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尘
【拼音】: āi chén 【结构】: 埃(左右结构)尘(上下结构) 【简体】: 埃尘 【繁体】: 埃塵 【拼音】: āi chén埃尘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1.尘土。2.喻尘世。3.地面上。多见于戏曲。埃尘[āichén]⒈尘土。⒉喻尘世。⒊地面上。多见于戏曲。
引证解释⒈尘土。引《后汉书·光武帝纪上》:“瞰临城中,旗帜蔽野,埃尘连天,鉦鼓之声闻数百里。”唐孟郊《罗氏花下奉招陈侍御》诗:“眼见枝上春,落地成埃尘。”宋欧阳修《同年秘书丞陈动之挽词》之一:“富贵声名岂足论,死生荣辱等埃尘。”⒉喻尘世。引汉张衡《归田赋》:“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唐白居易《奉和晋公侍中蒙除留守行及洛师感悦发中斐然成咏》:“鸞凤翱翔在寥廓,貂蝉萧洒出埃尘。”宋范成大《西江有单鹄行》:“方知翅翎俊,可以凌埃尘。”⒊地面上。多见于戏曲。引《再生缘》第五八回:“送出仪门登了轿,忙忙的,拦轩一拱到埃尘。”京剧《盗宗卷》:“[张苍唱]张苍撩袍跪埃尘,拜谢我主的爵禄恩。”
网络解释埃尘埃尘,汉语词汇。
释义1、尘土。2、尘世。3、地面上。
网友释义埃尘,读音为āichén,汉语词语,意思是尘土。尘世。地面上。
汉语大词典(1).尘土。《后汉书·光武帝纪上》:“瞰临城中,旗帜蔽野,埃尘连天,钲鼓之声闻数百里。”唐孟郊《罗氏花下奉招陈侍御》诗:“眼见枝上春,落地成埃尘。”宋欧阳修《同年秘书丞陈动之挽词》之一:“富贵声名岂足论,死生荣辱等埃尘。”(2).喻尘世。汉张衡《归田赋》:“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唐白居易《奉和晋公侍中蒙除留守行及洛师感悦发中斐然成咏》:“鸾凤翱翔在寥廓,貂蝉萧洒出埃尘。”宋范成大《西江有单鹄行》:“方知翅翎俊,可以凌埃尘。”(3).地面上。多见于戏曲。《再生缘》第五八回:“送出仪门登了轿,忙忙的,拦轩一拱到埃尘。”京剧《盗宗卷》:“[张苍唱]张苍撩袍跪埃尘,拜谢我主的爵禄恩。”
国语辞典飞扬的尘土。埃尘[āichén]⒈飞扬的尘土。引《后汉书·卷六〇下·蔡邕传》:「曾不能拔萃出群,扬芳飞文,登天庭,序彝伦,扫六合之秽慝,清宇宙之埃尘。」《文选·刘公干·赠五官中郎将诗四首之二》:「素叶随风起,广路扬埃尘。」⒉比喻世务纷乱污浊。引《文选·张衡·归田赋》:「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文选·左思·招隐诗二首之二》:「结绶生缠牵,弹冠去埃尘。」
辞典修订版飞扬的尘土。《后汉书.卷六零下.蔡邕传》:「曾不能拔萃出群,扬芳飞文,登天庭,序彝伦,扫六合之秽慝,清宇宙之埃尘。」《文选.刘公干.赠五官中郎将诗四首之二》:「素叶随风起,广路扬埃尘。」比喻世务纷乱污浊。《文选.张衡.归田赋》:「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文选.左思.招隐诗二首之二》:「结绶生缠牵,弹冠去埃尘。」
埃尘造句
1.屋内已是一片尘土,现在又在跌下去的人四周飞扬起更浓的尘埃,尘埃中隐约只见一些胳膊大腿纠缠在一起。
2.在照进窗隙强烈的阳光里面,我们可以看见虚空中飞扬的尘埃,那些尘埃粒粒分明,但无法破坏光线的本质。在黑暗中,我们完全见不到尘埃,尘埃就一层层的增加,使我们陷入更深的黑暗。
3.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埃尘。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
4.昔年轮囷,峤峤不臣。输于洪炉,出于埃尘。逝者难追,墨亦如人。时不我待,莫负此身。燕垒生
5.温暖的阳光自玻璃中布满了桌上,许多纤细的埃尘在光中凌乱飞舞,四周阒无人声,冬日的午后真静谧得可爱。
6.只求每时分给我不死的印痕,变一颗埃尘,一颗无形的埃尘,追随着造化的车轮,进行,进行……徐志摩
7.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
8.他在有限中见着永恒;他的精神似一粒无形的埃尘,追随造化车轮不停地前进;他的灵海中常常啸响着伟大的波涛,应和更伟大的脉搏,更伟大的灵潮。【https://www.chazidian.com/zj-514/埃尘造句】
