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安库
【拼音】: bèi ān kù 【注音】: ㄅㄟˋㄢㄎㄨˋ 【结构】: 备(上下结构)安(上下结构)库(半包围结构) 【简体】: 备安库 【繁体】: 備安庫备安库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储粮以备荒的仓库。备安库[bèiānkù]⒈储粮以备荒的仓库。
引证解释⒈储粮以备荒的仓库。引《宋史·辛弃疾传》:“未期岁,积鏹至五十万緡,牓曰‘备安库’。谓闽中土狭民稠,岁俭则糴于广,今幸连稔,宗室及军人入仓请米,出则糶之,候秋贾贱,以备安钱糴二万石,则有备无患矣。”
网络解释备安库bèiānkù
综合释义储粮以备荒的仓库。《宋史·辛弃疾传》:“未期岁,积鏹至五十万緡,牓曰‘备安库’。谓闽中土狭民稠,岁俭则糴于广,今幸连稔,宗室及军人入仓请米,出则糶之,候秋贾贱,以备安钱糴二万石,则有备无患矣。”储蓄米粮以备荒年的仓库。《宋史.卷四零一.辛弃疾传》:「弃疾为宪时,尝摄帅,每叹曰:『福州前枕大海,为贼之渊,上四郡民顽犷易乱,帅臣空竭,急缓奈何!』至是务为镇静,未期岁,积镪至五十万缗,牓曰:『备安库』。」
网友释义bèiānkù储粮以备荒的仓库。《宋史·辛弃疾传》:“未期岁,积镪至五十万缗,牓曰‘备安库’。谓闽中土狭民稠,岁俭则籴于广,今幸连稔,宗室及军人入仓请米,出则糶之,候秋贾贱,以备安钱籴二万石,则有备无患矣。”
汉语大词典储粮以备荒的仓库。《宋史·辛弃疾传》:“未期岁,积镪至五十万缗,榜曰‘备安库’。谓闽中土狭民稠,岁俭则籴于广,今幸连稔,宗室及军人入仓请米,出则粜之,候秋贾贱,以备安钱籴二万石,则有备无患矣。”
国语辞典储蓄米粮以备荒年的仓库。备安库[bèiānkù]⒈储蓄米粮以备荒年的仓库。引《宋史·卷四〇一·辛弃疾传》:「弃疾为宪时,尝摄帅,每叹曰:『福州前枕大海,为贼之渊,上四郡民顽犷易乱,帅臣空竭,急缓奈何!』至是务为镇静,未期岁,积镪至五十万缗,牓曰:『备安库』。」
辞典修订版储蓄米粮以备荒年的仓库。《宋史.卷四零一.辛弃疾传》:「弃疾为宪时,尝摄帅,每叹曰:『福州前枕大海,为贼之渊,上四郡民顽犷易乱,帅臣空竭,急缓奈何!』至是务为镇静,未期岁,积镪至五十万缗,牓曰:『备安库』。」
其他解释储蓄粮米以备荒年之仓。《宋史·辛弃疾传》:「辛弃疾知福州,积镪至五十万缗,牓曰备安库。谓,闽中土狭民稠,岁俭则籴于广。今幸连稔,米出即籴之,候秋价贱,以备安钱籴二万石,则有备无患兮。」
其他释义1.储粮以备荒的仓库。
备(備)的拼音:bèi(ㄅㄟˋ)
⒈ 具备;完备:具备。完备。求全责备(要求全面、完美)。
⒉ 预备;准备:预备。防备。准备。筹备。备案(向主管机关做书面报告,以备查考)。备注。备忘录。
⒊ 设备:设备。装备。军备。
备字UNICODE编码U+5907,10进制: 22791,UTF-32: 00005907,UTF-8: E5 A4 87。
备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备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備俻偹僃㑲
have、prepare
prepare, ready, perfect
详细解释◎ 备的拼音:
備 bèi
〈词性:形〉
(1) (形声。从人,備( bèi )声。本义:谨慎、警惕)
(2) 同本义 [cautious]
事戒不虞曰知备。——《大戴礼记·小辨》
备者,国之重也。——《墨子·七患》
且夫备有未至而设之。——《国语·周语》
貌若傥荡不备,然心甚谨密。——《汉书·史丹传》
(3) 又如:傥荡不备(行为无拘无束,不谨慎)
(4) 完备;齐备 [complete]
备,具也。——《广雅·释诂三》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易·系辞》
前人之述备矣。——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众妙毕备。——《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请备述之。——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5) 又如:德才兼备;完备(齐备)
(6) 通“惫”。疲乏;困顿 [dog-tired;very tired]
修容而以言,耻食以上交,以避农战,外交以备,国之危也。——《商君书·靳令》
孔子穷于陈蔡之间,七日不尝食,藜羹不糁,宰予备矣。——《吕氏春秋·慎人》
◎ 备的拼音:
備 bèi
〈词性:动〉
(1) 准备;预备 [prepare]
宗人举兽尾告备。——《仪礼·特牲馈食礼》
备物以将形。——《庄子·庚桑楚》
犹得备晨炊。——唐· 杜甫《石壕吏》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又备经年裹物之用。——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2) 又如:备马;备他充饥;备办;备课
