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
【拼音】: bāo kuò 【注音】: ㄅㄠㄎㄨㄛˋ 【词性】: 动词。 【结构】: 包(半包围结构)括(左右结构) 【简体】: 包括 【繁体】: 包括包括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包括bāokuò。(1)包含;总括。包括[bāokuò]⒈包含;总括。例把小费包括在他开支中。寻求一个能包括一切的公式。整个宗教都包括在一本书里。英include;consistof;comprise;incorporate;
基础解释(动)包含,含……在内:~在内。[近]包含。
引证解释⒈包含,总括。引汉蔡邕《释诲》:“包括无外,综析无形。”唐刘知几《史通·列传》:“如二人行事,首尾相随,则有一传兼书,包括令尽。”老舍《骆驼祥子》九:“在这无可抵御的压迫下,他觉出一个车夫的终身的气运是包括在两个字里--倒霉!”
网络解释包括包括:词语解释
汉语大词典包含,总括。汉蔡邕《释诲》:“包括无外,综析无形。”唐刘知几《史通·列传》:“如二人行事,首尾相随,则有一传兼书,包括令尽。”老舍《骆驼祥子》九:“在这无可抵御的压迫下,他觉出一个车夫的终身的气运是包括在两个字里--倒霉!”
国语辞典包含、总括。包括[bāokuò]⒈包含、总括。引《文选·左思·吴都赋》:「包括干越,跨蹑蛮荆。」《三国演义·第一一〇回》:「文帝、明帝有包括宇宙之志,并吞八荒之心。」近包罗包含囊括网罗英语tocomprise,toinclude,toinvolve,toincorporate,toconsistof德语enthalten,beinhalten,einschließen(V)法语comprendre,contenir,comporter,inclure
辞典修订版包含、总括。《文选.左思.吴都赋》:「包括干越,跨蹑蛮荆。」《三国演义.第一一零回》:「文帝、明帝有包括宇宙之志,并吞八荒之心。」
辞典简编版包含、涵盖。 【造句】包括五院院长在内,均出席了这次会议。
英语includinginclusivecontainingincludeencompassall-embracingencompassingincl
法语comprendre、inclure、embrasser、consister en ( dans )、recouvrir
其他释义包含(或列举各部分,或着重指出某一部分):语文教学应该~听、说、读、写四项,不可偏轻偏重ㄧ我说‘大家’,自然~你在内。
包括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搜罗 征求 网罗 包罗 蕴涵 包含 包孕 囊括 席卷 涵盖 属于 隐含 兼容 承揽
反义词 除外 要么
包括造句
1.文房四宝包括笔、墨、纸、砚。
2.一楼的回答让人有点心寒,这个社会有些角落是比较腐败,但是我们不能随波逐流,跟着腐败。教师作为一种职业,还是有一定社会贡献的,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位包括自己在内的劳动者。
3.时间冲淡了一切,也包括你我的兄弟情谊,求给分。
4.开展打假斗争,也包括把那些滥竽充数的劣质产品从消费领域中清除出去。
5.对于犯错误的同志,包括犯了严重错误的同志,我们都要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
6.蔬菜主料包括绿色蔬菜根类菇菌瓜类等等,不一而足。
7.包括你跟她在一起时的样子。
8.烹调方法层出不穷,包括蒸炒炸汤泡等。
9.如果自己的兵线控制比对方好,线上的兵力优势大于对方,你只需要多耗损一下对方的英雄即可。但是一旦对方的兵力优势大于自己,要小心对方的一波强袭,往往对方想强杀你,时刻绝对会选择在自己的兵线多与你的时刻,包括小兵的仇恨和攻击,只要计算好,等级差不多的情况下绝对足以杀死你。
10.古人说的"大同世界"就包括鳏寡孤独者皆有所养的意思。
包括的单词
including inclusive containing include encompass all-embracing encompassing incl
包的拼音:bāo(ㄅㄠ)
⒈ 用纸、布或其他薄片把东西裹起来:包装。包饺子。
⒉ 包好了的东西:邮包。背(bèi )包。
⒊ 装东西的袋:书包。皮包。
⒋ 容纳在内,总括在一起:包括。包举(总括)。包容。包涵。包罗万象。无所不包。
⒌ 总揽,负全责:包销。包揽。
⒍ 保证:包赔。包在我身上。
⒎ 约定的,专用的:包饭。包工。
⒏ 围:包围。包剿。
⒐ 一种带馅的蒸熟的面食:包子。糖包儿。
⒑ 身体上肿起的疙瘩:脓包。
⒒ 姓。
包字UNICODE编码U+5305,10进制: 21253,UTF-32: 00005305,UTF-8: E5 8C 85。
包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包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勹鞄匏庖胞苞
bundle、bag、fold、package、wind、wrap
形声:从巳、勹声
wrap, pack, bundle; package
详细解释◎ 包的拼音: bāo
〈词性:动〉
(1) (会意。小篆字形,外边是“勹”。中间是个“巳”( sì )字,“象子未成形”。“勹”就是“包”的本字。本义:裹)
