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大全

卞璧玺的拼音_bian bi xǐ是什么意思

卞璧玺

【拼音】: biàn bì xǐ 【注音】: ㄅ一ㄢˋㄅ一ˋㄒ一ˇ 【结构】: 卞(独体结构)璧(上下结构)玺(上下结构) 【繁体】: 卞璧璽

卞璧玺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用和氏璧做的国印。卞璧玺[biànbìxǐ]⒈用和氏璧做的国印。

引证解释⒈用和氏璧做的国印。参见“卞和”。引《痛史》第十八回:“﹝陆秀夫﹞取过那方卞璧璽投入海内,道:‘此是我中国歷代传国之宝,不可堕入胡人之手。’”

网络解释卞璧玺【拼音】:biànbìxǐ

综合释义用和氏璧做的国印。《痛史》第十八回:“﹝陆秀夫﹞取过那方卞璧璽投入海内,道:‘此是我中国歷代传国之宝,不可堕入胡人之手。’”参见“卞和”。卞璧玺[biànbìxǐ]

网友释义【拼音】:biànbìxǐ【注音】:ㄅㄧㄢˋㄅㄧˋㄒㄧˇ【汉字】:卞璧玺(卞璧玺)用和氏璧做的国印。《痛史》第十八回:“﹝陆秀夫﹞取过那方卞璧玺投入海内,道:‘此是我中国历代传国之宝,不可堕入胡人之手。’”参见“卞和”。

汉语大词典用和氏璧做的国印。《痛史》第十八回:“﹝陆秀夫﹞取过那方卞璧玺投入海内,道:‘此是我中国历代传国之宝,不可堕入胡人之手。’”参见“卞和”。

其他释义1.用和氏璧做的国印。

卞的意思

  拼音  biàn   注音  ㄅ一ㄢˋ   
部首  卜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  YHU  仓颉  YY  郑码  SID  四角  00230  结构  单一电码  0593  区位  1769  统一码  535E  笔顺  丶一丨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卞的拼音:biàn(ㄅ一ㄢˋ)  

⒈ 急躁:卞急。

⒉ 姓。

统一码

卞字UNICODE编码U+535E,10进制: 21342,UTF-32: 0000535E,UTF-8: E5 8D 9E。

卞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卞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English

to be impatient, in a hurry; excitabl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卞的拼音: biàn  

〈词性:名〉

(1) 法,法度 [law]

卞,法也。——《玉篇》

率循大卞。——《书·顾命》

(2) 古地名 [Bian town]。春秋时鲁邑,汉置卞县,后魏废。故址在今山东泗水县东

(3) 姓

词性变化

卞的拼音: biàn  

〈词性:形〉

急躁 [impetuous]

庄公卞急而好洁。——《左传·定公三年》

  拼音    注音  ㄅ一ˋ   
简体部首  玉部  部外笔画  13画  总笔画  18画  
繁体部首  玉部  部外笔画  13画  总笔画  17画  
五笔  NKUY  仓颉  SJMGI  郑码  XMSC  四角  70103  结构  上下电码  3880  区位  7221  统一码  74A7  笔顺  フ一ノ丨フ一丶一丶ノ一一丨一一丨一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璧的拼音:bì(ㄅ一ˋ)  

⒈ 平圆形中间有孔的玉,古代在典礼时用作礼器,亦可作饰物。

⒉ 美玉的通称:璧人(即“玉人”,指容貌秀美的人)。璧日(像璧玉一样圆而亮的太阳)。璧月。

统一码

璧字UNICODE编码U+74A7,10进制: 29863,UTF-32: 000074A7,UTF-8: E7 92 A7。

璧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璧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造字法

形声:从玉、辟声

English

piece of jade with hole in i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璧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玉,辟声。本义:平而圆,中心有孔的玉)

(2) 同本义 [a round flat piece of jade witha hole in it]

璧,瑞玉环也。——《说文》

肉倍好谓之璧。——《尔雅·释器》。注:“肉边好孔。玉人,璧好三寸。”

璧者,方中圆外。——《白虎通》

宏璧。——《书·顾命》。郑注:“大璧,度尺二寸。”

以苍璧礼天。——《周礼·大宗伯》

如圭如璧。——《诗·卫风·淇奥》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相如奉璧奏 秦王。

(3) 又如:璧不可以防寒(比喻物品虽然贵重,但无实际的用处);璧雍(璧堂。古代天子所设的太学。外形好像圆璧,周围以水绕之)

(4) 玉的通称 [jade]

柱以白璧,砌以青玉。——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又如:璧玉(上等美玉);璧散(古玉爵名。为祭祈时所用的礼器);璧人(仪容美好的人);璧门(用玉装饰的门)

(6) 喻月亮 [moon]。如:璧采(比喻月光,月色)

词性变化

璧的拼音:   

〈词性:动〉

退回赠送的礼品或归还借用之物 [return]。如:璧帖拜门(退还以前结拜为兄弟的蓝帖,另具门生帖子拜在门下,改做师生关系);璧回(敬词。表示退还赠礼或归还借物)

常用词组

璧合珠联、璧还、璧谢、璧月、璧赵

  拼音    注音  ㄒ一ˇ   繁体    
部首  玉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QIGY  仓颉  NFMGI  郑码  RKCS  四角  27103  结构  上下电码  3886  区位  7184  统一码  73BA  笔顺  ノフ丨ノ丶一一丨一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玺(璽)的拼音:xǐ(ㄒ一ˇ)  

⒈ 印,自秦代以后专指帝王的印:玉玺。掌玺大臣。玺书。玺节(印章)。玺绶。

统一码

玺字UNICODE编码U+73BA,10进制: 29626,UTF-32: 000073BA,UTF-8: E7 8E BA。

玺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玺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璽鉨鉩壐鈢

汉英互译

royal seal、seal

造字法

形声:从玉、尔声

English

imperial signet, royal signe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玺的拼音:

璽、壐   

〈词性:名〉

(1) (形声。从玉,尔声。本义:印章。古时尊卑通用。自秦以后,多指帝王印玺)同本义 [seal;imperial seal]

璽,王者印也。所以主土。从土,爾声。籀文从玉。——《说文》

货贿用玺节。——《周礼·掌节》

玺书追而与之。——《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始皇九年四月,缪毐矫王御玺及太后玺作乱。——《史记·秦始皇本纪》

皇太子妃玺,以黄金,方一寸,龟钮。——《隋书·礼仪》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李商隐《隋宫》

(2) 又如:玺册(玺策。玉玺和册命文书);玺封(盖上玺印的文书封口)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