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裹
【拼音】: bāo guǒ 【注音】: ㄅㄠㄍㄨㄛˇ 【词性】: 名词、动词。 【结构】: 包(半包围结构)裹(上中下结构) 【简体】: 包裹 【繁体】: 包裹包裹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包裹bāoguǒ。(2)包扎成件的包儿。(3)由邮局寄送的包件。(4)在海洋运输中,不要求签发提单的小件货物或个人行李。(5)小的或中等的包。(2)包成小包。(3)包扎;包装。将某物缠好成包。包裹[bāoguǒ]⒈包扎成件的包儿。例寄包裹。英parcel;⒉由邮局寄送的包件。⒊在海洋运输中,不要求签发提单的小件货物或个人行李。⒋小的或中等的包。英package;包裹[bāoguǒ]⒈包成小包。英parcel;⒉包扎;包装。将某物缠好成包。英wrapup;
基础解释(名)将东西包扎成件儿:邮寄~。②(动)包扎起来:~好伤口。
引证解释⒈包容;包围。引《文子·符言》:“老子曰:‘道至高无上……包裹天地而无表里,洞同覆盖而无所硋。’”《朱子语类》卷四:“论世事,曰:须是心度大,方包裹得过。”清张正茂《龟台琬琰·孙仙姑》:“三千功德超三界,跳出阴阳包裹外。”徐迟《狂欢之夜》:“一片寂静包裹着整个山林、田园、天和分娩的大地。”⒉包扎;包装。引唐韩愈《赤藤杖歌》:“几重包裹自题署,不以珍怪夸荒夷。”元郑廷玉《金凤钗》第四折:“大人与了十只金釵,我包裹了无处放。”《红楼梦》第九四回:“还有两匹红送给寳二爷包裹这花,当作贺礼。”冰心《寄小读者》十一:“﹝看护﹞便捧进几十个红丝缠绕、白纸包裹的礼物来,堆在我的床上。”⒊包扎成件的包儿。引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四折:“我这包裹里都是些金珠寳贝,要将来上下使用。”《水浒传》第七回:“三个人奔到里面,解下行李包裹,都搬在树根头。”洪深《申屠氏》第三本:“董昌背着包裹,提着考篮,掮着雨伞,上省赶考。”金近《送信大哥》:“这个包裹已经写好投寄的地址、收件人的姓名。”
网络解释包裹(汉语词语)包裹,作为动词解释的时候,有包容、包围、包扎、包装的含义。作为名词解释的时候,指包扎成件的包儿、由邮局寄送的包件、在海洋运输中,不要求签发提单的小件货物或个人行李等含义。
综合释义包容;包围。《文子·符言》:“老子曰:‘道至高无上……包裹天地而无表里,洞同覆盖而无所硋。’”《朱子语类》卷四:“论世事,曰:须是心度大,方包裹得过。”清张正茂《龟台琬琰·孙仙姑》:“三千功德超三界,跳出阴阳包裹外。”徐迟《狂欢之夜》:“一片寂静包裹着整个山林、田园、天和分娩的大地。”包扎;包装。唐韩愈《赤藤杖歌》:“几重包裹自题署,不以珍怪夸荒夷。”元郑廷玉《金凤钗》第四折:“大人与了十只金釵,我包裹了无处放。”《红楼梦》第九四回:“还有两匹红送给寳二爷包裹这花,当作贺礼。”冰心《寄小读者》十一:“﹝看护﹞便捧进几十个红丝缠绕、白纸包裹的礼物来,堆在我的床上。”包扎成件的包儿。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四折:“我这包裹里都是些金珠寳贝,要将来上下使用。”《水浒传》第七回:“三个人奔到里面,解下行李包裹,都搬在树根头。”洪深《申屠氏》第三本:“董昌背着包裹,提着考篮,掮着雨伞,上省赶考。”金近《送信大哥》:“这个包裹已经写好投寄的地址、收件人的姓名。”
网友释义包裹,作为动词解释的时候,有包容、包围、包扎、包装的含义。作为名词解释的时候,指包扎成件的包儿、由邮局寄送的包件、在海洋运输中,不要求签发提单的小件货物或个人行李等含义。
汉语大词典(1).包容;包围。《文子·符言》:“老子曰:‘道至高无上……包裹天地而无表里,洞同覆盖而无所碍。’”《朱子语类》卷四:“论世事,曰:须是心度大,方包裹得过。”清张正茂《龟台琬琰·孙仙姑》:“三千功德超三界,跳出阴阳包裹外。”徐迟《狂欢之夜》:“一片寂静包裹着整个山林、田园、天和分娩的大地。”(2).包扎;包装。唐韩愈《赤藤杖歌》:“几重包裹自题署,不以珍怪夸荒夷。”元郑廷玉《金凤钗》第四折:“大人与了十只金钗,我包裹了无处放。”《红楼梦》第九四回:“还有两匹红送给宝二爷包裹这花,当作贺礼。”冰心《寄小读者》十一:“﹝看护﹞便捧进几十个红丝缠绕、白纸包裹的礼物来,堆在我的床上。”(3).包扎成件的包儿。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四折:“我这包裹里都是些金珠宝贝,要将来上下使用。”《水浒传》第七回:“三个人奔到里面,解下行李包裹,都搬在树根头。”洪深《申屠氏》第三本:“董昌背着包裹,提着考篮,掮着雨伞,上省赶考。”金近《送信大哥》:“这个包裹已经写好投寄的地址、收件人的姓名。”
