坌勃
【拼音】: bèn bó 【注音】: ㄅㄣˋㄅㄛˊ 【结构】: 坌(上下结构)勃(左右结构)坌勃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1.纷飞升腾貌。坌勃[bènbó]⒈纷飞升腾貌。
基础解释纷飞升腾貌。
引证解释⒈纷飞升腾貌。引唐陆龟蒙《记稻鼠》:“乾符己亥岁,震泽之东曰吴兴,自三月不雨至於七月。常时污坳沮洳者,埃壒坌勃。”宋王禹偁《诅掠剩神文序》:“具纸蚨绘骏以焚之,烟气坌勃,翳於予舍。”
网络解释坌勃坌勃,读音为bènbóㄅㄣˋㄅㄛˊ,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纷飞升腾貌。
综合释义纷飞升腾貌。唐陆龟蒙《记稻鼠》:“乾符己亥岁,震泽之东曰吴兴,自三月不雨至於七月。常时污坳沮洳者,埃壒坌勃。”宋王禹偁《诅掠剩神文序》:“具纸蚨绘骏以焚之,烟气坌勃,翳於予舍。”
汉语大词典纷飞升腾貌。唐陆龟蒙《记稻鼠》:“乾符己亥岁,震泽之东曰吴兴,自三月不雨至于七月。常时污坳沮洳者,埃壒坌勃。”宋王禹偁《诅掠剩神文序》:“具纸蚨绘骏以焚之,烟气坌勃,翳于予舍。”
坌的拼音:bèn(ㄅㄣˋ)
⒈ 尘埃。
⒉ 聚积。
⒊ 粗劣。
⒋ 古同“笨”,蠢笨。
坌字UNICODE编码U+574C,10进制: 22348,UTF-32: 0000574C,UTF-8: E5 9D 8C。
坌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坌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坋
形声:从土、分声
dust, earth; a bank of earth; to dig; to bring together
详细解释◎ 坌的拼音: bèn
〈词性:名〉
(1) 尘埃 [dust]
霏霏散浮烟,霭霭集微坌。——元好问《戊戌十月山阳雨夜》
(2) 又如:微坌(微尘)
◎ 坌的拼音: bèn
〈词性:动〉
(1) 指尘土飞扬着落在物体上 [fly upward]
逆风扬尘,尘不及彼,还坌己身。——《四十二章经》
(2) 又如:坌并(飞扬洒落);坌起(飞起,扬起)
(3) 涌出 [gush]。如:坌溢(喷涌充溢);坌愤(郁愤迸发)
(4) 聚集;合 [assemble;gather]
敌四万众坌集,傅城而阵。——《宋史·种世衡传》
(5) 又如:坌沓(会合,聚合)
(6) 〈词性:方〉∶翻起或松动泥土 [turn up the soil]。如:坌土;坌地
◎ 坌的拼音: bèn
〈词性:形〉
(1) 粗笨 [clumsy]
我似那灵禽在后,你这等笨鸟先飞。——元· 关汉卿《陈母教子》
(2) 也说“笨鸟先飞”、“夯雀儿先飞”
咱们家没人,俗话说的,“夯雀儿先飞”,省的“临时丢三落四的不齐全,令人笑话。——《红楼梦》
(3) 又如:坌工(粗活,笨重的劳动);坌鸟先飞(笨鸟先飞,喻笨人做事比人先动手)
勃的拼音:bó(ㄅㄛˊ)
⒈ 突然,忽然:勃然(a.突然,如“勃勃大怒”;b.兴起的样子,如“勃勃作色”)。
⒉ 变色的样子:勃腾腾(怒气上冲的样子)。
⒊ 旺盛,兴起:勃起。勃发。勃蓬。
勃的拼音:bèi(ㄅㄟˋ)
⒈ 古同“悖”,违背事理,惑乱糊涂。
勃字UNICODE编码U+52C3,10进制: 21187,UTF-32: 000052C3,UTF-8: E5 8B 83。
勃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勃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㔜㪍孛渤
suddenly
形声:从力、孛声
suddenly, sudden, quick
详细解释◎ 勃的拼音: bó
〈词性:动〉
(1) (形声。从力,孛( bèi )声。本义:排,推动) 同本义 [push]
勃,排也。——《说文》
勃,展也。——《广雅》。今苏俗语以力旋转物曰勃。
(2) 又如:勃郁(风回旋的样子;郁结);勃屑(即勃窣)
◎ 勃的拼音: bó
〈词性:形〉
(1) 兴起;旺盛 [vigorous]
气喷勃以布覆兮。——马融《长笛赋》
勃勃,盛也。——《广雅》
勃然平世之俗起焉。——《荀子·非十二子》。注:“兴起貌。”
(2) 又如:蓬勃(繁荣;旺盛);勃腾腾(烟气上升的样子;怒气上升的样子);勃勃(烟气上升的样子)
(3) 通“悖”。乖戾 [stubborn]
彻志之勃,解心之谬。——《庄子·庚桑楚》
利在故新相反,前后相勃。——《韩非子·定法》
(4) 又如:勃乱(行止违背常理);勃逆(叛逆);勃谿(相争吵。今婆媳不和叫妇姑勃谿)
(5) 变容、变色的样子 [change countenance]
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论语·乡党》
(6) 又如:勃如(脸色变成庄重的样子);勃然(发怒变色的样子;突然;兴起的样子)
◎ 勃的拼音: bó
〈词性:名〉
(1) 粉末;粉状物 [powder]
有黄黑勃,着之污人手。——《农政全书·种植》
(2) 姓
勃勃、勃发、勃起、勃然、勃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