坼罅
【拼音】: chè xià 【注音】: ㄔㄜˋㄒ一ㄚˋ 【结构】: 坼(左右结构)罅(左右结构)坼罅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亦作'坼嫮'。破裂;裂缝。
基础解释亦作/'坼嫮/',见/'坼罅/'。破裂;裂缝。
引证解释⒈亦作“坼嫮”。破裂;裂缝。引《汉书·礼乐志》“众嫭并,绰奇丽”颜师古注引晋晋灼曰:“嫭音坼罅之罅。”《汉书·韩安国传》“即以嫮鄙小县”颜师古注引晋晋灼曰:“嫮音坼嫮之嫮。”《文选·左思<蜀都赋>》“紫棃津润,樼栗罅发”晋刘逵注:“《传》曰:榛栗枣脩。罅发,栗皮坼罅而发也。”元柳贯《游五泄山》诗之四:“赤日行空垂倒景,青天坼罅拔飞流。”
网络解释坼罅坼罅,读音为chèxià,汉语词语,意思为破裂;裂缝。
综合释义亦作“坼嫮”。破裂;裂缝。《汉书·礼乐志》“众嫭并,绰奇丽”颜师古注引晋晋灼曰:“嫭音坼罅之罅。”《汉书·韩安国传》“即以嫮鄙小县”颜师古注引晋晋灼曰:“嫮音坼嫮之嫮。”《文选·左思<蜀都赋>》“紫棃津润,樼栗罅发”晋刘逵注:“《传》曰:榛栗枣脩。罅发,栗皮坼罅而发也。”元柳贯《游五泄山》诗之四:“赤日行空垂倒景,青天坼罅拔飞流。”
汉语大词典亦作“坼嫭”。破裂;裂缝。《汉书·礼乐志》“众嫭并,绰奇丽”颜师古注引晋晋灼曰:“嫭音坼罅之罅。”《汉书·韩安国传》“即以嫭鄙小县”颜师古注引晋晋灼曰:“嫭音坼嫭之嫭。”《文选·左思〈蜀都赋〉》“紫梨津润,榛栗罅发”晋刘逵注:“《传》曰:榛栗枣脩。罅发,栗皮坼罅而发也。”元柳贯《游五泄山》诗之四:“赤日行空垂倒景,青天坼罅拔飞流。”
其他释义1.亦作'坼嫮'。2.破裂;裂缝。
坼的拼音:chè(ㄔㄜˋ)
⒈ 裂开:干坼。坼裂。天旱地坼。
坼字UNICODE编码U+577C,10进制: 22396,UTF-32: 0000577C,UTF-8: E5 9D BC。
坼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坼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拆斥
形声:从土、斥声
split, tear, open
详细解释◎ 坼的拼音: chè
〈词性:动〉
(1) (形声。从土,斥声。本义:裂开,分裂) 同本义 [crack;split open]
坼,裂也。——《说文》。按,土裂。
天旱地坼。——《淮南子·本经》。注:“燥裂也。”
不坼不副。——《诗·大雅·生民》
百果草木皆甲坼。——《易·解》
(2) 又如:坼甲(草木种子外皮开裂而萌芽);坼腹(剖腹。指难产。剖腹而生)
◎ 坼的拼音: chè
〈词性:名〉
(1) 裂缝 [crack]
卜人占坼。——《周礼·占人》
(2) 又如:坼兆(龟甲、兽骨占卜时,裂纹所显示的预兆);坼罅(裂缝)
坼裂
罅的拼音:xià(ㄒ一ㄚˋ)
⒈ 缝隙,裂缝:云罅。石罅。罅缝。罅隙。罅漏(缝隙,喻事情的漏洞)。
罅字UNICODE编码U+7F45,10进制: 32581,UTF-32: 00007F45,UTF-8: E7 BD 85。
罅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罅字收录于 现通表 。
㙤鏬鎼
形声:左形右声
crack, fissure, split
详细解释◎ 罅的拼音: xià
〈词性:动〉
(1) (形声。从缶( fǒu ),虖( hū )声。缶,瓦器。本义:裂,开裂) 同本义 [chink;crack]
罅,裂也。——《说文》。朱骏声曰:“烧缶善裂,即考工旊人所谓薜也。”
刘注:“栗皮拆罅而发也。”
当中还罅着几寸宽一个空当儿。——《老残游记》
如合掌,中罅。——《徐霞客游记》
(2) 又如:罅裂(开裂);罅发(爆裂;开裂)
◎ 罅的拼音: xià
〈词性:名〉
(1) 裂缝;缝隙 [crack]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宋· 苏轼《石钟山记》
多松,生石罅,皆平顶。——清· 姚鼐《登泰山记》
(2) 又如:罅穴(缝隙和漏洞);罅洞(缝隙和漏洞);罅隙;罅缝
(3) 漏洞 [loopholes]
姑且修弊补罅,休劳息困,以与久疲之民相安。——王守仁《处置平复地方以图久安疏》
(4) 又如:罅缺(缺漏)
罅漏、罅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