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大全

保山的拼音_bǎo shān是什么意思

保山

【拼音】: bǎo shān 【注音】: ㄅㄠˇㄕㄢ 【结构】: 保(左右结构)山(独体结构) 【简体】: 保山 【繁体】: 保山

保山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保山bǎoshān。(1)保人,担保人。(2)媒人。保山[bǎoshān]⒈保人,担保人。例现有刘大爷做保山。英guarantor;⒉媒人。例求你作个保山如何。英go-between;

基础解释保人,担保人。

引证解释⒈依山固守。引清袁枚《随园随笔·今书缺略》:“《御览》引《国策》:‘吴王问孙武曰,敌人保山据险,挑之不出,奈何?……’今《国策》无之。”⒉指媒人。引《金瓶梅词话》第九一回:“一个是这里冰人,一个是那头保山,两张口,四十八个牙,这一去,管教説得月里嫦娥寻配偶,巫山神女嫁襄王。”《红楼梦》第五七回:“﹝贾母﹞因回房来,即刻就命人叫了邢夫人过来,硬作保山。”《三侠五义》第一〇八回:“看这相公,甚是俊美,女儿年纪相仿。嫂嫂不好启齿,求叔叔做个保山如何?”

网络解释保山保山是云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外与缅甸山水相连,国境线长167.78公里,内与大理、临沧、怒江、德宏四州市毗邻,国土面积19,637平方公里;辖2个县级区(隆阳区、高黎贡山旅游度假区),1个县级市(腾冲市),3个县(施甸县、龙陵县、昌宁县),2016年常住总人口259.7万人。

综合释义依山固守。清袁枚《随园随笔·今书缺略》:“《御览》引《国策》:‘吴王问孙武曰,敌人保山据险,挑之不出,奈何?……’今《国策》无之。”指媒人。《金瓶梅词话》第九一回:“一个是这里冰人,一个是那头保山,两张口,四十八个牙,这一去,管教説得月里嫦娥寻配偶,巫山神女嫁襄王。”《红楼梦》第五七回:“﹝贾母﹞因回房来,即刻就命人叫了邢夫人过来,硬作保山。”《三侠五义》第一○八回:“看这相公,甚是俊美,女儿年纪相仿。嫂嫂不好启齿,求叔叔做个保山如何?”保山[bǎoshān]对他人行为或财力负责担保的人。《红楼梦.第一一九回》:「况且还有舅舅做保山。他们都是一气,姑娘一个人那里说得过呢。」也称为「保见人。」媒人。《金瓶梅.第七回》:「婆子听见,便道:『阿呀,保山!你如何不先来说声?』」《红楼梦.第五七回》:「邢夫人想了一想,薛家根基不错,且现今大富;薛蝌生得又好;且贾母硬作保山,将计就计便应了。」县名。

汉语大词典(1).依山固守。清袁枚《随园随笔·今书缺略》:“《御览》引《国策》:‘吴王问孙武曰,敌人保山据险,挑之不出,奈何?……’今《国策》无之。”(2).指媒人。《金瓶梅词话》第九一回:“一个是这里冰人,一个是那头保山,两张口,四十八个牙,这一去,管教说得月里嫦娥寻配偶,巫山神女嫁襄王。”《红楼梦》第五七回:“﹝贾母﹞因回房来,即刻就命人叫了邢夫人过来,硬作保山。”《三侠五义》第一○八回:“看这相公,甚是俊美,女儿年纪相仿。嫂嫂不好启齿,求叔叔做个保山如何?”

