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忘
【拼音】: bèi wàng 【注音】: ㄅㄟˋㄨㄤˋ 【词性】: 名词。 【结构】: 备(上下结构)忘(上下结构) 【繁体】: 備忘备忘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谓记录下以备遗忘时查阅。明海瑞撰有《备忘集》。备忘[bèiwàng]⒈谓记录下以备遗忘时查阅。明海瑞撰有《备忘集》。
引证解释⒈谓记录下以备遗忘时查阅。明海瑞撰有《备忘集》。引孙犁《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二)》:“所记更为简略,系备忘性质。”
网络解释备忘备忘意思是谓记录下以备遗忘时查阅。明海瑞撰有《备忘集》。孙犁《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二)》:“所记更为简略,系备忘性质。”
网友释义《碳市场研究》是2011年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图书,作者是杨永杰。《碳市场研究》凝结了三位学者杨永杰、王力琼和邓家姝对全球和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和碳市场体系运行的深度观察和思考,是三位学者最近几年来对建设碳市场、发展低碳经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问题的研究成果。《碳市场研究》共分六章,内容包括:全球气候变暖的实证,低碳经济的相关理论和国外的实践,国际碳市场及其运行,我国碳市场研究,其他减排方法和技术,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状况。
汉语大词典谓记录下以备遗忘时查阅。明海瑞撰有《备忘集》。孙犁《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二)》:“所记更为简略,系备忘性质。”
英语tickler-filememorandumminutememoticklerticklerfiletickler filetickler guide
其他释义1.谓记录下以备遗忘时查阅。明海瑞撰有《备忘集》。
备忘造句
1.我想说这是份复杂的法律合同,因为我们备忘录是有约束力的,而其他两方没有违反协议。
2.在紧急情况下,以发出备忘录方式对文件进行临时更改是允许的,但这样的更改必须由该负责部门审批。
3.顺便问一声,玛丽安,我一直在找一份叫文件的备忘录,你对此有点印象吗。
4.动议以及备忘的可编辑的电子文本可以在只读光碟存储器中获得。
5.教授与汕头大学执行校长顾佩华教授,在以色列台拉维夫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创办。
6.采购产品地址簿,指出本书,每天预订,会计帐簿,持证人的姓名,备忘录图书文具。
7.和之前的备忘录相比,他递交给总统的总结报告措辞要更为温和得体。
8.薄瑞光回答,备忘录所说明的在任何新名单的公开发表前,必须事先协调谘询的过程很显然没有作到。
9.当时,他给急救室的主治医师写了四页纸的备忘录,在送我去医院前也和急救室的主治医师进行了交谈。
10.不管怎样,我肯定我的收文篮里没有备忘录。
关于备忘的诗词
《减字木兰花·题可园备忘录》
备忘的单词
tickler-file memorandum minute memo tickler ticklerfile tickler file tickler guide
备(備)的拼音:bèi(ㄅㄟˋ)
⒈ 具备;完备:具备。完备。求全责备(要求全面、完美)。
⒉ 预备;准备:预备。防备。准备。筹备。备案(向主管机关做书面报告,以备查考)。备注。备忘录。
⒊ 设备:设备。装备。军备。
备字UNICODE编码U+5907,10进制: 22791,UTF-32: 00005907,UTF-8: E5 A4 87。
备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备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備俻偹僃㑲
have、prepare
prepare, ready, perfect
详细解释◎ 备的拼音:
備 bèi
〈词性:形〉
(1) (形声。从人,備( bèi )声。本义:谨慎、警惕)
(2) 同本义 [cautious]
事戒不虞曰知备。——《大戴礼记·小辨》
备者,国之重也。——《墨子·七患》
且夫备有未至而设之。——《国语·周语》
貌若傥荡不备,然心甚谨密。——《汉书·史丹传》
(3) 又如:傥荡不备(行为无拘无束,不谨慎)
(4) 完备;齐备 [complete]
备,具也。——《广雅·释诂三》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易·系辞》
前人之述备矣。——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众妙毕备。——《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请备述之。——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5) 又如:德才兼备;完备(齐备)
