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大全

匾篮儿的拼音_biǎn lan er是什么意思

匾篮儿

【拼音】: biǎn lán ér 【结构】: 匾(半包围结构)篮(上下结构)儿(独体结构) 【繁体】: 匾籃兒 【拼音】: biǎn lán ér

匾篮儿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浅边的篮子。匾篮儿[biǎnlánér]⒈浅边的篮子。

引证解释⒈浅边的篮子。引元张寿卿《红梨花》第三折:“则为我年老也甘贫,携着个匾篮儿儼然廝趂,卖几朵及时花且度朝昏。”

网络解释匾篮儿匾篮儿,拼音是biǎnlánér,是汉语词汇,解释为浅边的篮子。

网友释义匾篮儿,拼音是biǎnlánér,汉语词汇,解释为浅边的篮子。

其他释义1.浅边的篮子。

包含匾篮儿的歇后语

孩儿的脊梁 卸架的黄烟叶儿 麻秸秆儿打狼

匾的意思

  拼音  biǎn   注音  ㄅ一ㄢˇ   
简体部首  匚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1画  
繁体部首  匸部  
五笔  AYNA  仓颉  SHSB  郑码  HWLD  四角  71712  结构  左三包围电码  0573  区位  5650  统一码  533E  笔顺  一丶フ一ノ丨フ一丨丨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匾的拼音:biǎn(ㄅ一ㄢˇ)  

⒈ 题字的横牌,挂在门或墙的上部:匾额。横匾。光荣匾。

⒉ 一种用竹篾编成的器具,圆形的下底,边框很浅,用来养蚕、盛粮食等。

统一码

匾字UNICODE编码U+533E,10进制: 21310,UTF-32: 0000533E,UTF-8: E5 8C BE。

匾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匾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plaque

造字法

形声:从匚、扁声

English

flat, round split-bamboo contai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匾的拼音: biǎn  

〈词性:形〉

同“扁”。形体的厚度比长度、宽度小;不圆 [flat]。如:匾毛(羽毛。因形状扁平,故称。亦借指鸟类);匾食(水饺)

词性变化

匾的拼音: biǎn  

〈词性:名〉

(1) 匾额 [a horizontal inscribed board]。如:光荣匾;匾式(匾额);匾对(匾额和对联)

(2) 上面绣字的丝制横幅 [a silk banner embroidered with words of praise]。如:绣金匾

(3) 用竹蔑编成的器具,圆形平底框很浅,用来养蚕或盛粮食 [a big round shallow basket]。如:针线匾;养蚕团匾;匾篮儿(浅边的篮子)

常用词组

匾额

  拼音  lán   注音  ㄌㄢˊ   繁体    
部首  竹部  部外笔画  10画  总笔画  16画  
五笔  TJTL  仓颉  HLIT  郑码  MKML  四角  88102  结构  上下电码  4691  区位  3226  统一码  7BEE  笔顺  ノ一丶ノ一丶丨丨ノ一丶丨フ丨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篮(籃)的拼音:lán(ㄌㄢˊ)  

⒈ 用藤、竹、柳条编成的有提梁的盛物器:网篮。藤篮。竹篮。花篮。

⒉ 架上供投球用的带网铁圈:篮球。投篮。

统一码

篮字UNICODE编码U+7BEE,10进制: 31726,UTF-32: 00007BEE,UTF-8: E7 AF AE。

篮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篮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asket、basketry

造字法

形声:从竹、监声

English

baske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篮的拼音:

lán  

〈词性:名〉

(1) (形声。从竹,监声。本义:篮子,有提梁的竹制盛器。也有用藤条、柳条等编制而成的)

(2) 同本义 [basket]

篮,大篝也。——《说文》

篮,筐也。——《广雅·释器》

(3) 又如:篮儿(篮子);竹篮;提篮

(4) 篮球架上供投球用的带网的铁圈 [goal;basket]。如:投篮;球进了篮

(5) 竹轿 [bamboo sedan]。如:篮舁(编竹为轿)

常用词组

篮筐、篮球、篮子

  拼音  ér   注音  ㄦˊ   繁体    
部首  儿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2画  
五笔  QTN  仓颉  LU  郑码  RD  四角  22010  结构  单一电码  0334  区位  2289  统一码  513F  笔顺  ノ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儿(兒)的拼音:ér(ㄦˊ)  

