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大全

倍叛的拼音_bei pan是什么意思

倍叛

【拼音】: bèi pàn 【结构】: 倍(左右结构)叛(左右结构) 【简体】: 倍叛 【繁体】: 倍叛

倍叛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背叛。倍,通'背'。倍叛[bèipàn]⒈背叛。倍,通“背”。

引证解释⒈背叛。倍,通“背”。引《荀子·礼论》:“夫厚其生而薄其死,是敬其有知而慢其无知也,是姦人之道而倍叛之心也。”《史记·秦始皇本纪》:“其身未殁,诸侯倍叛,法令不行。”

汉语大词典背叛。倍,通“背”。《荀子·礼论》:“夫厚其生而薄其死,是敬其有知而慢其无知也,是奸人之道而倍叛之心也。”《史记·秦始皇本纪》:“其身未殁,诸侯倍叛,法令不行。”

其他解释背叛也。《荀子·礼论》:「奸人之道,而倍叛之心也。」;《史记·秦始皇纪》:「诸侯倍叛,法令不行。」;《史记;项羽纪》:「群臣稍倍叛之。」

其他释义1.背叛。倍,通'背'。

倍的意思

  拼音  bèi   注音  ㄅㄟˋ   
简体部首  亻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0画  
繁体部首  人部  
五笔  WUKG  仓颉  OYTR  郑码  NSJ  四角  20261  结构  左右电码  0223  区位  1722  统一码  500D  笔顺  ノ丨丶一丶ノ一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倍的拼音:bèi(ㄅㄟˋ)  

⒈ 等于原数的两个:加倍。事倍功半。倍道而行(兼程而行)。

⒉ 某数的几倍等于用几乘某数:二的五倍是十。

⒊ 更加,非常:“每逢佳节倍思亲”。倍加。倍儿精神。

⒋ 增益:“焉用亡郑以倍邻?”

⒌ 古同“背”,背弃,背叛。

⒍ 古同“背”,背诵。

统一码

倍字UNICODE编码U+500D,10进制: 20493,UTF-32: 0000500D,UTF-8: E5 80 8D。

倍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倍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gain、double、times

造字法

形声:从亻、咅声

English

times, fold, multiple time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倍的拼音: bèi  

〈词性:动〉

(1) (形声。从人,( tǒu  )声。本义:通“背”。反;背向)

(2) 同本义 [back towards]

倍,反也。——《说文》

倍正南方。——《周髀算经下》

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史记·淮阴侯传》

(3) 背弃;背叛。后作“背” [abandon;betray]

无倍畔之心。——《汉书·贾谊传》

教而不称师谓之倍。——《荀子·大略》

而民不倍。——《礼记·大学》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记·项羽本纪》

(4) 又如:倍畔(同背叛);倍上(背叛尊上)

(5) 通“背”。违反;违背 [violate]

倍本弃事而安怠傲。——《墨子·非儒》

倍其公法,损其正心,专听大臣者,危主也。——《管子·任法》

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荀子·天论》

(6) 又如:倍言(违背信约);倍时(违时,错过时机);倍情(违背情实)

(7) 加倍,照原数等加 [double]

为近利市三倍。——《易·说卦》

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晁错《论贵粟疏》

(8) 又如:倍日(一天时间当两天用);倍半(超出一倍和仅有其半。谓一多一少,差距甚大);倍多(成倍增加)

(9) 通“背”。背诵 [recite from memory]

郑注:“倍文曰讽”。——《周礼·大司乐》

读书倍文,功力兼人。——韩信《韩滂墓志铭》

(10) 又如:倍文(背诵书文);倍讽(背诵);倍读(背诵)

词性变化

倍的拼音: bèi  

〈词性:量〉

(1) 倍数 [times;-fold]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汉· 贾谊《过秦论》

(2) 又如:五倍;三的五倍是十五;倍百(百倍);倍差(一倍半)

常用词组

倍道、倍儿、倍加、倍里尼、倍赏、倍数、倍增

  拼音  pàn   注音  ㄆㄢˋ   
部首  又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86  UDRC  五笔98  UGRC  仓颉  FQHE  郑码  UBPX  四角  92547  结构  左右电码  0651  区位  3749  统一码  53DB  笔顺  丶ノ一一ノノノ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叛的拼音:pàn(ㄆㄢˋ)  

⒈ 违背自己所属方面的利益投到敌对方面去:背叛。叛国。叛逃。叛徒。叛逆。叛变。

统一码

叛字UNICODE编码U+53DB,10进制: 21467,UTF-32: 000053DB,UTF-8: E5 8F 9B。

叛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叛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etray、rebel

造字法

形声:从反、半声

English

rebel; rebellion; rebelliou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叛的拼音: pàn  

〈词性:动〉

(1) (形声。从反,半声。本义:背叛) 同本义 [rebel against;betray]

叛,乱也。——《广雅》

信中涂而叛之。——《楚辞·逢纷》

叛者,反背之辞也。——《左传释例》

侯不朝,兹谓叛。——《汉书·五行志》

叛者五人。——《公羊传·定公八年》

天下皆叛之。——《史记·项羽本纪》

(2) 又如:众叛亲离;反叛(叛变);叛道(背叛正道);叛败(谋叛而败亡);叛镇(背叛朝廷的藩镇);叛附(叛变后另有依附);叛服(叛变或顺服);叛降(叛变投敌)

词性变化

叛的拼音: pàn  

〈词性:形〉

零乱的 [disorderly]

约则义孤,博则辞叛。——《文心雕龙》

常用词组

叛变、叛党、叛敌、叛匪、叛国、叛军、叛离、叛乱、叛卖、叛逆、叛逆者、叛逃、叛徒、叛亡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