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大全

卑下的拼音_bēi xia是什么意思

卑下

【拼音】: bēi xià 【注音】: ㄅㄟㄒ一ㄚˋ 【词性】: 形容词。 【结构】: 卑(上下结构)下(独体结构) 【简体】: 卑下 【繁体】: 卑下

卑下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卑下bēixià。(1)低矮;低洼。(2)地位、品格等低下。卑下[bēixià]⒈低矮;低洼。英low;⒉地位、品格等低下。例屈居卑下。英lowanddegrading;humble;

基础解释1.低洼、低矮。2.低贱的身分或地位。3.轻视、看不起。地位、品格等低下。4.谦敬;退让。5.指晚辈。6.地位、品格等低下。

引证解释⒈低矮;低洼。引《汉书·沟洫志》:“大川无防,小水得入,陂障卑下,以为污泽。”《汉书·沟洫志》:“赵、魏濒山,齐地卑下,作堤防去河二十五里。”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夏水》:“县土卑下,泽多陂池。”元刘壎《隐居通议·封禅义》:“梁父者,泰山之支山,卑下者也。”⒉低贱;低贱的人或职位。引《吕氏春秋·审分》:“誉以高贤,而充以卑下;赞以洁白,而随以污德。”《史记·外戚世家》:“甚哉,妃匹之爱,君不能得之於臣,父不能得之於子,况卑下乎?”清曾国藩《复彭丽生书》:“或仅得之,而又屈居卑下,往往抑鬱不伸,以挫以去以死。”⒊以为卑下。犹鄙视、看不起。引《史记·货殖列传》:“凡编户之民,富相什则卑下之,伯则畏惮之,千则役,万则僕,物之理也。”《汉书·盖宽饶传》:“丞相魏侯笑曰:‘次公醒而狂,何必酒也?’坐者皆属目卑下之。”《晋书·刑法志》:“狱吏者,百姓之所悬命,而选用者之所卑下。”⒋谦敬;退让。引《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武安侯新欲用事为相,卑下宾客,进名士家居者贵之,欲以倾魏其诸将相。”王伯祥注:“卑下宾客:谦恭自下,延揽宾客。”唐刘禹锡《唐故尚书主客员外郎卢公集记》:“名盛气高,少所卑下,为飞语所中,左迁齐、汾、郑三郡司马。”明归有光《书张贞女死事》:“恶少中有胡巖,最桀黠,羣党皆卑下之,从其指使。”⒌指晚辈。引唐薛用弱《集异记·李清》:“子孙皆曰:‘续寿自远有之,非此将何以展卑下孝敬之心?’”⒍低下;低劣。引明谢肇淛《五杂俎·人部三》:“国初名手,推戴文进,然气格卑下已甚。”廖仲恺《农民运动所当注意之要点》:“于是内地生活困难,不得已而赴外国,既而外亦取缔华人入口甚苛,由是我人之生活遂愈趋卑下了。”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六章第一节:“他恨张孔;又满肚懊恼,觉得自己说话太蠢,恨自己无聊、卑下。”徐迟《牡丹》三:“庸俗的卑下的连台本戏,愈来愈无法看下去。”

