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岸
【拼音】: ào àn 【注音】: ㄠˋㄢˋ 【结构】: 傲(左右结构)岸(上下结构) 【简体】: 傲岸 【繁体】: 傲岸傲岸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傲岸ào’àn。(1)高傲自负,不屑随俗。傲岸[àoàn]⒈高傲自负,不屑随俗。例傲岸云悴之际,颉顽龙云之间。——《晋书·郭璞传》英beproudofoneself;haughty;
基础解释(书)(形)性情高傲;自高自大:言行乖张,性格~。
网络解释傲岸傲岸,汉语词汇。
释义高傲自负,不屑随俗
综合释义高傲。《晋书·郭璞传》:“傲岸荣悴之际,頡頏龙鱼之间。”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诗:“一生傲岸苦不谐,恩疏媒劳志多乖。严陵高揖汉天子,何必长剑拄颐事玉阶。”元刘祁《归潜志》卷九:“李长源虽才高,然不通世事,傲岸多怒,交游多畏之。”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五九:“中国如同一个巨人站在世界上。上海人民也象一个巨人似的站在英国办理侨务人员面前。他心中充满了自豪感,不禁抚摩胡须,傲岸地左顾右盼。”
网友释义词目:傲岸拼音:àoàn英文:haughty词义:高傲自负,不屑随俗
汉语大词典高傲。《晋书·郭璞传》:“傲岸荣悴之际,颉颃龙鱼之间。”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诗:“一生傲岸苦不谐,恩疏媒劳志多乖。严陵高揖汉天子,何必长剑拄颐事玉阶。”元刘祁《归潜志》卷九:“李长源虽才高,然不通世事,傲岸多怒,交游多畏之。”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五九:“中国如同一个巨人站在世界上。上海人民也象一个巨人似的站在英国办理侨务人员面前。他心中充满了自豪感,不禁抚摩胡须,傲岸地左顾右盼。”
国语辞典高傲而不屑随俗。傲岸[àoàn]⒈高傲而不屑随俗。引《晋书·卷七二·郭璞传》:「傲岸荣悴之际,颉颃龙鱼之间,进不为谐隐,退不为放言。」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诗:「一生傲岸苦不谐,恩疏媒劳志多乖。」近高傲英语proud,haughty
辞典修订版高傲而不屑随俗。《晋书.卷七二.郭璞传》:「傲岸荣悴之际,颉颃龙鱼之间,进不为谐隐,退不为放言。」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诗:「一生傲岸苦不谐,恩疏媒劳志多乖。」
其他解释谓高傲之性,与世表异也。《晋书·郭璞传》:「傲岸荣悴之际,颉颃龙鱼之间。」;唐、李白〈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诗:「崔生何傲岸,纵酒复谈玄。」
其他释义1.高傲。
傲岸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娇傲 高傲 孤高 傲慢 骄横 骄傲 高慢
反义词 谦虚 谦逊
傲岸造句
1.回武曲心中一奇,只见这姑娘无论一举手,一投足,一舒展,一转眸,都有说不出的傲岸和忧愁,就像寒峰皑雪,遗世独立,不求世间同情的寂天寞地。
2.面对荣誉,孙波并没有表现出一丝傲岸不群,反倒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3.丁敬傲岸不群,当时千金难得其一印,但李方膺却得到过丁敬刻赠的好几方印。
4.“萧体书法”这种媚,就是一种傲岸不逊、刚毅不屈的象征。
5.吴兆骞从小随父游历,自幼好学,少有隽才,傲岸自负。
6.你就像一棵树,特地肃静非常傲岸,从不倚赖从不寻觅!
