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榜
【拼音】: bèi bǎng 【结构】: 备(上下结构)榜(左右结构) 【简体】: 备榜 【繁体】: 備榜 【拼音】: bèi bǎng备榜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即'副榜'。备榜[bèibǎng]⒈即“副榜”。
引证解释⒈即“副榜”。引《元史·选举志》:“举人下第者,悉授以路府学正及书院山长;又增取乡试备榜,亦授以郡学録及县教諭。”
网络解释备榜备榜,拼音为bèibǎng,汉语词汇,是副榜的意思。
网友释义备榜,读音bèibǎng,汉语词语,意思为副榜。
汉语大词典即“副榜”。《元史·选举志》:“举人下第者,悉授以路府学正及书院山长;又增取乡试备榜,亦授以郡学录及县教谕。”
其他解释乡试之副榜也。《元史·选举志》:「举人下第者,悉授以路府学正及书院山长。又增取乡试备榜,亦授以郡学录及县教谕。」;清、梁章钜《称谓录·副榜·备榜》:「按,此谓乡试备榜,即今之副榜,是也。」
其他释义1.即'副榜'。
备榜造句
1.副榜是明清考试中的一种附加榜示,亦称备榜,即于录取正卷外另取若干名,以后还需要考举人。
备(備)的拼音:bèi(ㄅㄟˋ)
⒈ 具备;完备:具备。完备。求全责备(要求全面、完美)。
⒉ 预备;准备:预备。防备。准备。筹备。备案(向主管机关做书面报告,以备查考)。备注。备忘录。
⒊ 设备:设备。装备。军备。
备字UNICODE编码U+5907,10进制: 22791,UTF-32: 00005907,UTF-8: E5 A4 87。
备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备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備俻偹僃㑲
have、prepare
prepare, ready, perfect
详细解释◎ 备的拼音:
備 bèi
〈词性:形〉
(1) (形声。从人,備( bèi )声。本义:谨慎、警惕)
(2) 同本义 [cautious]
事戒不虞曰知备。——《大戴礼记·小辨》
备者,国之重也。——《墨子·七患》
且夫备有未至而设之。——《国语·周语》
貌若傥荡不备,然心甚谨密。——《汉书·史丹传》
(3) 又如:傥荡不备(行为无拘无束,不谨慎)
(4) 完备;齐备 [complete]
备,具也。——《广雅·释诂三》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易·系辞》
前人之述备矣。——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众妙毕备。——《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请备述之。——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5) 又如:德才兼备;完备(齐备)
(6) 通“惫”。疲乏;困顿 [dog-tired;very tired]
修容而以言,耻食以上交,以避农战,外交以备,国之危也。——《商君书·靳令》
孔子穷于陈蔡之间,七日不尝食,藜羹不糁,宰予备矣。——《吕氏春秋·慎人》
◎ 备的拼音:
備 bèi
〈词性:动〉
(1) 准备;预备 [prepare]
宗人举兽尾告备。——《仪礼·特牲馈食礼》
备物以将形。——《庄子·庚桑楚》
犹得备晨炊。——唐· 杜甫《石壕吏》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又备经年裹物之用。——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2) 又如:备马;备他充饥;备办;备课
(3) 防备;戒备 [guard against]
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孙子·虚实》
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史记·项羽本记》
(4) 又如:守备(防守戒备);备水(防备水患);备灾;备患(防备祸患)
(5) 储备 [store]
而设法备贮弹药。——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6) 又如:备料;备藏(收藏)
(7) 提供或装备 [有用的或必需的设施] [be equipped with]
事异则备变。——《韩非子·五蠹》
(8) 又如:所需各种农业机械无一不备;备榜(张榜;出榜)
(9) 凑数;充数 [simply fill the post;make up the number]
吾尝备位将相。——《汉书·萧望之传》
(10) 又如:备位(居官的自谦之词);备员(凑数,充数)
(11) 守备 [perform garrison duty]。如:备伍;备守(守备之器用);备边;备卫
◎ 备的拼音:
備 bèi
〈词性:名〉
(1) 设备;设施 [equipment;facilities]
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韩非子·五蠹》
(2) 又
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3) 又如:军备;装备
◎ 备的拼音:
備 bèi
〈词性:副〉
全部;完全;尽 [completely;entirely]
农事备收。——《礼记·月令》
诸侯备闻此言。——《左传·成公十三年》
备极欢洽。——《广东军务记》
备极护爱。——《聊斋志异·促织》
备鞍、备案、备办、备不住、备查、备尝辛苦、备份、备耕、备荒、备件、备具、备考、备课、备课、备料、备品、备取、备忘录、备用、备用品、备员、备战、备至、备注
榜的拼音:bǎng(ㄅㄤˇ)
⒈ 张贴出来的文告或名单:榜帖(官府的公告)。红榜。张榜。光荣榜。榜文。发榜。榜眼(科举时代称殿试考取一甲第二名的人)。榜书(原指写在宫阙门额上的大字,后泛指招牌一类的大型字)。
榜的拼音:bàng(ㄅㄤˋ)
⒈ 摇船的用具:榜人(船工)。
榜字UNICODE编码U+699C,10进制: 27036,UTF-32: 0000699C,UTF-8: E6 A6 9C。
榜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榜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㮄搒牓
a list of names posted up
形声:从木、旁声
placard; list of successful exam candidates
详细解释◎ 榜的拼音: bǎng
〈词性:名〉
(1) 木片 [wood fiber]
载米三十万斛,钱布数十舫,竖榜为城。——《资治通鉴》
(2) 匾额 [horizontal inscribed board]
魏时, 凌云殿榜未题而匠者误钉之。——《晋书·王献之传》
(3) 又如:榜题(匾额题字);榜字(写在匾额上的大字)
(4) 告示应试取录的名单 [published list of successful canditates]
既而试榜出,时所推誉洞房花烛夜,金榜挂名时。——汪洙《喜》
皆不在榜。——《宋史·选举志》
(5) 又如:放榜,榜上无名
(6) 公开张贴的名单、文书、告示 [notice]
鲁达看见众人看榜。——《水浒全传》
(7) 又如:光荣榜;榜示(文告,告示)
(8) 屋栋 [ridgepole]
屋栋谓之甍。注:“今谓之榑,亦谓之檩,又谓之榜。”——《营造法式》
◎ 榜的拼音: bǎng
〈词性:动〉
(1) 公开张贴文书、告示 [put up]
昨日里胥方到门,手持尺牒榜乡村。——白居易《新乐府·杜陵叟》
(2) 又如:榜谕(发榜下告);榜募(张榜招募)
(3) 题署 [inscribe]
而州之僧舍无所谓藏经者,独榜其所居室,曰“思无邪斋”。——宋· 苏轼《虔州崇庆禅院新经藏记》
(4) 另见 bàng;bē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