网络解释卑下卑下是一个汉语词汇,

释义1.低矮;低洼。2.低贱;低贱的人或职位。3.以为卑下。犹鄙视、看不起。4.谦敬;退让。5.指晚辈。6.低下;低劣。

综合释义低矮;低洼。《汉书·沟洫志》:“大川无防,小水得入,陂障卑下,以为污泽。”《汉书·沟洫志》:“赵、魏濒山,齐地卑下,作堤防去河二十五里。”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夏水》:“县土卑下,泽多陂池。”元刘壎《隐居通议·封禅义》:“梁父者,泰山之支山,卑下者也。”低贱;低贱的人或职位。《吕氏春秋·审分》:“誉以高贤,而充以卑下;赞以洁白,而随以污德。”《史记·外戚世家》:“甚哉,妃匹之爱,君不能得之於臣,父不能得之於子,况卑下乎?”清曾国藩《复彭丽生书》:“或仅得之,而又屈居卑下,往往抑鬱不伸,以挫以去以死。”以为卑下。鄙视、看不起。《史记·货殖列传》:“凡编户之民,富相什则卑下之,伯则畏惮之,千则役,万则僕,物之理也。”《汉书·盖宽饶传》:“丞相魏侯笑曰:‘次公醒而狂,何必酒也?’坐者皆属目卑下之。”《晋书·刑法志》:“狱吏者,百姓之所悬命,而选用者之所卑下。”谦敬;退让。《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武安侯新欲用事为相,卑下宾客,进名士家居者贵之,欲以倾魏其诸将相。”王伯祥注:“卑下宾客:谦恭自下,延揽宾客。”唐刘禹锡《唐故尚书主客员外郎卢公集记》:“名盛气高,少所卑下,为飞语所中,左迁齐、汾、郑三郡司马。”明归有光《书张贞女死事》:“恶少中有胡巖,最桀黠,羣党皆卑下之,从其指使。”指晚辈。唐薛用弱《集异记·李清》:“子孙皆曰:‘续寿自远有之,非此将何以展卑下孝敬之心?’”低下;低劣。明谢肇淛《五杂俎·人部三》:“国初名手,推戴文进,然气格卑下已甚。”廖仲恺《农民运动所当注意之要点》:“于是内地生活困难,不得已而赴外国,既而外亦取缔华人入口甚苛,由是我人之生活遂愈趋卑下了。”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六章第一节:“他恨张孔;又满肚懊恼,觉得自己说话太蠢,恨自己无聊、卑下。”徐迟《牡丹》三:“庸俗的卑下的连台本戏,愈来愈无法看下去。”

网友释义卑下是一个汉语词汇,基本意思是(品格、风格等)低下。

汉语大词典(1).低矮;低洼。《汉书·沟洫志》:“大川无防,小水得入,陂障卑下,以为污泽。”《汉书·沟洫志》:“赵、魏濒山,齐地卑下,作堤防去河二十五里。”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夏水》:“县土卑下,泽多陂池。”元刘埙《隐居通议·封禅义》:“梁父者,泰山之支山,卑下者也。”(2).低贱;低贱的人或职位。《吕氏春秋·审分》:“誉以高贤,而充以卑下;赞以洁白,而随以污德。”《史记·外戚世家》:“甚哉,妃匹之爱,君不能得之于臣,父不能得之于子,况卑下乎?”清曾国藩《复彭丽生书》:“或仅得之,而又屈居卑下,往往抑郁不伸,以挫以去以死。”(3).以为卑下。犹鄙视、看不起。《史记·货殖列传》:“凡编户之民,富相什则卑下之,伯则畏惮之,千则役,万则仆,物之理也。”《汉书·盖宽饶传》:“丞相魏侯笑曰:‘次公醒而狂,何必酒也?’坐者皆属目卑下之。”《晋书·刑法志》:“狱吏者,百姓之所悬命,而选用者之所卑下。”(4).谦敬;退让。《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武安侯新欲用事为相,卑下宾客,进名士家居者贵之,欲以倾魏其诸将相。”王伯祥注:“卑下宾客:谦恭自下,延揽宾客。”唐刘禹锡《唐故尚书主客员外郎卢公集记》:“名盛气高,少所卑下,为飞语所中,左迁齐、汾、郑三郡司马。”明归有光《书张贞女死事》:“恶少中有胡岩,最桀黠,群党皆卑下之,从其指使。”(5).指晚辈。唐薛用弱《集异记·李清》:“子孙皆曰:‘续寿自远有之,非此将何以展卑下孝敬之心?’”(6).低下;低劣。明谢肇浙《五杂俎·人部三》:“国初名手,推戴文进,然气格卑下已甚。”廖仲恺《农民运动所当注意之要点》:“于是内地生活困难,不得已而赴外国,既而外亦取缔华人入口甚苛,由是我人之生活遂愈趋卑下了。”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六章第一节:“他恨张孔;又满肚懊恼,觉得自己说话太蠢,恨自己无聊、卑下。”徐迟《牡丹》三:“庸俗的卑下的连台本戏,愈来愈无法看下去。”

