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大全

备置的拼音_bei zhi是什么意思

备置

【拼音】: bèi zhì 【注音】: ㄅㄟˋㄓˋ 【结构】: 备(上下结构)置(上下结构) 【简体】: 备置 【繁体】: 備置

备置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1.设置。2.置办;购买。备置[bèizhì]⒈设置。⒉置办;购买。

基础解释设置。置办;购买。

引证解释⒈设置。引《后汉书·班彪传上》:“宜博选名儒有威重明通政事者,以为太子太傅,东宫及诸王国,备置官属。”⒉置办;购买。引阿英《<敌后日记>摘抄》:“﹝北蒋庄市镇﹞物价太昂,购买力更显衰弱,而时时恐敌伪下乡,不敢备置应客。”

网络解释备置备置,设置,办;购买。

综合释义设置。《后汉书·班彪传上》:“宜博选名儒有威重明通政事者,以为太子太傅,东宫及诸王国,备置官属。”置办;购买。阿英《<敌后日记>摘抄》:“﹝北蒋庄市镇﹞物价太昂,购买力更显衰弱,而时时恐敌伪下乡,不敢备置应客。”备置[bèizhì]设置也。汉、班彪〈略论〉:「东宫及诸王国,备置官属。」

汉语大词典(1).设置。《后汉书·班彪传上》:“宜博选名儒有威重明通政事者,以为太子太傅,东宫及诸王国,备置官属。”(2).置办;购买。阿英《〈敌后日记〉摘抄》:“﹝北蒋庄市镇﹞物价太昂,购买力更显衰弱,而时时恐敌伪下乡,不敢备置应客。”

英语prepare food

其他解释设置也。汉、班彪〈略论〉:「东宫及诸王国,备置官属。」

备置造句

1.而这些文件备置的时候决无偏私,尽管如此,在涉及联盟立法解释的时候,这种文件很少会提交给欧洲法院加以考虑。

2.除了装置记忆和记忆之外备置卡片,装置可能包括第二个记忆卡片位置或内在的块储藏。

3.然而,商业的薪资费用,类似信用备置卡片安排。

4.然后你能分配不同的到那网络备置卡片。

5.他是第一个使用显微镜用切片机备置神经组织薄片标本,以便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的学者。

6.在安装有被完成之后,距离记忆从卡片读者备置卡片而且插入它进装置之内。

7.年底了,身边的小蟊贼也要开始准备置办“年货”了,失窃现象近来发生的愈来愈频繁,提醒给你身边的人!阅读。

8.采购产品礼品盒子,问候备置卡片,书马克,纸袋子,塑料的手和纸。

9.老套的职位备置卡片…

10.在你的书房里备置一些好的叁考书,这可为你提供很大方便。

备置的单词

prepare food

备的意思

  拼音  bèi   注音  ㄅㄟˋ   繁体    
部首  夂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TLF  仓颉  HEW  郑码  RSKI  四角  27604  结构  上下电码  0271  区位  1724  统一码  5907  笔顺  ノフ丶丨フ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备(備)的拼音:bèi(ㄅㄟˋ)  

⒈ 具备;完备:具备。完备。求全责备(要求全面、完美)。

⒉ 预备;准备:预备。防备。准备。筹备。备案(向主管机关做书面报告,以备查考)。备注。备忘录。

⒊ 设备:设备。装备。军备。

统一码

备字UNICODE编码U+5907,10进制: 22791,UTF-32: 00005907,UTF-8: E5 A4 87。

备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备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備俻偹僃㑲

汉英互译

have、prepare

English

prepare, ready, perfec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备的拼音:

bèi  

〈词性:形〉

(1) (形声。从人,備( bèi  )声。本义:谨慎、警惕)

(2) 同本义 [cautious]

事戒不虞曰知备。——《大戴礼记·小辨》

备者,国之重也。——《墨子·七患》

且夫备有未至而设之。——《国语·周语》

貌若傥荡不备,然心甚谨密。——《汉书·史丹传》

(3) 又如:傥荡不备(行为无拘无束,不谨慎)

(4) 完备;齐备 [complete]

备,具也。——《广雅·释诂三》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易·系辞》

前人之述备矣。——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众妙毕备。——《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请备述之。——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5) 又如:德才兼备;完备(齐备)

(6) 通“惫”。疲乏;困顿 [dog-tired;very tired]

修容而以言,耻食以上交,以避农战,外交以备,国之危也。——《商君书·靳令》

孔子穷于陈蔡之间,七日不尝食,藜羹不糁,宰予备矣。——《吕氏春秋·慎人》

词性变化

备的拼音:

bèi  

〈词性:动〉

(1) 准备;预备 [prepare]

宗人举兽尾告备。——《仪礼·特牲馈食礼》

备物以将形。——《庄子·庚桑楚》

犹得备晨炊。——唐· 杜甫《石壕吏》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又备经年裹物之用。——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2) 又如:备马;备他充饥;备办;备课

(3) 防备;戒备 [guard against]

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孙子·虚实》

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史记·项羽本记》

(4) 又如:守备(防守戒备);备水(防备水患);备灾;备患(防备祸患)

(5) 储备 [store]

而设法备贮弹药。——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6) 又如:备料;备藏(收藏)

(7) 提供或装备 [有用的或必需的设施] [be equipped with]