⒈ 小孩子:婴儿。儿戏。

⒉ 年轻的人(多指青年男子):男儿。儿女情。

⒊ 儿子,男孩子:儿子。生儿育女。

⒋ 父母对儿女的统称,儿女对父母的自称。

⒌ 助詞:①多用作名词后缀。②用于形容词后。

统一码

儿字UNICODE编码U+513F,10进制: 20799,UTF-32: 0000513F,UTF-8: E5 84 BF。

儿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儿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人兒

汉英互译

son、child、children

相关字词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son, child; KangXi radical 10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儿的拼音:

ér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2) 同本义 [child, pl. children]

儿,孺子也。——《说文》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老子》第九章

老人儿啼。——《史记·循吏列传》

男曰儿,女曰婴。——《苍颉篇》

见两小儿辩斗。——《列子·汤问》

(3) 又如:儿女子(孩童);儿剧(犹儿戏);儿话(孩子话);儿撬(拐棍儿);儿拜(孩童对大人所行的礼拜);儿啼(小孩哭);儿孩(孩童)

(4) 儿女,父母所生的子女,第一代后裔 [child]。如:儿孙满堂;小儿;儿女夫妻(结发夫妻,从小的夫妻);儿女之情(指青年男女之间相爱的情感)

(5) 长辈对幼辈的称呼。亦用作轻蔑之称 [child]。如:儿郎(将帅对士兵的称呼)

(6) 父母对儿子的称呼 [son]

儿,子也。——《广雅·释亲》

汤为儿守舍。——《汉书·张汤传》

外黄令舍人儿年十三。——《汉书·项藉传》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阿爷无大儿。——《乐府诗集·木兰诗》

(7) 又如:儿媳(即儿媳妇);儿子花(儿子的影子);儿曹(儿辈);儿息(子息)

(8) 男青年 [young man]。如:儿孩儿(男孩子);儿男(男孩,男子)

(9) 年轻人;青年 [youngster]。如:健儿

(10) 我 [I]

(11) 子女对父母的自称

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2) 古代年轻女子的自称

送儿还故乡。——《乐府诗集·木兰诗》

(13) 又如:儿家(古代年轻女子的自称;你,称女子)

(14) 弟对兄的自称

[帝] 乃以延宗为相国、 并州刺史,总 山西兵事。 谓曰∶“ 并州阿兄取,儿今去也。”——《北史·齐安德王延宗传》

词性变化

儿的拼音:

ér  

〈词性:形〉

(1) 雄性——多指牲畜 [male]。如:儿猫(公猫)

(2) 自己的 [my] 用于古代妇女称自己丈夫

宣和中士女观灯者赐酒。有夫妇并游,不获同进,其妇蒙赐,辄怀酒杯,谢词曰:“归来恐被儿夫怪,愿赐金杯作证盟。”上赐之。——《月令广义》

儿的拼音:

ér  

<后缀>

(1) 儿化。汉语后缀的“儿”不自成音节,而和前面一个音节合在一起构成带卷舌韵母r的音节

(2) 多用作名词后缀 (1)∶表示小。如:盆儿;棍儿;小猫儿;小车儿 (2)∶表示词性变化。动词名词化,如:唱儿;逗笑儿。形容词名词化,如:亮儿;零碎儿 (3)∶表示具体事物抽象化。如:口儿;门儿;根儿 (4)∶表示词义变化。如:白面儿(海洛因);老家儿(对人称自己或别人的父母)

(3) 动词的后缀。如:玩儿;火儿

(4) 形容词后缀。如邵雍《首尾吟》:“天听虽高只些子,人情想去没多儿。”

常用词组

儿辈、儿曹、儿齿、儿妇、儿歌、儿化、儿皇帝、儿科,儿科学、儿郎、儿马、儿男、儿女、儿女情、儿女情长、儿女债、儿时、儿孙、儿童、儿童节、儿童乐园、儿童文化宫、儿童文学、儿童片、儿童心理学、儿媳妇、儿戏、儿语、儿子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