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轮
【拼音】: bàn lún 【注音】: ㄅㄢˋㄌㄨㄣˊ 【结构】: 半(独体结构)轮(左右结构) 【繁体】: 半輪半轮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指半圆的月亮。谓半圆形。半轮[bànlún]⒈指半圆的月亮。⒉谓半圆形。
引证解释⒈指半圆的月亮。引唐杜甫《江月》诗:“玉露漙清影,银河没半轮。”⒉谓半圆形。引隋江总《秋日登广州城南楼》诗:“野火初烟细,新月半轮空。”唐杜甫《越王楼歌》:“楼下长江百丈清,山头落日半轮明。”《花月痕》第十三回:“中宵两相忆,共看半轮月。”
综合释义指半圆的月亮。唐杜甫《江月》诗:“玉露漙清影,银河没半轮。”谓半圆形。隋江总《秋日登广州城南楼》诗:“野火初烟细,新月半轮空。”唐杜甫《越王楼歌》:“楼下长江百丈清,山头落日半轮明。”《花月痕》第十三回:“中宵两相忆,共看半轮月。”
汉语大词典(1).指半圆的月亮。唐杜甫《江月》诗:“玉露漙清影,银河没半轮。”(2).谓半圆形。隋江总《秋日登广州城南楼》诗:“野火初烟细,新月半轮空。”唐杜甫《越王楼歌》:“楼下长江百丈清,山头落日半轮明。”《花月痕》第十三回:“中宵两相忆,共看半轮月。”
其他释义1.指半圆的月亮。2.谓半圆形。
半轮造句
1.“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这是朗诵还是在唱歌?幽幽的声音在天心阁上迂回辗转,这种新鲜而陌生的诗歌表达方式一下将台下观众吸引住了。
2.诗仙李白刻画“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的景致,南朝哲学家范缜留下“半天开佛阁,平地见人家”的闲适。
3.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4.偶然记起唐代诗人李白的《峨眉山月歌》,诗中写道,“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5.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
6.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7.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障凌苍苍。”“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云雾难分焉。”。
8.乐山馆的青石地板上还嵌有古代名人诗句,最著名的是唐代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9.太阳跃出灰蒙蒙的海面,小半轮紫红色的火焰,立刻将暗淡的天空照亮了,在一道道鲜艳的朝霞背后,像是撑开了一匹无际的蓝色的绸缎。
10.月岩,因其整山外形似月亮且半山腰有一穿洞,此洞因形似半轮明月,称做月亮洞,故此山又被称为月亮山。
关于半轮的诗词
《关山月·兔月半轮明》 《碧云峰·落日衔山隐半轮》 《承示及寄提举大丞相高韵大丞有三点明星半轮月之句因次元韵》 《沁水山寺·两峡山高月半轮》 《绝句·月才天际半轮明》
半的拼音:bàn(ㄅㄢˋ)
⒈ 二分之一:半圆。半百(五十,多指岁数)。
⒉ 不完全的:多半。半岛。半透明。半脱产。
⒊ 在中间:半空。半路上。半夜。
⒋ 喻很少:一星半点。
半字UNICODE编码U+534A,10进制: 21322,UTF-32: 0000534A,UTF-8: E5 8D 8A。
半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半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half、in the middle
会意
half
详细解释◎ 半的拼音: bàn
〈词性:形〉
(1) (会意。从八,从牛。“八”是分解的意思;牛大,易于分割,所以取“牛”会意。本义:一半,二分之一)
(2) 同本义 [half;semi-]
半,物中分也。——《说文》
今汉有天下太半。——《汉书·高帝纪上》
士卒食半。——《汉书·项籍传》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诸葛亮《出师表》
半匹红绡一丈绫。——唐· 白居易《卖炭翁》
身已半入,只露尻尾。——《聊斋志异·狼三则》
(3) 又如:太半(三分之二);半日;半工;半升
(4) 中 [in the middle;halfway]。如:半山腰;半大;半路;半道;半截腰
(5) 部分的,不完全的 [partly;about half]
犹抱琵琶半遮面。——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6) 又如:半自动;半老头;半工半读;半半拉拉;半死;半信半疑;一知半解
(7) 比喻极少的 [very little]
