嗷嘈
【拼音】: áo cáo 【注音】: ㄠˊㄘㄠˊ 【结构】: 嗷(左右结构)嘈(左右结构) 【简体】: 嗷嘈 【繁体】: 嗷嘈嗷嘈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喧杂。嗷嘈[áocáo]⒈喧杂。
引证解释⒈喧杂。引南朝梁武帝《古意》诗之一:“嗷嘈绕树上,翩翾集寒枝。”唐杜甫《荆南兵马使太常卿赵公大食刀歌》:“太常楼船声嗷嘈,问兵刮寇趋下牢。”欧阳予倩《渔夫恨》第五场:“朦胧香雾里,眼花撩乱,笑语嗷嘈。”
网络解释嗷嘈嗷嘈是汉语词汇,拼音áocáo,解释为喧杂。
综合释义喧杂。南朝梁武帝《古意》诗之一:“嗷嘈绕树上,翩翾集寒枝。”唐杜甫《荆南兵马使太常卿赵公大食刀歌》:“太常楼船声嗷嘈,问兵刮寇趋下牢。”欧阳予倩《渔夫恨》第五场:“朦胧香雾里,眼花撩乱,笑语嗷嘈。”嗷嘈[áocáo]哀鸣的鸿雁。比喻流离失所的难民。语本《诗经.小雅.鸿鴈》:「鸿鴈于飞,哀鸣嗷嗷。」嗷嘈[áocáo]形容声音急而嘈杂。南朝梁.武帝〈古意〉诗二首之一:「嗷嘈绕树上,翩翩集寒枝。」唐.杜甫〈荆南兵马使太常卿赵公大食刀歌〉:「太常楼船声嗷嘈,问兵刮寇趋下牢。」也作「敖嘈」。
汉语大词典喧杂。南朝梁武帝《古意》诗之一:“嗷嘈绕树上,翩翾集寒枝。”唐杜甫《荆南兵马使太常卿赵公大食刀歌》:“太常楼船声嗷嘈,问兵刮寇趋下牢。”欧阳予倩《渔夫恨》第五场:“朦胧香雾里,眼花撩乱,笑语嗷嘈。”
国语辞典形容声音急而嘈杂。南朝梁.武帝〈古意〉诗二首之一:「嗷嘈绕树上,翩翩集寒枝。」唐.杜甫〈荆南兵马使太常卿赵公大食刀歌〉:「太常楼船声嗷嘈,问兵刮寇趋下牢。」也作「敖嘈」。嗷嘈[áocáo]⒈形容声音急而嘈杂。南朝梁·武帝〈古意〉诗二首之一:「嗷嘈绕树上,翩翩集寒枝。」唐·杜甫〈荆南兵马使太常卿赵公大食刀歌〉:「太常楼船声嗷嘈,问兵刮寇趋下牢。」也作「敖嘈」。
辞典修订版哀鸣的鸿雁。比喻流离失所的难民。语本《诗经.小雅.鸿鴈》:「鸿鴈于飞,哀鸣嗷嗷。」
其他释义1.喧杂。
嗷嘈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嘈杂 吵闹 喧哗 喧闹
反义词 安静 宁静 僻静 幽静
关于嗷嘈的诗词
《嗷嘈戊寅·嗷嘈天气如新暑》
嗷的拼音:áo(ㄠˊ)
⒈ 象声词,愁叹声,嘈杂声:嗷嗷(哀号声)。嗷嗷待哺(形容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
嗷字UNICODE编码U+55F7,10进制: 22007,UTF-32: 000055F7,UTF-8: E5 97 B7。
嗷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嗷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嗸熬謷
形声:从口、敖声
loud clamor; sound of wailing
详细解释◎ 嗷的拼音: áo
<象>
(1) (形声。从口,敖声。本义:哀鸣声)
(2) 同本义 [make a hubbub;whine]
嗷,众口愁也。——《说文》
鸿雁于飞,哀鸣嗷嗷。——《诗·小雅·鸿雁》
(3) 又如:嗷然(大喊大叫的样子)
(4) 叫呼声;喧杂声 [cry]
声嗸儗以寂寥兮。——《楚辞·惜贤》。注:“呼声也。”
谗口嗸嗸。——《汉书·刘向传》。注:“众声也。”
(5) 又如:嗷嘈(吵闹);嗷骚(喧扰,不平静)
嗷嗷待哺
嘈的拼音:cáo(ㄘㄠˊ)
⒈ 杂乱,杂声:嘈杂。嘈嘈(形容急促或杂乱的声音)。嘈嗷(形容虫鸟鸣叫声)。
嘈字UNICODE编码U+5608,10进制: 22024,UTF-32: 00005608,UTF-8: E5 98 88。
嘈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嘈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䜊
形声:从口、曹声
noisy
详细解释◎ 嘈的拼音: cáo
〈词性:形〉
(1) 喧闹 [noisy]
耳嘈嘈以失听。——《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
望廊下有灯烛火,且人口嘈杂。——洪迈《夷坚三志》
(2) 又如:嘈嚷(吵嚷);嘈啐(喧闹声)
(3) 指胃部难受,不舒服 [(stomach) unwell;indisposed]
桃子吃多了,也有些嘈人。——《西游记》
(4) 又如:心嘈(嘈人。胃部难受。中医学病症名。似饥非饥,似痛非痛,多见于胃炎及溃疡病等)
嘈嘈、嘈杂、嘈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