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午
【拼音】: bàng wǔ 【注音】: ㄅㄤˋㄨˇ 【结构】: 傍(左右结构)午(独体结构) 【简体】: 傍午 【繁体】: 傍午傍午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傍午bàngwǔ。(1)意同“傍晌”。接近中午时会。傍午[bàngwǔ]⒈意同“傍晌”。接近中午时会。例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鲁迅《孔乙己》英nearnoon;
基础解释时间词。临近正午的时候:~时分,突然下起了大雨。
引证解释⒈纵横交错。引宋蔡絛《铁围山丛谈》卷四:“语未已,即有黑衣数十百人继来,共坐於堂。命左右逻捕男女,无少长悉以梃敲杀之。积尸傍午,向暮尽死。”⒉临近正午。引元张宪《端午词》:“五色灵钱傍午烧,綵胜金花贴鼓腰。”清李渔《玉搔头·讯玉》:“如今日已傍午,快些梳起头来。”鲁迅《呐喊·孔乙己》:“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
网络解释傍午傍午,汉语词语,拼音是bàngwǔ,意思是临近正午的时候。
综合释义纵横交错。宋蔡絛《铁围山丛谈》卷四:“语未已,即有黑衣数十百人继来,共坐於堂。命左右逻捕男女,无少长悉以梃敲杀之。积尸傍午,向暮尽死。”临近正午。元张宪《端午词》:“五色灵钱傍午烧,綵胜金花贴鼓腰。”清李渔《玉搔头·讯玉》:“如今日已傍午,快些梳起头来。”鲁迅《呐喊·孔乙己》:“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
网友释义【词语】:傍午临近正午的时候:~时分,突然下起了大雨。
汉语大词典纵横交错。宋蔡绦《铁围山丛谈》卷四:“语未已,即有黑衣数十百人继来,共坐于堂。命左右逻捕男女,无少长悉以梃敲杀之。积尸傍午,向暮尽死。”临近正午。元张宪《端午词》:“五色灵钱傍午烧,綵胜金花贴鼓腰。”清李渔《玉搔头·讯玉》:“如今日已傍午,快些梳起头来。”鲁迅《呐喊·孔乙己》:“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
国语辞典将近中午的时候,如:「快到傍午了,大家准备用餐啰!」也作「傍晌」。傍午[bāngwǔ]⒈将近中午的时候。也作「傍晌」。例如:「快到傍午了,大家准备用餐啰!」英语towardsnoon,aroundmidday
辞典修订版将近中午的时候,如:「快到傍午了,大家准备用餐罗!」也作「傍晌」。
其他解释1.近端午节之时。元、张宪〈端午〉词:「五色灵钱傍午烧,彩胜金花贴鼓腰。」
英语shortly before noonnear noontime
其他释义临近正午的时候:~时分,突然下起了大雨。
傍午造句
1.某日傍午,就在杰克逊高地,我到站,木心说,那么再走走。
2.傍午,我就感觉饥肠辘辘了。
3.傍午夕阳惨淡,隐隐于云翳间,玉兰花坠地作拓拓声。
4.可以补充的食物了然无存,清晨傍午,颇为饥饿所苦。
5.曾国藩即使在戎马倥偬、军书傍午的战争期间,也仍然坚持写信记日记,他用这种方式来涵养静气,并且将这份静气传输给更多的亲友。
6.傍午,母亲倦了,即被富造引进内室的沙发歇息。
7.我所记得的赣南农村的“赶墟”,不过是一条窄街摆满葱蒜生姜菜蔬猪肉秧苗农具之类,伴着苍蝇的飞舞,大闹大吵几小时,傍午就纷纷走散了。
8.第三路等候在西距五台四十里的南茹村,攻击敌人的先遣队,使他们不能逃回五台去,等完成了慎重的军事准备,已是傍午时分。
9.在一个秋天的傍午,似乎只有伐木工或者是猎人才会来这里。
10.傍午时分,我们跟随宝柱和几个小伙子登上了云崖岭,往下一望,立陡立陡的,有些眼晕。
关于傍午的诗词
《游龙泉寺·风日晴和傍午天》
傍午的单词
shortly before noon near noontime
傍的拼音:bàng(ㄅㄤˋ)
⒈ 靠:依山傍水。
⒉ 临近:傍晚。傍黑。傍亮。
傍字UNICODE编码U+508D,10进制: 20621,UTF-32: 0000508D,UTF-8: E5 82 8D。
傍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傍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䧛徬旁
be close to、draw near
形声:从亻、旁声
by side of, beside, near, close
详细解释◎ 傍的拼音: bàng
〈词性:副〉
(1) (形声。从人,旁声。本义:靠近,临近)同本义 [beside;be close to]
傍,近也。——《说文》
双兔傍地走。——《乐府诗集·木兰诗》
(2) 又如:傍边(靠近边沿);傍通(靠近四方通达之地);傍境(边境);傍户而立
◎ 傍的拼音: bàng
〈词性:动〉
(1) 依附,依靠 [depend on]。如:傍人门户;傍依(依靠之物);傍靠(依靠,紧靠)
(2) 辅佐 [assist a ruler in governing a country]