(2) 用纸、布等裹东西 [wrap up]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诗·召南·野有死麕》
草木渐包。——《书·禹贡》
包有鱼。——《易·姤》
包之以虎皮。——《礼记·乐记》
(3) 又如:纸包不住火;包缠(包裹缠绕)
(4) 包含,包容。里面含有 [contain;include]
举一滴可包陵谷。——唐· 李朝威《柳毅传》
皆包在诸谷中。——宋· 沈括《梦溪笔谈》
(5) 又如:把小费包在内;包函(包有,含有);包吞(包含);包荒(掩饰;遮盖;原谅,宽容)
(6) 包围。四面围住 [surround]
河水分流,包山而过。——《水经注·河水》
(7) 又如:包络(包围环绕)
(8) 保证,担保 [guarantee]
包你没事。——萧德祥《杀狗劝夫》
(9) 又如:包换;包退;包赔;包管(保证;保险;保单);包票
(10) 约定专用 [charter]
烂倾新酿酒,包载下江船。——梅尧臣《村豪诗》
(11) 又如:全包(全部占有);包饭;包厢;包程;包机
(12) 承担,即答应负责办好 [do sth.all by oneself;shoulder a task on one's own]。如:包销;包办;包产;包工;包医;包教
(13) 镀上一层 [clad]。如:包金;包银
(14) 做 [make]。如:包饺子
◎ 包的拼音: bāo
〈词性:名〉
(1) 装东西的袋子 [bag]。如:书包;旅行包;行李包
(2) 包裹起来的东西 [parcel]。如:药包;邮包;包复(包袱。用布包起来的包裹)
(3) 因碰撞而引起的肿块 [bump;swelling]。如:脑门儿上碰了个包;脚上起了个包
(4) 一种带馅的蒸熟的食物 [bun]。如:菜包;汤包
(5) 毡制的圆顶帐篷 [tent]。如:蒙古包
(6) 姓
◎ 包的拼音: bāo
〈词性:量〉
(1) 包装好的一堆单件 [pack]
五官掾献橘数包。——《后汉书·杨由传》
(2) 又如:一包香烟
包办、包办代替、包办婚姻、包被、包庇、包藏、包藏祸心、包产、包产到户制、包场、包抄、包车、包乘、包乘制、包乘组、包船、包打天下、包饭、包房、包封、包袱、包袱底儿、包干、包干制、包工、包工头、包公、包谷、包裹、包裹、包含、包涵、包换、包伙、包机、包间、包剿、包巾、包金、包举、包括、包揽、包揽词讼、包罗、包罗万象、包米、包囊、包赔、包皮、包票、包容、包身工、包粟、包探、包围、包厢、包销、包衣、包衣、包衣种子、包银、包圆儿、包月、包扎、包拯、包装、包子、包租
括的拼音:kuò(ㄎㄨㄛˋ)
⒈ 扎,束:括发(束起头发)。括约肌。
⒉ 包容:包括。概括。总括。囊括。
括的拼音:guā(ㄍㄨㄚ)
⒈ 榨取,搜求:搜括(亦作“搜刮”)。
括字UNICODE编码U+62EC,10进制: 25324,UTF-32: 000062EC,UTF-8: E6 8B AC。
括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括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佸
draw together、include
include, embrace, enclose
详细解释◎ 括的拼音: kuò
〈词性:动〉
(1) (形声。本义:结,扎束)
(2) 用绳或带子结扎,捆束 [tie]
括,絜也。——《说文》。按,絜者,束也。
括囊。——《易·坤》。注:“结也。”
括,约束也。——《韩诗章句》
卫北宫括。——《左传·襄公三十年》。注:“子结。”
羌人括领。——《淮南子·齐俗》
内狼于囊,遂括囊口。(内:纳。)——马中锡《中山狼传》
(3) 又如:括囊(结扎袋口);括发(束发);括结(结扎;捆缚);括约肌
(4) 引申为约束 [restrain]
以礼括其君,使人于善也。——《孔丛子》
(5) 阻滞;闭塞 [block]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动而不括,是以出而有获,语成器而动者也。——《易·系辞下》
(6) 包容,包括[include]
囊括四海。——贾谊《过秦论》
(7) 又如:总括;概括(把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
(8) 搜求 [search for]
时大括人为军士。——《北史·孙搴传》
(9) 又如:括次(搜求比次);括索(搜索;探索);括责(搜求);括率(搜刮;聚敛);括取(搜刮,掠夺);括刷(搜刮)
(10) 征购 [purchase by the state]。如:括市(征购;搜购);括买(征购;搜购);括籴(征购民间余粮)
(11) 征集 [collect]。如:括兵(征兵);括马(谓征集兵马);括集(征集)
(12) 汇集 [converge]
日之夕矣,中羊下括。——《诗·卫风·君子于役》
(13) 又如:括撮(会聚);括总(会集在一起;总括)
◎ 括的拼音: kuò
〈词性:名〉
(1) 法 [law]
(2) 箭的末端 [end of a arrow]
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孔子家语·子路初见》
(3) 又如:括羽(箭末羽毛);括蔽(谓箭穿蔽体之物);括镞(箭镞)
括毒、括号、括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