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卑
【拼音】: bēi bēi 【简体】: 卑卑 【繁体】: 卑卑卑卑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奋勉貌。平庸;微不足道。卑卑[bēibēi]⒈奋勉貌。平庸;微不足道。
引证解释⒈奋勉貌。引《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赞》:“申子卑卑,施之于名实。”裴骃集解:“自勉励之意也。”⒉平庸;微不足道。引唐鲍溶《子规》诗:“戚戚含至冤,卑卑忌羣势。”明方孝孺《蜀三守赞》:“俗吏卑卑,仅图旦夕。孰能起之,俾辅邦国。”清和邦额《夜谭随录·霍筠》:“江湖之深,岱华之高,不能阻儿飞越,卑卑重城,庸足限乎?”清李渔《闲情偶寄·种植·草木》:“菜果至贱之物,花亦卑卑不数之花。”陈去病《论戏剧之有益》:“矧乎藪无才盗,巷无才侠,卑卑票布,徒以收拾亡命,不足鼓动平民。”
网络解释卑卑卑卑,汉语词汇,释义为奋勉貌、平庸。
综合释义奋勉貌。《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赞》:“申子卑卑,施之于名实。”裴骃集解:“自勉励之意也。”平庸;微不足道。唐鲍溶《子规》诗:“戚戚含至冤,卑卑忌羣势。”明方孝孺《蜀三守赞》:“俗吏卑卑,仅图旦夕。孰能起之,俾辅邦国。”清和邦额《夜谭随录·霍筠》:“江湖之深,岱华之高,不能阻儿飞越,卑卑重城,庸足限乎?”清李渔《闲情偶寄·种植·草木》:“菜果至贱之物,花亦卑卑不数之花。”陈去病《论戏剧之有益》:“矧乎藪无才盗,巷无才侠,卑卑票布,徒以收拾亡命,不足鼓动平民。”卑卑[bēibēi]自勉的样子。《史记.卷六三.老子韩非传.太史公曰》:「申子卑卑,施之于名实。」南朝宋.裴駰.集解:「自勉励之意也。」平庸、微不足道。唐.鲍溶〈子规〉诗:「戚戚含至冤,卑卑忌群势。」
汉语大词典(1).奋勉貌。《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赞》:“申子卑卑,施之于名实。”裴骃集解:“自勉励之意也。”(2).平庸;微不足道。唐鲍溶《子规》诗:“戚戚含至冤,卑卑忌群势。”明方孝孺《蜀三守赞》:“俗吏卑卑,仅图旦夕。孰能起之,俾辅邦国。”清和邦额《夜谭随录·霍筠》:“江湖之深,岱华之高,不能阻儿飞越,卑卑重城,庸足限乎?”清李渔《闲情偶寄·种植·草木》:“菜果至贱之物,花亦卑卑不数之花。”陈去病《论戏剧之有益》:“矧乎薮无才盗,巷无才侠,卑卑票布,徒以收拾亡命,不足鼓动平民。”
国语辞典自勉的样子。卑卑[bēibēi]⒈自勉的样子。引《史记·卷六三·老子韩非传·太史公曰》:「申子卑卑,施之于名实。」南朝宋·裴骃·集解:「自勉励之意也。」⒉平庸、微不足道。引唐·鲍溶〈子规〉诗:「戚戚含至冤,卑卑忌群势。」
辞典修订版自勉的样子。《史记.卷六三.老子韩非传.太史公曰》:「申子卑卑,施之于名实。」南朝宋.裴駰.集解:「自勉励之意也。」平庸、微不足道。唐.鲍溶〈子规〉诗:「戚戚含至冤,卑卑忌群势。」
其他释义1.奋勉貌。2.平庸;微不足道。
卑卑造句
1.老子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故著书辞称微妙难识。庄子散道德,放论,要亦归之自然。申子卑卑,施之于名实。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礉少恩。皆原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司马迁
2.王粲、屈原、谢皋羽,而徒为妇人醇酒丧气失意之诗文者,尤卑卑不足道矣!五曰,务去烂调套语。
3.学而废者,不若不学而废者。学而废者恃学而有骄,骄必辱。不学而废者愧己而自卑,卑则全勇多于人谓之暴,才多于人谓之妖。曾国藩
4.其不能为贾生、王粲、屈原、谢皋羽,而徒为妇人醇酒丧气失意之诗文者,尤卑卑不足道矣!五曰,务去烂调套语。(查字典造句https://www.chazidian.com)
卑的拼音:bēi(ㄅㄟ)
⒈ 低下,低劣:卑鄙。卑下。卑劣。卑微。卑怯。卑恭。地势卑湿。卑以自牧(保持谦虚的态度以提高自己的修养)。
⒉ 古同“俾”,使。
卑字UNICODE编码U+5351,10进制: 21329,UTF-32: 00005351,UTF-8: E5 8D 91。
卑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卑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䠋
low、inferior、modest、humble
亢、尊
会意
humble, low, inferior; despise