四贤傍之。——《新书》
(3) 顺着;沿着 [follow]。如:傍照(依照,仿照)
(4) 陪随,陪伴 [accompany]。如:傍个影儿(露面;亮相)
◎ 傍的拼音: bàng
〈词性:名〉
(1) 同“旁”。旁边,侧 [side]
傍,近也。——《说文》。按,与旁别,四旁四方皆当作此,犹边际也。
傍,侧也。——《广韵》
玄应声恸哭,酸感傍人。——《世说新语·夙惠》
白马金具装,横行辽水傍。——孔稚圭《白马篇》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又如:傍门(佛教指学佛而得正误者为正果,指外道为傍门;道家以修炼金丹、全身保真为正道,余皆为傍门);傍支(分支);傍览(从旁观看、打量);傍观(在近旁观看);傍若无人(好像旁边没有人在,形容神情态度高傲自如)
(3) 他人 [other]。如:傍舍(他人的房舍);傍说(他人的主张)
(4) 旁系 [side]。如:傍尊(指伯父、叔父等旁系尊长);傍荫(旁系亲属袭封官职爵位);傍亲(旁系亲属);傍继(出继旁系亲属)
(5) 唐代州名。在今云南双柏县境 [Pang prefecture]
◎ 傍的拼音: bàng
〈词性:形〉
(1) 广博;普遍。同“旁” [extensive]。如:傍施(博施;广被);傍及(遍及;推及);傍通(学问广博通达);傍接(广为交接、应酬);傍概(广泛概括);傍落(坠入他途)
(2) [动]∶交错 [interlock;crisscross]。如:傍午(纵横交错);傍生(交错丛生)
傍边儿、傍黑儿、傍近、傍亮儿、傍柳随花、傍人篱壁、傍人门户、傍晌,傍晌儿、傍晚、傍午
午的拼音:wǔ(ㄨˇ)
⒈ 地支的第七位,属马。
⒉ 用于计时:午时(白天十一点到一点)。午间。午饭。午睡。午休。午夜(半夜、子夜)。
⒊ 古同“忤”、“迕”,逆,背。
午字UNICODE编码U+5348,10进制: 21320,UTF-32: 00005348,UTF-8: E5 8D 88。
午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午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midday、noon
象形
noon; 7th terrestrial branch
详细解释◎ 午的拼音: wǔ
〈词性:名〉
(1) (象形。本义:御马索)
(2) 同本义 [rope that use to manage horse]
[甲骨文“午”字]疑当是索形,殆驭马之辔也。——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
(3) 地支的第七位 [the seventh of the twelve Earthly Branches]
(4) 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
太岁在午曰敦羊。——《尔雅》
(5) 用以纪月。即农历五月
午,五月阴气午逆阳,冒地而出。——《说文》
(6) 用以纪日
庚午之日,日始有谪。——《左传》
(7) 用以纪时,即十一时至十三时;正午,白天十二时 [noon]
午战于彼。——《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时已过午。——《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过午已昏。——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8) 又如:午枕(午睡);午牌(午时);午晌(晌午);午炮(正午的号炮);午火(正午烈日);午天(中午);午斋(中午的斋食);午暑(中午的暑气);午漏(午时滴漏);午际(午初);午上(中午前);午潮(正午的潮水);午茶(午饭后的茶水)
(9) 十二肖属马,因亦为马的代称 [horse]。如:午日三公(马)
(10) 干支逢五日午。亦特指五月初五 [five]。如:端午;重午;午月(五月);午节(端五节)
(11) 古人以十二支配方位,午为正南,因以为南方的代称 [southern]。如:午上(南方的上空)
◎ 午的拼音: wǔ
〈词性:形〉
(1) 纵横相交 [crisscross]
度尺而午。——《仪礼》。郑玄注:“一纵一横曰午。”
(2) 又如:午午(交错杂沓的样子);午道(纵横交贯的要道);午贯(十字形交叉贯穿);午割(交叉切割)
◎ 午的拼音: wǔ
〈词性:动〉
(1) 通“仵”。违反 [violate]
午其众以伐有道,求得当欲,不以其所。——《礼记·哀公问》
朝臣舛午。——《汉书·刘向传》
(2) 通“迕”。抵触,相遇 [conflict;meet with]
视可午其军、取其将…若是则为利者不攻也。——《荀子·富国》
午安、午餐、午饭、午后、午间、午觉、午门、午前、午时、午睡、午休、午宴、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