国语辞典用布包扎的行李,如:「邮寄包裹」。包裹[bāoguǒ]⒈用布包扎的行李。引《西游记·第八回》:「菩萨遂将锦襕袈裟,作一个包裹,令他背了。」《初刻拍案惊奇·卷一》:「文若虚只不做声,一手提了包裹,往岸上就走。」近包袱⒉泛指包扎成件的东西。例如:「邮寄包裹」。⒊收拾、包扎起来。引《三国演义·第一〇八回》:「一面令人将张约并诸葛恪尸首,用芦席包裹,以小车载出。」⒋包容。引《淮南子·原道》:「包裹天地、禀授无形。」英语towrapup,tobindup,bundle,parcel,package,CL:個|个[ge4]德语Paket;einwickelnverkapseln法语envelopper,paquet,colis
辞典修订版用布包扎的行李。《西游记.第八回》:「菩萨遂将锦襴袈裟,作一个包裹,令他背了。」《初刻拍案惊奇.卷一》:「文若虚只不做声,一手提了包裹,往岸上就走。」泛指包扎成件的东西,如:「邮寄包裹」。收拾、包扎起来。《三国演义.第一零八回》:「一面令人将张约并诸葛恪屍首,用芦蓆包裹,以小车载出。」包容。《淮南子.原道》:「包裹天地、禀授无形。」
辞典简编版行李。 【造句】她收拾一下包裹,头也不回的走了。包扎成件的东西。 【造句】邮寄包裹、限时包裹包扎起来。 【造句】他用纱布包裹伤口。
英语packetedwrappagepackcocoonpackageparcelcocooned.factage
法语paquet、colis
其他释义①包;包扎:用布把伤口~起来。②包扎成件的包儿:他肩上背着一个小~ㄧ我到邮电局寄~去。
包裹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包囊 裹藏 围裹
反义词 解开
包裹造句
1.背着包裹的百姓神色哀戚,一脸茫然。
2.如同粗糙的果皮可以包裹最甜蜜的水果一样,丑陋的外表往往掩盖着善良和诚挚的本性。
3.她是女的,当然比你容易找到男人。这没法比,没可比性。你不用去想那么多,恶人自有报应,只是时间未到,你放下包裹,轻装前进,不怕找不到比她好的,但千万别在找女友时拿现任女友和她比,这是你最大的障碍,一比较你就落入前女友陷阱了,只要找个真正爱你的就行
4.感情的包裹,复杂又沉重,好不了的伤隐隐作痛。
5.抱抱他的影子。可能这是他们唯一一次隆重的拥抱。白天你的影子都在自己身旁,晚上你的影子就变成夜,包裹我的睡眠。
6.今天我收到了李伯伯寄过来的包裹。
7.当一个人处于自我陶醉状态之时,只会当个小包裹。
8.只有纯粹的温暖才能温暖人心,只有用真诚的情感才能感动他人,那种被金钱和利益包裹着的所谓帮助,只会引人厌恶而已。
9.他们像是无数蠕动着的虫豸,毫无知觉地本能地喷吐着黑色的毒液,把这个地球密不透风地包裹起来,等待着有一天,一起爆炸成宇宙里四散开来的星辰碎屑。
10.正当我们一筹莫展的时刻,一个包裹从天而降。
关于包裹的诗词
《叨叨令·一个空皮囊包裹着千重气》 《金匮道中·白云包裹石城赊》 《偶得·包裹青衫已十年》
包裹的单词
packeted wrappage pack cocoon package parcel cocooned. factage
包的拼音:bāo(ㄅㄠ)
⒈ 用纸、布或其他薄片把东西裹起来:包装。包饺子。
⒉ 包好了的东西:邮包。背(bèi )包。
⒊ 装东西的袋:书包。皮包。
⒋ 容纳在内,总括在一起:包括。包举(总括)。包容。包涵。包罗万象。无所不包。
⒌ 总揽,负全责:包销。包揽。
⒍ 保证:包赔。包在我身上。
⒎ 约定的,专用的:包饭。包工。
⒏ 围:包围。包剿。
⒐ 一种带馅的蒸熟的面食:包子。糖包儿。
⒑ 身体上肿起的疙瘩:脓包。
⒒ 姓。
包字UNICODE编码U+5305,10进制: 21253,UTF-32: 00005305,UTF-8: E5 8C 85。
包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包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勹鞄匏庖胞苞
bundle、bag、fold、package、wind、wrap
形声:从巳、勹声
wrap, pack, bundle; package
详细解释◎ 包的拼音: bāo
〈词性:动〉
(1) (会意。小篆字形,外边是“勹”。中间是个“巳”( sì )字,“象子未成形”。“勹”就是“包”的本字。本义:裹)
(2) 用纸、布等裹东西 [wrap up]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诗·召南·野有死麕》
草木渐包。——《书·禹贡》
包有鱼。——《易·姤》
