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导
【拼音】: chàng dǎo 【注音】: ㄔㄤˋㄉㄠˇ 【结构】: 唱(左右结构)导(上下结构) 【简体】: 唱导 【繁体】: 唱導唱导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1.前导,领先。2.犹倡导。带头提倡。3.佛教语。谓讲经说法,宣唱开导。唱导[chàngdǎo]⒈前导,领先。⒉犹倡导。带头提倡。⒊佛教语。谓讲经说法,宣唱开导。
基础解释前导,领先。犹倡导。带头提倡。佛教语。谓讲经说法,宣唱开导。
引证解释⒈前导,领先。引《后汉书·荀爽传》:“兽则牡为唱导,牝乃相从。”⒉犹倡导。带头提倡。引《三国志·魏志·刘晔传》:“﹝郑宝﹞欲驱略百姓越赴江表,以曄高族名人,欲彊逼曄使唱导此谋。”宋司马光《文中子补传》:“发端唱导者非二家之罪而谁哉?此皆议论不合於圣人者也。”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后记》:“我那一篇《从帮忙到扯淡》,原在指那些唱导什么儿童年,妇女年,读经救国,敬老正俗,中国本位文化,第三种人文艺等等的一大批政客豪商,文人学士。”⒊佛教语。谓讲经说法,宣唱开导。引晋法显《佛国记》:“诸天説是语已,即便在前唱导,导引而去。”南朝梁慧皎《高僧传·唱导传论》:“唱导者,盖以宣唱法理,开导众心也。”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三章:“宋时道照善于唱导,音吐嘹亮,洗悟尘心。”
网络解释唱导【释义】:1.前导,领先。《后汉书·荀爽传》:“兽则牡为唱导,牝乃相从。”
综合释义前导,领先。《后汉书·荀爽传》:“兽则牡为唱导,牝乃相从。”犹倡导。带头提倡。《三国志·魏志·刘晔传》:“﹝郑宝﹞欲驱略百姓越赴江表,以曄高族名人,欲彊逼曄使唱导此谋。”宋司马光《文中子补传》:“发端唱导者非二家之罪而谁哉?此皆议论不合於圣人者也。”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后记》:“我那一篇《从帮忙到扯淡》,原在指那些唱导什么儿童年,妇女年,读经救国,敬老正俗,中国本位文化,第三种人文艺等等的一大批政客豪商,文人学士。”佛教语。谓讲经说法,宣唱开导。晋法显《佛国记》:“诸天説是语已,即便在前唱导,导引而去。”南朝梁慧皎《高僧传·唱导传论》:“唱导者,盖以宣唱法理,开导众心也。”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三章:“宋时道照善于唱导,音吐嘹亮,洗悟尘心。”唱导[chàngdǎo]唱导是佛教的教讲方法,相传起于六朝;一般是在法会或斋会时,以说唱教导的方式,宣说教理以开导众心。虽与演说、说教同义,然相较于讲解经论义理而言,唱导是一种杂说因缘譬喻,使一般信众更能接受深奥义理的通俗教导方法。唱导一词,出自〔法华经卷五·从地踊出品〕:「是四菩萨,于其众中,最为上首唱导之师。」
英语urger
汉语大词典(1).前导,领先。《后汉书·荀爽传》:“兽则牡为唱导,牝乃相从。”(2).犹倡导。带头提倡。《三国志·魏志·刘晔传》:“﹝郑宝﹞欲驱略百姓越赴江表,以晔高族名人,欲彊逼晔使唱导此谋。”宋司马光《文中子补传》:“发端唱导者非二家之罪而谁哉?此皆议论不合于圣人者也。”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后记》:“我那一篇《从帮忙到扯淡》,原在指那些唱导什么儿童年,妇女年,读经救国,敬老正俗,中国本位文化,第三种人文艺等等的一大批政客豪商,文人学士。”(3).佛教语。谓讲经说法,宣唱开导。晋法显《佛国记》:“诸天说是语已,即便在前唱导,导引而去。”南朝梁慧皎《高僧传·唱导传论》:“唱导者,盖以宣唱法理,开导众心也。”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三章:“宋时道照善于唱导,音吐嘹亮,洗悟尘心。”
唱导造句
1.一九九三年加入电影圈,当过演员、配音员、歌手及歌唱导师。
2.一九九三年加入电影圈,演员、配音员、歌手及歌唱导师。
3.五台山佛教开山之时,是五台山佛教音乐的初始时期,经文诵咏处在以个体为主的“赞呗”“唱导”阶段。
4.唱导音乐、佛曲音乐在一个重要方面实现了宗教艺术的功能,使得佛教音乐系统显示出一种自我完足性。(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唱导造句)
唱导的单词
urger
包含唱导的歇后语
耍大刀里唱小生 吃香油唱曲子 百灵鸟唱歌
唱的拼音:chàng(ㄔㄤˋ)
⒈ 依照乐(yuè ㄩㄝˋ )律发声:唱歌。唱腔。唱段。唱功。唱和(hé ㄏㄜˊ )。歌唱。
⒉ 高呼,大声叫:唱名。唱收。
⒊ 歌曲:唱个唱儿。
⒋ 古同“倡”,倡导。
⒌ 姓。
唱字UNICODE编码U+5531,10进制: 21809,UTF-32: 00005531,UTF-8: E5 94 B1。