国语辞典低洼、低矮。卑下[bēixià]⒈低洼、低矮。引《汉书·卷二九·沟洫志》:「大川无防,小水得入,陂障卑下,以为污泽。」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夏水注》:「县土卑下,泽多陂地。」近卑微⒉低贱的身分或地位。引《吕氏春秋·审分览·审分》:「誉以高贤,而充以卑下。」反高尚崇高⒊轻视、看不起。引《淮南子·人间》:「使人卑下诽谤己者,心之罪也。」《汉书·卷七七·盖宽饶传》:「坐者皆属目卑下之。」英语base,low法语bas,méprisable

辞典修订版低洼、低矮。《汉书.卷二九.沟洫志》:「大川无防,小水得入,陂障卑下,以为污泽。」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夏水注》:「县土卑下,泽多陂地。」低贱的身分或地位。《吕氏春秋.审分览.审分》:「誉以高贤,而充以卑下。」轻视、看不起。《淮南子.人间》:「使人卑下诽谤己者,心之罪也。」《汉书.卷七七.盖宽饶传》:「坐者皆属目卑下之。」

辞典简编版低贱的身分或地位。 【造句】不要因为自己的地位卑下,就妄自菲薄。

英语humblelowlyhumbledgrovellingadject

其他释义①(品格、风格等)低下:素质~。②(地位)低微:身分~。

卑下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低贱 卑贱 低微 低劣 卑微 低下 庸俗

反义词 崇高 高尚

卑下造句

1.薛涛虽然出身卑下,却有林下风气,所以她的诗词受到人们的喜爱。

2.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候,只是永远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所以,在你战胜外来的敌人之前,先得战胜你内在的敌人。

3.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没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

4.真正的英雄,不是没有卑下的情操,而是能够克服卑下的情操。罗曼·罗兰。

5.高大威猛,英俊但不嚣张,谦逊但不卑下!桑柔,你拾到啦!

6.金钱能使卑下的人身败名裂,而使高尚的人胆壮心雄。

7.他屡次搭救他们,他们却设谋背逆,因自己的罪孽降为卑下。

8.当我们胆敢作恶,来满足卑下的希冀,我们就迷失了本性,不再是我们自己。

9.而教育未遍,民智卑下,其所素习者。

10.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学问颇优,常作浅陋想。

卑下的单词

humble lowly humbled grovelling adject

包含卑下的歇后语

下大雨前刮大风 石刻底下的冰瘤子 团鱼下滚汤

卑的意思

  拼音  bēi   注音  ㄅㄟ   
部首  十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RTFJ  仓颉  HWHJ  郑码  NJED  四角  26400  结构  上下电码  0585  区位  1716  统一码  5351  笔顺  ノ丨フ一一ノ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卑的拼音:bēi(ㄅㄟ)  

⒈ 低下,低劣:卑鄙。卑下。卑劣。卑微。卑怯。卑恭。地势卑湿。卑以自牧(保持谦虚的态度以提高自己的修养)。

⒉ 古同“俾”,使。

统一码

卑字UNICODE编码U+5351,10进制: 21329,UTF-32: 00005351,UTF-8: E5 8D 91。

卑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卑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low、inferior、modest、humble

相关字词

亢、尊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humble, low, inferior; despis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卑的拼音: bēi  

〈词性:形〉

(1) (椑之古字,本义是圆搕,一种酒器)

(2) 地位低微 [low and degrading;humble]

卑,庳也。——《广雅》

文王卑服。——《书·无逸》

人皆赴高,己独赴下卑也。——《管子·水地》

天尊地卑。——《易·系辞》

位卑则足羞。——唐· 韩愈《师说》

先帝不以臣卑鄙。——诸葛亮《出师表》

(3) 又如:卑弁(下级武职对上级的自称);卑寒(谦词。谓位卑家贫);卑陋(低矮简陋);卑辱(卑微屈辱);卑人(地位低下的人)

