匾额
【拼音】: biǎn é 【注音】: ㄅ一ㄢˇㄜˊ 【词性】: 名词。 【结构】: 匾(半包围结构)额(左右结构) 【简体】: 匾额 【繁体】: 匾額匾额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匾额biǎn’é。(1)挂在门、墙上部的题有字的横牌。匾额[biǎné]⒈挂在门、墙上部的题有字的横牌。英horizontaltabletwithinscription;
基础解释(名)题有作为标记或表示赞扬文字的长方形木牌。
网络解释匾额匾额是古建筑的必然组成部分,相当于古建筑的眼睛。匾额中的“匾”字古也作“扁”字,《说文解字》对“扁”作了如下解释:“扁,署也,从户册。户册者,署门户之文也。”而“额”字,《说文解字》作“额”字。即是悬于门屏上的牌匾。也就是说,用以表达经义、感情之类的属于匾,而表达建筑物名称和性质之类的则属于额。因此合起来可以这样理解匾额的含义:悬挂于门屏上作装饰之用,反映建筑物名称和性质,表达人们义理、情感之类的文学艺术形式即为匾额。横着的叫匾额或牌匾,竖着的叫对联,或抱柱“瓦联”。
汉语大词典上面题着作为标记或表示赞扬文字的长方形横牌。《醒世恒言·吴衙内邻舟赴约》:“父亲梦见鼓乐旗彩,送一状元匾额进门。”清李渔《奈何天·巧怖》:“匾额倒做了,只是想不出这几个字来,就借重新娘罢!叫宜春,研好了墨,取匾额过来!”徐迟《井冈山记》:“一座大房子挺立在前,匾额上写着‘谢氏慎公祠’五个大字。”
国语辞典题大字于木板,高悬于园亭、门户、大厅或书房上方的横额。《初刻拍案惊奇.卷七》:「抬头看时,上面有个大匾额,乃是六个大金字。」《红楼梦.第二六回》:「上面小小五间抱厦,一色雕镂新鲜花样隔扇,上面悬著一个匾额,四个大字,题道是:『怡红快绿』。」也作「扁额」。匾额[biǎné]⒈题大字于木板,高悬于园亭、门户、大厅或书房上方的横额。也作「扁额」。引《初刻拍案惊奇·卷七》:「抬头看时,上面有个大匾额,乃是六个大金字。」《红楼梦·第二六回》:「上面小小五间抱厦,一色雕镂新鲜花样隔扇,上面悬著一个匾额,四个大字,题道是:『怡红快绿』。」
辞典修订版题大字于木板,高悬于园亭、门户、大厅或书房上方的横额。《初刻拍案惊奇.卷七》:「抬头看时,上面有个大匾额,乃是六个大金字。」《红楼梦.第二六回》:「上面小小五间抱厦,一色雕镂新鲜花样隔扇,上面悬着一个匾额,四个大字,题道是:『怡红快绿』。」也作「扁额」。
辞典简编版将字题刻在木、石板上,并悬挂在门楣、壁上的横额。 【造句】这块匾额上题了「华佗再世」四个字。
其他释义匾①。
匾额造句
1.市人民政府送给李老医生一块仁心仁术的匾额,以表扬他从医六十年。
2.在旧时衙门的公堂上,常挂有“明镜高悬”的匾额,官员常用其标榜公正无私,断案精详。
3.我曾经因为要给网站做匾额,花了两三天把一套视频教程看完了,再多练练就好了。
4.孙中山先生曾经到秋瑾墓前致祭,并题赠了“巾英雄”的匾额。
5.袁世凯挥笔题写“旷代逸才”四字,并命人制成匾额颁予杨度。
6.置身处于石家大院中心区域的石府戏楼,正北有穿山游廊院和佛堂院贯通相连,正南接南花厅院,戏楼正门上方有“厚德载福”匾额。
7.常识,曾经人人都有,所以“蘼芜满院泣斜阳”虽是古诗,贾府的清客们也要连叫两声“颓丧”,决不肯用作匾额的。
8.看着门上的匾额,一明白标出,四个字,东乐参商,金边红字,分外醒目。
9.他的书法作品包括匾额、对联和信札部分。
10.可至今尚未查找到光绪御赐亲书的“广雅书院”匾额,但几经考证后,他终于确定了意喻为“学问渊博、平个端正”的“经明行修”匾额题词。
匾的拼音:biǎn(ㄅ一ㄢˇ)
⒈ 题字的横牌,挂在门或墙的上部:匾额。横匾。光荣匾。
⒉ 一种用竹篾编成的器具,圆形的下底,边框很浅,用来养蚕、盛粮食等。
匾字UNICODE编码U+533E,10进制: 21310,UTF-32: 0000533E,UTF-8: E5 8C BE。
匾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匾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扁褊
plaque
形声:从匚、扁声
flat, round split-bamboo contain
详细解释◎ 匾的拼音: biǎn
〈词性:形〉
同“扁”。形体的厚度比长度、宽度小;不圆 [flat]。如:匾毛(羽毛。因形状扁平,故称。亦借指鸟类);匾食(水饺)
◎ 匾的拼音: biǎn
〈词性:名〉
(1) 匾额 [a horizontal inscribed board]。如:光荣匾;匾式(匾额);匾对(匾额和对联)
(2) 上面绣字的丝制横幅 [a silk banner embroidered with words of praise]。如:绣金匾
(3) 用竹蔑编成的器具,圆形平底框很浅,用来养蚕或盛粮食 [a big round shallow basket]。如:针线匾;养蚕团匾;匾篮儿(浅边的篮子)
匾额
额(額)的拼音:é(ㄜˊ)
⒈ 人脸头发以下、眉毛以上的部分,或某些动物头部大致与此相当的部位(俗称“脑门子”):额头。额角(jiǎo )。
⒉ 牌匾:门额。匾额。
⒊ 规定数量:额数。额外。定额。余额。超额。空额。
额字UNICODE编码U+989D,10进制: 39069,UTF-32: 0000989D,UTF-8: E9 A2 9D。
额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额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額頟
forehead、quantum、brow、frons
形声:从页、客声
forehead; tablet, plaque; fixed
详细解释◎ 额的拼音:
額、頟 é
〈词性:名〉
(1) (形声。从页( xié ),客声。从“页”,表示与头有关。本义:额头,脑门)
(2) 同本义 [forehead]
頟,颡也。从页,各声。字亦作额。——《说文》
封说为龙頟侯。——《汉书·卫青传》
龙额。——《汉书·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
(3) 又如:额颅(额头,前额);额颅盖(前额);额花(妇女用来贴在额上的以纸、绢、玉等做成的装饰花);额黄(六朝至唐时的妇女,喜欢在额间涂上黄颜色作为装饰,称为额黄。也称“额山”)
(4) 店铺或厅堂正面和顶部挂的有字的板,牌匾 [horizontal tablet]。如:匾额;额名(在匾额上题写的名称);额籍(匾额与名录)
(5) 规定的数目 [quota]。如:额地(计入纳税纳粮数额的田地);额外主事(明清各部中,等级最低的官员);额子(定额,规定的数目)
(6) 物体上首接近顶端的部分 [top]。如:额子(无顶的头巾);碑额;崖额
额蹙心痛、额定、额枋、额骨、额角、额门、额面、额娘、额手、额手称庆、额数、额头、额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