叭啦
【拼音】: bā lā 【注音】: ㄅㄚㄌㄚ 【词性】: 拟声词。 【结构】: 叭(左右结构)啦(左右结构)叭啦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象声词。叭啦[bālā]⒈象声词。
引证解释⒈象声词。
网络解释叭啦叭啦,读音bālā,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象声词。
其他释义1.象声词。
叭啦造句
1.寒假里的一天晚上,天黑黑的。外面突然噼哩叭啦下着雪籽,哇!好冷啊!不一会儿洁白的雪花像鹅毛一样纷纷扬扬的飘下来了。
2.祝你每天心情充满新鲜,没有恩怨,流淌甘甜,滋长爱恋;祝你所有的心愿都会顺利实现,快乐永驻你悠悠心间,烦恼被爆竹噼哩叭啦炸开!元旦快乐!
3.雷声震得窗玻璃嘎嘎作响,小狗怕得叭啦着爪子躲到床底下去了。
4.噼哩叭啦一开口就是大块文章。
5.实际上听得出,那位女士一边嚼着口香糖,一边噼里叭啦地给我扔过来一堆指令让我自己去查。
6.这边,小卜少说着绵绵软语,步履轻盈;那边,来自东南亚的生意人噼哩叭啦地按着计算器。
7.一股尘烟在金乌的尾巴后面逐渐升腾,那扬起的碎石在空中飞扬,随后又砸落在血色的湖中,击起阵阵水花,而一阵阵噼里叭啦的声音熔洞中此起彼落。
叭的拼音:bā(ㄅㄚ)
⒈ 象声词:叭的一声,弦断了。
叭字UNICODE编码U+53ED,10进制: 21485,UTF-32: 000053ED,UTF-8: E5 8F AD。
叭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叭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形声:从口、八声
trumpet
详细解释◎ 叭的拼音: bā
〈词性:动〉
(1) 将食物扒入口中 [mouth]
只三叭两咽,就是一碗。——《金瓶梅词话》
(2) 叼;含在口中 [keep in the mouth]
移开叭在口里的旱烟袋。——周立波《牛》
◎ 叭的拼音: bā
<象>
(1) 形容开合声 [crack1e]。如:叭叭(形容双唇开合发声);叭哒;叭嗒
(2) 另见 ba;pā
其它字义的拼音:
◎ 叭的拼音: bà
(1) ——见“喇叭”
(2) 另见 bā;pā
其它字义的拼音:
◎ 叭的拼音: pā
〈词性:象〉
(1) 形容拍击、破碎声 [clackle]。如:叭叭(形容拍击声);叭啦(形容玻璃窗振动的声音)
(2) 另见 bā;ba
啦的拼音:lB
⒈ 助词,作用大致和“了”相同:你真的来啦?他早走啦。大楼终于建成啦!
啦的拼音:lá(ㄌㄚˊ)
⒈ 同“拉”。
啦字UNICODE编码U+5566,10进制: 21862,UTF-32: 00005566,UTF-8: E5 95 A6。
啦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啦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拉
形声:从口、拉声
final particle of assertion
详细解释◎ 啦的拼音: lā
〈词性:动〉
(1) 同“拉”。闲扯,闲谈 [chat]。如:啦呱(闲聊);人人都愿意和他啦
(2) 另见 la
啦啦队
◎ 啦的拼音: la
〈词性:语气〉
(1) 是语气词“了”( le )和“啊”( a )的合音,兼有语气词“了”和“啊”的作用:
(2) 用在句末表示喜悦、赞叹、惊奇、气愤。如:我们胜利地完成任务啦!这个比方妙极啦!这可使人感到奇怪啦!你瞧,他连优良作风都丢啦!
(3) 用在句末,表示情况已经变化或将要出现新的情况。如:队长!我没找到老杨,他上工地去啦;他又要演出啦
(4) 用在句末,表示肯定、解释、劝止。如:你都听明白啦;有错,改了就行啦;这就别提啦
(5) 用在句末,表示疑问。如:你怎么啦?他往哪里走啦?
(6) 用在列举的事项之后,表示停顿。如:口号声啦,锣鼓声啦,鞭炮声啦,响彻云霄;书啦,报纸啦,笔记本啦,钢笔啦,墨水啦,堆得满桌子都是
(7) 另见 l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