(4) 地势低下。与“高”相对 [low]

谓山盖卑。——《诗·小雅·正月》

卑高已陈。——《礼记·乐记》

闻长沙卑湿。——《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5) 又如:卑小(矮小);卑隘(低矮狭窄);卑洼(低洼)

(6) 衰微,衰弱 [feeble;weak]

王室其将卑乎?——《国语·周语》

(7) 素质低下 [inferior]

非天质之卑,则必不若余之专耳。——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8) 谦恭 [modest and courteous]

卑礼厚币以招贤者。——《史记·魏世家》

(9) 又如:卑谨(谦卑恭敬);卑顺(谦恭驯顺)

词性变化

卑的拼音: bēi  

〈词性:动〉

(1) 轻视,小看 [look down on]

何以卑我?——《国语·晋语四》

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汉· 晁错《论贵粟疏》

(2) 又如:卑侮王室(贱视并凌辱王室成员)

(3) 低俯 [bow]。如:卑身贱体(弯腰俯首,屈从奉迎);卑躬(卑体,卑身。低身,屈身)

常用词组

卑鄙、卑不足道、卑辞,卑词、卑辞厚礼、卑恭、卑躬屈节、卑贱、卑礼厚币、卑劣、卑怯、卑屈、卑视、卑微、卑污、卑下、卑之无甚高论、卑赞廷式、卑职

  拼音  xià   注音  ㄒ一ㄚˋ   
部首  一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3画  
五笔  GHI  仓颉  MY  郑码  AID  四角  10230  结构  单一电码  0007  区位  4734  统一码  4E0B  笔顺  一丨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下的拼音:xià(ㄒ一ㄚˋ)  

⒈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下层。下款。

⒉ 等级低的:下级。下品。下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

⒊ 方面,方位:两下都同意。

⒋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下卷。下次。下限。

⒌ 由高处往低处,降落:下山。下车。下马。下达。

⒍ 使降落:下半旗。下棋。

⒎ 进入:下海。

⒏ 投送:下书。

⒐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下班。下课。

⒑ 谦辞:在下。下官。

⒒ 颁布:下令。

⒓ 攻克:攻下。

⒔ 卸掉:下货。把他的枪下了。

⒕ 用,投入精力:下工夫。

⒖ 退让:争执不下。

⒗ 做出判断:下结论。

⒘ 量词,指动作次数:打三下。

⒙ 用在名词后边(①表示在里面,如“心下”、“言下”;②表示当某个时节,如“节下”、“年下”)。

⒚ 用在动词后边(①表示关系,如“教导下”、“培养下”;②表示完成或结果,如“打下基础”;③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或继续,如“走下去”、“停下来”)。

⒛ 少于:不下二百人。

动物生产:鸡下蛋。

统一码

下字UNICODE编码U+4E0B,10进制: 19979,UTF-32: 00004E0B,UTF-8: E4 B8 8B。

下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下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elow、descend、down、give birth to、give in、go to、leave off、lower、next、take

相关字词

上、高、停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under, underneath, below; down; inferior; bring dow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下的拼音: xià  

〈词性:名〉

(1) (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2) 同本义 [below;under;underneath]

下,底也。——《说文》

在南山之下。——《诗·召南·殷其靁》

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豳风·七月》

下声肆。——《周礼·典同》。注:“谓钟形下大。”

君臣上下。——《礼记·曲礼》

阴山下。——《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

放之山下。——唐· 柳宗元《三戒》

愬至城下。——《资治通鉴·唐纪》

奔倚其下。——《聊斋志异·狼三则》

(3) 又如:下元(道教指水中或水府);下溜头(下流头。江河下游);下江先生(下路客人。对长江下游一带人的敬称);下眼相看(看不起人);下路人(居住在长江下游地区的人)

(4) 地 [ground]

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是实为帝之下都。——《山海经·西山经》

(5) 又如:下鬼(地下之鬼;指死者);下世(阴间);下土(大地;天下;指人间);下都(神话传说中称天帝在地上所住的都邑)