包之以虎皮。——《礼记·乐记》
(3) 又如:纸包不住火;包缠(包裹缠绕)
(4) 包含,包容。里面含有 [contain;include]
举一滴可包陵谷。——唐· 李朝威《柳毅传》
皆包在诸谷中。——宋· 沈括《梦溪笔谈》
(5) 又如:把小费包在内;包函(包有,含有);包吞(包含);包荒(掩饰;遮盖;原谅,宽容)
(6) 包围。四面围住 [surround]
河水分流,包山而过。——《水经注·河水》
(7) 又如:包络(包围环绕)
(8) 保证,担保 [guarantee]
包你没事。——萧德祥《杀狗劝夫》
(9) 又如:包换;包退;包赔;包管(保证;保险;保单);包票
(10) 约定专用 [charter]
烂倾新酿酒,包载下江船。——梅尧臣《村豪诗》
(11) 又如:全包(全部占有);包饭;包厢;包程;包机
(12) 承担,即答应负责办好 [do sth.all by oneself;shoulder a task on one's own]。如:包销;包办;包产;包工;包医;包教
(13) 镀上一层 [clad]。如:包金;包银
(14) 做 [make]。如:包饺子
◎ 包的拼音: bāo
〈词性:名〉
(1) 装东西的袋子 [bag]。如:书包;旅行包;行李包
(2) 包裹起来的东西 [parcel]。如:药包;邮包;包复(包袱。用布包起来的包裹)
(3) 因碰撞而引起的肿块 [bump;swelling]。如:脑门儿上碰了个包;脚上起了个包
(4) 一种带馅的蒸熟的食物 [bun]。如:菜包;汤包
(5) 毡制的圆顶帐篷 [tent]。如:蒙古包
(6) 姓
◎ 包的拼音: bāo
〈词性:量〉
(1) 包装好的一堆单件 [pack]
五官掾献橘数包。——《后汉书·杨由传》
(2) 又如:一包香烟
包办、包办代替、包办婚姻、包被、包庇、包藏、包藏祸心、包产、包产到户制、包场、包抄、包车、包乘、包乘制、包乘组、包船、包打天下、包饭、包房、包封、包袱、包袱底儿、包干、包干制、包工、包工头、包公、包谷、包裹、包裹、包含、包涵、包换、包伙、包机、包间、包剿、包巾、包金、包举、包括、包揽、包揽词讼、包罗、包罗万象、包米、包囊、包赔、包皮、包票、包容、包身工、包粟、包探、包围、包厢、包销、包衣、包衣、包衣种子、包银、包圆儿、包月、包扎、包拯、包装、包子、包租
裹的拼音:guǒ(ㄍㄨㄛˇ)
⒈ 包;缠绕:裹脚。把这包糖裹好。裹足不前。
⒉ 夹带;夹杂:不该把次货裹进去卖。好人坏人裹在一起一时分不清。
⒊ 方言,吸(奶):小孩生下来就会裹奶。奶头被这孩子裹得生疼。
裹字UNICODE编码U+88F9,10进制: 35065,UTF-32: 000088F9,UTF-8: E8 A3 B9。
裹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裹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䙨褁
swathe、wrap
形声:从衣、果声
wrap, bind; encircle, confine
详细解释◎ 裹的拼音: guǒ
〈词性:动〉
(1) (形声。从衣,果声。本义:包,缠)
(2) 同本义 [wrap up;bind together]
裹,缠也。——《说文》
朱三百,裹。——《穆天子传》
富之以国裹。——《管子·君臣》。注:“谓财货所苞裹而藏也。”
无不裹也。——《吕氏春秋·本生》。注:“犹囊也。”
绿叶紫裹。——宋玉《高唐赋》
濯颖散裹。——郭璞《江赋》
乃取蒙冲头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资治通鉴》
伤者手为裹创,死者厚棺殓,酹醊而哭之。——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又如:裹束(包裹束缚);裹足(包裹足部。亦作“果足”:盘缠,盘费);裹革(马革裹尸)
(4) 携带 [bring]
吾闻开元中,下天富蕃,号为理平,踵千里者不裹粮。—— 唐· 孙樵《书褒城驿壁》
(5) 又如:裹粮策马(携带粮食,鞭赶马匹。形容忠义之士踊跃参军的情景);裹持(包裹挟持,犹携带)
(6) 停止 [stop]
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秦· 李斯《谏逐客书》
(7) 又如:裹足(形容有所顾虑而止步);裹足不前(缠住脚不前进。形容有所顾虑而止步不敢向前)
(8) 包罗;笼罩 [surround]。如:裹合(纠合;聚集);裹掖(包围);裹抹(遮掩)
裹脚、裹乱、裹腿、裹胁、裹挟、裹足、裹足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