嗔诟
【拼音】: chēn gòu 【注音】: ㄔㄣㄍㄡˋ 【结构】: 嗔(左右结构)诟(左右结构) 【简体】: 嗔诟 【繁体】: 嗔詬嗔诟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怒出恶言。嗔诟[chēngòu]⒈怒出恶言。
引证解释⒈怒出恶言。引元马祖常《寄六弟元德宰束鹿》诗:“汝素谨礼法,口未见嗔詬。”
网络解释嗔诟嗔诟是汉语词汇,拼音是chēngòu,意思是怒出恶言。
综合释义怒出恶言。元马祖常《寄六弟元德宰束鹿》诗:“汝素谨礼法,口未见嗔詬。”嗔诟[chēngòu]怒骂。元.马祖常〈寄六弟元德宰束鹿〉诗:「汝素谨礼法,口未见嗔诟。」
汉语大词典怒出恶言。元马祖常《寄六弟元德宰束鹿》诗:“汝素谨礼法,口未见嗔诟。”
国语辞典怒骂。嗔诟[chēngòu]⒈怒骂。引元·马祖常〈寄六弟元德宰束鹿〉诗:「汝素谨礼法,口未见嗔诟。」
辞典修订版怒骂。元.马祖常〈寄六弟元德宰束鹿〉诗:「汝素谨礼法,口未见嗔诟。」
其他释义1.怒出恶言。
嗔的拼音:chēn(ㄔㄣ)
⒈ 怒,生气:嗔怒。嗔喝(hè ㄏㄜˋ )。嗔诟。嗔斥。嗔睨。
⒉ 对人不满,怪罪:嗔着。嗔怪。嗔责。
嗔字UNICODE编码U+55D4,10进制: 21972,UTF-32: 000055D4,UTF-8: E5 97 94。
嗔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嗔字收录于 现通表 。
謓㥲
be angry
形声:从口、真声
be angry at, scold, rebuke
详细解释◎ 嗔的拼音: chēn
〈词性:动〉
(1) (形声。从口,真声。本义:发怒;生气)
(2) 同本义。也作“謓” [get angry]
謓,恚也。——《说文》
(3) 字亦作嗔。又如:嗔怒(生气;发怒);嗔怪(生气怪罪)
(4) 责怪;埋怨 [blame;complain]。如:嗔道(怪道;怪不得);嗔色(不满的脸色)
(5) 用同“謓”。睁大眼睛 [stare angrily]。如:嗔目
嗔怪
◎ 嗔的拼音: tián
〈词性:形〉
(1) (形声。从口,真声。本义:盛大。同“阗”) 同“阗”。盛大 [grand]
嗔,盛气也。从口,真声。——《说文》
盛气颠(嗔)实。——《礼记·玉藻》
(2) 另见 chēn
诟(詬)的拼音:gòu(ㄍㄡˋ)
⒈ 耻辱:“诟莫大于宫刑”。
⒉ 辱骂:诟骂。诟病(指责,辱骂)。诟谇(辱骂指斥)。诟厉。诟詈。诟辱。
诟字UNICODE编码U+8BDF,10进制: 35807,UTF-32: 00008BDF,UTF-8: E8 AF 9F。
诟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诟字收录于 现通表 。
詬訽
形声:从讠、后声
abuse, scold, berate, insult
详细解释◎ 诟的拼音:
詬 gòu
〈词性:名〉
(1) (形声。从言,后声。本义:耻辱) 同本义 [disgrace;shame]
詬,謑詬耻也。——《说文》
常以儒相詬病。——《礼记·儒行》
余不忍其詬。——《左传·昭公二十年》
诟,耻辱也。——《玉篇》
诟莫大于宫刑。——司马迁《报任安书》
公以晋诟语之。——《左传》
(2) 又如:诟耻(耻辱);诟丑(耻辱)
◎ 诟的拼音:
詬 gòu
〈词性:动〉
诟,骂也。——《玉篇》
曹人诟之,不行。——《左传·哀公八年》
投龟诟天而呼。——《左传·昭公十三年》
重丘人闭门而诟之。——《左传·襄公十七年。注:“骂也。”
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又如:诟怒(怒骂);诟叱(责骂呵叱);诟悖(辱骂、悖逆);诟谩(辱骂,谩骂);诟谇谣诼(辱骂斥责,造谣中伤)
诟病、诟厉、诟詈、诟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