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大全

傍境的拼音_bang jing是什么意思

傍境

【拼音】: bàng jìng 【注音】: ㄅㄤˋㄐ一ㄥˋ 【结构】: 傍(左右结构)境(左右结构) 【简体】: 傍境 【繁体】: 傍境

傍境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边境。傍境[bàngjìng]⒈边境。

引证解释⒈边境。引《后汉书·南匈奴传论》:“后王莽陵篡,扰动戎夷,续以更始之乱,方夏幅裂。自是匈奴得志,狼心復生,乘閒侵佚,害流傍境。”

网络解释傍境边境

综合释义边境。《后汉书·南匈奴传论》:“后王莽陵篡,扰动戎夷,续以更始之乱,方夏幅裂。自是匈奴得志,狼心復生,乘閒侵佚,害流傍境。”傍境[傍边之土地。#####《后汉书·南匈奴传》:「害流傍境。」@@@@@边土之国境,与「旁境」同。]傍边之土地。《后汉书·南匈奴传》:「害流傍境。」@@@@@边土之国境,与「旁境」同。

网友释义西亚园林的特点是用纵横轴线把平地分作四块,形成方形的“田字”,在十字林荫路交叉处设中心喷水池,中心水池的水通过十字水渠来灌溉周围的植株。这样的布局是由于西亚的气候干燥,干旱与沙漠的环境使人们只能在自己的庭院里经营一小块绿洲。在古代西亚的园林中,那个交叉处的中心喷水池就象征着天堂,后来水的作用又得到不断的发挥,由单一的中心水池演变为各种明渠暗沟与喷泉,这种水法的运用后来深刻地影响了欧洲各国的园林。不过,最初的西亚园林影响范围主要还是在叙利亚、两河流域、埃及以及后的所有伊斯兰地区。

汉语大词典边境。《后汉书·南匈奴传论》:“后王莽陵篡,扰动戎夷,续以更始之乱,方夏幅裂。自是匈奴得志,狼心复生,乘閒侵佚,害流傍境。”

其他解释1.傍边之土地。《后汉书·南匈奴传》:「害流傍境。」

其他释义1.边境。

傍的意思

  拼音  bàng   注音  ㄅㄤˋ   
简体部首  亻部  部外笔画  10画  总笔画  12画  
繁体部首  人部  
五笔86  WUPY  五笔98  WYUY  仓颉  OYBS  郑码  NSWS  四角  20227  结构  左右电码  0266  区位  1688  统一码  508D  笔顺  ノ丨丶一丶ノ丶フ丶一フ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傍的拼音:bàng(ㄅㄤˋ)  

⒈ 靠:依山傍水。

⒉ 临近:傍晚。傍黑。傍亮。

统一码

傍字UNICODE编码U+508D,10进制: 20621,UTF-32: 0000508D,UTF-8: E5 82 8D。

傍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傍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䧛徬

汉英互译

be close to、draw near

造字法

形声:从亻、旁声

English

by side of, beside, near, clos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傍的拼音: bàng  

〈词性:副〉

(1) (形声。从人,旁声。本义:靠近,临近)同本义 [beside;be close to]

傍,近也。——《说文》

双兔傍地走。——《乐府诗集·木兰诗》

(2) 又如:傍边(靠近边沿);傍通(靠近四方通达之地);傍境(边境);傍户而立

词性变化

傍的拼音: bàng  

〈词性:动〉

(1) 依附,依靠 [depend on]。如:傍人门户;傍依(依靠之物);傍靠(依靠,紧靠)

(2) 辅佐 [assist a ruler in governing a country]

四贤傍之。——《新书》

(3) 顺着;沿着 [follow]。如:傍照(依照,仿照)

(4) 陪随,陪伴 [accompany]。如:傍个影儿(露面;亮相)

傍的拼音: bàng  

〈词性:名〉

(1) 同“旁”。旁边,侧 [side]

