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大全

哀伤的拼音_āi shāng是什么意思

哀伤

【拼音】: āi shāng 【注音】: ㄞㄕㄤ 【词性】: 动词。 【结构】: 哀(上中下结构)伤(左右结构) 【简体】: 哀伤 【繁体】: 哀傷

哀伤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哀伤āishāng。(1)悲痛忧伤。哀伤[āishāng]⒈悲痛忧伤。例不胜哀伤。英distressed;heart-rending;sad;grieved;

基础解释(形)悲哀;难过:~的曲调。[反]高兴|欢乐。

引证解释⒈悲痛忧伤。引《汉书·匡衡传》:“陛下秉至孝,哀伤思慕,不絶於心。”唐杜甫《成都府》诗:“自古有羈旅,我何苦哀伤。”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二:“国朝何仲默亦遭壬申之乱,但过於哀伤尔。”巴金《春天里的秋天》九:“不远处送来提琴的声音,拉的是哀伤的调子。”

网络解释哀伤造句:1这种哀伤的心情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

综合释义悲痛忧伤。《汉书·匡衡传》:“陛下秉至孝,哀伤思慕,不絶於心。”唐杜甫《成都府》诗:“自古有羈旅,我何苦哀伤。”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二:“国朝何仲默亦遭壬申之乱,但过於哀伤尔。”巴金《春天里的秋天》九:“不远处送来提琴的声音,拉的是哀伤的调子。”

网友释义造句:1这种哀伤的心情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2请多保重身体,切莫过于哀伤。3一个小孩子又考了10分,他的爸爸妈妈哀伤极了。近义词:悲伤,哀痛,悲痛,伤心,难过;比喻哀伤到极限。反义词:愉快,欢乐,高兴,欢快,开心,愉悦

汉语大词典悲痛忧伤。《汉书·匡衡传》:“陛下秉至孝,哀伤思慕,不绝于心。”唐杜甫《成都府》诗:“自古有羁旅,我何苦哀伤。”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二:“国朝何仲默亦遭壬申之乱,但过于哀伤尔。”巴金《春天里的秋天》九:“不远处送来提琴的声音,拉的是哀伤的调子。”

国语辞典悲痛。哀伤[āishāng]⒈悲痛。引《汉书·卷八一·匡衡传》:「陛下秉至孝,哀伤思慕不绝于心。」《文选·阮籍·咏怀诗一七首之一二》:「羁旅无畴匹,俛仰怀哀伤。」近悲痛哀悼哀痛反欢乐

辞典修订版悲痛。《汉书.卷八一.匡衡传》:「陛下秉至孝,哀伤思慕不绝于心。」《文选.阮籍.咏怀诗一七首之一二》:「羁旅无畴匹,俛仰怀哀伤。」

辞典简编版悲哀伤痛。 【造句】在海外的他,得知祖母逝世的消息,不禁哀伤欲绝。

英语wailsomeplaintivegrieve consolationlamentablelamentablysorrow-strickenfeel sorrow or grief

法语chagriner、se chagriner、chagrin、affliger、s'affliger、affliction

其他释义1.悲痛忧伤。

哀伤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悲痛 悲伤 悲哀 哀痛 伤心 悲悼 追悼 伤悼 哀悼 哀思 忧伤

反义词 欢乐 快乐 欢快 高兴 开心 欢喜 喜悦 愉快

哀伤造句

1.别把哀伤挂在嘴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活着不是为了怀念昨天,而是要等待希望,让大家都看到你的坚强。离开他你也可以过得很好。

2.为逝去的人哀伤是错误愚蠢的,相反我们应该感谢上帝还有这么多人活着。

3.周一仙看着他,脸上忽然流露出一种哀伤之色,只是这种申请转眼即过,随后他轻轻叹息一声,伸出手拍了拍鬼厉的肩膀。

4.亲人的病故令她哀伤不已。

5.有一颗感恩的心,会让我们的社会多一些欢乐与喜悦,少一些忧愁与哀伤。

6.文思泉涌,涌出汩汩哀伤。妙笔生花,生出滚滚惆怅。

7.一杆笔下的温柔,一张纸上的苍白,用文字诉说心情,让句子抚平哀伤。聆听他人的往事,续写自己的故事。

8.不是所有的梦都可以实现,不是所有的话都来得及告诉你。当痛苦的哀伤已经沉淀,迎风的笑靥却依然温暖,回到最初的起点,我终于可以,在放弃与妥协之间选择永远的坚持。

9.洁白的樱花如同白色的蝴蝶,挣扎着飞离枝头,在空中纷飞着,在生命的最后尽情的舞着,似乎在向谁诉说自己的哀伤。

10.他那充满哀伤神情的脸上没有一点儿活气。

关于哀伤的诗词

《哀伤依然寂静》

哀伤的单词

wailsome plaintive grieve consolation lamentable lamentably sorrow-stricken feel sorrow or grief

