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第
【拼音】: chàng dì 【注音】: ㄔㄤˋㄉ一ˋ 【结构】: 唱(左右结构)第(上下结构)唱第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科举考试后宣唱及第进士的名次。指进士及第。唱第[chàngdì]⒈科举考试后宣唱及第进士的名次。⒉指进士及第。
引证解释⒈科举考试后宣唱及第进士的名次。引唐元稹《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唱第听鸡集,趋朝忘马疲。”宋何薳《春渚纪闻·毕渐赵谂》:“毕渐为状元,赵諗第二,初唱第,而都人急於传报。”清唐孙华《喜姜西溟及第》诗:“殿鼓雷鸣唱第时,卿云旭日交辉映。”⒉指进士及第。引唐刘禹锡《同乐天和微之深春好》诗之十四:“何处深春好,春深唱第家。”清徐士銮《宋艳·果报》:“魁后唱第,为天下第一。”
网络解释唱第唱第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chànɡdì,是指科举考试后宣唱及第进士的名次。
综合释义科举考试后宣唱及第进士的名次。唐元稹《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唱第听鸡集,趋朝忘马疲。”宋何薳《春渚纪闻·毕渐赵谂》:“毕渐为状元,赵諗第二,初唱第,而都人急於传报。”清唐孙华《喜姜西溟及第》诗:“殿鼓雷鸣唱第时,卿云旭日交辉映。”指进士及第。唐刘禹锡《同乐天和微之深春好》诗之十四:“何处深春好,春深唱第家。”清徐士銮《宋艳·果报》:“魁后唱第,为天下第一。”唱第[chàngdì]
网友释义唱第1.科举考试后宣唱及第进士的名次。唐元稹《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唱第听鸡集,趋朝忘马疲。”宋何薳《春渚纪闻·毕渐赵谂》:“毕渐为状元,赵谂第二,初唱第,而都人急於传报。”清唐孙华《喜姜西溟及第》诗:“殿鼓雷鸣唱第时,卿云旭日交辉映。”2.指进士及第。唐刘禹锡《同乐天和微之深春好》诗之十四:“何处深春好,春深唱第家。”清徐士銮《宋艳·果报》:“魁后唱第,为天下第一。”
汉语大词典(1).科举考试后宣唱及第进士的名次。唐元稹《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唱第听鸡集,趋朝忘马疲。”宋何薳《春渚纪闻·毕渐赵谂》:“毕渐为状元,赵谂第二,初唱第,而都人急于传报。”清唐孙华《喜姜西溟及第》诗:“殿鼓雷鸣唱第时,卿云旭日交辉映。”(2).指进士及第。唐刘禹锡《同乐天和微之深春好》诗之十四:“何处深春好,春深唱第家。”清徐士銮《宋艳·果报》:“魁后唱第,为天下第一。”
其他释义1.科举考试后宣唱及第进士的名次。2.指进士及第。
唱第造句
1.贡籍见遗,龙门点额,公车获隽,雁塔题名;全殿唱第曰传胪,乡会放榜曰撤棘。
2.我猜想最好自愿去唱第一首歌开个头。
3.粽子七口吃:第一口一生安康,第二口亲朋满堂,第三口名扬势强,第四口四季清凉,第五口百事吉祥,第六口千古绝唱,第七口万寿无疆!祝端午节快乐!
4.在四重唱第四章节中为何戴拉在告诉社会工作者头发的问题后感觉好多了,而社工开始不安起来?