7.他介绍道,在诗中叙写了诗人的狂歌痛饮和坎坷际遇,“失踪,是天才唯一的下场”,终以李白乘风归去结束,以太白之风写太白,写出李白傲岸不群的神采。
8.无数的金光四下散射,各种各样的瑞兽虚影浮现在一圈,金龙彩凤,白虎玄武等等,还有各种祥禽瑞兽出现,伴随着阵阵仙乐,向着中间那个傲岸身姿朝拜。
9.成,如朗月照花,深潭微澜,不论顺逆,不论成败的超然,是扬鞭策马,登高临远的驿站;败,仍滴水穿石,汇流入海,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的傲岸,有“将相本无主,男儿当自强”的倔强。
10.这人的一举手,一投足,一展眉,一回眸,都有说不出的傲岸和忧愁,就像高山的白雪,遗世而独立,那种不求世间予同情、寂天寞地的冷傲和忧愁。
傲的拼音:ào(ㄠˋ)
⒈ 自高自大:骄傲。傲岸(形容性格高傲)。傲骨。傲慢(轻视别人,对人没有礼貌)。傲视。高傲。孤傲。
⒉ 藐视,不屈:傲然。傲霜斗雪。
傲字UNICODE编码U+50B2,10进制: 20658,UTF-32: 000050B2,UTF-8: E5 82 B2。
傲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傲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㜜奡嫯慠敖遨
defy、proud
形声:从亻、敖声
proud, haughty, overbearing
详细解释◎ 傲的拼音: ào
〈词性:形〉
(1) (形声。从人,敖声。本义:骄傲;傲慢无理)
(2) 同本义 [proud;arrogant]
傲,倨也。——《说文》
(3) 经传以敖为之
凡视上于面则敖。——《礼记·曲礼》
彼交匪敖。——《诗·小雅·桑柔》
不吴不敖。——《诗·周颂·丝衣》
敖而无足数者。——《史记·游侠传》
执币,傲。——《左传·文公九年》
齐音傲辟乔志。——《礼记·乐记》
图傲救世之士哉。——《庄子·天下》
弟敬爱兄谓之悌,反悌为傲。——《贾子道术》
令尹甚傲而好兵,子必谨敬。——《韩非子·内储说下》
傲不可长,欲不可纵。——魏征《十三斩不克终疏》
(4) 又如:傲兀(高傲不屈的样子);傲睨(傲然睨视,形容倨傲,看不上一切);傲态
(5) 急躁 [irrascible;irritable;impatient]
不问而告谓之傲。——《荀子·劝学》
◎ 傲的拼音: ào
〈词性:动〉
(1) 傲慢而轻视 [despise]
民慕其利而傲其罪。——《韩非子·六反》
恃才傲物。 ——《南史·萧子显传》
(2) 如:傲俗(蔑视俗人);傲上(对上倨傲)
傲岸、傲骨、傲慢、傲气、傲然、傲视
岸的拼音:àn(ㄢˋ)
⒈ 水边的陆地:河岸。上岸。两岸。
⒉ 高大:伟岸(魁伟,高直)。魁岸。
⒊ 高傲:岸忽(傲慢)。傲岸。
⒋ 头饰高戴,前额外露:岸帻(把头巾掀起露出前额,表示态度洒脱,不拘束)。
⒌ 古同“犴”,乡间牢狱。
岸字UNICODE编码U+5CB8,10进制: 23736,UTF-32: 00005CB8,UTF-8: E5 B2 B8。
岸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岸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㟁厈垾屽堓屵
bank、shore
形声:从山、干声
bank, shore; beach, coast
详细解释◎ 岸的拼音: àn
〈词性:名〉
(1) (形声。从山,从厂,干声。厂( hǎn ,山崖),意思为水边高起之地。本义:河岸)
(2) 同本义 [bank]
淇则有岸。——《诗·卫风·氓》
三尺之岸,而虚车不能登也。——《荀子·宥坐》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 李白《早发白帝城》
(3) 后泛指靠近水边的陆地
岸芷汀兰。——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4) 又如:沿岸;起岸(把货物从船上搬运到岸上)
(5) 比喻高位 [high position]
诞先登于岸。(诞:发语词,无义。)——《诗·大雅·皇矣》
(6) 台阶 [steps]
襄岸夷涂。——张衡《西京赋》
◎ 岸的拼音: àn
〈词性:形〉
(1) 高傲 [lofty;haughty]
莫笑老翁犹气岸。——黄庭坚《定风波》
(2) 又如:傲岸(高傲,自高自大);岸异(独特不凡);岸谷(高傲;高深的山谷)
(3) 高 [high]
充为人魁岸,容貌其壮。——《汉书·江充传》
◎ 岸的拼音: àn
〈词性:动〉
(1) 头饰高戴,前额外露 [bare foreheaded]
[谢奕]岸帻笑咏。—— 房玄龄《晋书》
(2) 又如:岸巾(岸帻。表示无拘无束的样子)
岸标、岸然、岸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