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大全

备考的拼音_bei kǎo是什么意思

备考

【拼音】: bèi kǎo 【注音】: ㄅㄟˋㄎㄠˇ 【词性】: 动词。 【结构】: 备(上下结构)考(半包围结构) 【简体】: 备考 【繁体】: 備考

备考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备考bèikǎo。(1)留作参考。一般表格,多有备考一栏,留作记载杂事之用。(2)准备参加考试。备考[bèikǎo]⒈留作参考。一般表格,多有备考一栏,留作记载杂事之用。英forreference;⒉准备参加考试。英readytoexamine;

基础解释(动)留下以备查考:此件存档~。②(名)(书册、文件、表格)供参考的附录或附注。

引证解释⒈亦作“备攷”。⒉谓留作参考。引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史书占毕一》:“内外传或矛盾焉,两存之以备考也。”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五:“后不知何缘遂斥古注疏不用,《春秋》止用胡传为主,《左》、《公》、《穀》第以备攷。”⒊指(书册、文件、表格)供参考的附录或附注。见“备考”。引闻捷《海燕》:“备考栏中填有他在解放华东战争中,立过两次三等功,四次二等功的简略事迹。”

网络解释备考备考,汉语词语。1、作名词指预备考试,预备调查;2、作动词指进行预备考试。

综合释义亦作“备攷”。谓留作参考。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史书占毕一》:“内外传或矛盾焉,两存之以备考也。”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五:“后不知何缘遂斥古注疏不用,《春秋》止用胡传为主,《左》、《公》、《穀》第以备攷。”指(书册、文件、表格)供参考的附录或附注。闻捷《海燕》:“备考栏中填有他在解放华东战争中,立过两次三等功,四次二等功的简略事迹。”见“备考”。

汉语大词典亦作“备考”。(1).谓留作参考。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史书占毕一》:“内外传或矛盾焉,两存之以备考也。”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五:“后不知何缘遂斥古注疏不用,《春秋》止用胡传为主,《左》、《公》、《谷》第以备考。”(2).指(书册、文件、表格)供参考的附录或附注。闻捷《海燕》:“备考栏中填有他在解放华东战争中,立过两次三等功,四次二等功的简略事迹。”

国语辞典留供参考。如表册中多有备考一栏,以供作参考。备考[bèikǎo]⒈留供参考。如表册中多有备考一栏,以供作参考。

其他解释备作参考也。表册中多有备考一栏,为记载杂项事情之用。

英语cramstudy up

其他释义(书册、文件、表格)供参考的附录或附注。

备考造句

1.而在备考后期更是重要,要特别将重点熟记与融会贯通。

2.文章开头的方法很多,在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和平时训练中,涌现了许多绝妙的开头,现略加归纳,以供大家备考时参考。

3.高中时不得了,那么紧张的备考时间,可是只要让别人写几天后拿回来都是好几页,主要是对我的评价,都很让人感动。

4.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于平时的积累,临近期末考试家长做好后勤保障就行了,说实话这个时候再问老师注意些什么知识点给人感觉有点晚了,不如给孩子鼓鼓劲加加油!适当放松下备考期末。

5.高考将至,学校召集备考生举行誓师大会。

6.他们的文风或温情平静或清新刚健,生动表达出一个个在田间地头渴望读书、“眺望”象牙塔的心情,熬夜苦读备考,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狂喜情状。

7.然后要注意优化备考策略,不走“先词汇,后长难句,再阅读”的老套路,把这些内容分配到每天的复习进度里,让自己每天都处在系统的学习状态中。

8.往届生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为自己的备考助力。

9.上联:十个学生,九个忙应试,八天备考,七点起床,背得六亲不认五官不整,为的是四页试卷三道大题,最后蒙得二不拉几,一塌糊涂……下联:一所学校,二个考试周,三餐无味,四面寒风,记得五脏耗竭六腑不全,为的是七周寒假八科不挂,最后落得九蒙一中,十分命苦……横批:大学欢迎你!

10.第二,提供大量免费的信息和学习资料,帮助您学习知识和准备考试。

备考的单词

cram study up

备的意思

  拼音  bèi   注音  ㄅㄟˋ   繁体    
部首  夂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TLF  仓颉  HEW  郑码  RSKI  四角  27604  结构  上下电码  0271  区位  1724  统一码  5907  笔顺  ノフ丶丨フ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备(備)的拼音:bèi(ㄅㄟˋ)  

⒈ 具备;完备:具备。完备。求全责备(要求全面、完美)。

⒉ 预备;准备:预备。防备。准备。筹备。备案(向主管机关做书面报告,以备查考)。备注。备忘录。

⒊ 设备:设备。装备。军备。

统一码

备字UNICODE编码U+5907,10进制: 22791,UTF-32: 00005907,UTF-8: E5 A4 87。

备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备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備俻偹僃㑲

汉英互译

have、prepare

English

prepare, ready, perfec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备的拼音:

bèi  

〈词性:形〉

(1) (形声。从人,備( bèi  )声。本义:谨慎、警惕)

(2) 同本义 [cautious]

事戒不虞曰知备。——《大戴礼记·小辨》

备者,国之重也。——《墨子·七患》

且夫备有未至而设之。——《国语·周语》

貌若傥荡不备,然心甚谨密。——《汉书·史丹传》

(3) 又如:傥荡不备(行为无拘无束,不谨慎)

(4) 完备;齐备 [complete]

备,具也。——《广雅·释诂三》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易·系辞》

前人之述备矣。——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众妙毕备。——《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请备述之。——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5) 又如:德才兼备;完备(齐备)