唱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唱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倡昌誯
sing
形声:从口、昌声
sing, chant, call; ditty, song
详细解释◎ 唱的拼音: chàng
〈词性:动〉
(1) (形声。从口,昌声。“唱”字经传以“倡”为之。本义:领唱)
(2) 同本义 [precent]
唱,导也。——《说文》
取其唱予和女。——《左传·昭公十六年》注
唱和有应。——《荀子·乐论》
晷漏肃唱。——《文选·左思·魏都赋》
(3) 又如:唱和(唱歌时此唱彼和)
(4) 倡导;发起。后作“倡” [promote]
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史记·陈涉世家》
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之者。——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5) 又如:唱义(倡导起义);唱谋(率先策划);唱始(倡始;首倡)
(6) 歌唱,吟咏 [sing]。如:唱书(说唱演奏小说中的故事。用絃、琴伴奏的,称作唱书);唱诗(吟诗);唱月(对月吟唱)
(7) 表演 [play]。如:唱白脸
(8) 叫,呼 [call out;cry]。如:鸡唱三遍;唱晓(鸡鸣报晓);唱好(喝采叫好)
◎ 唱的拼音: chàng
〈词性:名〉
歌曲 [song]。如:唱论(书名。关于戏曲声乐方面的理论)
唱白脸、唱本、唱段、唱对台戏、唱反调、唱高调、唱歌、唱功、唱和、唱机、唱片、唱票、唱腔、唱喏、唱双簧、唱头、唱戏、唱针
导(導)的拼音:dǎo(ㄉㄠˇ)
⒈ 指引,带领:领导。引导。向导(引路的人)。倡导。推导。导引。导游。导向。导师。导言。
⒉ 传引,传向:传导。导热。导致(引起)。
⒊ 启发:开导。教导。因势利导。
导字UNICODE编码U+5BFC,10进制: 23548,UTF-32: 00005BFC,UTF-8: E5 AF BC。
导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导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導
guide、lead、teach、transmit
形声:从寸、道声
direct, guide, lead, conduct
详细解释◎ 导的拼音:
導 dǎo
〈词性:动〉
(1) (形声。从寸,道声。“寸”与“手”意思相近。本义:以手牵引,引导)
(2) 同本义 [lead;guide]
导,引也。——《说文》
其治宜导引按轎。——《素问》。注:“谓摇筋骨动支节。”
导官令本。——《续汉书·百官志》。注:“择也。”
导官。——《后汉书·邓后纪》。注:“主导择米以供祭祀。”
导一茎六穗于庖。——《汉书·司马相如传》。郑氏曰:“导,择也。”
虞人导前,鹰犬罗后。——明·马中锡《中山狼传》
(3) 又如:导子(官员出行时在前面开路的仪仗队);导从(古代官员出行时,担任前导和后从的人);导仗(前导的仪仗)
(4) 教导 [instruct;teach]
而不可以导人。——《淮南子·缪称》。注:“教也。”
手持杯珓导我掷,云此最吉余难同。——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5) 又如:导播(电视台中指导表演、监督整个节目播出的专业人员);导训(引导而使和顺)
(6) 疏通 [dredge]
为川者决之使导。——《国语·周语上》
(7) 又如:导行费(汉灵帝时,郡国、地方每在进贡朝廷之外,另有物品给中署,做为所献之物的导行费);导款(疏通);导泄(疏导排泄)
(8) 启发,开导 [inspire]
忠信以导之。——《吕氏春秋·适威》。注:“犹先也。”
是以导于民。——《国语·晋语》。注:“训也。”
然后导以取保,出启于外。——清· 方苞《狱中杂记》
(9) 又如:导谕(劝导晓谕);导示(指导启示)
(10) 传导 [transmit;conduct]。如:导电;导热
(11) 引诱 [lure;seduce]
导之以政。——《论语》。皇疏:“谓诱引也。”
(12) 又如:导欲宣淫(倡导情欲,宣泄淫乱之事);导谀(谄媚阿谀,曲意逢迎。)
(13) 导致;引起 [cause]。如:导因(起因);导迎(招致)
◎ 导的拼音:
導 dǎo
〈词性:名〉
(1) 向导,引路人 [guide]
乌孙发导译送骞还。——《史记·大宛列传》
(2) 又如:导首(前导;领头);前导(领头人)
◎ 导的拼音:
導 dǎo
〈词性:介〉
顺着 [along]
导弹、导弹基地、导电、导读、导管、导航、导航、导航台、导火线、导轮、导论、导热、导师、导体、导线、导向、导言、导演、导演、导扬、导引、导游、导源、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