卬卬
【拼音】: áng áng 【简体】: 卬卬 【繁体】: 卬卬卬卬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⒈ 轩昂貌。⒉ 高貌。卬卬[ángáng]⒈轩昂貌。⒉高貌。
基础解释轩昂貌。高貌。
引证解释⒈ 轩昂貌。引:《诗·大雅·卷阿》:“顒顒卬卬,如圭如璋。”郑玄笺:“志气则卬卬然高朗。”《北齐书·孙搴杜弼传赞》:“卬卬辅玄,思极谈天,道亡时晦,身没名全。”⒉ 高貌。引:《荀子·赋》:“卬卬兮天下之咸蹇也。”杨倞注:“卬卬,高貌。”《文选·枚乘<七发>》:“顒顒卬卬,椐椐彊彊。”李善注:“顒顒卬卬,波高貌也。”明何景明《述归赋》:“欝文昌之中兴兮,耸圜闕之卬卬。”⒈轩昂貌。引《诗·大雅·卷阿》:“顒顒卬卬,如圭如璋。”郑玄笺:“志气则卬卬然高朗。”《北齐书·孙搴杜弼传赞》:“卬卬辅玄,思极谈天,道亡时晦,身没名全。”⒉高貌。引《荀子·赋》:“卬卬兮天下之咸蹇也。”杨倞注:“卬卬,高貌。”《文选·枚乘<七发>》:“顒顒卬卬,椐椐彊彊。”李善注:“顒顒卬卬,波高貌也。”明何景明《述归赋》:“欝文昌之中兴兮,耸圜闕之卬卬。”
综合释义轩昂貌。《诗·大雅·卷阿》:“顒顒卬卬,如圭如璋。”郑玄笺:“志气则卬卬然高朗。”《北齐书·孙搴杜弼传赞》:“卬卬辅玄,思极谈天,道亡时晦,身没名全。”高貌。《荀子·赋》:“卬卬兮天下之咸蹇也。”杨倞注:“卬卬,高貌。”《文选·枚乘<七发>》:“顒顒卬卬,椐椐彊彊。”李善注:“顒顒卬卬,波高貌也。”明何景明《述归赋》:“欝文昌之中兴兮,耸圜闕之卬卬。”卬卬[ángáng]兴盛的样子。《诗经.大雅.卷阿》:「顒顒卬卬,如圭如章。」高昂的样子。《荀子.赋》:「卬卬兮,天下之咸蹇也。」
汉语大词典(1).轩昂貌。《诗·大雅·卷阿》:“颙颙卬卬,如圭如璋。”郑玄笺:“志气则卬卬然高朗。”《北齐书·孙搴杜弼传赞》:“卬卬辅玄,思极谈天,道亡时晦,身没名全。”(2).高貌。《荀子·赋》:“卬卬兮天下之咸蹇也。”杨倞注:“卬卬,高貌。”《文选·枚乘〈七发〉》:“颙颙卬卬,椐椐彊彊。”李善注:“颙颙卬卬,波高貌也。”明何景明《述归赋》:“郁文昌之中兴兮,耸圜阙之卬卬。”
国语辞典⒈ 兴盛的样子。引:《诗经·大雅·卷阿》:「颙颙卬卬,如圭如章。」⒉ 高昂的样子。引:《荀子·赋》:「卬卬兮,天下之咸蹇也。」卬卬[ángáng]⒈兴盛的样子。引《诗经·大雅·卷阿》:「颙颙卬卬,如圭如章。」⒉高昂的样子。引《荀子·赋》:「卬卬兮,天下之咸蹇也。」
辞典修订版兴盛的样子。《诗经.大雅.卷阿》:「顒顒卬卬,如圭如章。」高昂的样子。《荀子.赋》:「卬卬兮,天下之咸蹇也。」
其他释义1.轩昂貌。2.高貌。
卬的拼音:yǎng(一ㄤˇ)
⒈ 古同“仰”,仰慕;仰仗;仰望;向上。
卬的拼音:áng(ㄤˊ)
⒈ 古同“昂”,抬起;扬起;高;昂扬,情绪高、气势盛。
⒉ 代词,表示第一人称,我:“招招舟子,人涉卬否。”
⒊ 古地名。
⒋ 姓氏。
卬字UNICODE编码U+536C,10进制: 21356,UTF-32: 0000536C,UTF-8: E5 8D AC。
卬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仰昂
会意
lofty; high; raise; high-priced
详细解释◎ 卬的拼音: áng
〈词性:代〉
我 [I]
招招舟子,人涉卬否。——《诗·邶风·匏有苦叶》
◎ 卬的拼音: áng
〈词性:动〉
(1) 通“昂”。抬起;抬高 [hold (one's head) high]
卬车以其辕表门。——《谷梁传·昭公八年》范守注
万物卬贵,过平一钱,则以平贾卖与民。——《汉书·食货志》
(2) 激励 [excite]
意慷慨而自卬。——司马相如《长门赋》
其它字义的拼音:
◎ 卬的拼音: yǎng
〈词性:动〉
(1) (“仰”的古字)
(2) 向上;抬头向上 [face upward]
卬,望欲有所庶及也。从匕,从卩,会意。——《说文》
瞻卬昊天。——《诗·大雅·云汉》
卬引弓射。——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又如:卬望(抬头向上看);卬首(抬头);卬曲(俯仰,高低)
(4) 仰仗;依赖 [rely on]
上足卬则下可用也。——《荀子·议兵》
卬关而攻秦。—— 贾谊《过秦论》
(5) 又如:卬食(谓依人为生);卬给(赖以供给)
卬的拼音:yǎng(一ㄤˇ)
⒈ 古同“仰”,仰慕;仰仗;仰望;向上。
卬的拼音:áng(ㄤˊ)
⒈ 古同“昂”,抬起;扬起;高;昂扬,情绪高、气势盛。
⒉ 代词,表示第一人称,我:“招招舟子,人涉卬否。”
⒊ 古地名。
⒋ 姓氏。
卬字UNICODE编码U+536C,10进制: 21356,UTF-32: 0000536C,UTF-8: E5 8D AC。
卬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仰昂
会意
lofty; high; raise; high-priced
详细解释◎ 卬的拼音: áng
〈词性:代〉
我 [I]
招招舟子,人涉卬否。——《诗·邶风·匏有苦叶》
◎ 卬的拼音: áng
〈词性:动〉
(1) 通“昂”。抬起;抬高 [hold (one's head) high]
卬车以其辕表门。——《谷梁传·昭公八年》范守注
万物卬贵,过平一钱,则以平贾卖与民。——《汉书·食货志》
(2) 激励 [excite]
意慷慨而自卬。——司马相如《长门赋》
其它字义的拼音:
◎ 卬的拼音: yǎng
〈词性:动〉
(1) (“仰”的古字)
(2) 向上;抬头向上 [face upward]
卬,望欲有所庶及也。从匕,从卩,会意。——《说文》
瞻卬昊天。——《诗·大雅·云汉》
卬引弓射。——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又如:卬望(抬头向上看);卬首(抬头);卬曲(俯仰,高低)
(4) 仰仗;依赖 [rely on]
上足卬则下可用也。——《荀子·议兵》
卬关而攻秦。—— 贾谊《过秦论》
(5) 又如:卬食(谓依人为生);卬给(赖以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