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大全

变动的拼音_bian dong是什么意思

变动

【拼音】: biàn dòng 【注音】: ㄅ一ㄢˋㄉㄨㄥˋ 【词性】: 动词。 【结构】: 变(上下结构)动(左右结构) 【简体】: 变动 【繁体】: 變動

变动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变动biàndòng。(1)变化;更动。变动[biàndòng]⒈变化;更动。例而悠久成物之理,转在变动不居(不停止)之中。——〔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为善的心变动了。变动几个名词。英change;altenationfluctuation;

基础解释(动)①发生变化(多指社会现象):局势~。②改变(原状):把座位~一下|新版教材内容~很大。

引证解释⒈变更着交替活动。按,贰,数词“二”。“上贰”指两手,“下贰”指两足。引《国语·晋语一》:“上贰代举,下贰代履,周旋变动,以役心目。”⒉变化。引唐韩愈《送高闲上人序》:“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宋沉作喆《寓简》卷九:“万物之变动,造化之生成,所以资吾之用者亦广矣。”明袁宏道《与曹鲁川书》:“既谓之禪,则迁流无已,变动不常,安有定辙?”老舍《二马》第三段八:“伦敦的天气变动的不大,可是变动得很快。”⒊谓通达权变。引宋苏舜钦《上范希文书》:“若能去延州之狭以自任,抚关中之人以示信,而又沉远变动,则何敌之敢先哉?”⒋变乱;动乱。引汉刘向《列女传·鲁臧孙母》:“凡姦将作,必於变动害子者,其於斯发事乎,汝其戒之。”《隋书·天文志中》:“天下变动,心星见祥。”沈从文《<散文选>题记》:“我在这场变动中,居然活下来。”⒌改变。引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上:“至於殀寿不贰其心,乃是教学者一心为善,不可以穷通殀寿之故,便把为善的心变动了。”丁玲《县长家庭》三:“我了解这一套话语几乎是他每天都要说几次的,只不过在不同的对象面前要稍微变动一下其中的几个名词。”⒍谓变卖。引《廿载繁华梦》第一回:“自念从前的蓄积,半供挥霍去了,所餘的都置了产业,急切间变动却也不易。”

网络解释变动变动,指变化;更动。语出《国语·晋语一》:“上贰代举,下贰代履,周旋变动,以役心目。”

综合释义变更着交替活动。《国语·晋语一》:“上贰代举,下贰代履,周旋变动,以役心目。”按,贰,数词“二”。“上贰”指两手,“下贰”指两足。变化。唐韩愈《送高闲上人序》:“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宋沉作喆《寓简》卷九:“万物之变动,造化之生成,所以资吾之用者亦广矣。”明袁宏道《与曹鲁川书》:“既谓之禪,则迁流无已,变动不常,安有定辙?”老舍《二马》第三段八:“伦敦的天气变动的不大,可是变动得很快。”谓通达权变。宋苏舜钦《上范希文书》:“若能去延州之狭以自任,抚关中之人以示信,而又沉远变动,则何敌之敢先哉?”变乱;动乱。汉刘向《列女传·鲁臧孙母》:“凡姦将作,必於变动害子者,其於斯发事乎,汝其戒之。”《隋书·天文志中》:“天下变动,心星见祥。”沈从文《<散文选>题记》:“我在这场变动中,居然活下来。”改变。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上:“至於殀寿不贰其心,乃是教学者一心为善,不可以穷通殀寿之故,便把为善的心变动了。”丁玲《县长家庭》三:“我了解这一套话语几乎是他每天都要说几次的,只不过在不同的对象面前要稍微变动一下其中的几个名词。”谓变卖。《廿载繁华梦》第一回:“自念从前的蓄积,半供挥霍去了,所餘的都置了产业,急切间变动却也不易。”

汉语大词典(1).变更着交替活动。《国语·晋语一》:“上贰代举,下贰代履,周旋变动,以役心目。”按,贰,数词“二”。“上贰”指两手,“下贰”指两足。(2).变化。唐韩愈《送高闲上人序》:“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宋沈作哲《寓简》卷九:“万物之变动,造化之生成,所以资吾之用者亦广矣。”明袁宏道《与曹鲁川书》:“既谓之禅,则迁流无已,变动不常,安有定辙?”老舍《二马》第三段八:“伦敦的天气变动的不大,可是变动得很快。”(3).谓通达权变。宋苏舜钦《上范希文书》:“若能去延州之狭以自任,抚关中之人以示信,而又沉远变动,则何敌之敢先哉?”(4).变乱;动乱。汉刘向《列女传·鲁臧孙母》:“凡奸将作,必于变动害子者,其于斯发事乎,汝其戒之。”《隋书·天文志中》:“天下变动,心星见祥。”沈从文《〈散文选〉题记》:“我在这场变动中,居然活下来。”(5).改变。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上:“至于夭寿不贰其心,乃是教学者一心为善,不可以穷通夭寿之故,便把为善的心变动了。”丁玲《县长家庭》三:“我了解这一套话语几乎是他每天都要说几次的,只不过在不同的对象面前要稍微变动一下其中的几个名词。”(6).谓变卖。《廿载繁华梦》第一回:“自念从前的蓄积,半供挥霍去了,所馀的都置了产业,急切间变动却也不易。”