(6) 通“惫”。疲乏;困顿 [dog-tired;very tired]
修容而以言,耻食以上交,以避农战,外交以备,国之危也。——《商君书·靳令》
孔子穷于陈蔡之间,七日不尝食,藜羹不糁,宰予备矣。——《吕氏春秋·慎人》
◎ 备的拼音:
備 bèi
〈词性:动〉
(1) 准备;预备 [prepare]
宗人举兽尾告备。——《仪礼·特牲馈食礼》
备物以将形。——《庄子·庚桑楚》
犹得备晨炊。——唐· 杜甫《石壕吏》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又备经年裹物之用。——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2) 又如:备马;备他充饥;备办;备课
(3) 防备;戒备 [guard against]
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孙子·虚实》
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史记·项羽本记》
(4) 又如:守备(防守戒备);备水(防备水患);备灾;备患(防备祸患)
(5) 储备 [store]
而设法备贮弹药。——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6) 又如:备料;备藏(收藏)
(7) 提供或装备 [有用的或必需的设施] [be equipped with]
事异则备变。——《韩非子·五蠹》
(8) 又如:所需各种农业机械无一不备;备榜(张榜;出榜)
(9) 凑数;充数 [simply fill the post;make up the number]
吾尝备位将相。——《汉书·萧望之传》
(10) 又如:备位(居官的自谦之词);备员(凑数,充数)
(11) 守备 [perform garrison duty]。如:备伍;备守(守备之器用);备边;备卫
◎ 备的拼音:
備 bèi
〈词性:名〉
(1) 设备;设施 [equipment;facilities]
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韩非子·五蠹》
(2) 又
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3) 又如:军备;装备
◎ 备的拼音:
備 bèi
〈词性:副〉
全部;完全;尽 [completely;entirely]
农事备收。——《礼记·月令》
诸侯备闻此言。——《左传·成公十三年》
备极欢洽。——《广东军务记》
备极护爱。——《聊斋志异·促织》
备鞍、备案、备办、备不住、备查、备尝辛苦、备份、备耕、备荒、备件、备具、备考、备课、备课、备料、备品、备取、备忘录、备用、备用品、备员、备战、备至、备注
忘的拼音:wàng(ㄨㄤˋ)
⒈ 不记得,遗漏:忘记。忘却。忘怀。忘我。忘情。忘乎所以。
忘字UNICODE编码U+5FD8,10进制: 24536,UTF-32: 00005FD8,UTF-8: E5 BF 98。
忘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忘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㤀
forget、neglect
记
形声:从心、亡声
forget; neglect; miss, omit
详细解释◎ 忘的拼音: wàng
〈词性:动〉
(1) (会意兼形声。从心,从亡,亡亦声。本义:忘记,不记得)
(2) 同本义 [forget]
忘,不识也。——《说文》
德音不忘。——《诗·郑风·有女同车》
中年病忘。——《列子·周穆王》。释文:“不记事也。”
忘路之远近。——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宠辱偕忘。——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忘身于外。——诸葛亮《出师表》
(3) 又如:忘魂(忘怀);忘昏(忘怀);忘反(流连忘归);忘年(忘记年岁);忘味(忘记美食的滋味);忘食(忘了吃饭);忘却(不记得);忘生舍死(忘却性命,不怕牺牲);忘先(忘记祖先)
(4) 玩忽,怠忽 [negllect;trifle with;idle]
夙夜不敢忘怠。——唐· 韩愈《潮州祭神文》
(5) 通“亡”。逃亡;遗失;灭亡 [flee;lost;perish]
乐隤心其如忘。——《文选·陆机·叹逝赋》
敷前人受命,兹不忘大功。——《书·大诰》
佩玉将将,寿考不忘。——《诗·秦风·终南》
不愆不忘,率由旧章。——《诗·大雅·假乐》
今日不为,明日忘贷。——《管子·乘马》
臣闻子胥尽忠而忘其号。——《汉书·武五子传》
(6) 舍弃 [give up]。如:忘私(不关心自己的得失,无私心);忘身(奋不顾身;置生死于度外);忘命(不怕死;竭尽全力);忘倦(专注于某物或被其吸引而忘却疲倦);忘劳(不感觉劳累;不知疲倦);忘想(不关心,不去想)
(7) 无,没有 [not have]。如:忘翼(谓不飞去);忘机瓮(比喻没有机心)
忘本、忘掉、忘恩、忘恩负义、忘乎所以、忘怀、忘机、忘记、忘年交、忘其所以、忘情、忘却、忘我、忘形、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