(6) 通“惫”。疲乏;困顿 [dog-tired;very tired]

修容而以言,耻食以上交,以避农战,外交以备,国之危也。——《商君书·靳令》

孔子穷于陈蔡之间,七日不尝食,藜羹不糁,宰予备矣。——《吕氏春秋·慎人》

词性变化

备的拼音:

bèi  

〈词性:动〉

(1) 准备;预备 [prepare]

宗人举兽尾告备。——《仪礼·特牲馈食礼》

备物以将形。——《庄子·庚桑楚》

犹得备晨炊。——唐· 杜甫《石壕吏》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又备经年裹物之用。——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2) 又如:备马;备他充饥;备办;备课

(3) 防备;戒备 [guard against]

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孙子·虚实》

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史记·项羽本记》

(4) 又如:守备(防守戒备);备水(防备水患);备灾;备患(防备祸患)

(5) 储备 [store]

而设法备贮弹药。——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6) 又如:备料;备藏(收藏)

(7) 提供或装备 [有用的或必需的设施] [be equipped with]

事异则备变。——《韩非子·五蠹》

(8) 又如:所需各种农业机械无一不备;备榜(张榜;出榜)

(9) 凑数;充数 [simply fill the post;make up the number]

吾尝备位将相。——《汉书·萧望之传》

(10) 又如:备位(居官的自谦之词);备员(凑数,充数)

(11) 守备 [perform garrison duty]。如:备伍;备守(守备之器用);备边;备卫

备的拼音:

bèi  

〈词性:名〉

(1) 设备;设施 [equipment;facilities]

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韩非子·五蠹》

(2) 又

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3) 又如:军备;装备

备的拼音:

bèi  

〈词性:副〉

全部;完全;尽 [completely;entirely]

农事备收。——《礼记·月令》

诸侯备闻此言。——《左传·成公十三年》

备极欢洽。——《广东军务记》

备极护爱。——《聊斋志异·促织》

常用词组

备鞍、备案、备办、备不住、备查、备尝辛苦、备份、备耕、备荒、备件、备具、备考、备课、备课、备料、备品、备取、备忘录、备用、备用品、备员、备战、备至、备注

  拼音  kǎo   注音  ㄎㄠˇ   
简体部首  耂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6画  
繁体部首  老部  
五笔  FTGN  仓颉  JKMVS  郑码  BMAZ  四角  44027  结构  上下电码  5072  区位  3128  统一码  8003  笔顺  一丨一ノ一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考的拼音:kǎo(ㄎㄠˇ)  

⒈ 试验,测验:考试。考查。

⒉ 检查,查核:考察。考勤。稽考。考核。

⒊ 推求,研究:考古。考据。考订。考证。

⒋ 老,年纪大:寿考。

⒌ 原指父亲,后多指已死的父亲:先考。如丧考妣。

⒍ 击,敲:“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统一码

考字UNICODE编码U+8003,10进制: 32771,UTF-32: 00008003,UTF-8: E8 80 83。

考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考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丂攷

汉英互译

check、give or take an examination、study、verify

造字法

形声:上形下声

English

examine, test; investigat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考的拼音: kǎo  

〈词性:形〉

(1) (形声。从老省,丂( kǎo  )声。按甲骨文、金文均象偻背老人扶杖而行之状,与老同义。本义:老,年纪大)同本义 [aged]

考,老也。——《说文》

富贵寿考。——《新唐书》

(2) 又如:考寿(长寿);考终(考终年);考终年(享尽天年)

词性变化

考的拼音: kǎo  

〈词性:名〉

(1) 去世的父亲 [deceased father]

父为考。——《尔雅》

考妣延年。——《苍颉篇》

有子考无咎。——《易·蛊》

奔走事厥考厥长。——《书·酒诰》

生曰父,死曰考。——《礼记·曲礼》

考庙、王考庙、皇考庙、显考庙、祖考庙。——《礼记·祭法》

五曰考终命。——《书·洪范》。按,考者,有子孙为后之称。

朕皇考曰伯庸。——《楚辞·离骚》

(2) 又如:考妣(父称考,母称妣,古为生前通称;今人则称死去的父母为考妣)

考的拼音: kǎo  

〈词性:动〉

(1) 假借为“攷”。敲,击[strike;beat]

子有钟鼓,弗鼓弗考。——《诗·唐风·山有枢》

金石有声,不考不鸣。——《庄子·天地》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宋· 苏轼《石钟山记》

(2) 又如:考击(敲打);考考(敲鼓的声音)

(3) 假借为“拷”。拷打 [torture]

幽囚考掠,五毒参至。——《后汉书·戴就传》

(4) 又如:考竟(鞭笞拷问;受拷问而死在监狱中);考死(拷问致死);考杀(拷问击杀)

(5) 查核,考试 [exaime;check]

略考其行事。——司马迁《报任安书》

(6) 又如:考较(查核;核实);考语(考核官吏政绩的评语)

(7) 审察,察考 [inspect;check]

甚者且姓名不可考。——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争略》序

(8) 又如:考据(根据);考正(根据文献资料核实证明);考慎(审慎考察);考寻(考察探求;研求);考道(研求应尊之道);考求(探索研求)

(9) 完成;建成 [complete;build up]

考仲子之宫。——《左传·隐公五年》

(10) 又如:考落(建成;落成);考成(落成;建成)

常用词组

考查、考察、考场、考分、考古、考官、考核、考绩、考究、考据、考卷、考量、考虑、考评、考期、考勤、考区、考取、考生、考试、考验、考证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