哀的意思

  拼音  āi   注音    
部首  口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YEU  仓颉  YRHV  郑码  SJRH  四角  00732  结构  上下电码  0755  区位  1607  统一码  54C0  笔顺  丶一丨フ一ノ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哀的拼音:āi(ㄞ)  

⒈ 悲痛:悲哀。哀求。哀叹。哀鸣。哀思。哀鸿遍野(“哀鸿”,哀鸣的大雁;喻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哀艳(诗文凄测动人而华丽)。

⒉ 悼念:哀悼。默哀。

⒊ 旧时称死去母亲:哀子(a.母丧而父存;b.古称居父母丧的人)。

统一码

哀字UNICODE编码U+54C0,10进制: 21696,UTF-32: 000054C0,UTF-8: E5 93 80。

哀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哀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grief、mourning、pity、sorrow

相关字词

悲、乐

造字法

形声:从口、衣声

English

sad, mournful, pitiful; pit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哀的拼音: āi  

〈词性:形〉

(1) (形声。从口,衣声。本义:悲痛;悲伤)

(2) 同本义 [grieved;sorrowful]

哀,闵也。——《说文》

哀,痛也。——《广雅》

以凶礼哀邦国之忧。——《周礼·大宗伯》。注:“救患分灾。”

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注:“伤也。”

呜呼哀哉。——《柳敏碑》

有妇人哭于墓间而哀。——《礼记·檀弓》

僵卧孤村不自哀。——宋·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子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悲哀、欢乐的神情都先流露了出来)。——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3) 又如:哀咜(悲哀叹息);哀诏(皇上驾崩后,新君通告全国的文书);哀哉(表示悲伤或痛惜的感叹词);哀毁骨立(形容对父母的故去非常悲哀,以致瘦得皮包骨了)

(4) 形容声音凄清尖锐 [desolate]

杜鹃啼血猿哀鸣。——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 又如:哀弦(悲凉的弦乐声);哀笳(悲凉的胡笳声);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流离失所的灾民)

词性变化

哀的拼音: āi  

〈词性:动〉

(1) 同情,怜悯 [pity;sympathize with]

君将哀而生之乎。——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天子作诗三章以哀民。——《穆天子传》 。

(2) 又如:哀恕(同情宽恕)

(3) 慰问;哀悼 [express sympathy and solicitude for;mourn or grieve for the deceased]

秦不哀吾之丧而伐吾同姓。——《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4) 又如:哀文(哀辞)

(5) 哀求 [supplicate;beg]

爱公者皆为公惧,劝罄橐以哀之。——《聊斋志异·妖术》。

(6) 又如:哀请(哀告,哀求;苦苦请求);哀祈(哀求)

(7) 通“爱”。爱护 [care for;cherish]

国虽弱,令必敬以哀。——《管子·侈靡》

各哀其所生。——《淮南子·说山》

见与之友,几于不亲;见哀之交,几于不结。——《管子·形势》

人主胡可以不务哀。——《吕氏春秋·报更》

(8) 哀叹 [bemoan;bewail]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

〈词性:名〉

常用词组

哀兵必胜、哀愁、哀辞、哀悼、哀悼、哀而不伤、哀告、哀号、哀鸿遍野、哀家、哀矜、哀怜,哀悯、哀戚、哀启、哀求、哀劝、哀荣、哀伤、哀思、哀叹、哀艳、哀怨、哀乐、哀子

  拼音  shāng   注音  ㄕㄤ   繁体    
部首  亻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86  WTLN  五笔98  WTET  仓颉  OOKS  郑码  NMYM  四角  28227  结构  左右电码  0281  区位  4143  统一码  4F24  笔顺  ノ丨ノ一フ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伤(傷)的拼音:shāng(ㄕㄤ)  