(3) 防备;戒备 [guard against]
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孙子·虚实》
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史记·项羽本记》
(4) 又如:守备(防守戒备);备水(防备水患);备灾;备患(防备祸患)
(5) 储备 [store]
而设法备贮弹药。——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6) 又如:备料;备藏(收藏)
(7) 提供或装备 [有用的或必需的设施] [be equipped with]
事异则备变。——《韩非子·五蠹》
(8) 又如:所需各种农业机械无一不备;备榜(张榜;出榜)
(9) 凑数;充数 [simply fill the post;make up the number]
吾尝备位将相。——《汉书·萧望之传》
(10) 又如:备位(居官的自谦之词);备员(凑数,充数)
(11) 守备 [perform garrison duty]。如:备伍;备守(守备之器用);备边;备卫
◎ 备的拼音:
備 bèi
〈词性:名〉
(1) 设备;设施 [equipment;facilities]
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韩非子·五蠹》
(2) 又
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3) 又如:军备;装备
◎ 备的拼音:
備 bèi
〈词性:副〉
全部;完全;尽 [completely;entirely]
农事备收。——《礼记·月令》
诸侯备闻此言。——《左传·成公十三年》
备极欢洽。——《广东军务记》
备极护爱。——《聊斋志异·促织》
备鞍、备案、备办、备不住、备查、备尝辛苦、备份、备耕、备荒、备件、备具、备考、备课、备课、备料、备品、备取、备忘录、备用、备用品、备员、备战、备至、备注
安的拼音:ān(ㄢ)
⒈ 平静,稳定:安定。安心。安宁。安稳。安闲。安身立命。安邦定国。
⒉ 使平静,使安定(多指心情):安民。安慰。安抚。
⒊ 对生活工作等感觉满足合适:心安。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⒋ 没有危险,不受威协:平安。转危为安。
⒌ 装设:安置。安家立业。
⒍ 存着,怀着(某种念头,多指不好的):他安的什么心?
⒎ 疑问词,哪里:安能如此?
⒏ 姓。
安字UNICODE编码U+5B89,10进制: 23433,UTF-32: 00005B89,UTF-8: E5 AE 89。
安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安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侒
quiet、clam、safe、set、peaceful、tranquil、be satisfied、secure
危
会意:从宀、从女
详细解释◎ 安的拼音: ān
〈词性:形〉
(1) (会意。从“女”在“宀”下,表示无危险。本义:安定;安全;安稳)
(2) 同本义 [peaceful;quiet;calm;tranquil]
安,定也。——《尔雅》
共给之为安。——《庄子·天地》
好和不争曰安。——《周书·谥法》
心皆安下切上。——《仪礼·少牢礼》
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易·系辞下》
居安思危。——《左传·襄公十一年》
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然后得一夕安寝。——宋· 苏洵《六国论》
谢庄遂安。——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安睡;安寝;安抵(平安地抵达);心神不安;坐立不安;安枕(安安稳稳地睡觉);安帖(安定;平静;妥帖);安席(安稳地坐着;安静入睡)
(4) 安逸,安乐 [easy]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论语·学而》。
(5) 又如:安佚(安闲舒适);安堵(安居,不受骚扰);安坦(安心舒坦)
(6) 安详,从容不迫 [composed]。如:安童(僮仆,小厮);安娴(安详文雅);安谛(安详审慎);安矜(安祥稳重);安俟(安心等待);安宜(稳重)
(7) 安宁 [peaceful]
毅良久稍安。—— 唐· 李朝威《柳毅传》。
(8) 又如:安生(安宁);安豫(安宁快乐);安淳(安宁淳朴);安休
(9) 缓慢 [slowly]
安步以当车。——《战国策·齐策四》。
(10) 又如:安步(缓步徐行);安行
◎ 安的拼音: ān
〈词性:动〉
(1) 使安定 [stabilize]
与魏质以安其心。——《韩非子·存韩》
可以为富安天下。——汉· 贾谊《论积贮疏》