(6) 指下巴 [the lower jaw]。如:下吧(同“下巴”);下嗑子(下巴颏)

(7) 臣下;百姓;群众 [the masses;inferior]

于是乎下陵上替,能无乱乎?——《左传·昭公十八年》

(8) 又如:全国上下;下民(百姓;人民);下比(属下相互勾结)

(9) 方面 [side]

忽然见林南下有一股子黑气,骨都都的冒将上来。——《西游记》

(10) 又如:经过调解两下里都同意了

(11) 下一次 [the next time]。如:下不为例

(12) 特指湖泽 [lake]

帝曰:“畴若予上下草木鸟兽”。——《书·舜典》

(13) 地表之下 [underground]

夫子疾,莫养于下,请以殉葬。——《礼记》

(14) 里面 [inside]

众军心下大乱,不敢交战,各自奔走。——《三国演义》

(15) 旧时时间单位,相当于“点” [o’clock]

三下一刻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16) 指时间、处所、范围 [time;place;area;scope;field]

及郡下。——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17) 位在下的人 [subordinate]

不耻下问。——《论语》

不忍为之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上下齐同。——《资治通鉴》

与其群下

词性变化

下的拼音: xià  

〈词性:动〉

(1) 下来 [descend]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左传》

下车引之。——《世说新语·方正》

下见小潭。——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客驰下。——明· 魏禧《大铁椎传》

(2) 又如:下世(神仙到人间去);下山;下楼;下凡(神话中,神仙降至人间称“下凡”);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

(3) 落下;降下 [fall]

下,落也。——《尔雅》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4) 又如:下火(天气炎热);下雨;下雪;下雹子

(5) 离开 [get out]。如:下榻(下床);下翻(翻倒);下席(离开席位,表示恭敬);下番(犹下班);下饷(谓收工吃饭)

(6) 弯屈 [bow]

魏延平日恃功务高,人皆之下。——《三国演义》

(7) 又如:下头(低头);下腰(弯腰。比喻屈服)

(8) 卸下 [take off]

宾主下尘榻。——沈约《和谢宣城》

下担捋髭须。——《乐府诗集·陌上桑》

(9) 又如:下门(店铺卸下门板,谓开市)

(10) 放入;投入 [put in]。如:下采(下赌注);下埽(筑堤时,把筑堤材料放下去);下酿(将熟黍米投入曲液中发酵制酒)

(11) 施行;使用 [apply;use]。如:下火文(佛家火化尸体时念颂的祝告文)

(12) 完成;结束 [finish;end]。如:下架(典当期满);下稍头(结局;收场)

(13) 递送 [send;deliver]。如:下插定(送订婚礼物);下小茶(女子纳受男家聘礼。又称下茶,吃茶);下究(犹下达);下话(犹言传话)

(14) 发表、宣告 [issue]

令初下。——《战国策·齐策》

诏既下。——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谕旨将下

而卒不下

(15) 又如:下制(下诏;皇帝发布诏令);下指示;下令;下逐客令;下命令;下战书;下请帖

(16) 去;到 [go to]

便下襄阳。—— 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顺江东下。——《资治通鉴》

水陆俱下

买舟而下。——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17) 常指从北到南、从上游到下游、从城市到乡下、从上层到基层。如:下番(到外国);下坂走丸(从山坡上滚下弹丸。比喻顺势无阻、敏捷而无停滞)

(18) 做饭 [cook]

等我里头赶着给你老炸点儿锅渣面筋,下点儿素面你吃。——《儿女英雄传》

(19) 又如:下饺子;下面条;下汤圆

(20) 指某些动物生产;养;生 [lay]。如:下仔;下小猪;下一窝狗崽

(21) 从事棋类活动时,举手着子 [play]。如:下着(本谓下棋落子)

(22) 夺得、攻取、占领或攻占 [capture]

皆下之。——《史记·陈涉世家》

乐毅抉持微弱之 燕,下 齐七十余城。——《三国演义》

(23) 又如:连下数城

(24) 歇宿;收留 [stay]