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史记·魏公子列传》
(8) 又如:一星半点;半歇(一会儿);半星儿(半点儿);半丝麻线(些微私弊)
半百、半班、半…半…、半半拉拉、半饱、半辈子、半壁、半壁江山、半边人、半边天、半彪子、半波、半成品、半导体、半岛、半道儿、半点,半点儿、半吊子、半懂不懂、半对数、半封建、半复赛、半高跟拖鞋,半高跟凉鞋、半工半读、半官方、半罐水、半酣、半机械化、半价、半斤八两、半径、半就业、半决赛、半开化、半空、半空中、半拉、半拉子、半劳动力、半老徐娘、半流质、半路、半路出家、半亩方塘、半面之交,半面之旧、半明半暗、半瓶醋,半瓶子醋、半旗、半球、半日、半日制学校、半山、半晌、半身不遂、半身像、半生、半生半熟、半失业、半时、半世、半熟练、半数、半衰期、半死不活;半死半活、半天、半头、半途、半途而废,半途而罢、半推半就、半吞半吐、半托、半脱产、半文不白、半文盲、半无产阶级、半心半意、半信半疑、半休、半掩门、半腰、半夜、半夜敲门不吃惊;半夜敲门心不惊、半夜三更、半音、半影、半元音、半圆、半月、半月刊、半载、半支莲、半直线、半殖民地、半中间,半中间儿、半中腰、半周期、半周刊、半子、半自动步枪
轮(輪)的拼音:lún(ㄌㄨㄣˊ)
⒈ 安在车轴上可以转动使车行进的圆形的东西(亦称“车轱辘”):轮子。车轮。轮胎。
⒉ 安在机器上能旋转并促使机器动作的东西:齿轮儿。
⒊ 指“轮船”:江轮。拖轮。
⒋ 像车轮的:日轮。月轮(指圆月)。年轮。
⒌ 依次更替:轮班。轮训。轮休。轮作。
⒍ 转动:间或一轮。
⒎ 量词:一轮红日。头轮影院。他比我大一轮。
轮字UNICODE编码U+8F6E,10进制: 36718,UTF-32: 00008F6E,UTF-8: E8 BD AE。
轮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轮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輪
annulus、ring、wheel
形声:从车、仑声
wheel; revolve, turn; recur
详细解释◎ 轮的拼音:
輪 lún
〈词性:名〉
(1) (形声。从车,仑( lún )声。本义:车轮,轮子)
(2) 同本义 [wheel]
轮,有辐曰轮,无辐曰辁。——《说文》。按,考工有轮人。
坎为弓轮。——《易·说卦》
輮以为轮。——《荀子·劝学》
金车玉作轮。——《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如:轮指(弹奏乐器的一种指法:一手的几个手指接连动作,犹如车轮的转动);轮轭(车轮和车轭);轮崇(车轮的高度)
(4) 引申为车子 [carriage]
椎轮抵长乐。—— 梁简文帝《长安道》
(5) 又如:轮轩(显贵者所乘坐的车子);轮鞅(车马。比喻访客);轮盖(车盖)
(6) 凡平圆形像车轮似的东西 [sth.resembling a wheel]
未央前殿月轮高。——王昌龄《春宫曲》
(7) 又如:叶轮;花轮;月轮;收卷钓丝的转轮
(8) 树的年龄 [ring]。如:年轮
(9) 轮船的省称 [steamer]。如:江轮;轮舟(轮船);轮舶(即轮船)
(10) 指月亮 [moon]。如:轮彩(指月亮);轮辉(指月光或日光)
(11) 边缘,外围 [edge]。如:轮周(圆周);轮廓(指钱的内外边缘)
(12) 制作车轮的工匠 [craftsman]
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孟子·尽心下》
(13) 又如:轮人(制作车轮的工匠);轮舆(轮人和舆人)
(14) 姓
◎ 轮的拼音:
輪 lún
〈词性:形〉
(1) 高大的样子 [tall and big]
宫阙方轮焕。——白居易《和望晓》
(2) 又如:轮囷(高大的样子);轮奂(形容房屋的高大华美);轮焕(高大华美)
(3) 众多 [numerous]。如:轮豳(众多的样子)
◎ 轮的拼音:
輪 lún
〈词性:动〉
(1) 回转;转动 [turn]
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鲁迅《彷徨·祝福》
(2) 又如:轮甲(转动手指);轮藏(能旋转的藏置佛经的书架);轮磨(旋转挥动)
(3) 用力挥动。后作“抡” [swing]
轮刀耀日光。——《隋书·五行志》
(4) 又如:轮铡(挥舞铡刀)
(5) 依次更替,轮流 [by turns]
宰相与参政,轮班知印,同升政事堂。——《宋史·职官志》
(6) 又如:轮充(轮流担任工作);轮替(轮流);轮直(轮流值班);轮回;轮对(轮流跟皇帝讨论时政)
◎ 轮的拼音:
輪 lún
〈词性:量〉
(1) 辆
车至20轮,陈于阙前。——《南史》
(2) 次;遍 [turn]。如:阿瑜又冲了一轮茶
轮班、轮唱、轮齿、轮船、轮次、轮渡、轮番、轮辐、轮箍、轮毂、轮换、轮回、轮机、轮机手、轮奸、轮廓、轮流、轮牧、轮胎、轮台、轮替、轮休、轮训、轮椅、轮缘、轮值、轮指、轮种、轮轴、轮转、轮子、轮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