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大全

哀厉的拼音_āi li是什么意思

哀厉

【拼音】: āi lì 【注音】: ㄞㄌ一ˋ 【结构】: 哀(上中下结构)厉(半包围结构) 【简体】: 哀厉 【繁体】: 哀厲

哀厉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犹凄厉。形容声音凄凉而尖锐。哀厉[āilì]⒈犹凄厉。形容声音凄凉而尖锐。

引证解释⒈犹凄厉。形容声音凄凉而尖锐。引三国魏曹植《洛神赋》:“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叶圣陶《未厌集·夜》:“忿恨的火差不多燃烧着她全身……语声转成哀厉而响亮。”

网络解释哀厉哀厉,汉语成语,读音为āilì,意思是凄厉。形容声音凄凉而尖锐,出自《洛神赋》。

综合释义犹凄厉。形容声音凄凉而尖锐。三国魏曹植《洛神赋》:“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叶圣陶《未厌集·夜》:“忿恨的火差不多燃烧着她全身……语声转成哀厉而响亮。”哀厉[āilì]形容声音凄厉悲切。《文选.曹植.洛神赋》:「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

网友释义哀厉拼音:āilì注音:ㄞㄌㄧˋ[词语解释]犹凄厉。形容声音凄凉而尖锐。三国魏曹植《洛神赋》:“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叶圣陶《未厌集·夜》:“忿恨的火差不多燃烧着她全身……语声转成哀厉而响亮。”

汉语大词典犹凄厉。形容声音凄凉而尖锐。三国魏曹植《洛神赋》:“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叶圣陶《未厌集·夜》:“忿恨的火差不多燃烧着她全身……语声转成哀厉而响亮。”

国语辞典形容声音凄厉悲切。哀厉[āilì]⒈形容声音凄厉悲切。引《文选·曹植·洛神赋》:「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

辞典修订版形容声音凄厉悲切。《文选.曹植.洛神赋》:「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

其他释义1.犹凄厉。形容声音凄凉而尖锐。

哀厉造句

1.好一曲悲壮的歌声,那余音哀厉是永远长存在人人的心中!

2.烈文垂芳也,始于哀厉!大树参天谁反掌,凝眸凄惨重开济。(查字典造句网https://www.chazidian.com)

哀的意思

  拼音  āi   注音    
部首  口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YEU  仓颉  YRHV  郑码  SJRH  四角  00732  结构  上下电码  0755  区位  1607  统一码  54C0  笔顺  丶一丨フ一ノ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哀的拼音:āi(ㄞ)  

⒈ 悲痛:悲哀。哀求。哀叹。哀鸣。哀思。哀鸿遍野(“哀鸿”,哀鸣的大雁;喻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哀艳(诗文凄测动人而华丽)。

⒉ 悼念:哀悼。默哀。

⒊ 旧时称死去母亲:哀子(a.母丧而父存;b.古称居父母丧的人)。

统一码

哀字UNICODE编码U+54C0,10进制: 21696,UTF-32: 000054C0,UTF-8: E5 93 80。

哀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哀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grief、mourning、pity、sorrow

相关字词

悲、乐

造字法

形声:从口、衣声

English

sad, mournful, pitiful; pit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哀的拼音: āi  

〈词性:形〉

(1) (形声。从口,衣声。本义:悲痛;悲伤)

(2) 同本义 [grieved;sorrowful]

哀,闵也。——《说文》

哀,痛也。——《广雅》

以凶礼哀邦国之忧。——《周礼·大宗伯》。注:“救患分灾。”

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注:“伤也。”

呜呼哀哉。——《柳敏碑》

有妇人哭于墓间而哀。——《礼记·檀弓》

僵卧孤村不自哀。——宋·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子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悲哀、欢乐的神情都先流露了出来)。——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3) 又如:哀咜(悲哀叹息);哀诏(皇上驾崩后,新君通告全国的文书);哀哉(表示悲伤或痛惜的感叹词);哀毁骨立(形容对父母的故去非常悲哀,以致瘦得皮包骨了)

