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大全

匕首的拼音_bǐ shǒu是什么意思

匕首

【拼音】: bǐ shǒu 【注音】: ㄅ一ˇㄕㄡˇ 【词性】: 名词。 【结构】: 匕(独体结构)首(上下结构) 【简体】: 匕首 【繁体】: 匕首

匕首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匕首bǐshǒu。(1)短剑或狭长的短刀。(2)又。匕首[bǐshǒu]⒈短剑或狭长的短刀。例挟匕首以备不测。——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战国策·燕策》英dagger;⒉又。例图穷而匕首见。

基础解释(名)短剑或细长的短刀。

引证解释⒈短剑。引《战国策·燕策三》:“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史记·刺客列传》:“桓公与庄公既盟於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司马贞索隐:“刘氏云‘短剑也’。《盐铁论》以为长尺八寸,其头类匕,故云‘匕首’也。”唐柳宗元《古东门行》:“当街一叱百吏走,冯敬胸中函匕首。”魏巍《东方》第六部第九章:“马海龙立即猛扑上去,用匕首结果了他。”

网络解释匕首(中国古代兵器)匕首是一种比剑更短小的刺砍两用兵器。其外形与剑相似。由于它短小易藏,多是作为近身格斗,贴身防卫或暗杀的适宜兵器。中国武术器械,短剑或狭长的短刀。其首形状类匕(古人取食的器具),因而得名。

综合释义短剑。《战国策·燕策三》:“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史记·刺客列传》:“桓公与庄公既盟於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司马贞索隐:“刘氏云‘短剑也’。《盐铁论》以为长尺八寸,其头类匕,故云‘匕首’也。”唐柳宗元《古东门行》:“当街一叱百吏走,冯敬胸中函匕首。”魏巍《东方》第六部第九章:“马海龙立即猛扑上去,用匕首结果了他。”

汉语大词典短剑。《战国策·燕策三》:“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史记·刺客列传》:“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司马贞索隐:“刘氏云‘短剑也’。《盐铁论》以为长尺八寸,其头类匕,故云‘匕首’也。”唐柳宗元《古东门行》:“当街一叱百吏走,冯敬胸中函匕首。”魏巍《东方》第六部第九章:“马海龙立即猛扑上去,用匕首结果了他。”

国语辞典短剑。剑头像匕,呈半圆形,有如饭匙,故称为「匕首」。匕首[bǐshǒu]⒈短剑。剑头像匕,呈半圆形,有如饭匙,故称为「匕首」。引《史记·卷三十一·吴太伯世家》:「公子光详为足疾,入于窟室,使专诸置匕首于炙鱼之中以进食。」唐·司马贞·索隐:「刘氏曰:『匕首,短剑也。』」《初刻拍案惊奇·卷四》:「那空空儿二更到来,将匕首项下一划,被玉遮了,其声铿然,划不能透。」英语dagger德语Dolch法语dague

辞典修订版短剑。剑头像匕,呈半圆形,有如饭匙,故称为「匕首」。《史记.卷三十一.吴太伯世家》:「公子光详为足疾,入于窟室,使专诸置匕首于炙鱼之中以进食。」唐.司马贞.索隐:「刘氏曰:『匕首,短剑也。』」《初刻拍案惊奇.卷四》:「那空空儿二更到来,将匕首项下一划,被玉遮了,其声铿然,划不能透。」

辞典简编版短剑。 【造句】当年荆轲刺秦王时,匕首是藏在地图中。 ◎

英语daggerlikedaggerdirkponiarddaggersdagger markdagger fibredagger handle

法语poignard、dague

其他释义短剑或狭长的短刀。

匕首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菜刀 小刀

反义词 长剑

匕首造句

1.这次谈判双方针锋相对,已到了图穷匕首见的最后阶段了。

2.图穷匕首见,劝说无用,敌人便露出了狰狞面目进行威胁。

3.小王押着罪犯正往派出所走,迎面走来一个彪形大汉,手里拿着匕首,小王心想,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4.气急败坏的歹徒亮出了匕首。

5.这是一个匕首般锋利的冷漠时代。

6.明明只在瞬间,可我却清晰无比的感受到匕首的锋利,一点一点,划破他的皮肤,穿过骨骼,然后血流了出来,一片淋漓的红。

7.敌人送来的礼物,不是有毒的蛋糕,就是杀人的匕首。

8.死亡是一把匕首,然而流血负伤的却是活着的人。

9.想起当年,真是好笑,因为年轻,所以就锋利得像一把匕首,爱恨分明。

10.悲伤只是把插在心口的匕首拔下来给别人看,也只不过溅别人一身血罢了。

关于匕首的诗词

《匕首》 《红线诗·龙文匕首髻乌蛮》 《出隘难·袖携匕首学衔枚》 《杂兴·握中铜匕首》 《易水·匕首空磨事不成》 《小匕首歌》 《荆轲·匕首无功壮士丑》

匕首的单词

daggerlike dagger dirk poniard daggers dagger mark dagger fibre dagger handle

匕的意思

  拼音    注音  ㄅ一ˇ   
部首  匕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2画  
五笔  XTN  仓颉  UH  郑码  RRA  四角  22710  结构  单一电码  0552  区位  5616  统一码  5315  笔顺  ノ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匕的拼音:bǐ(ㄅ一ˇ)  

⒈ 〔匕首〕短剑。

⒉ 古代指勺、匙之类的取食用具:“先主方食,失匕箸”。

统一码

匕字UNICODE编码U+5315,10进制: 21269,UTF-32: 00005315,UTF-8: E5 8C 95。

匕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匕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枇鈚比牝

造字法

象形:像汤匙形

English

spoon, ladle; knife, dirk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匕的拼音:   

