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大全

卬给的拼音_ang gěi是什么意思

卬给

【拼音】: áng gěi 【繁体】: 卬給

卬给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1.谓赖以供给。卬给[ánggěi]⒈谓赖以供给。

基础解释谓赖以供给。

引证解释⒈ 谓赖以供给。引:《汉书·公孙弘传》:“岁餘,会浑邪等降,县官费众,仓府空,贫民大徙,皆卬给县官,无以尽赡。”⒈谓赖以供给。引《汉书·公孙弘传》:“岁餘,会浑邪等降,县官费众,仓府空,贫民大徙,皆卬给县官,无以尽赡。”

综合释义谓赖以供给。《汉书·公孙弘传》:“岁餘,会浑邪等降,县官费众,仓府空,贫民大徙,皆卬给县官,无以尽赡。”

卬的意思

  拼音  yǎng áng   注音  一ㄤˇ ㄤˊ   
部首  卩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  QBH  仓颉  HVSL  郑码  RHY  四角  77720  结构  左右电码  0600  统一码  536C  笔顺  ノフフ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卬的拼音:yǎng(一ㄤˇ)  

⒈ 古同“仰”,仰慕;仰仗;仰望;向上。

其他字义

卬的拼音:áng(ㄤˊ)  

⒈ 古同“昂”,抬起;扬起;高;昂扬,情绪高、气势盛。

⒉ 代词,表示第一人称,我:“招招舟子,人涉卬否。”

⒊ 古地名。

⒋ 姓氏。

统一码

卬字UNICODE编码U+536C,10进制: 21356,UTF-32: 0000536C,UTF-8: E5 8D AC。

卬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体字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lofty; high; raise; high-price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卬的拼音: áng  

〈词性:代〉

我 [I]

招招舟子,人涉卬否。——《诗·邶风·匏有苦叶》

词性变化

卬的拼音: áng  

〈词性:动〉

(1) 通“昂”。抬起;抬高 [hold (one's head) high]

卬车以其辕表门。——《谷梁传·昭公八年》范守注

万物卬贵,过平一钱,则以平贾卖与民。——《汉书·食货志》

(2) 激励 [excite]

意慷慨而自卬。——司马相如《长门赋》

其它字义的拼音:

卬的拼音: yǎng  

〈词性:动〉

(1) (“仰”的古字)

(2) 向上;抬头向上 [face upward]

卬,望欲有所庶及也。从匕,从卩,会意。——《说文》

瞻卬昊天。——《诗·大雅·云汉》

卬引弓射。——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又如:卬望(抬头向上看);卬首(抬头);卬曲(俯仰,高低)

(4) 仰仗;依赖 [rely on]

上足卬则下可用也。——《荀子·议兵》

卬关而攻秦。—— 贾谊《过秦论》

(5) 又如:卬食(谓依人为生);卬给(赖以供给)

  拼音  gěi jǐ   注音  ㄍㄟˇ ㄐ一ˇ   繁体    
部首  纟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XWGK  仓颉  VMOMR  郑码  ZOAJ  四角  28161  结构  左右电码  4822  区位  2488  统一码  7ED9  笔顺  フフ一ノ丶一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给(給)的拼音:gěi(ㄍㄟˇ)  

⒈ 交付,送与:给以。给予。送给。献给。

⒉ 把动作或态度加到对方:给他一顿批评。

⒊ 替,为:给大家帮忙。

⒋ 被,表示遭受:房子给火烧掉了。

⒌ 把,将:请你随手给门送上。

其他字义

给(給)的拼音:jǐ(ㄐ一ˇ)  

⒈ 供应:供给。补给。给养。自给自足。

⒉ 富裕,充足:家给人足。

⒊ 敏捷:言论给捷。

统一码

给字UNICODE编码U+7ED9,10进制: 32473,UTF-32: 00007ED9,UTF-8: E7 BB 99。

给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给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present、tip

造字法

形声:从纟、合声

English

give; by, fo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给的拼音:

gěi  

〈词性:动〉

(1) [口]

(2) 使对方得到或遭受到 [give;grant;hand]。如:给他一张票;我给他字典;给我一片面包;给脸(给面子;给以礼遇);给个炭篓鬼戴(抹黑;使人难堪)

(3) 让;使;叫 [let]。如:给我看看;别叫风给刮散了

词性变化

给的拼音:

gěi  

〈词性:介〉

(1) 表示对象、目的,相当于“为”、“替” [for;for the benefit of ]。如:为给人类带来利益而工作;给饥饿者所需要的食物;寄给我的信

给伤员包扎

(2) 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或表示被动语态,相当于“被” [by]。如:机器给弄坏了;屋子里给弄得乱七八糟

(3) 表示方向,相当于“朝”、“对”、“向” [to]。如:给这儿灌水;给他送礼;给老师行礼;给他使了个眼色

给的拼音:

gěi  

〈词性:助〉

(1)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用以加强语气 [used before some verbs,giving stress to the tone]。如:保不住给忘了;风把门给吹开了;您给找个人

碗给打碎了;裤腿都叫露水给湿透了

(2) 另见   

常用词组

给定、给付、给钱、给以

基本词义

给的拼音:

  

〈词性:形〉

(1) (形声。从糸,合声。本义:衣食丰足;充裕)

(2) 同本义 [ample;be well provided for;abundant]

给,相足也。——《说文》

事之供给。——《国语·周语》

岁岁广开,百姓充给。——《齐民要术·序》

则日不足,力不给。——《韩非子·有度》

要曰强本节用,则人给家足之道也。——《史记·太史公自序》

(3) 又如:给富(丰足富裕);给足(丰足)

(4) 口齿伶利 [clever]

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论语》

(5) 又如:给口(口才敏捷);给捷(敏捷)

词性变化

给的拼音:

  

〈词性:动〉

(1) 充足的供给,以物质给予对方 [provide]

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史记·高祖本纪》

给贡职郡县。(像秦国的郡县那样贡纳赋税。给,供。)——《战国策·燕策》

给其食用。——《战国策·齐策四》

请铸铜记给之。——《宋史·职官志》

艺蔬自给。——清· 张廷玉《明史》

给军民赏月钱。——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2) 又如:补给;配给;自给自足;给使(供人差使);给与(授物与人)

(3) 授与,交付 [confer]

若残竖子之类,恶能给若金!——《吕氏春秋》

给的拼音:

  

〈词性:副〉

(1) 速,捷 [quickly]

富必给贫,壮必给老。——《邓析子》

(2) 另见 gěi  

常用词组

给付、给回、给事中、给养、给予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