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送
【拼音】: bàn sòng 【注音】: ㄅㄢˋㄙㄨㄥˋ 【结构】: 伴(左右结构)送(半包围结构) 【简体】: 伴送 【繁体】: 伴送伴送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伴送bànsòng。(1)离别时同要离开的人一起走一段路。伴送[bànsòng]⒈离别时同要离开的人一起走一段路。例伴送阿哥到桥头。英accompany;
基础解释离别时同要离开的人一起走一段路伴送阿哥到桥头
网络解释伴送离别时同要离开的人一起走一段路
汉语大词典离别时同要离开的人一起走一段路。例如:伴送阿哥到桥头。
国语辞典仆从、随行的人。伴送[bànsòng]⒈仆从、随行的人。引《宣和遗事·后集·天眷三年》:「必令大王归国,已差伴送。」
辞典修订版仆从、随行的人。《宣和遗事.后集.天眷三年》:「必令大王归国,已差伴送。」
其他解释随行者之谓。《宣和遗事·后集》:「闻已差伴送。」
其他释义1.离别时同要离开的人一起走一段路,如:伴送阿哥到桥头。
伴送造句
1.“好啦,现在我祝我亲爱的,亲爱的,亲爱的教子晚安,再见了,”托克斯小姐说道,她每当重复说一次那个形容词的时候,都要伴送出一阵阵温柔的吻。
2.夏至气温真是高,送你一把芭蕉扇,扇去烦恼和不安;送你一台电风扇,扇来吉祥把你伴;送你一台空调扇,扇来美好的祝愿,愿你天天快乐,日日平安!
3.端午节来了,送你一个“快乐粽”,赶走烦忧时刻乐;送你一个“健康粽”,吓跑伤病平安伴;送你一个“财富粽”,财源滚滚进你袋;送你一个“幸福粽”,家庭和睦生活甜。祝端午节快乐!
4.三载同窗,情深如海,梁山伯心中难舍,相依相伴送下万松山,行向十八里长亭古道。
5.好久不见,十分挂念;发条短信,祝福心愿;天气炎热,关键防暑;早要锻炼,晚要充电;幸福缠绕,健康永伴;送个祝福,友谊长存。祝暑期快乐!
6.手机送你一颗吉祥彩蛋,愿你平安常伴;送你一只吉祥鸟儿,愿你事业飞黄腾达;送你一只吉祥兔子,愿你名利双收幸福不止!祝你复活节快乐!
7.他用眼睛伴送着她,直到望不见她的时候。
8.小时候,有玩伴送丰子恺钓鱼竿,并以米蛀虫、苍蝇、蚯蚓做鱼饵钓来鱼送到丰家,后来丰子恺也学着独自钓鱼。
9.我不知道我天空里的哪些玩伴送她们乘风而下,与我的纸船竞赛!
10.小暑一到温升高,潮湿闷热心烦燥,喝上一碗绿豆汤,清热解毒降暑气,吃上一块甜西瓜,利尿除湿清凉伴,送上一份小祝福,小暑快乐清爽随!