国语辞典移动、改变。变动[biàndòng]⒈移动、改变。引《易经·系辞下》:「变动不居,周流六虚。」近变革变化变迁改变改动更动反固定⒉不寻常的举动或事故。引《荀子·议兵》:「上得天时,下得地利,观敌之变动,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

辞典修订版移动、改变。《易经.系辞下》:「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不寻常的举动或事故。《荀子.议兵》:「上得天时,下得地利,观敌之变动,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

辞典简编版移动、改变。 【造句】地壳变动、变动不居、价格变动

英语variationvariable capitaldiastrophismseasonal variationintergenerational mobilityequabilityequablejumpily

法语changement、fluctuation、modification、variation

其他释义①变化(多指社会现象):人事~ㄧ国际局势发生了很大的~。②改变:任务~了ㄧ根据市场需要,~蔬菜种植计划。

变动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变更 改变 改动 变化 调动 蜕变 更改 改观 转变 更正 转化 更动 改换 转移 转折 迁变 传化

反义词 固定 稳定 变卦 转嫁

变动造句

1.这次董事会讨论了人事变动、股权分配等重要问题。

2.新学期,有转出的,也有转入的,班级人数有些变动。

3.新年过后,爸爸的岗位变动了。

4.如果仅仅就变化论变化,则只是变动不羁,倏忽即逝;这是低能的表现,真正了解变化在于把握住在变化中完成自身的永恒目标。

5.物价随季节而变动。

6.但是美是变动的呀。

7.成功就是你锁定并坚持着自己的目标,不要在中途放弃,不管有任何新情况的变动,都要坚持下去。

8.但是,一旦市场开始变动又往往会矫枉过正。

9.这是一个巨烈变动的时代,一个激情奔放的时代!我们永远无法适应全新的事物,但我们必须证明自己的价值,肯定我的存在,无时无日不是如此。

10.参加演唱会的人员已经确定下来了,不会有太大的变动。

变动的单词

variation variable capital diastrophism seasonal variation intergenerational mobility equability equable jumpily

变的意思

  拼音  biàn   注音  ㄅ一ㄢˋ   繁体    
部首  又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YOCU  仓颉  YCE  郑码  SKXS  四角  00407  结构  上下电码  6239  区位  1768  统一码  53D8  笔顺  丶一丨丨ノ丶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变(變)的拼音:biàn(ㄅ一ㄢˋ)  

⒈ 性质状态或情形和以前不同,更改:变调。变动。变法。变为。变革。变更。变通(把原定的办法略加改动以适应事实的需要)。变本加厉。变幻无常。

统一码

变字UNICODE编码U+53D8,10进制: 21464,UTF-32: 000053D8,UTF-8: E5 8F 98。

变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变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變変㜻㣐

汉英互译

become、change

造字法

原为形声

English

change, transform, alter; rebel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变的拼音:

biàn  

〈词性:动〉

(1) (形声。从攴(   ),孌( luán  )声。本义:变化,改变)

(2) 同本义 [transform;change]

变,更也。——《说文》

变,易也。——《小尔雅》

变者,非常也。——《白虎通》

一阖一辟谓之变。——《易·系辞》

病变而药不变。——《吕氏春秋·察今》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无下有变…百姓熟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三国志·诸葛亮传》

不得已,变姓名。——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3) 又如:变文协韵(古文修辞术语。用变换文字或颠倒词序等手段使句子的音调和谐);天气突变;巨变(巨大的变化);变豹(即豹变,指人发迹而富贵);变宫(中国古代七音的一种。即宫的变声,比高宫低半音)

(4) 变通 [be flexible]

善言而不知变,未可谓能说也。——汉· 桓宽《盐铁论》

(5) 发动事变 [rebel;revolt]

待吕氏变而共诛之。——《汉书·高后纪》

(6) 又如:变谋(变乱的图谋);变震(变乱震惊)

词性变化

变的拼音:

biàn  

〈词性:名〉

(1) 事变,有重大影响的突发事件 [unexpected turn of events]

变遂发。——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哗变(称军队突然叛变);变事(突然发生的重大事件)

(3) 灾异,异常的自然现象 [catastrophe]

灾异愈甚,天变成形。——《汉书·五行志》

天变不足畏。——《宋史·王安石传》

(4) 又如:变怪(灾变怪异)

