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大全

坳堂的拼音_ao tang是什么意思

坳堂

【拼音】: ào táng 【注音】: ㄠˋㄊㄤˊ 【结构】: 坳(左右结构)堂(上下结构) 【简体】: 坳堂 【繁体】: 坳堂

坳堂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堂上的低洼处,堂上的低洼地方。坳堂[àotáng]⒈堂上的低洼处。

引证解释⒈堂上的低洼处。引《庄子·逍遥游》:“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王先谦集解引支遁云:“谓堂有坳垤形也。”唐杨炯《浮沤赋》:“况曲涧兮增波,復坳堂兮涨水。”宋苏轼《和参寥》诗:“芥舟只合在坳堂,纸帐心期老孟光。”

网络解释坳堂坳堂,拼音是àotáng,意指堂上的低洼处。

综合释义堂上的低洼处。《庄子·逍遥游》:“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王先谦集解引支遁云:“谓堂有坳垤形也。”唐杨炯《浮沤赋》:“况曲涧兮增波,復坳堂兮涨水。”宋苏轼《和参寥》诗:“芥舟只合在坳堂,纸帐心期老孟光。”

汉语大词典堂上的低洼处。《庄子·逍遥游》:“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王先谦集解引支遁云:“谓堂有坳垤形也。”唐杨炯《浮沤赋》:“况曲涧兮增波,复坳堂兮涨水。”宋苏轼《和参寥》诗:“芥舟只合在坳堂,纸帐心期老孟光。”

国语辞典堂上的低洼地方。坳堂[āotáng]⒈堂上的低洼地方。引《庄子·逍遥游》:「复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辞典修订版堂上的低洼地方。《庄子.逍遥游》:「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其他释义1.堂上的低洼处。

关于坳堂的诗词

《村舍作·野水坳堂浅》

坳的意思

  拼音  ào   注音  ㄠˋ   
部首  土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86  FXLN  五笔98  FXET  仓颉  GVIS  郑码  BZZY  四角  44127  结构  左右电码  0991  区位  5974  统一码  5773  笔顺  一丨一フフ丶フ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坳的拼音:ào(ㄠˋ)  

⒈ 山间的平地:山坳。坳口(山或丘陵间的较低处,多为穿过山岭的通道)。

统一码

坳字UNICODE编码U+5773,10进制: 22387,UTF-32: 00005773,UTF-8: E5 9D B3。

坳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坳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㘬㘭垇

汉英互译

col

造字法

形声:从土、幼声

English

a hollow in the ground, a cavity, depression; undulating, depresse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坳的拼音:

ào  

〈词性:名〉

(1) (形声。从土,幼声。本义:低凹的地方)

(2) 同本义 [hollow]

下者飘转沉塘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 又如:坳窊(地面的低洼处);坳堂(堂上的低洼处);坳洼(地面的低洼处)

(4) 山间的平地 [a flabland in a mountain range;col]

下至山坳,瞑色已合。——《徐霞客游记》

(5) 又如:山坳(山间平地)

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井冈翠竹》

  拼音  táng   注音  ㄊㄤˊ   
部首  土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  IPKF  仓颉  FBRG  郑码  KOJB  四角  90104  结构  上下电码  1016  区位  4435  统一码  5802  笔顺  丨丶ノ丶フ丨フ一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堂的拼音:táng(ㄊㄤˊ)  

⒈ 正房,高大的房子:堂屋。堂客。堂倌。礼堂。澡堂。

⒉ 同祖父的亲属关系:堂房。堂兄弟。

⒊ 旧时官吏审案办事的地方:大堂。公堂。过堂。

⒋ 量词:上了一堂课。一堂家具。

统一码

堂字UNICODE编码U+5802,10进制: 22530,UTF-32: 00005802,UTF-8: E5 A0 82。

堂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堂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㙶坣隚

汉英互译

hall、of the same clan、the main room of a house

造字法

形声:从尚、土声

English

hall; government offic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堂的拼音: táng  

〈词性:名〉

(1) (形声。从土,尚声。“尚”有“高”义。本义:殿堂。高于一般房屋,用于祭献神灵、祈求丰年)

(2) 同本义[hall;a hall or room for a specific purpose]

堂,殿也。——《说文》。段注:“古曰堂, 汉以后曰殿。古上下皆称堂, 汉上下皆称殿。至 唐以后,人臣无有称殿者矣。”

殿,堂之高大者也。——《说文古本考》

立于西堂。——《书·顾命》

吾见封之若堂者矣。——礼记·檀弓》。注:“堂形四方而高。”

王坐于堂上。——《孟子·梁惠王上》

燕坐于华堂之上。——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观其坐高堂。——明· 刘基《卖柑者言》

华堂旅会。——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3) 又如:堂上(殿堂上);堂下(宫殿、厅堂阶下);堂宇(殿堂的顶棚);堂事(于正厅祭祀祖先之事);堂阶(堂下的台阶);堂阁(殿堂楼阁);堂廉(殿堂的侧边)

(4) 后泛指房屋的正厅 [the principal room of a house]

审堂下之阴。——《吕氏春秋·察今》

堂前松柱。——晋· 干宝《搜神记》

崔九堂前几度闻。—— 唐· 杜甫《江南逢季龟年》

堂有炼珍。——清· 周容《芋老人传》

(5) 又如:堂轴(挂在厅堂壁上的字画);高堂(高大的厅堂);堂户(门庭之内);堂筵(堂中坐席);堂坳(堂的低处;泛指低洼之处);堂扁(厅堂上的题额);堂室(厅堂和内室);堂前(正房前面;正厅);堂房(堂和房)

(6) 旧时官府议论政事、审理案件的地方 [principal hall in a yamen;court of law]

宾客满堂。——《史记·魏公子列传》

(7) 如:堂参(于公堂上参谒上司);大堂(衙门中审理案件的厅堂);过堂;堂食(堂馔。堂餐。唐时政事堂的公膳);堂案(唐代宰相政事堂的文书档案);堂厨(政事堂的公膳房)

(8) 尊称别人的母亲 [mother]。如:令堂;萱堂

(9) 用于商店、厅事、书斋名称 [name for shops,stores,etc.]。如:同仁堂;杜甫草堂;春在堂

(10) 也指署事的官吏 [official]。如:堂官(明清时各部主官的称谓);都御史称都堂;尚书称部堂;府州县正印官称正堂

(11) 山上宽阔平坦的地方 [open place on the mountain]

外堂即向东之坞。——《徐霞客游记》

(12) 佛堂 [temple]。如:堂头(寺院中对方丈的称呼);堂头和尚(僧寺住持)

词性变化

堂的拼音: táng  

〈词性:形〉

(1) 在外表、举止或言语上表现出尊严的 [dignified]。如:堂堂大丈夫;堂而皇之,堂哉皇哉(形容公然、大模大样或有气派)

(2) 同一祖父但不同父亲的兄弟姊妹关系 [people of same clan]。如:堂族(关系较远的同族);堂姊妹

(3) 高显的样子 [high]

刊层平堂,设切崖。——《文选·张衡·西京赋》

堂的拼音: táng  

〈词性:量〉

用于分节的课程或一套物件。如:一堂课;一堂家具

常用词组

堂奥、堂而皇之、堂房、堂倌、堂皇、堂会、堂客、堂上、堂堂、堂堂正正、堂屋、堂子

成语首拼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