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大全

唱檄的拼音_chang xi是什么意思

唱檄

【拼音】: chàng xí 【注音】: ㄔㄤˋㄒ一ˊ 【结构】: 唱(左右结构)檄(左中右结构)

唱檄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谓倡发檄文申讨。唱檄[chàngxí]⒈谓倡发檄文申讨。

引证解释⒈谓倡发檄文申讨。引《晋书·刁协传》:“周僕射、戴征西本非王敦唱檄所讐也,事定后乃见害耳。”

网络解释唱檄唱檄

综合释义谓倡发檄文申讨。《晋书·刁协传》:“周僕射、戴征西本非王敦唱檄所讐也,事定后乃见害耳。”

网友释义唱檄谓倡发檄文申讨。《晋书·刁协传》:“周仆射、戴征西本非王敦唱檄所讐也,事定后乃见害耳。”

汉语大词典谓倡发檄文申讨。《晋书·刁协传》:“周仆射、戴征西本非王敦唱檄所雠也,事定后乃见害耳。”

其他释义1.谓倡发檄文申讨。

包含唱檄的歇后语

耍大刀里唱小生 吃香油唱曲子 百灵鸟唱歌

唱的意思

  拼音  chàng   注音  ㄔㄤˋ   
部首  口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  KJJG  仓颉  RAA  郑码  JKK  四角  66060  结构  左右电码  0788  区位  1910  统一码  5531  笔顺  丨フ一丨フ一一丨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唱的拼音:chàng(ㄔㄤˋ)  

⒈ 依照乐(yuè ㄩㄝˋ  )律发声:唱歌。唱腔。唱段。唱功。唱和(hé ㄏㄜˊ  )。歌唱。

⒉ 高呼,大声叫:唱名。唱收。

⒊ 歌曲:唱个唱儿。

⒋ 古同“倡”,倡导。

⒌ 姓。

统一码

唱字UNICODE编码U+5531,10进制: 21809,UTF-32: 00005531,UTF-8: E5 94 B1。

唱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唱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倡昌誯

汉英互译

sing

造字法

形声:从口、昌声

English

sing, chant, call; ditty, song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唱的拼音: chàng  

〈词性:动〉

(1) (形声。从口,昌声。“唱”字经传以“倡”为之。本义:领唱)

(2) 同本义 [precent]

唱,导也。——《说文》

取其唱予和女。——《左传·昭公十六年》注

唱和有应。——《荀子·乐论》

晷漏肃唱。——《文选·左思·魏都赋》

(3) 又如:唱和(唱歌时此唱彼和)

(4) 倡导;发起。后作“倡” [promote]

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史记·陈涉世家》

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之者。——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5) 又如:唱义(倡导起义);唱谋(率先策划);唱始(倡始;首倡)

(6) 歌唱,吟咏 [sing]。如:唱书(说唱演奏小说中的故事。用絃、琴伴奏的,称作唱书);唱诗(吟诗);唱月(对月吟唱)

(7) 表演 [play]。如:唱白脸

(8) 叫,呼 [call out;cry]。如:鸡唱三遍;唱晓(鸡鸣报晓);唱好(喝采叫好)

词性变化

唱的拼音: chàng  

〈词性:名〉

歌曲 [song]。如:唱论(书名。关于戏曲声乐方面的理论)

常用词组

唱白脸、唱本、唱段、唱对台戏、唱反调、唱高调、唱歌、唱功、唱和、唱机、唱片、唱票、唱腔、唱喏、唱双簧、唱头、唱戏、唱针

  拼音    注音  ㄒ一ˊ   
部首  木部  部外笔画  13画  总笔画  17画  
五笔  SRYT  仓颉  DHSK  郑码  FNSM  四角  48940  结构  左中右电码  2907  区位  4713  统一码  6A84  笔顺  一丨ノ丶ノ丨フ一一丶一フノノ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檄的拼音:xí(ㄒ一ˊ)  

⒈ 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或声讨的文书:“此臣之所谓传檄而千里定者也”。檄文。羽檄。檄移(文体名,“檄文”与“移文”的合称。檄文多用于声讨和征伐;移文多用于晓喻或责备)。

统一码

檄字UNICODE编码U+6A84,10进制: 27268,UTF-32: 00006A84,UTF-8: E6 AA 84。

檄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檄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 call to arms

造字法

形声:从木、敫(jī)声

English

call arms; urgenc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檄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本义:檄文)

(2) 同本义 [a call to arms in ancient times]

太祖得书,便命移檄。——《英烈传》

制府檄下。——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所有文檄,幕下儒生设意修词(“文檄”即檄文。古代用以征召、晓喻或声讨的文书)。——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奉檄守御。——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传檄(传布檄文);羽檄(上插鸟羽的古代征兵军书)

(4) 泛指信函 [letter]

使君子年善?来檄可求。——王安石《寄丁中允》

词性变化

檄的拼音:   

〈词性:动〉

(1) 用檄文晓谕或声讨 [announce]

按察司行文檄了知县去。——《儒林外史》

檄其人士,于政治宗教,皆欲有所更革,顾终不成。——鲁迅《坟·摩罗诗力说》

(2) 又如:檄调(行檄调动);檄委(用檄文晓谕、托咐)

常用词组

檄文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