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大全

包匦的拼音_bāo guǐ是什么意思

包匦

【拼音】: bāo guǐ 【注音】: ㄅㄠㄍㄨㄟˇ 【结构】: 包(半包围结构)匦(半包围结构) 【繁体】: 包匭

包匦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1.裹束而置于匣中。一说包裹缠结。2.贡物的代称。包匦[bāoguǐ]⒈裹束而置于匣中。一说包裹缠结。⒉贡物的代称。

基础解释裹束而置于匣中。一说包裹缠结。贡物的代称。

引证解释⒈裹束而置于匣中。一说包裹缠结。引《书·禹贡》:“包匭菁茅。”孔颖达疏引郑玄曰:“匭,犹缠结也……重之,故既包裹而又缠结也。”蔡沉集传:“匭,匣也……既包而匣之,所以示敬也。”汉扬雄《十二州箴·荆州牧箴》:“云梦涂泥,包匭菁茅。”⒉贡物的代称。引晋左思《吴都赋》:“职贡纳其包匭。”明归有光《送郡太守历下金侯考绩序》:“水陆之珍,包匭筐篚之贡。”清王韬《琉球朝贡考》:“频年以来,輶车在道,賮深献异,包匭筐篚,络绎来庭,史不絶书,未尝与明絶也。”

网络解释包匦1.裹束而置于匣中。一说包裹缠结。

综合释义裹束而置于匣中。一说包裹缠结。《书·禹贡》:“包匭菁茅。”孔颖达疏引郑玄曰:“匭,犹缠结也……重之,故既包裹而又缠结也。”蔡沉集传:“匭,匣也……既包而匣之,所以示敬也。”汉扬雄《十二州箴·荆州牧箴》:“云梦涂泥,包匭菁茅。”贡物的代称。晋左思《吴都赋》:“职贡纳其包匭。”明归有光《送郡太守历下金侯考绩序》:“水陆之珍,包匭筐篚之贡。”清王韬《琉球朝贡考》:“频年以来,輶车在道,賮深献异,包匭筐篚,络绎来庭,史不絶书,未尝与明絶也。”包匦[bāoguǐ]

包的意思

  拼音  bāo   注音  ㄅㄠ   
部首  勹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  QNV  仓颉  PRU  郑码  RY  四角  27712  结构  右上包围电码  0545  区位  1692  统一码  5305  笔顺  ノフフ一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包的拼音:bāo(ㄅㄠ)  

⒈ 用纸、布或其他薄片把东西裹起来:包装。包饺子。

⒉ 包好了的东西:邮包。背(bèi   )包。

⒊ 装东西的袋:书包。皮包。

⒋ 容纳在内,总括在一起:包括。包举(总括)。包容。包涵。包罗万象。无所不包。

⒌ 总揽,负全责:包销。包揽。

⒍ 保证:包赔。包在我身上。

⒎ 约定的,专用的:包饭。包工。

⒏ 围:包围。包剿。

⒐ 一种带馅的蒸熟的面食:包子。糖包儿。

⒑ 身体上肿起的疙瘩:脓包。

⒒ 姓。

统一码

包字UNICODE编码U+5305,10进制: 21253,UTF-32: 00005305,UTF-8: E5 8C 85。

包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包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勹鞄匏庖胞苞

汉英互译

bundle、bag、fold、package、wind、wrap

造字法

形声:从巳、勹声

English

wrap, pack, bundle; packag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包的拼音: bāo  

〈词性:动〉

(1) (会意。小篆字形,外边是“勹”。中间是个“巳”(   )字,“象子未成形”。“勹”就是“包”的本字。本义:裹)

(2) 用纸、布等裹东西 [wrap up]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诗·召南·野有死麕》

草木渐包。——《书·禹贡》

包有鱼。——《易·姤》

包之以虎皮。——《礼记·乐记》

(3) 又如:纸包不住火;包缠(包裹缠绕)

(4) 包含,包容。里面含有 [contain;include]

举一滴可包陵谷。——唐· 李朝威《柳毅传》

皆包在诸谷中。——宋· 沈括《梦溪笔谈》

(5) 又如:把小费包在内;包函(包有,含有);包吞(包含);包荒(掩饰;遮盖;原谅,宽容)

(6) 包围。四面围住 [surround]

河水分流,包山而过。——《水经注·河水》

(7) 又如:包络(包围环绕)

(8) 保证,担保 [guarantee]

包你没事。——萧德祥《杀狗劝夫》

(9) 又如:包换;包退;包赔;包管(保证;保险;保单);包票

(10) 约定专用 [charter]

烂倾新酿酒,包载下江船。——梅尧臣《村豪诗》

(11) 又如:全包(全部占有);包饭;包厢;包程;包机

(12) 承担,即答应负责办好 [do sth.all by oneself;shoulder a task on one's own]。如:包销;包办;包产;包工;包医;包教

(13) 镀上一层 [clad]。如:包金;包银

(14) 做 [make]。如:包饺子

词性变化

包的拼音: bāo  

〈词性:名〉

(1) 装东西的袋子 [bag]。如:书包;旅行包;行李包

(2) 包裹起来的东西 [parcel]。如:药包;邮包;包复(包袱。用布包起来的包裹)

(3) 因碰撞而引起的肿块 [bump;swelling]。如:脑门儿上碰了个包;脚上起了个包

(4) 一种带馅的蒸熟的食物 [bun]。如:菜包;汤包

(5) 毡制的圆顶帐篷 [tent]。如:蒙古包

(6) 姓

包的拼音: bāo  

〈词性:量〉

(1) 包装好的一堆单件 [pack]

五官掾献橘数包。——《后汉书·杨由传》

(2) 又如:一包香烟

常用词组

包办、包办代替、包办婚姻、包被、包庇、包藏、包藏祸心、包产、包产到户制、包场、包抄、包车、包乘、包乘制、包乘组、包船、包打天下、包饭、包房、包封、包袱、包袱底儿、包干、包干制、包工、包工头、包公、包谷、包裹、包裹、包含、包涵、包换、包伙、包机、包间、包剿、包巾、包金、包举、包括、包揽、包揽词讼、包罗、包罗万象、包米、包囊、包赔、包皮、包票、包容、包身工、包粟、包探、包围、包厢、包销、包衣、包衣、包衣种子、包银、包圆儿、包月、包扎、包拯、包装、包子、包租

  拼音  guǐ   注音  ㄍㄨㄟˇ   繁体    
部首  匚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ALVV  仓颉  SKQN  郑码  HHQY  四角  71711  结构  左三包围电码  0567  区位  5648  统一码  5326  笔顺  一一フ丨一ノフ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匦(匭)的拼音:guǐ(ㄍㄨㄟˇ)  

⒈ 箱子,小匣子:票匦。

统一码

匦字UNICODE编码U+5326,10进制: 21286,UTF-32: 00005326,UTF-8: E5 8C A6。

匦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匦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从匚、轨声

English

small box; chest, caske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匦的拼音:

guǐ  

〈词性:名〉

(簋的古字) 匣子,小箱子 [box]。如:匦函,匦匣(朝廷接受臣民投书的匣子);匦牍(盛放物品的匣子);票匦

词性变化

匦的拼音:

guǐ  

〈词性:动〉

藏于匦中 [box]

日者相传,寸楮必匦,人往谒公,以我墨贽。—— 清· 魏源《登太行绝顶》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