国语辞典对他人行为或财力负责担保的人。保山[bǎoshān]⒈对他人行为或财力负责担保的人。引《红楼梦·第一一九回》:「况且还有舅舅做保山。他们都是一气,姑娘一个人那里说得过呢。」⒉媒人。引《金瓶梅·第七回》:「婆子听见,便道:『阿呀,保山!你如何不先来说声?』」《红楼梦·第五七回》:「邢夫人想了一想,薛家根基不错,且现今大富;薛蝌生得又好;且贾母硬作保山,将计就计便应了。」⒊县名。参见「保山县」条。英语BaoshanprefecturelevelcityinYunnan德语Baoshan(StadtinYunnan)​(Eig,Geo)​

辞典修订版对他人行为或财力负责担保的人。《红楼梦.第一一九回》:「况且还有舅舅做保山。他们都是一气,姑娘一个人那里说得过呢。」也称为「保见人。」媒人。《金瓶梅.第七回》:「婆子听见,便道:『阿呀,保山!你如何不先来说声?』」《红楼梦.第五七回》:「邢夫人想了一想,薛家根基不错,且现今大富;薛蝌生得又好;且贾母硬作保山,将计就计便应了。」县名。参见「保山县」条。

其他解释1.鄜县名。明置,汉不韦县地,今云南省镇康县北。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云南·永昌民府》:「保山县,附郭,汉不韦县地。明嘉靖元年始改置今县,曲大保山为名。」;《清史稿·地理志》:「云南永昌府,县二,保山。」

其他释义旧称保人或媒人。

保山造句

1.谭其骧先生主持的历史地图集把它定在保山金鸡村,是根据传说所定。

2.我国的阿昌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陇川、梁河等县,此外,也有少数分布在盈江、潞西、瑞丽及保山地区的龙陵和腾冲两县。

3.最后,将该算法运用到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的局部路网中。

4.当前,要着力搞好‘坡改梯’、‘旱改水’工程,把‘雷响田’改造成旱涝保收田,确保山区群众增产增收,使阿佤人民永远唱新歌。

5.追至不韦,管理这一带的“昆明”。

6.根据保山市饮水安全状况,对保山市饮用水水质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为安全、合理饮水提供帮助。

7.炎帝葬于茶陵,因氏;二、齐太公之后有茶氏;三、明清时云南大理府保山县鲁掌土千总为茶氏,系彝族。

8.保山是我国西南地区与南亚,非洲,西欧各国交通线路中最短的线路之一。

9.王保山趴在桌子上像迎来主人后可高枕安卧的看门狗。

10.从云南省保山城出发,经过西南古丝绸之路上著名的古驿站水寨,即到达澜沧江边那个人文奇观霁虹桥。

包含保山的歇后语

罗锅上山 一口吹灭火焰山

保的意思

  拼音  bǎo   注音  ㄅㄠˇ   
简体部首  亻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9画  
繁体部首  人部  
五笔  WKSY  仓颉  ORD  郑码  NJF  四角  26294  结构  左右电码  0202  区位  1703  统一码  4FDD  笔顺  ノ丨丨フ一一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保的拼音:bǎo(ㄅㄠˇ)  

⒈ 看守住,护着不让受损害或丧失:保卫。保管。保健。保障。保密。明哲保身。朝不保夕(早晨保不住晚上会发生什么情况。形容形势危急)。

⒉ 维持原状,使不消失或减弱:保持。保洁。保质。保墒。

⒊ 负责:保证。保荐。保修。保险。确保。担保。

⒋ 旧时户口的一种编制,若干甲为一保。

⒌ 旧称佣工:酒保(酒店服务人员)。佣保。

⒍ 姓。

统一码

保字UNICODE编码U+4FDD,10进制: 20445,UTF-32: 00004FDD,UTF-8: E4 BF 9D。

保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保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堡緥

汉英互译

defend、keep、protect

造字法

会意:从亻、从呆

English

protect, safeguard, defend, car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保的拼音: bǎo  

〈词性:动〉

(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用手抱孩子形。金文写作从“人”从“子”。后来为了结构的对称,小篆变成“保”,使人不能因形见义了。本义:背子于背)

(2) 同本义 [carry on one's back]

负子于背谓之保,引申之,则负之者为保;更引申之,则有保养之义。然则保本象负子于背之义,许君误以为形声,遂取养之义当之耳。—— 唐兰《殷墟文字记》

(3) 护养;育 [bring up]