安身立命。——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2) 又如:安神(使心神安定);安国(安邦定国;安定的邦国);安民(安定人民生活);安邦(安定国家);安内(安定内部)
(3) 安抚,安顿抚慰 [appease]
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 司马光《资治通鉴》。
(4) 又如:安存(安抚存恤);安恤(安抚体恤);定人(安抚人民);安辑(安抚)
(5) 安排;安置 [arrange]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三国演义》。
(6) 又如:安席(入座敬酒);安座(安席)
(7) 安心。习惯、满足于 [be content with]
始而惭焉,久而安焉。——清· 黄宗羲《原君》
郊境之内,民不安业。——《三国志·司马郎传》。
(8) 又如:安于现状;安业(安于本业);安命(顺从命运安排)
(9) 安装 [install;fix]
今水大而急,不得安柱。——诸葛亮《与兄瑾言赵云烧赤崖阁书》。
(10) 又如:安电灯;安刀把儿
(11) 存着…心,怀有[某种不好意图] [harbor]。如: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 安的拼音: ān
〈词性:副〉
表示疑问,相当于“岂”、“怎么” [how]
尔安敢轻吾射。——宋· 欧阳修《归田录》
安与项伯有故。——《史记·项羽本纪》
◎ 安的拼音: ān
〈词性:名〉
(1) “安培”的简称 [ampere]
(2) 用于外国语的音译。如:安琪儿;安拉;安第斯山
(3) 姓
◎ 安的拼音: ān
〈词性:代〉
(1) 谁;何;什么 [who;how;what]
安忠?忠王。安信?信赏。安敢?敢去不善。——《孙膑兵法·纂卒》
皮之不存,毛将安附?——《左传·僖公十四年》
吾谷为难,安始而可?——《国语·晋语》
(2) 哪里,何处 [where]
沛公安在?——《汉书·高帝纪》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即“公子能急人之困安在”。)——《史记·魏公子列传》
安安心心、安邦定国、安步当车、安瓿、安插、安厝、安定、安定、安定团结、安顿、安放、安分、安分守己、安抚、安好、安家、安家费、安家落户、安检、安静、安居、安居乐业、安康、安乐、安乐死、安乐椅、安乐窝、安理会、安陵君、安谧、安眠药、安民告示、安宁、安排、安排、安培、安贫乐道、安琪儿、安寝、安全、安全玻璃、安全岛、安全帽、安全门、安然、安然无恙、安如磐石、安如泰山、安设、安身、安身立命、安适、安泰、安土重迁、安妥、安危、安慰、安稳、安息、安釐王、安闲、安详、安心、安逸、安营扎寨、安葬、安之若素、安置、安装
库(庫)的拼音:kù(ㄎㄨˋ)
⒈ 贮存东西的房屋或地方:仓库。国库。库存。
⒉ 姓。
库字UNICODE编码U+5E93,10进制: 24211,UTF-32: 00005E93,UTF-8: E5 BA 93。
库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库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庫
storeroom、warehouse
会意:从广、从车
armory, treasury, storehouse
详细解释◎ 库的拼音:
庫 kù
〈词性:名〉
(1) (会意。从广( yǎn ),表示与房屋有关,从车。兵车藏在房屋一类的建筑内,表示是储藏武器战车的地方。本义:军械库,收藏兵器和兵车的处所)
(2) 同本义 [armory]
库,兵车藏也。——《说文》
在库言库。——《礼记·曲礼》
七月官库。——《淮南子·时则》。注:“兵府也。”
焚库,无聚,将何以守矣。——《左传·哀公十六年》
(3) 又如:库兵(库藏的兵器)
(4) 后泛指贮物的屋舍 [storehouse;warehouse]
库,舍也。——《广雅》
管库之士。——《礼记·檀弓》。注:“物所藏。”
衡库者天子之礼也。——《管子·七律》
库门,天子皋门。——《礼记·名堂位》
百姓虚而府库满。——《荀子·富国》
使府人、库人各儆其事。——《左传·昭公十八年》
库不受甲兵。——《韩非子·十过》
纳之库。——《明史》
(5) 又如:库子(库号。掌管、守卫官库的人);库局(佛寺中掌管仓库、财务的部门);库司(佛寺中掌管仓库钱粮的人);库收(藩台衙门库房收银后发给的临时收据);库金(库藏之金帛);库门(仓库的门)
(6) 监狱 [jail]
故拘之牖里之库百日,欲令之死。——《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7) 宋时酒肆称库 [wineshop]
大抵酒肆除官库、子库、脚店之外,其余谓之“拍户”,兼卖诸般下酒,食次随意索唤。——宋· 吴自牧《梦粱录》
(8) 电量单位“库仑”的简称 [coulomb]
库藏、库存、库房、库仑、库仑、库仑定律、库仑计、库券、库容、库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