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雾
【拼音】: āi wù 【注音】: ㄞㄨˋ 【结构】: 埃(左右结构)雾(上下结构) 【繁体】: 埃霧埃雾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1.尘雾。2.喻世俗的污浊。埃雾[āiwù]⒈尘雾。⒉喻世俗的污浊。
基础解释尘雾。喻世俗的污浊。
引证解释⒈尘雾。引《新唐书·李密传》:“既两军接,埃雾嚣塞。”宋邵博《闻见后录》卷一:“日色甚炽,埃雾涨天。”⒉喻世俗的污浊。引《后汉书·陈蕃传》:“彼非不能絜情志,违埃雾也。”
网络解释埃雾埃雾āiwù
综合释义尘雾。《新唐书·李密传》:“既两军接,埃雾嚣塞。”宋邵博《闻见后录》卷一:“日色甚炽,埃雾涨天。”喻世俗的污浊。《后汉书·陈蕃传》:“彼非不能絜情志,违埃雾也。”
汉语大词典(1).尘雾。《新唐书·李密传》:“既两军接,埃雾嚣塞。”宋邵博《闻见后录》卷一:“日色甚炽,埃雾涨天。”(2).喻世俗的污浊。《后汉书·陈蕃传》:“彼非不能絜情志,违埃雾也。”
埃的拼音:āi(ㄞ)
⒈ 灰尘:尘埃。
⒉ 公制长度单位,一万万分之一厘米,常用以表示光波的波长及其他微小长度。
埃字UNICODE编码U+57C3,10进制: 22467,UTF-32: 000057C3,UTF-8: E5 9F 83。
埃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埃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雉
angstrom、dust
形声:从土、矣声
fine dust, dirt
详细解释◎ 埃的拼音: āi
〈词性:名〉
(1) (形声。从土,矣声。本义:尘土;灰尘) 同本义 [dust]
埃,尘也。——《说文》
埃,谓风扬尘也。——《苍颉篇》
灰尘曰埃。——《通俗文》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庄子·逍遥游》
埃不漫。——《列子·黄帝》
溘埃风余上征。——《离骚》
风淫所胜,则太虚埃昏。——《素问·至真要大论》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荀子·劝学》
(2) 又如:埃尘(飞扬的尘土);埃垢(灰尘污垢);埃土(泥土,尘土)
◎ 埃的拼音: āi
〈词性:名〉
(1) 埃及的略称 [Egypt]
(2) 两种波长单位的任一种 [angstrom]
(3) 一百亿分之一米,即10 -10 米
(4) 镉的红色谱线波长除以6438.4696
埃菲尔铁塔、埃米尔
雾(霧)的拼音:wù(ㄨˋ)
⒈ 接近地面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后飘浮在空气中的小水点:雾气。雾霭。迷雾。云雾。雾淞(通称“树挂”)。
⒉ 像雾的东西:烟雾。雾剂。喷雾器。
雾字UNICODE编码U+96FE,10进制: 38654,UTF-32: 000096FE,UTF-8: E9 9B BE。
雾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雾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雺霚霧
brume、fog、mist、reek
形声:从雨、务声
fog, mist, vapor, fine spray
详细解释◎ 雾的拼音:
霧 wù
〈词性:名〉
(1) 接近地面的空气中的水蒸气 [fog]。由于接触较冷的地表,因而凝结成小水滴或冰晶,使能见度不足一公里,就叫做“雾”,与云的区别只是雾较贴近地面;有时区别于霭的是不太透明。如:大雾;浓雾;雾合(如云雾般的聚合);雾析(雾气消散);雾岑(云雾缭绕的山峰);雾卷(雾气离散);雾杳(雾气深广的样子);雾会(如云雾般聚集在一起。形容其多);雾驳(形容事物像雾色一样斑斓驳杂)
(2) 像雾的许多小水滴 [spray]。如:喷雾器
◎ 雾的拼音:
霧 wù
〈词性:形〉
(1) 比喻轻细的 [light]。如:雾绡(像薄雾一般的轻纱)
(2) 比喻浓密的 [dense]。如:雾鬣(细密的鬣毛)
(3) 昏晦,昏暗 [dim]。如:雾塞(形容昏昧)
(4) 比喻头发的堆卷盘旋,有如雾气的舒腾 [scattered]。如:雾鬟(形容女子头发像云雾般的堆卷盘旋);雾鬓风鬟(形容女子发髻松散的样子)
雾沉沉、雾化、雾里看花、雾茫茫、雾气、雾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