保,养也。——《说文》

若保赤子。——《书·康诰》

保抱携持厥妇子。——《书·召诰》

长之养之,如保赤子。——《荀子·议兵》

儒者之道,古之人若保赤子。——《孟子·藤文公上》

(4) 又如:保艾(安养;养育);保赤(抚育幼孩)

(5) 保佑 [bless and protect]

天地格保。——《书·召诰》

(6) 又如:保佐(保佑;佐助);保禳(祈祷消除灾祸)

(7) 保护;保全;守住 [protect;defend;guard]

父子相保全。——《淮南子·人间训》

少有强者不可保。——唐· 韩愈《祭十二郎文》

有朕位几不保。——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8) 又如:保銮(保护天子的亲近卫士);保固(保卫固守);保身(保全身体)

(9) 保持 [keep;preserve;maintain]

至今保藏。——沈括《梦溪笔谈》

(10) 又如:保值(保持价值);保光(保持并发扬光大)

(11) 保证;担保 [guarantee;ensure]

保为将军破之。——《资治通鉴》

(12) 又如:保修(保养修理);旱涝保收;保官(担任保护职能的官员)

(13) 占有;拥有 [possess]

虽慈父不能保其子。——晁错《论贵粟疏》

(14) 又如:保据(占据);保宁(保有并使之安宁)

(15) 保举;保荐 [recommend]

都保你二位做大官。——《水浒传》

(16) 又如:保题议叙(写奏本保荐有功人员);保题(向上推荐);保案(保举下属的文件)

(17) 依靠;仗持 [depend on]

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于是乎得人。——《左传·僖公二十年》

(18) 又如:保山(依山固守);保栖(据山以守)

词性变化

保的拼音: bǎo  

〈词性:名〉

(1) 保育幼儿的妇女 [nurse]

国君世子生,…保受,乃负之。——《礼记·内则》

(2) 通“緥”。保护婴儿的包裹衣 [swaddling clothes]

夫知保抱携持厥妇子。——《书·召诰》

措之于参保介之御间。——《礼记·月令》

昔成王幼小,越在襁保。——《后汉书·桓郁传》

(3) 作保证的人 [guarantor]

然后导以取保。——清· 方苞《狱中杂记》

(4) 又如:作保;觅保;保山(媒人;保人);保中(在债务关系中居中担保的人)

(5) 服务人员 [owner]。如:酒保

(6) 宋以后地方实行保甲制,若干甲作一保 [bao]。如:保正甲长(一保之头叫“保正”;一甲之长叫“甲长”)

(7) 小城(此义后来写作“堡”) [small city]

南山是保。——《诗·大雅·崧高》

焚我郊保。——《左传·襄公八年》

战于郎。 公叔禺人遇负杖入保者息。——《礼记·檀弓下》

所过之邑(城市),大国守城,小国入保。——《庄子·盗跖》

(8) 通“宝”。珍贵之物 [treasure]

展九鼎保玉。——《史记·周本纪》

其形虽有所小用哉然未可以保于周室之九鼎也。——《淮南子·俶真》

(9) 姓

常用词组

保安、保安团、保本、保镖、保不定,保不齐、保不住、保残守缺、保呈、保持、保存、保单、保得住、保底、保宫、保管、保管、保管员、保护、保护人、保护伞、保护神、保皇、保皇党、保甲、保驾、保驾、保荐、保健、保举、保龄球、保留、保留剧目、保媒、保密、保苗、保姆、保暖、保票、保全、保人、保山、保身、保释、保守、保守、保守派、保税、保胎、保卫、保卫团、保温、保温瓶、保鲜、保险、保险、保险、保险公司、保险柜、保险盒、保险丝、保险锁、保险装置、保修、保养、保佑、保育、保育员、保育院、保障、保证、保证、保值、保质、保重、保准,保准儿

  拼音  shān   注音  ㄕㄢ   
部首  山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3画  
五笔  MMMM  仓颉  U  郑码  LL  四角  22770  结构  单一电码  1472  区位  4129  统一码  5C71  笔顺  丨フ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山的拼音:shān(ㄕㄢ)  

⒈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山。山崖。山峦。山川。山路。山头。山明水秀。山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

