匾柎
【拼音】: biǎn fù 【结构】: 匾(半包围结构)柎(左右结构)匾柎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古时棺中垫尸体的长方木板。
网络解释匾柎匾柎,是汉语词汇,解释为古时棺中垫尸体的长方木板。
综合释义古时棺中垫尸体的长方木板。亦称“匾部”。《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若以羣子之灵,获保首领以殁,唯是匾柎所以藉干者,请无及先君。”杜预注:“匾柎,棺中笭牀也。”《说文·木部》:“匾,匾部,方木也,从木扁声。《春秋传》曰:‘匾部荐榦’。”
匾的拼音:biǎn(ㄅ一ㄢˇ)
⒈ 题字的横牌,挂在门或墙的上部:匾额。横匾。光荣匾。
⒉ 一种用竹篾编成的器具,圆形的下底,边框很浅,用来养蚕、盛粮食等。
匾字UNICODE编码U+533E,10进制: 21310,UTF-32: 0000533E,UTF-8: E5 8C BE。
匾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匾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扁褊
plaque
形声:从匚、扁声
flat, round split-bamboo contain
详细解释◎ 匾的拼音: biǎn
〈词性:形〉
同“扁”。形体的厚度比长度、宽度小;不圆 [flat]。如:匾毛(羽毛。因形状扁平,故称。亦借指鸟类);匾食(水饺)
◎ 匾的拼音: biǎn
〈词性:名〉
(1) 匾额 [a horizontal inscribed board]。如:光荣匾;匾式(匾额);匾对(匾额和对联)
(2) 上面绣字的丝制横幅 [a silk banner embroidered with words of praise]。如:绣金匾
(3) 用竹蔑编成的器具,圆形平底框很浅,用来养蚕或盛粮食 [a big round shallow basket]。如:针线匾;养蚕团匾;匾篮儿(浅边的篮子)
匾额
柎的拼音:fū(ㄈㄨ)
⒈ 花萼;亦指草木子房:“渊有木焉,员叶而白柎,赤华而黑理。”
⒉ 钟鼓架的足,亦泛指器物的足。
⒊ 木筏:“方舟投柎,乘桴济河。”
⒋ 斗上横木。
⒌ 字版(板)。
柎的拼音:fǔ(ㄈㄨˇ)
⒈ 弓把中部:“凡为弓,方其峻而高其柎。”
⒉ 弓把两侧贴附的骨片:“于挺臂中有柎焉。”
⒊ 凭靠:“父老柎枝而论,终日不归。”
柎的拼音:fù(ㄈㄨˋ)
⒈ 涂,涂抹:“素积白屨,以魁柎之。”
柎字UNICODE编码U+67CE,10进制: 26574,UTF-32: 000067CE,UTF-8: E6 9F 8E。
柎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弣不枎跗桴
形声:从木、付声
calyx of flower; railing raft
详细解释◎ 柎的拼音: fū
〈词性:名〉
(1) 足,器物的脚 [leg]
柎,谓下施足也。——《急就篇》颜师古注
(2) 花托,或指花萼 [receptacle]
柎,花萼足也。——《玉篇》
(3) 通“拊”( fǔ )。柄,器把 [handle]
凡为弓,方其峻而高其柎。——《周礼·考工记·弓人》
◎ 柎的拼音: fū
〈词性:动〉
(1) 通“抚”( fǔ )。敲,拍 [beat;pat]
父老柎枝而论,终日不归。——《管子·轻重戊》
(2) 通“坿”( fù )。增加,附加 [add;attach]
素积白屦,以魁柎之。——《仪礼·士冠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