常用词组

变把戏、变本加厉、变产、变成、变电站、变调、变调、变动、变法、变法儿、变革、变格、变更、变工、变故、变卦、变化、变化多端、变化莫测、变化无常、变坏、变幻、变幻莫测、变换、变价、变节、变局、变脸、变量、变乱、变卖、变卖典质、变迁、变色、变色龙、变色眼镜、变数、变数器、变速、变速运动、变态、变态心理、变体、变天、变天账、变通、变危为安、变位、变味,变味儿、变戏法、变相、变相、变小、变心、变形、变性、变压、变压、变样,变样儿、变异、变易、变音、变元音、变诈、变徵、变质、变种、变子、变奏、变阻器

  拼音  dòng   注音  ㄉㄨㄥˋ   繁体    
部首  力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86  FCLN  五笔98  FCET  仓颉  MIKS  郑码  BDZY  四角  14727  结构  左右电码  0520  区位  2215  统一码  52A8  笔顺  一一フ丶フ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动(動)的拼音:dòng(ㄉㄨㄥˋ)  

⒈ 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与“静”相对:变动。波动。浮动。振动(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亦称“振荡”)。震动(a.颤动或使颤动,如“门窗动动了一下”;b.重大事情或消息使人心不平静,如“动动全国”)。

⒉ 使开始发生:发动。

⒊ 使用:动用。动武。动问(客套话,请问)。

⒋ 使起作用或变化,使感情起变化:感动。动人心弦。娓娓动听。动容。

⒌ 吃(多用于否定式):这几天不动荤腥。

⒍ 非静止的:动画。

⒎ 可变的:动产。

⒏ 行为:举动。动作。

⒐ 常常:动辄得咎。

统一码

动字UNICODE编码U+52A8,10进制: 21160,UTF-32: 000052A8,UTF-8: E5 8A A8。

动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动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動働㣫

汉英互译

act、move、stir、us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move, happen; movement, actio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动的拼音:

dòng  

〈词性:动〉

(1) (形声。从力,重声。《说文》古文从“辵”。本义:行动;发作)

(2) 同本义 [act;break out;show effect]

动,作也。——《说文》

动而健。——《易·彖传》。虞注:“震也。”

效天下之动者也。——《易·系辞》。虞注:“发也,变动不居。”

将终岁勤动。——《孟子》。注:“作也。”

度义而后动。——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寨中人蜷伏不少动。——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按兵不动;动着(开始下棋);动止(行动和静止;训练调度);动烦(爆发战乱);动转(行动,活动)

(4) 摇动,震动,移动。与“静”相对 [move;stir]

风移影动。——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秋风之动容兮。——《楚辞·抽思》

物莫之能动。——《吕氏春秋·论威》

夜间,大鱼动。——《韩非子·内储说上》

(5) 又如:动耽(动弹);动履(走动);动展(伸展;活动);动息(动静;消息);动惮(动静);动程(动身;起程);风吹草动;别动人家的东西;振动;活动;动起(方言。动不动);动移(移动);动步(迈步前行);动不得;不能动

(6) 动摇;震撼 [wave;shake;shock]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李白《梦游天姥呤留别》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风雨不动安如山。——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 触动感应;感动 [response;move;touch]

明则动。——《礼记·中庸》。注:“动,动人心也。”

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之愁。——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8) 又如:动性(动心);动心(遇事而心志动摇;感动人心)

(9) 萌动 [bud;germinate]

春气动,鲜不疫矣。——清· 方苞《狱中杂记》

(10) 做;操作;劳作 [do;operate;work]

(11) 又如:动作(劳动;耕作);动乖(动不动就违反);动事(兴办事业;日常应用的器具)

(12) 使用 [use]。如:大动干戈;动支(动用支取);动使(动事。用具;器皿);动筷子;动文

(13) 改变 [change;alter]。如:动色(脸色改变);动意(改变意向);动一两个字

(14) 〈词性:方〉∶吃 [eat]。如:她向来不动鱼虾;动啖(吃东西)

词性变化

动的拼音:

dòng  

〈词性:副〉

动不动,常常

曹公,豺虎也,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资治通鉴》

常用词组

动笔、动兵、动不动、动产、动词、动粗、动掸、动荡、动荡、动电、动肝火、动工、动滑轮、动画片、动画影片、动火、动机、动静、动觉、动口、动力、动量、动乱、动脉、动脉硬化、动脉注射、动摩擦、动摩擦、动脑子、动能、动怒、动魄惊心、动片、动气、动情、动人、动人心弦、动容、动身、动手、动手术、动态、动弹、动听、动土、动问、动窝儿、动武、动物、动物园、动向、动心、动心骇目、动刑、动凶、动摇、动议、动因、动用、动员、动员令、动辄、动辄得咎、动嘴、动作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