伴的拼音:bàn(ㄅㄢˋ)
⒈ 同在一起而能互助的人:伙伴。伴侣。
⒉ 陪同:伴随。陪伴。伴和(hè )。伴舞。伴奏。伴读(古代官名,中国宋代有南北院伴读,负责宗室子弟的教学,辽、金至明代,皆为亲王府官)。
伴字UNICODE编码U+4F34,10进制: 20276,UTF-32: 00004F34,UTF-8: E4 BC B4。
伴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伴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㚘
companion、partner
陪
形声:从亻、半声
companion, comrade, partner; accompany
详细解释◎ 伴的拼音: bàn
〈词性:动〉
(1) 陪同;依随 [accompany]
伴张驰之信期。——《楚辞·悲回风》。注:“俱也。”
二贵酋名曰馆伴。(名义上是招待使者的官员。)——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2) 又如:伴宿(出殡前一天夜里,亲属等人通宵守灵);伴游(陪同游玩)
(3) 配合 [fit]。如:伴奏;伴之以说服教育
(4) 相比 [compare]
他都是前生修的,咱拿甚么伴他?——《醒世姻缘传》
◎ 伴的拼音: bàn
〈词性:名〉
(1) 伴侣;同伴 [companion]
众骇遽以离心兮,又何以为此伴也?——《楚辞·九章·惜诵》
青春作伴好还乡。——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羁魂(旅魂)有伴,当不孤寂。——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伴等(伙伴);伴佣(伙计。指店员);伴哥(农村中少年的泛称);伴伍(邻里)
(3) 另见 pàn
送的拼音:sòng(ㄙㄨㄥˋ)
⒈ 把东西从甲地运到乙地:送信。送审。输送。护送。呈送。
⒉ 赠给:送礼。赠送。雪中送炭。
⒊ 陪伴人到某一地点:欢送。送别。送亲。
⒋ 丢掉:断送。
送字UNICODE编码U+9001,10进制: 36865,UTF-32: 00009001,UTF-8: E9 80 81。
送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送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䢠
accompany、deliver、give、send-off
收、迎、取、接
先内后外会意
see off, send off; dispatch, give
详细解释◎ 送的拼音: sòng
〈词性:动〉
(1) (会意。小篆字形)
(2) 同本义 [accompany bride to bridegroom's family on wedding day]
送,遣也。——《说文》。
送迎无礼。——《荀子·富国》。注:“致女也。”
(3) 又如:送嫁(送亲);送娘(方言。送新娘子);送房(结婚之夕,亲友陪送新郎入洞房);送亲(娘家人送出嫁的姑娘上轿或送新娘到男家)
(4) 送行;送别 [see sb.off wish sb.bon voyage]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 楚山孤。—— 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战国策·燕策》
(5) 又如:送车(到车站送行;又指送行的车);送迎钱(迎送官员的开销);送任(送亲属去当人质);送迎(送往迎来);送路(送行;饯别);送故迎新(送旧官,迎新官;送旧岁,迎新年)
(6) 将东西运去或传交 [deliver;carry]。又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干戈日滋,行者赍,居者送,中外骚扰相奉。——《汉书·食货志》
(7) 如:送茶(送礼);送还(送给);送款(表示诚心诚意的投降);送风(传递消息,通风报信);送盏(递送酒器以劝饮);送语(传话);送意(传送情意);送怀(传达思想感情)
(8) 遣送 [send back;repatriate]
愬以槛车送 元济诣京师。——《资治通鉴·唐纪》
(9) 又如:送遣(遣送,送归);送转(方言。送归,送还);送传(押送递解);送官(送交官府)
(10) 送葬;送丧 [take part in a funeral procession;attend a funeral]
丧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夹岸,酹而器者百里不绝。——《明史·海瑞传》
(11) 又如:送老(安葬老人或长辈);送横(为横死者送丧);送哭(哀哭而送葬)
(12) 馈赠 [give as a present]
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曾有所失哉。——《史记·魏公子列传》
(申屠臾)坐为 九江太守受故官送有罪,国除。——《史记·申屠嘉列传》
(13) 又如:送定(为定婚,男方给女方家里送聘礼);送锅(送饭锅祝贺乔迁之喜);送粥米(妇女坐月子时,娘家和亲戚送给她鸡蛋、小米等东西);送鲜(赠送新鲜食品);送赆(赠送钱财、礼物);送盘(方言。送聘礼);送遗(赠送);送汤(亲友女儿出嫁或生产,送礼致贺)
(14) 了结;断送 [bring upon oneself]
夫以慕容超之强,身送东市; 姚泓之盛,面缚西都。——《文选·丘迟·与陈伯之书》
才上马齐声儿喝道,只这的便是那送了人的根苗。——《朝野新声太平乐府·张云庄·红绣鞋》
(15) 又如:送断(断送;葬送);送死
(16) 度过,排遣 [spend]。如:送老(排遣年老的时光);送春(送社。送别春天);送夏(送别夏天);送腊(辞送腊月)
(17) 送神 [send off the gods after the offering of sacrifices]。如:送社(送春);送祟(巫师祛送鬼祟的仪式);送佛送到西天(帮人帮到底)
送别、送殡,送丧、送呈、送达、送放、送风、送给、送故迎新、送货、送检、送交、送旧迎新、送客、送礼、送殓、送命、送暖偷寒、送气、送情、送穷、送秋波、送人情、送三、送死、送往迎来、送信儿、送行、送葬、送灶、送终、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