关于埃尘的诗词
《山居诗·尘埃中更有埃尘》 《红梅二绝·幽香妙色净埃尘》 《寄彭年·纷纷声里满埃尘》 《七言·向身方始出埃尘》 《沁园春·簿领埃尘》 《兰昌宫·宫门两片掩埃尘》 《落花·残英片片入埃尘》 《咏叔英·白襕憔悴走埃尘》 《冠帻峰·渡江行役走埃尘》 《客怀·衣袂半埃尘》
埃的拼音:āi(ㄞ)
⒈ 灰尘:尘埃。
⒉ 公制长度单位,一万万分之一厘米,常用以表示光波的波长及其他微小长度。
埃字UNICODE编码U+57C3,10进制: 22467,UTF-32: 000057C3,UTF-8: E5 9F 83。
埃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埃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雉
angstrom、dust
形声:从土、矣声
fine dust, dirt
详细解释◎ 埃的拼音: āi
〈词性:名〉
(1) (形声。从土,矣声。本义:尘土;灰尘) 同本义 [dust]
埃,尘也。——《说文》
埃,谓风扬尘也。——《苍颉篇》
灰尘曰埃。——《通俗文》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庄子·逍遥游》
埃不漫。——《列子·黄帝》
溘埃风余上征。——《离骚》
风淫所胜,则太虚埃昏。——《素问·至真要大论》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荀子·劝学》
(2) 又如:埃尘(飞扬的尘土);埃垢(灰尘污垢);埃土(泥土,尘土)
◎ 埃的拼音: āi
〈词性:名〉
(1) 埃及的略称 [Egypt]
(2) 两种波长单位的任一种 [angstrom]
(3) 一百亿分之一米,即10 -10 米
(4) 镉的红色谱线波长除以6438.4696
埃菲尔铁塔、埃米尔
尘(塵)的拼音:chén(ㄔㄣˊ)
⒈ 飞扬的灰土:尘土。尘埃。尘垢。尘芥(尘土和小草,喻轻微的事物)。粉尘。烟尘。甚嚣尘上。望尘莫及。
⒉ 佛家、道家指人间:红尘。尘世。
尘字UNICODE编码U+5C18,10进制: 23576,UTF-32: 00005C18,UTF-8: E5 B0 98。
尘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尘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塵
dirt、dust、this world
会意
详细解释◎ 尘的拼音:
塵 chén
〈词性:名〉
(1) (会意。《说文》从三“鹿”,从“土”,表示鹿群行扬起尘土的意思。楷书简去重迭的部分,只保留一个“鹿”。现行简化字“尘”,也是一个从“小”从“土”的会意字。本义:尘土)
(2) 同本义 [dust]
湫隘嚣尘。——《左传·昭公三年》。注:“土也。”
尘埃也。——《庄子·逍遥游》
而游于尘垢之外。——《庄子·齐物论》
朱尘筵些。——《楚辞·招魂》
满面尘灰烟火色。——唐· 白居易《卖炭翁》
渭城朝雨浥轻尘。—— 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 又如:浮尘;降尘;灰尘(尘土);一尘不染;尘封(盖满灰尘);尘涓(尘埃与一滴水。比喻细微);尘芥(尘土与草芥。比喻无价值的东西);尘沙(因风飞扬的灰沙)
(4) 喻庸俗肮脏或指庸俗肮脏的事物 [dirty thing]
春不得避风尘。——晁错《论贵粟疏》
惊尘蔽天。——马中锡《中山狼传》
(5) 又如:尘陋(凡俗浅陋)
(6) 尘世,人世间,俗间。又称:尘间;尘浊;尘市;尘域;尘堀;尘区;尘海 [the world]。如:红尘(旧称繁华的社会,也泛指人世间);尘凡(凡尘;尘世)
(7) 踪迹;业迹 [trace]。如:步后尘;前尘(遗尘。从前的或从前经历的事)
(8) 重量单位。十埃为“尘” [chen]
(9) 姓
◎ 尘的拼音:
塵 chén
〈词性:动〉
(1) 蒙上灰尘,弄脏 [stain;dirt]
无将大车,祗自尘兮。——《诗·小雅·无将大车》
(2) 又如:尘颜(尘容);尘黩(玷污);尘面(尘污的脸面);尘目
谦词,有污尊目
尘埃、尘饭涂羹、尘肺、尘封、尘垢、尘寰、尘芥、尘仆、尘世、尘事、尘俗、尘土、尘网、尘嚣、尘杂、尘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