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大全

变眚的拼音_bian shěng是什么意思

变眚

【拼音】: biàn shěng 【注音】: ㄅ一ㄢˋㄕㄥˇ 【结构】: 变(上下结构)眚(上下结构) 【繁体】: 變眚

变眚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预示将发生灾祸的变异现象。变眚[biànshěng]⒈预示将发生灾祸的变异现象。

引证解释⒈预示将发生灾祸的变异现象。引《后汉书·周举传》:“时连有灾异,帝思商言,召举於显亲殿,问以变眚。”《晋书·石季龙载记上》:“中年已来变眚弥显,天文错乱,时气不应。”

网络解释变眚变眚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biànshěng,意思是预示将发生灾祸的变异现象。

综合释义预示将发生灾祸的变异现象。《后汉书·周举传》:“时连有灾异,帝思商言,召举於显亲殿,问以变眚。”《晋书·石季龙载记上》:“中年已来变眚弥显,天文错乱,时气不应。”变眚[biànshěng]

汉语大词典预示将发生灾祸的变异现象。《后汉书·周举传》:“时连有灾异,帝思商言,召举于显亲殿,问以变眚。”《晋书·石季龙载记上》:“中年已来变眚弥显,天文错乱,时气不应。”

其他释义1.预示将发生灾祸的变异现象。

变的意思

  拼音  biàn   注音  ㄅ一ㄢˋ   繁体    
部首  又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YOCU  仓颉  YCE  郑码  SKXS  四角  00407  结构  上下电码  6239  区位  1768  统一码  53D8  笔顺  丶一丨丨ノ丶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变(變)的拼音:biàn(ㄅ一ㄢˋ)  

⒈ 性质状态或情形和以前不同,更改:变调。变动。变法。变为。变革。变更。变通(把原定的办法略加改动以适应事实的需要)。变本加厉。变幻无常。

统一码

变字UNICODE编码U+53D8,10进制: 21464,UTF-32: 000053D8,UTF-8: E5 8F 98。

变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变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變変㜻㣐

汉英互译

become、change

造字法

原为形声

English

change, transform, alter; rebel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变的拼音:

biàn  

〈词性:动〉

(1) (形声。从攴(   ),孌( luán  )声。本义:变化,改变)

(2) 同本义 [transform;change]

变,更也。——《说文》

变,易也。——《小尔雅》

变者,非常也。——《白虎通》

一阖一辟谓之变。——《易·系辞》

病变而药不变。——《吕氏春秋·察今》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无下有变…百姓熟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三国志·诸葛亮传》

不得已,变姓名。——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3) 又如:变文协韵(古文修辞术语。用变换文字或颠倒词序等手段使句子的音调和谐);天气突变;巨变(巨大的变化);变豹(即豹变,指人发迹而富贵);变宫(中国古代七音的一种。即宫的变声,比高宫低半音)

(4) 变通 [be flexible]

善言而不知变,未可谓能说也。——汉· 桓宽《盐铁论》

(5) 发动事变 [rebel;revolt]

待吕氏变而共诛之。——《汉书·高后纪》

(6) 又如:变谋(变乱的图谋);变震(变乱震惊)

词性变化

变的拼音:

biàn  

〈词性:名〉

(1) 事变,有重大影响的突发事件 [unexpected turn of events]

变遂发。——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哗变(称军队突然叛变);变事(突然发生的重大事件)

(3) 灾异,异常的自然现象 [catastrophe]

灾异愈甚,天变成形。——《汉书·五行志》

天变不足畏。——《宋史·王安石传》

(4) 又如:变怪(灾变怪异)

常用词组

变把戏、变本加厉、变产、变成、变电站、变调、变调、变动、变法、变法儿、变革、变格、变更、变工、变故、变卦、变化、变化多端、变化莫测、变化无常、变坏、变幻、变幻莫测、变换、变价、变节、变局、变脸、变量、变乱、变卖、变卖典质、变迁、变色、变色龙、变色眼镜、变数、变数器、变速、变速运动、变态、变态心理、变体、变天、变天账、变通、变危为安、变位、变味,变味儿、变戏法、变相、变相、变小、变心、变形、变性、变压、变压、变样,变样儿、变异、变易、变音、变元音、变诈、变徵、变质、变种、变子、变奏、变阻器

  拼音  shěng   注音  ㄕㄥˇ   
部首  目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TGHF  仓颉  HMBU  郑码  MCL  四角  25601  结构  上下电码  4174  区位  7782  统一码  771A  笔顺  ノ一一丨一丨フ一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眚的拼音:shěng(ㄕㄥˇ)  

⒈ 眼睛生翳:目眚昏花。

⒉ 过错:“不以一眚掩大德。”

⒊ 灾难,疾苦:灾眚。

⒋ 古同“省”,减省。

统一码

眚字UNICODE编码U+771A,10进制: 30490,UTF-32: 0000771A,UTF-8: E7 9C 9A。

眚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眚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English

disease of the eyes; crime, faul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眚的拼音: shěng  

〈词性:动〉

(1) (形声。从目,生声。本义:眼睛生翳(   )长膜)

(2) 同本义 [cataract]

眚,目病生翳也。——《说文》

目眚昏花烛穗垂。——范成大《晚步宣华旧苑》

(3) 又如:眚目(眼病之一。眼睛生白翳)

(4) 通“省”。削减 [decrease]

以荒政十有二,聚万民,……七曰眚礼。——《周礼·地官·大司徒》

词性变化

眚的拼音: shěng  

〈词性:名〉

(1) 过失 [unfortunate mistakes]

眚,过也。——《广韵》

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2) 又如:眚灾(亦作“眚烖”。因过失而造成灾害)

(3) 日食 [eclipse]

非日月之眚。——《左传·庄公二十五年》。注:“月侵日为眚。”按,犹目之有翳也。”

(4) 灾异 [catastrophe;calamity]

虞我国眚,窥我利器。——潘岳《关中》

(5) 疾苦;病 [hardship;pain]

勤恤民隐,而除其眚。——张衡《东京赋》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