⒈ 受损坏的地方:工伤。伤痕。

⒉ 损害:伤了筋骨。伤脑筋。伤神。劳民伤财。

⒊ 因某种致病因素而得病:伤风。伤寒。

⒋ 因过度而感到厌烦:伤食。

⒌ 妨碍:无伤大体。

⒍ 悲哀:悲伤。哀伤。神伤。感伤。伤悼。伤逝(悲伤地怀念去世的人)。

⒎ 得罪:伤众。开口伤人。

统一码

伤字UNICODE编码U+4F24,10进制: 20260,UTF-32: 00004F24,UTF-8: E4 BC A4。

伤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伤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傷慯

汉英互译

be distressed、be harmful to、get sick of sth.、injure、injury、wound

造字法

形声:从亻、声

English

wound, injury; fall ill from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伤的拼音:

shāng  

〈词性:名〉

(1) (形声。从人,塲( shāng  )省声。本义:皮肉破损处;创伤)

(2) 同本义 [wound;injury;trauma]

伤,创也。——《说文》

命理瞻伤。——《礼记·月令》。注:“创之浅者曰伤。”

以杙抉其伤。——《左传·襄公十七年》

无面伤。——《左传·哀公元年》

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斵之,尽垩而鼻不伤。——《庄子·徐无鬼》

咶其叶,则口烂而受伤。——《庄子·人间世》

则援剑戟而逐之,不避死伤。——《荀子·正论》

其伤于缚者,即幸留,病数月乃瘳。——清· 方苞《狱中杂记》

城中死伤日积,巷哭声相闻。——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又如:枪伤;两虎相斗,必有一伤;负伤;轻伤;重伤;遍体鳞伤;死伤;刀伤;烧伤,灼伤;烫伤;冻伤

(4) 丧事;丧祭 [funeral arrangements;mourning]

是故明君饰食饮吊伤之礼。——《管子·君臣下》

(5) 又如:伤辞 (古时为相识者死亡而作的哀辞)

(6) 损失 [loss]

天下得其地,则其利少;攻其国,则其伤大。——《韩非子·五蠹》

(7) 受伤的人 [the wounded]

虏救死扶伤不给 。——司马迁《报任安书》

词性变化

伤的拼音:

shāng  

〈词性:动〉

(1) 损伤;伤害 [injure;hurt]

川壅而溃,伤人必多。——《国语·周语》

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史记·高祖本纪》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诸葛亮《出师表》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楚辞·屈原·涉江》

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论语·先进》

(2) 又如:伤化(损害教化);无伤大雅;伤沴(受伤害而不流通);伤情(伤感);伤暑(为暑气所伤);伤勇(损害勇气);伤脸(损了别人的面子);伤夷折衄(遭受创伤,导致挫败);伤命(伤害天子的诏命);伤幸(出口伤人);伤阂(伤害阻隔);伤废(受伤残废的人);伤毁(损坏);伤廉(伤害廉洁);伤生(伤害生命)

(3) 受伤;负伤 [be wounded;be harmed]

左骖殪兮右刃伤。——屈原《国殇》

矢人惟恐不伤人。——《孟子·公孙丑上》

一人予二十金,骨微伤,病间月。——方苞《狱中杂记》

(4) 诋毁;中伤 [slander]

伤,诽也。——《广雅》

伤之于昭公。——《吕氏春秋·察微

人伤尧以不慈之名。——《吕氏春秋·举难》

(5) 又如:伤诋(中伤诋毁)

(6) 触冒;冲犯 [offend]。如:伤屈(冒犯);伤犯(冒犯,触犯);伤味(懊恼);伤触(冒犯)

(7) 死亡。通“丧” [pass away]

生命寿长,终其年而不夭伤。——《战国策》

(8) 哀伤;悲伤 [grief;be distressed;sad]

时人伤之,为诗云尔。——《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宋· 柳永《雨霖铃》

(9) 又如:伤今(忧思今日);伤暮(哀叹年老而无成);伤乖(因离别而悲伤);伤沮(沮丧);伤秋(悲秋,对秋景而伤感);伤恫(哀痛);伤惜(哀伤惋惜)

(10) 以…产生厌烦 [be sick of]。如:吃红薯吃伤了;这几年在外面跑伤了;这孩子吃糖吃伤了

常用词组

伤疤、伤悲、伤兵、伤残、伤悼、伤风、伤风败俗、伤俘、伤感、伤弓之鸟、伤害、伤号、伤耗、伤痕、伤怀、伤科、伤口、伤面子、伤情、伤热、伤人、伤神、伤食、伤势、伤逝、伤水、伤损、伤天害理、伤痛、伤亡、伤心、伤心惨目、伤痍、伤员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