(4) 形容声音凄清尖锐 [desolate]

杜鹃啼血猿哀鸣。——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 又如:哀弦(悲凉的弦乐声);哀笳(悲凉的胡笳声);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流离失所的灾民)

词性变化

哀的拼音: āi  

〈词性:动〉

(1) 同情,怜悯 [pity;sympathize with]

君将哀而生之乎。——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天子作诗三章以哀民。——《穆天子传》 。

(2) 又如:哀恕(同情宽恕)

(3) 慰问;哀悼 [express sympathy and solicitude for;mourn or grieve for the deceased]

秦不哀吾之丧而伐吾同姓。——《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4) 又如:哀文(哀辞)

(5) 哀求 [supplicate;beg]

爱公者皆为公惧,劝罄橐以哀之。——《聊斋志异·妖术》。

(6) 又如:哀请(哀告,哀求;苦苦请求);哀祈(哀求)

(7) 通“爱”。爱护 [care for;cherish]

国虽弱,令必敬以哀。——《管子·侈靡》

各哀其所生。——《淮南子·说山》

见与之友,几于不亲;见哀之交,几于不结。——《管子·形势》

人主胡可以不务哀。——《吕氏春秋·报更》

(8) 哀叹 [bemoan;bewail]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

〈词性:名〉

常用词组

哀兵必胜、哀愁、哀辞、哀悼、哀悼、哀而不伤、哀告、哀号、哀鸿遍野、哀家、哀矜、哀怜,哀悯、哀戚、哀启、哀求、哀劝、哀荣、哀伤、哀思、哀叹、哀艳、哀怨、哀乐、哀子

  拼音    注音  ㄌ一ˋ   繁体    
部首  厂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86  DDNV  五笔98  DGQE  仓颉  MMS  郑码  GGAY  四角  71227  结构  左上包围电码  0632  区位  3287  统一码  5389  笔顺  一ノ一フ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厉(厲)的拼音:lì(ㄌ一ˋ)  

⒈ 严格:厉禁(a.列队警戒;b.严厉的禁令)。厉行(xíng   )节约。

⒉ 严肃:严厉。声色俱厉。

⒊ 凶猛:厉害。雷厉风行。色厉内荏。

⒋ 磨,使锋利:厉兵秣马。再接再厉。

⒌ 古同“疠”、“癞”,恶疮。

⒍ 姓。

统一码

厉字UNICODE编码U+5389,10进制: 21385,UTF-32: 00005389,UTF-8: E5 8E 89。

厉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厉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severe、strict

English

whetstone; grind, sharpen; whe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厉的拼音:

  

〈词性:名〉

(1) (是“砺”的本字。从厂( hàn  ),象山崖形,表示与山石有关。本义:磨刀石)

(2) 同本义 [rubstone]

段注:“旱石者,刚于柔石者也。字亦作厲、作礪。” 朱骏声曰:“精者曰厎,粗者曰厉。汉书地理志,述禹贡砥厉砮丹;诗公刘,取厉取锻,礼内则,刀砺;西山经,苕水其中多砥厉;中山经,阴山多砺石。”

涉渭为乱,取厉取锻。——《诗·大雅》。 陆德明《经典释文》:“厉,本又作砺。”

(3) 祸患;危险 [trouble;danger]

降此大厉。——《诗·大雅·瞻卬》

(4) 又如:厉阶(祸端)

(5) 恶鬼 [evil ghost]

晋侯梦大厉。——《左传·成公十年》

(6) 疠,瘟疫,传染病 [pestilence]

盗贼公行,而天厉不戒。——《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漆身为厉。——《史记·范蔡传》

鲜不为厉。——文天祥《正气歌》

(7) 河岸,水旁;边 [side]