5.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6.尽管之前明星假唱事情屡除不尽,甚至春晚也爆出假唱的丑闻,但这次假唱第一案的宣判仍是头一遭。
7.我最好开头先唱第一首曲子。
8.当我抬头瞥了瞥坐在桌子后面的JohnGrady时,我已经在唱第二首歌的中间部分,那是一首热情洋溢的民谣。
9.夏风是生命的使者。它吹开了荷花,荷花散发出醉人的清香来作为夏风吹开它的报酬。它吹开了茉莉花,茉莉花以它那洁白无暇美丽的“身姿”来做为夏风吹开它的报酬。它吹醒了知了,知了用她那甜美的嗓音为夏风唱第一首曲目。(查字典造句https://www.chazidian.com)
10.其中,节目主持人孟盛楠谈及1992年8月腾格尔在台湾举办的演唱会,称之为大陆歌手在台举办个唱第一人。
关于唱第的诗词
《挽诗·二昆同唱第》 《临江仙·记得金銮同唱第》 《见寄·亲见仙科唱第时》 《己未唱第后谢恩诗》
包含唱第的歇后语
耍大刀里唱小生 吃香油唱曲子 百灵鸟唱歌
唱的拼音:chàng(ㄔㄤˋ)
⒈ 依照乐(yuè ㄩㄝˋ )律发声:唱歌。唱腔。唱段。唱功。唱和(hé ㄏㄜˊ )。歌唱。
⒉ 高呼,大声叫:唱名。唱收。
⒊ 歌曲:唱个唱儿。
⒋ 古同“倡”,倡导。
⒌ 姓。
唱字UNICODE编码U+5531,10进制: 21809,UTF-32: 00005531,UTF-8: E5 94 B1。
唱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唱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倡昌誯
sing
形声:从口、昌声
sing, chant, call; ditty, song
详细解释◎ 唱的拼音: chàng
〈词性:动〉
(1) (形声。从口,昌声。“唱”字经传以“倡”为之。本义:领唱)
(2) 同本义 [precent]
唱,导也。——《说文》
取其唱予和女。——《左传·昭公十六年》注
唱和有应。——《荀子·乐论》
晷漏肃唱。——《文选·左思·魏都赋》
(3) 又如:唱和(唱歌时此唱彼和)
(4) 倡导;发起。后作“倡” [promote]
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史记·陈涉世家》
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之者。——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5) 又如:唱义(倡导起义);唱谋(率先策划);唱始(倡始;首倡)
(6) 歌唱,吟咏 [sing]。如:唱书(说唱演奏小说中的故事。用絃、琴伴奏的,称作唱书);唱诗(吟诗);唱月(对月吟唱)
(7) 表演 [play]。如:唱白脸
(8) 叫,呼 [call out;cry]。如:鸡唱三遍;唱晓(鸡鸣报晓);唱好(喝采叫好)
◎ 唱的拼音: chàng
〈词性:名〉
歌曲 [song]。如:唱论(书名。关于戏曲声乐方面的理论)
唱白脸、唱本、唱段、唱对台戏、唱反调、唱高调、唱歌、唱功、唱和、唱机、唱片、唱票、唱腔、唱喏、唱双簧、唱头、唱戏、唱针
第的拼音:dì(ㄉ一ˋ)
⒈ 次序:第一。次第。等第。
⒉ 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科第。及第。落第。
⒊ 封建社会官僚贵族的大宅子:宅第。府第。门第。进士第。
⒋ 但:运动有益于健康,第不宜过于剧烈。
⒌ 姓。
第字UNICODE编码U+7B2C,10进制: 31532,UTF-32: 00007B2C,UTF-8: E7 AC AC。
第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第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弟苐
象形
sequence, number; grade, degree
详细解释◎ 第的拼音: dì
〈词性:名〉
(1) (形声。从竹,弟声。本写作“弟”。本义:次第,次序)
(2) 同本义。有时也用于数字前表示次序 [order;grade]
第,次也。——《小尔雅·广诂》
书称题亦言第,因其第次也。——《释名·释书契》。按,用于书册次弟字,故又加竹。”
楚国第。——《左传·哀公十六年》。释文:“次第也。”
然臣辈惜程艺天下第一。—— 宋· 王傥《唐语林·雅量》
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3) 又如:等第(名次等级);第次(等级;次第);第老的(排行最小的);第三本《诗经》(指宋朱熹编注的《诗经传》);第六感觉(指眼、耳、鼻、舌、身五官所属的视、听、嗅、味、触觉五种感觉以外的敏锐感觉)
(4) 大官的住宅。本指古代按一定品级为王侯功臣建造的大宅院,后也通称上等房屋为第 [residence of a high official]
北阙甲第。——张衡《西京赋》。 薛注:“馆也。”
公大怒…出…旬乃还第。——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5) 又如:第宇(官邸);第舍(宅第,住宅);第室,第屋(第宅);第馆(第宅);府第;宅第;私第;门第;进士第
(6) 科第。科举时代考试合格列入的等第。也指取得的功名 [pass grades in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s]
十余年,书生用(因)甲第为相国。——清· 周容《芋老人传》
(7) 又如:及第;落第;不第
◎ 第的拼音: dì
〈词性:动〉
品第;评定 [pass judgment;evaluate]。如:第名(评定名次);第目(犹品第);第功(评定功劳等次);第品(评定品级;评定高低)
◎ 第的拼音: dì
〈词性:代〉
〈词性:方〉∶这 [this]。如:第位(这位);第塔(方言。这里);第歇(方言。现在;此刻)
◎ 第的拼音: dì
〈词性:副〉
(1) [古]∶这 [this]
(2) 仅;只;只是;尽管;只管 [only;for the moment;by all means]
此人可方比干,第朕非纣耳。——《明史·海瑞传》
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 第的拼音: dì
<连>
[古]但 [but]
第以今日事势观之。——清· 林觉民《与妻书》
第为上者不能察,使匹夫攘袂群起以伸其愤。——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第二、第二把交椅、第二把手、第二产业、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国际、第二课堂、第二流、第二世界、第二人称、第二手、第二职业、第三、第令、第三产业、第三国际、第三纪、第三人称、第三世界、第三者、第四纪、第一、第一把手、第一产业、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夫人、第一国际、第一流、第一人称、第一世界、第一手、第一手材料、第一线、第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