〈词性:名〉

(1) (象形。从二匕,匕亦声。甲骨文字形,象汤匙形。汉字部首之一。本义:勺子。按:一说“匕”象反人形,“妣”之初文)

(2) 古代的一种取食器具,长柄浅斗,形状像汤勺 [ancient laddle for rice]

先主方食,失匕箸。(箸:筷子)——《三国志·蜀志·先主传》

(3) 又如:比筋(羹匙与筷子)

(4) 匕首 [dagger]

丈人目先生,使引匕刺狼。——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常用词组

匕首

  拼音  shǒu   注音  ㄕㄡˇ   
部首  首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UTHF  仓颉  THBU  郑码  UANL  四角  80602  结构  上下电码  7445  区位  4255  统一码  9996  笔顺  丶ノ一ノ丨フ一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首的拼音:shǒu(ㄕㄡˇ)  

⒈ 头,脑袋:首饰。首级。首肯(点头表示同意)。

⒉ 领导的人,带头的:首领。元首。首脑。首相(xiàng  )。

⒊ 第一,最高:首都(  )。首府。

⒋ 最先,最早:首次。首届。首创。首日封。首义(首先起义)。

⒌ 出头告发:自首。出首。

⒍ 量词,指诗和歌:一首诗。

⒎ 姓。

统一码

首字UNICODE编码U+9996,10进制: 39318,UTF-32: 00009996,UTF-8: E9 A6 96。

首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首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head、principal、initial、first

相关字词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head; first; leader, chief; a poem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首的拼音: shǒu  

〈词性:名〉

(1) (象形。金文字形,上面是头发和头皮,用以表示头盖;下面是眼睛,用以代表面部。本义:头)

(2) 同本义 [head]

首,阳也。——《汉书·天文志》

首身离兮心不惩。——《楚辞·九歌·国殇》

愿言思伯,甘心首疾。——《诗·卫风·伯兮》

搔首踟蹰。——《诗·邶风·静女》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战国策·燕策》

以刀劈狼首。——《聊斋志异·狼三则》

(3) 又如:昂首;叩首;搔首;首功(以获敌首论功);首虏(指斩获敌人的首级);首枕其股(让死者的头枕在自己的腿上。这是古代臣下对横遭杀害的君主表示哀痛之礼);首丘(归葬故乡;亦指怀念故乡);首身分离(被杀,判处斩刑)

(4) 首领,团体的领导人 [chief;leader]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5) 又如:元首;酋首;群龙无首

(6) 开端;开头;前端 [beginning]

故治民者,刑胜,治之首也。——《韩非子·心度》

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资治通鉴》

自七月二十六日至是,首尾才六日。——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7) 又如:首事(开始);首春(孟春。指农历正月);首秋(孟秋。指农历七月);首祚(一年的开头);首夏(夏季之始。即“孟夏”。指农历四月);首岁(正月。一年的开始)

(8) 要领 [main points]

予誓告汝群言之首。——《书·秦誓》

(9) 剑柄上的环 [loop of sword handle]

进剑者左首。——《礼记》

(10) 位次。方;面 [seating arrangement]

史进下首坐了。——《水浒传》

(11) 又如:左首;上首;外首;东首;门首

词性变化

首的拼音: shǒu  

〈词性:形〉

(1) 第一 [first]

故教化之行也,建首善自京师始。——《汉书·儒林传序》

(2) 又如:首公(以公务为首要。即“奉公”);首功(第一等功劳);首选(当选为第一。科举时代考试名列第一);首妻;首位;首名;首恶;首犯;首僧(当家和尚);首县(县城和府城在一处的县,也指知县);首事(地方上领头管事的绅士);首事(首要的事);首从(主犯与从犯)

(3) 形容迟疑不决 [hesitate]

先是小月氏胡分居塞内,胜兵者二三千骑,皆勇健富彊,每与 羌战,常以少制多。虽首施两端, 汉亦收其用。——《后汉书·邓训传》

(4) 又如:首施(迟疑进退不定。同首鼠);首鼠(迟疑不决。也作“首施”)

首的拼音: shǒu  

〈词性:动〉

(1) 告发 [inform;finger]

苟不欲救,请至颐和园首仆而杀仆,可以得富贵也。——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首诉(出首;控告);首人(出面告状的人)

(3) 自首,犯人自己到有关部门去交代罪行 [surrender]

(贼役赃官)一半都来睦县自行投首,拜参 张招讨并众官,尽皆准首,复为良民。——《水浒传》

(4) 又如:首官(向官府自首或告发);自首;首状(自首或告发的状词);首免(指自首而得以从轻发落);首罪(自首)

(5) 头向着 [face to]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楚辞·九章·哀郢》

(6) 向着…出发 [start towards]

北首燕路。——《史记·淮阴侯列传》

(7) 如:首路(出发);首涂(启程;上路)

(8) 屈服;服罪 [yield]

虽有降首,曾莫惩革,自此浸以疏慢矣。——《后汉书》

(9) 标明;显示 [show]

所以首其内,而见诸外也。——《礼记》

首的拼音: shǒu  

〈词性:副〉

(1) 最早;首先 [at first]

陈涉首难,豪杰蜂起。——《史记·项羽本纪》

(2) 又如:首唱(首先倡导、发起。也作“首倡”);首创(创始)

首的拼音: shǒu  

〈词性:量〉

[诗、词、文等的]一篇 [piece]。如:唐诗三百首

常用词组

首倡、首车、首创、首次、首当其冲、首敌、首都、首恶、首犯、首府、首富、首告、首航、首级、首肯、首领、首难、首脑、首屈一指、首日封、首善之区、首饰、首鼠两端、首途、首尾、首位、首席、首先、首项、首相、首要、首义、首映、首战告捷、首长、首状、首座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