傍,近也。——《说文》。按,与旁别,四旁四方皆当作此,犹边际也。

傍,侧也。——《广韵》

玄应声恸哭,酸感傍人。——《世说新语·夙惠》

白马金具装,横行辽水傍。——孔稚圭《白马篇》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又如:傍门(佛教指学佛而得正误者为正果,指外道为傍门;道家以修炼金丹、全身保真为正道,余皆为傍门);傍支(分支);傍览(从旁观看、打量);傍观(在近旁观看);傍若无人(好像旁边没有人在,形容神情态度高傲自如)

(3) 他人 [other]。如:傍舍(他人的房舍);傍说(他人的主张)

(4) 旁系 [side]。如:傍尊(指伯父、叔父等旁系尊长);傍荫(旁系亲属袭封官职爵位);傍亲(旁系亲属);傍继(出继旁系亲属)

(5) 唐代州名。在今云南双柏县境 [Pang prefecture]

傍的拼音: bàng  

〈词性:形〉

(1) 广博;普遍。同“旁” [extensive]。如:傍施(博施;广被);傍及(遍及;推及);傍通(学问广博通达);傍接(广为交接、应酬);傍概(广泛概括);傍落(坠入他途)

(2) [动]∶交错 [interlock;crisscross]。如:傍午(纵横交错);傍生(交错丛生)

常用词组

傍边儿、傍黑儿、傍近、傍亮儿、傍柳随花、傍人篱壁、傍人门户、傍晌,傍晌儿、傍晚、傍午

  拼音  jìng   注音  ㄐ一ㄥˋ   
部首  土部  部外笔画  11画  总笔画  14画  
五笔  FUJQ  仓颉  GYTU  郑码  BSKR  四角  40112  结构  左右电码  1064  区位  3019  统一码  5883  笔顺  一丨一丶一丶ノ一丨フ一一ノ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境的拼音:jìng(ㄐ一ㄥˋ)  

⒈ 疆界,边界:境界。国境。入境。出境。边境。

⒉ 地方,区域,处所:无人之境。佳境。环境。身临其境。

⒊ 状况,地步:境况。顺境。逆境。困境。事过境迁。境遇。意境。

统一码

境字UNICODE编码U+5883,10进制: 22659,UTF-32: 00005883,UTF-8: E5 A2 83。

境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境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rea、border、condition、territory

造字法

形声:从土、竟声

English

boundary, frontier; area, regio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境的拼音: jìng  

〈词性:名〉

(1) (形声。从土,竟声。本义:边境,国境)

(2) 同本义 [boundary]

境,疆也。——《说文新附》

至齐境。——《吕氏春秋·赞能》

(3) 字本作“竟”

亡不越竟。——《左传·宣公二年》

边竟有人焉。——《庄子·天道》

其竟关之政尽察。——《荀子·富国》

与燕王会境上。——《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廉颇送至境。

屯于境上。——《史记·魏公子列传》

起视四境。——宋· 苏洵《权书·六国论》

(4) 又如:出境(离开国境);入境(进入国境);境宇(国境,疆土);境人(境内之人;本地人);境头(结果;亦作“景头”。神佛点化人制造的幻境);境土(疆域;领地);境会(在边界上聚会)

(5) 境况 [circumstance]。如:境物(四周的环境与景物);家境(家庭的经济状况);境象(景象;情境)

(6) 居所,地方 [place]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晋· 陶潜《饮酒诗》

士大夫出其境。——《明史》

(7) 地步,境界 [condition; state; extent reached]。如:处境(所处的境地);困境(困难的处境);佳境(美好的境界)

(8) 佛教指成为心意对象之世界 [condition]。如:尘境;色境;法境等;境头(所谓前身的情景。多指神佛点化的梦兆)

(9) 景象,景物 [lanscape]

槛外诸境。——[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常用词组

境地、境界、境况、境遇、境域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