事异则备变。——《韩非子·五蠹》

(8) 又如:所需各种农业机械无一不备;备榜(张榜;出榜)

(9) 凑数;充数 [simply fill the post;make up the number]

吾尝备位将相。——《汉书·萧望之传》

(10) 又如:备位(居官的自谦之词);备员(凑数,充数)

(11) 守备 [perform garrison duty]。如:备伍;备守(守备之器用);备边;备卫

备的拼音:

bèi  

〈词性:名〉

(1) 设备;设施 [equipment;facilities]

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韩非子·五蠹》

(2) 又

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3) 又如:军备;装备

备的拼音:

bèi  

〈词性:副〉

全部;完全;尽 [completely;entirely]

农事备收。——《礼记·月令》

诸侯备闻此言。——《左传·成公十三年》

备极欢洽。——《广东军务记》

备极护爱。——《聊斋志异·促织》

常用词组

备鞍、备案、备办、备不住、备查、备尝辛苦、备份、备耕、备荒、备件、备具、备考、备课、备课、备料、备品、备取、备忘录、备用、备用品、备员、备战、备至、备注

  拼音  zhì   注音  ㄓˋ   
简体部首  罒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3画  
繁体部首  网部  
五笔  LFHF  仓颉  WLJBM  郑码  LKEL  四角  60102  结构  上下电码  4999  区位  5435  统一码  7F6E  笔顺  丨フ丨丨一一丨丨フ一一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置的拼音:zhì(ㄓˋ)  

⒈ 放,摆,搁:安置。布置。置放。置身。位置。置信。置评。置疑。置辩。推心置腹。置若罔闻。置之度外。

⒉ 设立,设备:装置。设置。

⒊ 购买:添置。置办。置备。置买。

统一码

置字UNICODE编码U+7F6E,10进制: 32622,UTF-32: 00007F6E,UTF-8: E7 BD AE。

置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置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uy、establish、install、place、put、set up、set

相关字词

放、搁

造字法

形声:从四、直声

English

place, lay out; set asid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置的拼音: zhì  

〈词性:动〉

(1) (会意。从网直,有亦声。网直宜赦。本义:赦罪,释放)

(2) 同本义 [release]

置,赦也。——《说文》

见十置一。——《汉书·尹赏传》。注:“放也。”

高帝曰:“置之。”乃释通之罪。——《史记·淮阴侯列传》

斩首捕虏,比三百石以上者皆杀之,无有所置。——《史记·吴王濞列传》

(3) 安放;搁;摆 [place;put]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庄子·逍遥游》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史记·项羽本纪》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 王维《送綦母潜落第还乡》

(4) 又如:置锥之地(安身立足之地);置室(安置妻室;取妻);置酒(陈设酒筵);置社(古时大夫、士庶共同设置的供奉社神之所);置立(设立);安置;置措(措置);置散(安置在闲散的职位);置棋不定(弈棋时不知如何下子);置锥之地(安放锥子的地方。比喻极狭小的、赖以安身立命的地方);置手(插手)

(5) 设置,建立,设立 [establish;install;set up]

于是秦始征 晋河东;置官司马。——《左传·僖公十五年》

置园邑三百家。——《汉书·霍光传》

置以为像兮。——《楚辞·屈原·九章》

汉之所置傅相,方握其事。——汉· 贾谊《汉安策》

(6) 又如:置社(“周”时大夫与庶民所共设置的社稷神);置顿(设置供人停留和食宿的处所);置都(建都)

(7) 豁免 [exempt;remit]

晋王归 晋阳,休兵行赏,命州县举贤才,黜贪残,置租赋,抚孤穷。—— 明· 李贽《史纲评要·后梁纪》

(8) 废弃;舍弃 [discard;abandon;give up]

置大立少,乱之本也。——《晏子春秋·内篇谏上》

沛公则置车骑。——《史记·项羽本纪》

(9) 又如:置之高阁(比喻弃置一旁,不睬不用);置后(古时大夫死后无子,为死者别置后嗣、暂为丧主之称)

(10) 搁置;放下;放在一边 [shelve;place aside]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诗·魏风·伐檀》

且焉置土石。——《列子·汤问》

(11) 又如:置阁(耽搁;迟延);置之不问(搁在一边,不予过问);置之死地而后生(置于不战则死的境地,然后方能奋勇战斗,取胜得生)

(12) 委托;交付 [entrust;trust;pay]。如:置质(委质。谓臣下向君主呈献礼物,以示献身);置重(侧重;着重)

(13) 购买;置办 [buy]

郑人有且置履者。——《韩非子》

(14) 又如:置产(购置产业);置田;置房子

(15) 通“植”( zhí  )。树立[set up]

凡试庐事置而摇之。——《周礼·考工记·庐人》

夫孝置之而塞乎天地。——《礼记·祭义》

词性变化

置的拼音: zhì  

〈词性:名〉

(1) 古代传递文书的驿站 [post]

五十里而一置。——《韩非子·难势》

德之流行,速于置郵而传命。——《孟子·公孙丑上》

(2) 驿车;驿马 [post-chaise;post-horse]

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马催。——苏轼《荔枝叹》

(3) 又如:置邮(用马车传递文书信息。亦谓传递文书信息的驿站)

常用词组

置办、置备、置辩、置放、置后、置换、置酒、置买、置评、置身事外、置信、置疑、置之度外、置之脑后

成语首拼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