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煤
【拼音】: āi méi 【注音】: ㄞㄇㄟˊ 【结构】: 埃(左右结构)煤(左右结构)埃煤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犹灰尘。埃煤[āiméi]⒈犹灰尘。
引证解释⒈犹灰尘。引唐刘禹锡《山南西道新修驿路记》:“溃为埃煤,一篲可埽。”
网络解释埃煤埃煤,是汉语词汇,拼音是āiméi,释义为灰尘
综合释义犹灰尘。唐刘禹锡《山南西道新修驿路记》:“溃为埃煤,一篲可埽。”
其他释义1.犹灰尘。
埃的拼音:āi(ㄞ)
⒈ 灰尘:尘埃。
⒉ 公制长度单位,一万万分之一厘米,常用以表示光波的波长及其他微小长度。
埃字UNICODE编码U+57C3,10进制: 22467,UTF-32: 000057C3,UTF-8: E5 9F 83。
埃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埃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雉
angstrom、dust
形声:从土、矣声
fine dust, dirt
详细解释◎ 埃的拼音: āi
〈词性:名〉
(1) (形声。从土,矣声。本义:尘土;灰尘) 同本义 [dust]
埃,尘也。——《说文》
埃,谓风扬尘也。——《苍颉篇》
灰尘曰埃。——《通俗文》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庄子·逍遥游》
埃不漫。——《列子·黄帝》
溘埃风余上征。——《离骚》
风淫所胜,则太虚埃昏。——《素问·至真要大论》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荀子·劝学》
(2) 又如:埃尘(飞扬的尘土);埃垢(灰尘污垢);埃土(泥土,尘土)
◎ 埃的拼音: āi
〈词性:名〉
(1) 埃及的略称 [Egypt]
(2) 两种波长单位的任一种 [angstrom]
(3) 一百亿分之一米,即10 -10 米
(4) 镉的红色谱线波长除以6438.4696
埃菲尔铁塔、埃米尔
煤的拼音:méi(ㄇㄟˊ)
⒈ 古代的植物压埋在地底下,在不透空气或空气不足的条件下,受到地下的高温和高压年久变质而形成的黑色或黑褐色矿物:煤矿。煤田。煤层。煤气。煤焦油。煤精。
⒉ 烟气凝结的黑灰,为制墨的主要原料:煤炱。松煤(松烟)。
煤字UNICODE编码U+7164,10进制: 29028,UTF-32: 00007164,UTF-8: E7 85 A4。
煤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煤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coal
形声:从火、某声
coal, coke, charcoal, carbon
详细解释◎ 煤的拼音: méi
〈词性:名〉
(1) (形声。从火,某声。本义:烟尘)
(2) 同本义 [soot]。如:煤尾(屋中的烟尘)。又指制墨的烟灰
试扫其煤以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也。——宋· 沈括《梦溪笔谈》
(3) 指墨 [ink]
中官欲于苑中作墨灶,取西湖九里松作煤。—— 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
(4) 又如:煤精(煤的一种。色黑,质硬,可用以雕刻工艺品)
(5) 灯芯的余烬,即灯花 [snuff]。如:煤火(煤燃烧时的火焰)
(6) 煤炭,一种黑色固体矿物 [coal]。如:煤毒(即煤气);煤炸(小煤块);煤掌(煤矿井下的工作面);煤气灶(以煤气为燃料的灶具)
煤仓、煤层、煤房、煤矸石、煤核、煤核儿、煤焦油、煤矿、煤气、煤气灯、煤气罐、煤气中毒,煤炭中毒、煤球、煤炭、煤田、煤烟、煤窑、煤油、煤渣、煤柱、煤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