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大全

傍讯的拼音_bang xun是什么意思

傍讯

【拼音】: bàng xùn 【注音】: ㄅㄤˋㄒㄨㄣˋ 【结构】: 傍(左右结构)讯(左右结构) 【简体】: 傍讯 【繁体】: 傍訊

傍讯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谓广为求索。傍讯[bàngxùn]⒈谓广为求索。

引证解释⒈谓广为求索。引《文选·陆机<文赋>》:“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騖八极,心游万仞。”李善注:“耽思傍讯,静思而求之也。”吕延济注:“谓思文之始也。讯,求也……谓专思傍求,迁转攒缉。”

网络解释傍讯傍讯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bàngxùn,意思是谓广为求索。出自《文选·陆机》。

综合释义谓广为求索。《文选·陆机<文赋>》:“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騖八极,心游万仞。”李善注:“耽思傍讯,静思而求之也。”吕延济注:“谓思文之始也。讯,求也……谓专思傍求,迁转攒缉。”傍讯[bàngxùn]多方探求也。《昭明文选·陆机·文赋》:「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善注:「耽思傍讯,静思而求之也。」

网友释义肉片豆腐酸辣汤是由肉片、豆腐、木耳、鸡蛋等食材做的一道汤。

汉语大词典谓广为求索。《文选·陆机〈文赋〉》:“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李善注:“耽思傍讯,静思而求之也。”吕延济注:“谓思文之始也。讯,求也……谓专思傍求,迁转攒缉。”

其他解释多方探求也。《昭明文选·陆机·文赋》:「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善注:「耽思傍讯,静思而求之也。」

其他释义1.谓广为求索。

傍的意思

  拼音  bàng   注音  ㄅㄤˋ   
简体部首  亻部  部外笔画  10画  总笔画  12画  
繁体部首  人部  
五笔86  WUPY  五笔98  WYUY  仓颉  OYBS  郑码  NSWS  四角  20227  结构  左右电码  0266  区位  1688  统一码  508D  笔顺  ノ丨丶一丶ノ丶フ丶一フ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傍的拼音:bàng(ㄅㄤˋ)  

⒈ 靠:依山傍水。

⒉ 临近:傍晚。傍黑。傍亮。

统一码

傍字UNICODE编码U+508D,10进制: 20621,UTF-32: 0000508D,UTF-8: E5 82 8D。

傍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傍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䧛徬

汉英互译

be close to、draw near

造字法

形声:从亻、旁声

English

by side of, beside, near, clos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傍的拼音: bàng  

〈词性:副〉

(1) (形声。从人,旁声。本义:靠近,临近)同本义 [beside;be close to]

傍,近也。——《说文》

双兔傍地走。——《乐府诗集·木兰诗》

(2) 又如:傍边(靠近边沿);傍通(靠近四方通达之地);傍境(边境);傍户而立

词性变化

傍的拼音: bàng  

〈词性:动〉

(1) 依附,依靠 [depend on]。如:傍人门户;傍依(依靠之物);傍靠(依靠,紧靠)

(2) 辅佐 [assist a ruler in governing a country]

四贤傍之。——《新书》

(3) 顺着;沿着 [follow]。如:傍照(依照,仿照)

(4) 陪随,陪伴 [accompany]。如:傍个影儿(露面;亮相)

傍的拼音: bàng  

〈词性:名〉

(1) 同“旁”。旁边,侧 [side]

傍,近也。——《说文》。按,与旁别,四旁四方皆当作此,犹边际也。

傍,侧也。——《广韵》

玄应声恸哭,酸感傍人。——《世说新语·夙惠》

白马金具装,横行辽水傍。——孔稚圭《白马篇》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又如:傍门(佛教指学佛而得正误者为正果,指外道为傍门;道家以修炼金丹、全身保真为正道,余皆为傍门);傍支(分支);傍览(从旁观看、打量);傍观(在近旁观看);傍若无人(好像旁边没有人在,形容神情态度高傲自如)

(3) 他人 [other]。如:傍舍(他人的房舍);傍说(他人的主张)

(4) 旁系 [side]。如:傍尊(指伯父、叔父等旁系尊长);傍荫(旁系亲属袭封官职爵位);傍亲(旁系亲属);傍继(出继旁系亲属)

