已经担任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相州刺史,受命领兵讨伐葛荣;而元子攸仅仅在宫中担任孝明帝的伴读,资历和官位都远在元颢之下。
3.你明天去参加十六皇子的伴读选试!
4.按说可以给小光绪找一些皇族子弟“伴读”,但近支皇族里没有年龄合适的伴读人选,翁同龢只能硬着头皮教下去。
5.活人当“替罪羊”的,可参见古时帝王幼时的“伴读”,幼君背不出,伴读挨打;幼君闯祸,一定治伴读的罪。
6.悠长寒冷的冬日里,我喜欢坐在阳台的藤椅上,一杯热茶相伴读书,读到古人煮雪烹茗的诗词,眼前便浮现出那白雪晶莹、围炉茶暖的画面,令人陶醉神往。
7.我原籍苏州,现任华府伴读小书僮。
8.这年头担任王子的伴读或者老师都是无上的荣耀,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这是读书人终身的追求。
9.专家的伴读指导,让您轻轻松松为孩子说故事,享受美好的阅读时光!
10.寻英语专业的在校大学生,口语流畅的,为在国际中学学习的儿子做伴读。
关于伴读的诗词
《三姝媚·题朱仲青中翰芬秋灯伴读图》 《赐节·潜藩伴读六年余》 《和黄体方伴读新蝉韵》
伴的拼音:bàn(ㄅㄢˋ)
⒈ 同在一起而能互助的人:伙伴。伴侣。
⒉ 陪同:伴随。陪伴。伴和(hè )。伴舞。伴奏。伴读(古代官名,中国宋代有南北院伴读,负责宗室子弟的教学,辽、金至明代,皆为亲王府官)。
伴字UNICODE编码U+4F34,10进制: 20276,UTF-32: 00004F34,UTF-8: E4 BC B4。
伴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伴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㚘
companion、partner
陪
形声:从亻、半声
companion, comrade, partner; accompany
详细解释◎ 伴的拼音: bàn
〈词性:动〉
(1) 陪同;依随 [accompany]
伴张驰之信期。——《楚辞·悲回风》。注:“俱也。”
二贵酋名曰馆伴。(名义上是招待使者的官员。)——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2) 又如:伴宿(出殡前一天夜里,亲属等人通宵守灵);伴游(陪同游玩)
(3) 配合 [fit]。如:伴奏;伴之以说服教育
(4) 相比 [compare]
他都是前生修的,咱拿甚么伴他?——《醒世姻缘传》
◎ 伴的拼音: bàn
〈词性:名〉
(1) 伴侣;同伴 [companion]
众骇遽以离心兮,又何以为此伴也?——《楚辞·九章·惜诵》
青春作伴好还乡。——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羁魂(旅魂)有伴,当不孤寂。——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伴等(伙伴);伴佣(伙计。指店员);伴哥(农村中少年的泛称);伴伍(邻里)
(3) 另见 pàn
读(讀)的拼音:dú(ㄉㄨˊ)
⒈ 依照文字念:读数。读经。读书。宣读。朗读。范读。
⒉ 看书,阅览:阅读。速读。默读。读者。
⒊ 求学:走读。
⒋ 字的念法:读音。读破。
读(讀)的拼音:dòu(ㄉㄡˋ)
⒈ 旧指文章里一句中间念起来要稍稍停顿的地方:句读。
读字UNICODE编码U+8BFB,10进制: 35835,UTF-32: 00008BFB,UTF-8: E8 AF BB。
读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读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讀読
read、attend school
形声:从讠、卖声
read, study; pronounce
详细解释◎ 读的拼音:
讀 dòu
〈词性:名〉
(1) 语句中的停顿。古代诵读文章,分句和读,极短的停顿叫读,稍长的停顿叫句,今以逗号标志。也作“逗” [pauses in reading aloud]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唐· 韩愈《师说》
援引他经,失其句读,以无为有,其可闵笑也,不可胜记也。——晋· 何休《春秋公羊注疏序》
(2) 另见 dú
◎ 读的拼音:
讀 dú
〈词性:动〉
(1) (形声。从言,卖声。本义:读书)
(2) 籀书,抽释理解书的意义 [chant]
读,诵书也。——《说文》
主人习其读而问其传。——《公羊传·定公元年》
读其书。——《孟子》
相随观读,讽述以谈。——《论衡·谈天》
(3) 又如:读法(诵读法令);读祝(祭祀时宣读祈祷文);读鞫(审判时,宣读起诉理由)
(4) 阅读 [read]
好读书,不求甚解。——晋· 陶潜《五柳先生传》
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楚人贫居,读《淮南方》。—— 邯郸淳《笑林》
(5) 又如:读报;默读(不出声地读书);朗读;读律(学习法律);读画(用心鉴赏绘画的意境,风格);读过(读毕);读杂志;审读(审查阅读)
(6) 说 [speak;talk]
读,说也。——《广雅·释诂二》
号而读之也。——《庄子·则阳》
(7) 上学 [attend]。如:读大学;走读;半工半读
◎ 读的拼音:
讀 dú
〈词性:名〉
(1) 文体名。属于题跋一类。用以记心得于书后,以备遗忘 [a style of calligraphy]
题读始于唐,跋书起于 宋。—— 徐师曾《文体明辨》
(2) 姓
(3) 另见 dòu
读本、读后感、读经、读破、读破句、读书、读书人、读数、读头、读物、读音、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