详细解释◎ 卑的拼音: bēi
〈词性:形〉
(1) (椑之古字,本义是圆搕,一种酒器)
(2) 地位低微 [low and degrading;humble]
卑,庳也。——《广雅》
文王卑服。——《书·无逸》
人皆赴高,己独赴下卑也。——《管子·水地》
天尊地卑。——《易·系辞》
位卑则足羞。——唐· 韩愈《师说》
先帝不以臣卑鄙。——诸葛亮《出师表》
(3) 又如:卑弁(下级武职对上级的自称);卑寒(谦词。谓位卑家贫);卑陋(低矮简陋);卑辱(卑微屈辱);卑人(地位低下的人)
(4) 地势低下。与“高”相对 [low]
谓山盖卑。——《诗·小雅·正月》
卑高已陈。——《礼记·乐记》
闻长沙卑湿。——《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5) 又如:卑小(矮小);卑隘(低矮狭窄);卑洼(低洼)
(6) 衰微,衰弱 [feeble;weak]
王室其将卑乎?——《国语·周语》
(7) 素质低下 [inferior]
非天质之卑,则必不若余之专耳。——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8) 谦恭 [modest and courteous]
卑礼厚币以招贤者。——《史记·魏世家》
(9) 又如:卑谨(谦卑恭敬);卑顺(谦恭驯顺)
◎ 卑的拼音: bēi
〈词性:动〉
(1) 轻视,小看 [look down on]
何以卑我?——《国语·晋语四》
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汉· 晁错《论贵粟疏》
(2) 又如:卑侮王室(贱视并凌辱王室成员)
(3) 低俯 [bow]。如:卑身贱体(弯腰俯首,屈从奉迎);卑躬(卑体,卑身。低身,屈身)
卑鄙、卑不足道、卑辞,卑词、卑辞厚礼、卑恭、卑躬屈节、卑贱、卑礼厚币、卑劣、卑怯、卑屈、卑视、卑微、卑污、卑下、卑之无甚高论、卑赞廷式、卑职
卑的拼音:bēi(ㄅㄟ)
⒈ 低下,低劣:卑鄙。卑下。卑劣。卑微。卑怯。卑恭。地势卑湿。卑以自牧(保持谦虚的态度以提高自己的修养)。
⒉ 古同“俾”,使。
卑字UNICODE编码U+5351,10进制: 21329,UTF-32: 00005351,UTF-8: E5 8D 91。
卑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卑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䠋
low、inferior、modest、humble
亢、尊
会意
humble, low, inferior; despise
详细解释◎ 卑的拼音: bēi
〈词性:形〉
(1) (椑之古字,本义是圆搕,一种酒器)
(2) 地位低微 [low and degrading;humble]
卑,庳也。——《广雅》
文王卑服。——《书·无逸》
人皆赴高,己独赴下卑也。——《管子·水地》
天尊地卑。——《易·系辞》
位卑则足羞。——唐· 韩愈《师说》
先帝不以臣卑鄙。——诸葛亮《出师表》
(3) 又如:卑弁(下级武职对上级的自称);卑寒(谦词。谓位卑家贫);卑陋(低矮简陋);卑辱(卑微屈辱);卑人(地位低下的人)
(4) 地势低下。与“高”相对 [low]
谓山盖卑。——《诗·小雅·正月》
卑高已陈。——《礼记·乐记》
闻长沙卑湿。——《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5) 又如:卑小(矮小);卑隘(低矮狭窄);卑洼(低洼)
(6) 衰微,衰弱 [feeble;weak]
王室其将卑乎?——《国语·周语》
(7) 素质低下 [inferior]
非天质之卑,则必不若余之专耳。——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8) 谦恭 [modest and courteous]
卑礼厚币以招贤者。——《史记·魏世家》
(9) 又如:卑谨(谦卑恭敬);卑顺(谦恭驯顺)
◎ 卑的拼音: bēi
〈词性:动〉
(1) 轻视,小看 [look down on]
何以卑我?——《国语·晋语四》
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汉· 晁错《论贵粟疏》
(2) 又如:卑侮王室(贱视并凌辱王室成员)
(3) 低俯 [bow]。如:卑身贱体(弯腰俯首,屈从奉迎);卑躬(卑体,卑身。低身,屈身)
卑鄙、卑不足道、卑辞,卑词、卑辞厚礼、卑恭、卑躬屈节、卑贱、卑礼厚币、卑劣、卑怯、卑屈、卑视、卑微、卑污、卑下、卑之无甚高论、卑赞廷式、卑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