(5) 唐代州名。在今云南双柏县境 [Pang prefecture]

傍的拼音: bàng  

〈词性:形〉

(1) 广博;普遍。同“旁” [extensive]。如:傍施(博施;广被);傍及(遍及;推及);傍通(学问广博通达);傍接(广为交接、应酬);傍概(广泛概括);傍落(坠入他途)

(2) [动]∶交错 [interlock;crisscross]。如:傍午(纵横交错);傍生(交错丛生)

常用词组

傍边儿、傍黑儿、傍近、傍亮儿、傍柳随花、傍人篱壁、傍人门户、傍晌,傍晌儿、傍晚、傍午

  拼音  xùn   注音  ㄒㄨㄣˋ   繁体    
部首  讠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  YNFH  仓颉  IVNJ  郑码  SYED  四角  37710  结构  左右电码  6061  区位  4922  统一码  8BAF  笔顺  丶フフ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讯(訊)的拼音:xùn(ㄒㄨㄣˋ)  

⒈ 问,特指法庭中的审问:审讯。刑讯。讯问。

⒉ 消息,信息:通讯。音讯。讯息。

⒊ 告,陈诉:“夫也不良,歌以讯之。”

⒋ 中国西周时对俘虏的称谓:执讯(意思是捉到俘虏)。

⒌ 古同“迅”,迅速。

统一码

讯字UNICODE编码U+8BAF,10进制: 35759,UTF-32: 00008BAF,UTF-8: E8 AE AF。

讯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讯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訊訙䛜

汉英互译

dispatch、interrogate、message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inquire; ask; examine; reproach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讯的拼音:

xùn  

〈词性:动〉

(1) 同本义 [interrogate]

讯,问也。——《说文》。按,字亦作询。汉宣帝名询。

讯之占梦。——《诗·小雅·正月》。传:“问也。”

多其讯。——《礼记·学记》。注:“或为訾,按,訾犹咨也。”

执讯而与之书。——《左传·文公十二年》。注:“通问之官。”

君尝讯臣矣。——《公羊传·僖公十年》。注:“上问下曰讯。”

以讯首或告。——《礼记·王制》

讯鞫论报。——《汉书·张汤传》。注:“考问也。”

卒从吏讯。——《汉书·邹阳传》。注:“谓鞠问也。”

乃讯申胥。——《国语·吴语》

昼夜搒讯。——清· 张廷玉《明史》

木讯者三人。——清· 方苞《狱中杂记》

(2) 又如:讯定(审问判决);讯治(审问,处罚);讯责(审问罪状而加谴责)

(3) 询问;请教 [question]

广问讯。——《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咸来问讯。——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泛讯之。——清· 方苞《狱中杂记》

你如今也讯听着,不管他根基富贵,只要模样儿配的上,就来告诉我。——《红楼梦》

(4) 又如:讯听(打听)

(5) 责问,诘问 [call sb. to account;closely question]

歌以讯之。——《诗·陈风·墓门》

讯予不顾。

诏大臣至西宁卫讯理,按例赔偿。—— 清· 俞正燮《癸已类稿》

(6) 又如:讯语(责问的言词);讯理(责问处理);讯让(又言词责告);讯语(责问)

(7) 问候 [send one's respects to]

绸缪结风徽,烟温吐芳讯。——《文选·谢瞻文》

(8) 又如:讯牍(问候的书信);讯尺(问候的尺牍);讯记(问候的书信)

(9) 施以讯杖 [beat;torture]

使坊市恶少年罗告富室,诬以罪恶,捕系地牢,讯掠取服。——《资治通鉴·唐太宗大历四年》

(10) 又如:讯掠(拷打审问);讯疮(刑讯的创伤);讯考(拷问;刑讯)

词性变化

讯的拼音:

xùn  

〈词性:名〉

(1) 消息;音信 [news;message]

有客山中至,言传故人讯。——储光羲《田家即事答崔二东皋作》

(2) 又如:通讯;电讯;死讯;音讯;闻讯;简讯;零讯;喜讯

(3) 信 [letter]

行远疾速,而不可托讯者与?——《荀子》

(4) 又如:讯函(信函);讯报(文书信函);讯缄(信函)

(5) 警报 [alarm]。如:消防队闻讯赶来

常用词组

讯号、讯实、讯问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