徐孺下 陈蕃之榻。—— 王勃《滕王阁序》

官人要下呵,俺这里有干净店房。——《西厢记》

(25) 又如:下人(旅店安排客人住宿);下处(住所;旅店);下店

(26) 以菜肴佐食 [go with]。如:下饭(配饭的菜肴);下口(下酒菜;饭菜);下酒物(下酒。用以佐酒的食品)

(27) 投降 [surrender]

吾恐不能守矣,欲以城下,何国之可下?——《韩非子》

(28) 又如:下气(说求饶的话);下腰(弯腰。比喻屈服)

(29) 居人之下;谦让 [modestly decline]

寇恂相下之义,以济国事。——《三国志》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唐· 韩愈《师说》

(30) 又如:下人(居于人下);下顾(照顾;关照);下气(恭敬顺从)

(31) 安扎 [camp]

各依本方下营。——诸葛亮《兵要》

(32) 拍 [beat;clap]

抚尺一下。——《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薄暮下管键。——清· 方苞《狱中杂记》

下的拼音: xià  

〈词性:形〉

(1) 身分、地位低 [lower]

吾羞,不忍为之下。——《史记》

(2) 又如:下役(仆役;差人);下一肩(次一等);下作(低贱;卑微);下次小的(下次孩儿。元代称仆役);下番(称少数民族);下人(下属)

(3) 幼小 [young]。如:上下(长幼;尊卑)

(4) 次序或时间在后 [latter;next]

上下同欲。——《孙子·谋攻》

下道齐桓。——《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自王以下。——《史记·魏公子列传》

上下颇惊。——宋· 文天祥《<指南录> 后序》

(5) 如:下稍头(后来;终了);下浣(下旬);下邻(右边的邻居);下古(近古);下半世(人的后半辈子);下回(下次)

(6) 低于,少于 [inferior]。如:下节(节操低下,志向、抱负不高);下中(下等中的中等。即第八等);下考(科举考试或官吏考绩列为下等)

下的拼音: xià  

〈词性:量〉

(1) 表示动作的次数。如:下子(表示动作次数);敲了几下门;摇了几下旗

(2) 表时间的单位,犹言点。如:下子(表示时间短暂)

常用词组

下巴、下巴颏儿、下摆、下班、下半场、下半旗、下半晌、下半天、下半夜、下辈、下辈子、下本儿、下笔、下边,下边儿、下标、下不来、下不来台、下不为例、下部、下操、下策、下层、下层林、下场、下场、下场门、下车、下车伊始、下沉、下陈、下衬、下乘、下程、下处、下船、下垂、下垂、下唇、下次、下存、下达、下蛋、下道,下道儿、下道齐桓、下等、下地、下地幔、下第、下店、下调、下跌、下定义、下毒、下饭、下方、下房,下房儿、下放、下风、下浮、下纲、下岗、下工、下工、下工夫,下功夫、下沟、下关、下官、下跪、下锅、下海、下颌、下黑儿、下户、下级、下家、下嫁、下贱、下江、下降、下脚,下脚儿、下脚、下脚、下脚货、下脚料、下街、下界、下劲、下九、下九流、下酒、下课、下口、下苦、下款、下来、下来、下里巴人、下力、下吏、下里、下僚、下列、下劣、下令、下流、下流、下落、下落、下马、下马看花、下马威、下面、下奶、下女、下品、下聘、下坡、下铺、下棋、下气、下气、下欠、下窍、下切、下情、下去、下去、下山、下山、下身、下神、下乘、下士、下世、下世、下手、下手、下首、下书、下水、下水道、下死劲、下宿、下榻、下台、下堂、下体、下田、下调、下帖、下同、下头、下推、下脱、下文、下问、下午、下洗、下细、下弦、下限、下陷、下乡、下泻、下泄、下心意、下行、下学、下旬、下咽、下药、下野、下夜、下邑、下意识、下饮黄泉、下游、下余、下愚、下雨、下狱、下院、下月、下葬、下账、下诏、下政、下中农、下中天、下种、下逐客令、下箸、下装、下坠、下子、下作、下作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