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大全

嗤鼻的拼音_chī bi是什么意思

嗤鼻

【拼音】: chī bí 【注音】: ㄔㄅ一ˊ 【结构】: 嗤(左右结构)鼻(上下结构)

嗤鼻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嗤鼻chībí。(1)用鼻子轻蔑地吭气,表示瞧不起。

基础解释见/'嗤之以鼻/',用鼻子发出冷笑声。表示轻蔑,看不起。

引证解释⒈见“嗤之以鼻”。

汉语大词典见“嗤之以鼻”。《汉语大词典》:嗤之以鼻  拼音:chīzhīyǐbí用鼻子吭气,表示看不起。老舍《四世同堂》五一:“假若他甘心作犬儒,他不但可以对战争与国家大事都嗤之以鼻,他还可以把祖父、妈妈的屋中有火没有也假装看不见。”孔厥《新儿女英雄续传》第一章:“这样可笑的说法,连旁听的大水、小梅都忍不住嗤之以鼻了。”陈忠实《信任》:“梦田老汉对罗坤的一举一动都嗤之以鼻!”亦省作“嗤鼻”。《收获》1981年第5期:“那些实在没有办法的……也要弄一张病退回城的条子,离开农村,甩掉‘知青’这个人人嗤鼻的身分。”

其他释义1.见'嗤之以鼻'。

嗤鼻造句

1.中国移动地像只漫步的水牛,偶而嗤嗤鼻,要是觉得苍蝇实在太烦了,或许还会甩甩尾巴。

嗤的意思

  拼音  chī   注音    
部首  口部  部外笔画  10画  总笔画  13画  
五笔  KBHJ  仓颉  RUMI  郑码  JZAI  四角  62036  结构  左右电码  0844  区位  6445  统一码  55E4  笔顺  丨フ一フ丨丨一丨フ一丨一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嗤的拼音:chī(ㄔ)  

⒈ 讥笑:嗤笑。嗤鄙。嗤诋。嗤之以鼻。

统一码

嗤字UNICODE编码U+55E4,10进制: 21988,UTF-32: 000055E4,UTF-8: E5 97 A4。

嗤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嗤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laugh at, ridicule, sneer; snor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嗤的拼音: chī  

〈词性:动〉

(1) (形声。从口,蚩声。本义:讥笑,嘲笑) 同本义 [sneer at]

岂多嗤呼。——《后汉书·隗嚣传论》。注:“笑也。”

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2) 又如:嗤靳(讥笑、羞愧他人);嗤嗤(讥笑);嗤鄙(讥笑轻视);嗤玩(嘲笑玩弄);嗤戏(讥笑戏弄)

词性变化

嗤的拼音: chī  

<象>

形容布等扯裂之声 [sound of tearing]。如:嗤啦

嗤的拼音: chī  

<叹>

表示唾弃和惊异

嗤,这话才叫怪。没了命,倒说没有什么恨。——叶圣陶《夜》

常用词组

嗤诋、嗤笑、嗤之以鼻

  拼音    注音  ㄅ一ˊ   
部首  鼻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14画  
五笔  THLJ  仓颉  HUWML  郑码  NLAN  四角  26221  结构  上中下电码  7865  区位  1739  统一码  9F3B  笔顺  ノ丨フ一一一丨フ一丨一一ノ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鼻的拼音:bí(ㄅ一ˊ)  

⒈ 嗅觉器官,亦是呼吸的孔道:鼻子。鼻窦。鼻孔。鼻腔。鼻涕。鼻音。鼻烟(由鼻孔吸入的粉末状的烟)。仰人鼻息。嗤之以鼻。

统一码

鼻字UNICODE编码U+9F3B,10进制: 40763,UTF-32: 00009F3B,UTF-8: E9 BC BB。

鼻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鼻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nose

造字法

会意:从自、从畀

English

nose; first; KangXi radical 209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鼻的拼音:   

〈词性:名〉

(1) (会意。从自,从畀(   ),“畀”又兼作声符。“自”是“鼻”的本字,作“自己”用后,另造了“鼻”字。“畀”是给予、付与的意思。合起来表示一呼一吸,自相给予。本义:鼻子)

(2) 同本义。呼吸兼嗅觉的器官 [nose]

鼻,主臭者也。——《说文》

天食人以五气从鼻入,地食人以五味从口入。——《老子》

鼻出入气高而有窍,又,鼻者,肺之使。——《白虎通》

肤灭鼻。——《易·噬》。虞注:“艮为鼻。”

鼻辨芬芳腥臊。——《荀子·荣辱》

(3) 又如:鼻哂(即嗤之以鼻。轻视、嘲笑的表情);鼻饮(用鼻饮水);鼻准(鼻子的尖端)。又指某些器物上的隆起或孔状部分。如:印鼻;针鼻儿;门鼻儿;鞍鼻

(4) 初始,发端 [originate;earliest]

鼻,始也。兽之初生谓之鼻,梁益之间谓鼻为初,或谓之祖。——《方言十三》

有周氏之婵嫣兮,或鼻祖于 汾隅。——《汉书·扬雄传》

常用词组

鼻翅儿、鼻疮、鼻笛、鼻窦、鼻窦炎、鼻儿、鼻高、鼻观、鼻环、鼻尖、鼻镜、鼻疽、鼻孔、鼻梁、鼻腔、鼻青脸肿、鼻塞、鼻饲、鼻蹋嘴歪、鼻涕、鼻息、鼻息肉、鼻烟、鼻咽癌、鼻烟壶、鼻炎、鼻翼、鼻音、鼻元音、鼻韵母、鼻中隔、鼻子、鼻子眼儿、鼻祖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