⒉ 形状像山的:山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

⒊ 形容大声:山响。山呼万岁。

⒋ 姓。

统一码

山字UNICODE编码U+5C71,10进制: 23665,UTF-32: 00005C71,UTF-8: E5 B1 B1。

山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山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hill、mountain、jebel

造字法

象形:像山峰绵延之形

English

mountain, hill, peak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山的拼音: shān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2) 同本义 [mountain]

山,土有石而高。——《说文》

山,土之聚也。——《国语·周语》

山人取之。——《左传·昭公四年》

夏后代山。——《礼记·明堂位》

太行、 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列子·汤问》

如山如阜,如冈如陵。——《诗·小雅·天保》

生于山阜,处于室堂。——《荀子·赋》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书·旅獒》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 又如:山霭(山上的云气);山灵(山神);山阿(山中凹曲的地方);山岩(山峰;山崖);山隈(山角);山啜(山岔);山落(山岔;山角落);山孤钉(小山包);山头(绿林好汉占据的山寨;坟地;山墙);山长(科举时代的书院主讲及总领院务者);山主(寺院的主持);山观(山中道观);山关(依山而建的城堡)

(4) 形状像山的东西 [anything in the shape of a mountain]

刃树剑山。——《南齐书·高逸传伦》

(5) 又如:冰山;鳌山;山枕(枕头。古代枕头多用木、瓷制作,中凹,形似山);山堆阜积(东西堆积得像山一样);山棚(结彩的牌楼;比武台,戏台);山家(佛寺)

(6) 特指“五岳” [the Five mountains]

奠高山大川。——《书·禹贡》。孔传:“高山,五岳。大川,四渎。”

(7) 又如:山斗(“泰山北斗”的缩略。借指卓有成就令人仰慕的人物);山右(指山西省,西在太行山之右);山左(山东的别称)

(8) 山墙 [gable wall]。如:山架(把几层木板镶嵌在墙里的架子)

(9) 指酒肆的楼上 [storey of a bar]

酒阁名曰厅院,若楼上则又或名为山,一山、二山、三山之类。牌额写过山,非特有山,谓酒力高远也。——宋· 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

(10) 山中。指隐居之处 [hermitage]。如:山谷臣(隐士的自称);山谷之士(隐士);山囚(隐居山野不得志的士人);山巾(山野隐士的便帽)

(11) 坟 [mound]。如:山陵(帝王的陵墓);山园(坟地);山门(墓门)

(12) 蚕簇。由禾杆、油菜杆搭成的小簇 [a small bundle of straws,etc.,for silkworms to spin cocoons on]。如:蚕上山了

(13) 姓

词性变化

山的拼音: shān  

〈词性:形〉

(1) 大,巨大 [big]。如:山嚷怪叫,太吵人了;山响

(2) 粗俗 [hoarse]

你道山不山?中了状元一道烟。——《牡丹亭》

(3) 山野——谦称 [my rustic]。如:山妻(隐士之妻)

常用词组

山隘、山坳、山包、山胞、山崩地裂、山崩钟应、山不转路转、山茶、山产、山场、山川、山丛、山村、山道年、山地、山顶、山顶洞人、山东、山洞、山阿、山风、山峰、山腹、山旮旯儿、山冈、山高海深、山高皇帝远、山高水长、山高水低、山高水险、山歌、山根、山沟、山谷、山海关、山河、山洪、山回路转、山货、山脊、山涧、山脚、山径、山口、山岚、山梁、山林、山陵、山岭、山路、山麓、山峦、山脉、山毛榉、山峁、山帽云、山门、山盟海誓、山明水秀、山南海北、山坡、山墙、山清水秀、山穷水尽、山丘、山泉、山人、山水、山塘、山体、山头、山洼、山弯、山窝、山坞、山西、山系、山峡、山险、山乡、山响、山魈、山崖、山阳、山羊胡子、山肴、山摇地动、山药蛋、山野、山阴、山雨欲来、山雨欲来风满楼、山芋、山岳、山寨、山珍海味、山庄、山子、山陬海澨、山嘴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