有狐绥绥,在彼淇厉。——《诗·卫风·有狐》

(8) 带,衣带的下垂部分 [band]

垂带而厉。——《诗·小雅·都人士》

鞶厉游缨。——《左传·桓公二年》

带之垂者谓之厉。——《小尔雅·广服》

(9) 通“癞”( lài  )。恶疮 [favus]

豫让又漆身为厉,吞炭为哑。——《史记·刺客列传》

(10) 姓

词性变化

厉的拼音:

  

〈词性:动〉

(1) 磨,磨快[sharpen]

厉,磨也。——《广雅》

砥厉廉隅。——《礼记·儒行》

钝金必将待砻厉然后利。——《荀子·性恶》

砺所以致刃也。——《说苑·建本》

缀甲厉兵。——《战国策·秦策》

束载厉兵秣马。——《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2) 又如:厉兵(磨砺兵器,使锋利);厉兵秣马(磨快兵器喂饱马。指作好战斗准备);厉身(磨砺自身)

(3) 砥砺,磨练 [temper oneself]

参之谷梁氏以厉其气。——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4) 又如:厉行(砥砺操行);厉操(砥砺节操)

(5) 同“励”。振奋 [inspire]

坚甲厉兵以备难。——《韩非子·五蠹》

矫翼厉翮。——扬雄《解嘲》

(6) 又如:厉翼(奖励辅佐君王的左右臣子);厉节(激厉其气节,高其气节);厉武(振奋武备);厉精(振奋精神);厉精更始(振奋精神,从事革新)

(7) 激励,勉励 [advise and encourage]

故明主厉廉耻,招仁义。——《韩非子·用人》

亲秉旄钺,以厉三军。——陈寿《三国志》

(8) 又如:厉世(激励世人);厉俗(激励世俗);厉诚(激励忠诚);厉崇(勉励推重);厉抚(勉励抚慰);厉志(激励意志)

(9) 连衣涉水 [wade without undressing]

越壑厉水。——司马相如《上林赋》

(10) 又如:厉揭(提起衣服涉水);厉涉(连衣涉水);厉度(涉水而过)

(11) 策,鞭打 [whip]

厉马登高登高堤。——曹植《白马篇》

(12) 警惕 [warn]

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汉书》

(13) 疾飞 [fly at high speed]

鹰隼横厉。——《汉书·息夫躬传》

(14) 害;虐害;损害 [harm;damage]

今也滕有仓禀府库,则是厉民而自养也。——《孟子·滕文公上》

(15) 得传染病 [suffer from pestilence]

苗死,民厉。——《管子》

(16) 变为恶鬼 [become a evil ghost]

国为虚厉。——《庄子》

厉的拼音:

  

〈词性:形〉

(1) 严厉(威严不随和) [severe;stern]

子温而厉。——《论语·述而》

色厉而内荏。——《论语·阳货》

行峻而言厉。——韩愈《答尉迟生书》

袁正色厉声。——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乘其厉声以呵。——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应元厉声曰。—— 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2) 又如:声色俱厉;厉言(声色严厉地说话);厉音(声音严厉);厉气(严厉的神色);厉禁(圈定范围,禁止他人侵入。后也用作严禁的意思);厉直(严肃正直);正颜厉色;厉肃(厉然。严肃)

(3) 邪恶 [evil]。如:厉妖(邪恶怪异之物);厉疾(灾疫。厉疫)

(4) 猛烈 [violent]

余寒犹厉。——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5) 又如:厉厉(寒风猛烈貌);厉风(大风;烈风)

(6) 恶,凶恶 [ferous]

今梦黄熊入于寝门,其何厉鬼也?——《左传·昭公七年》

(7) 危险 [dangerous]

有厉告自邑。——《易·夬·卦辞》

(8) 味道浓烈 [strong]

厉而不爽些。——《楚辞·招魂》

常用词组

厉鬼、厉害、厉色、厉声、厉行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