刬剃
【拼音】: chǎn tì 【注音】: ㄔㄢˇㄊ一ˋ 【结构】: 刬(左右结构)剃(左右结构) 【繁体】: 剗剃刬剃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犹芟夷。刬剃(剗剃)[chǎntì]⒈犹芟夷。
基础解释同芟夷。刈草。比喻戡除乱贼。删除。
综合释义刈草。《周礼.地官.稻人》:「夏以水殄草,而芟夷之。」《左传.隐公六年》:「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蕴崇之。」刬剃[chǎntì]比喻戡除乱贼。《三国志.卷二一.魏书.傅嘏传》:「扫除凶逆,芟夷遗寇。」刬剃[chǎntì]删除。《文选.陆倕.石阙铭》:「历代规謩,前王典故,莫不芟夷翦截,允执厥中。」
其他释义1.犹芟夷。
刬(剗)的拼音:chǎn(ㄔㄢˇ)
⒈ 同“铲”。
刬(剗)的拼音:chàn(ㄔㄢˋ)
⒈ 〔一刬〕方言,全部,一律,如“刬刬都是平川”。
⒉ (剗)
刬字UNICODE编码U+522C,10进制: 21036,UTF-32: 0000522C,UTF-8: E5 88 AC。
刬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剗
形声:从刂、戋声
to level off; to trim; to pare down
详细解释◎ 刬的拼音:
剗 chǎn
〈词性:动〉
(1) (形声。从刀,戋( jiān )声。本义:削去,铲平)
(2) 同本义 [pare]
刬,削也。——《广雅》
刬,平也。——《声类》
攻板曰刬。——《通俗文》
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唐· 李白《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其三)》
(3) 又如:刬削(削除,背违);刬平(削平)
(4) 铲除,灭除 [spade;exterminate;abolish;root out]
刬戾旧章。——《后汉书·胡广传》
刬革五等,更立郡县。——《后汉书·左雄传》
(5) 又如:刬革(废除改革);刬灭(废除,消灭);刬剔(删除,剔除)
◎ 刬的拼音:
剗 chǎn
〈词性:名〉
同“铲”。农具名。铲子 [spade]。如:刬子箭(箭的一种。箭头较阔,似铲形)
其它字义的拼音:
◎ 刬的拼音:
剗 chàn
〈词性:副〉
(1) 一概,一味地 [simply]。如:一刬都是新的。如:刬新(崭新)
(2) 另见 chǎn
剃的拼音:tì(ㄊ一ˋ)
⒈ 用刀刮去毛发:剃头。剃刀。剃度(佛教指给要出家的人剃去头发,使成为僧尼)。
剃字UNICODE编码U+5243,10进制: 21059,UTF-32: 00005243,UTF-8: E5 89 83。
剃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剃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剔髰鬀鬄
razor、shave
形声:从刂、弟声
shave
详细解释◎ 剃的拼音:
髰、鬀 tì
〈词性:动〉
(1) 用刀刮去毛发 [shave]
鬀,剃发也。大人曰髡,小儿曰鬀,尽及身毛曰鬄。——《说文》
(2) 后来写作“剃”
剃,同鬀。——《广韵》
(3) 又如:剃胡子;剃汗毛;剃得干净;剃光头;剃削(剃去毛发);剃面;剃工;剃平头;剃刀
(4) 剃度出家 [tonsure]。
(5) 如:剃落(剃发。落发出家);剃度
剃刀、剃度、剃发令、剃光头、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