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赴
【拼音】: bēn fù 【注音】: ㄅㄣㄈㄨˋ 【词性】: 动词。 【结构】: 奔(上下结构)赴(半包围结构) 【简体】: 奔赴 【繁体】: 奔赴奔赴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奔赴bēnfù。(1)朝着一定的目的地奔去。奔赴[bēnfù]⒈朝着一定的目的地奔去。例奔赴前线。英hurryto;
基础解释(动)奔向某地:~抗日前线。
引证解释⒈奔丧。赴,讣。引《后汉书·延笃传》:“以师丧弃官奔赴,五府并辟不就。”《南史·孝义传下·不佞》:“会魏剋江陵,而母卒,道路隔絶,久不得奔赴。四载之中,昼夜号泣,居处饮食,常为居丧之礼。”《元典章新集·吏部五·丁忧》:“闻丧奔赴,礼所当然。”⒉谓急急忙忙奔向目的地。引《汉书·丙吉传》“习知边塞发犇命警备事”唐颜师古注:“犇,古‘奔’字也。有命则奔赴之,言应速也。”况周颐《蕙风词话续编》卷一:“然毕力奔赴,终彳亍於絶潢断涧閒。”碧野《芦沟桥情思》:“祖国一声召唤,我们就纷纷奔赴民族解放战争的各个战场。”
网络解释奔赴奔赴,汉语词汇。
释义1、奔丧;2、急急忙忙奔向目的地。
综合释义奔丧。赴,讣。《后汉书·延笃传》:“以师丧弃官奔赴,五府并辟不就。”《南史·孝义传下·不佞》:“会魏剋江陵,而母卒,道路隔絶,久不得奔赴。四载之中,昼夜号泣,居处饮食,常为居丧之礼。”《元典章新集·吏部五·丁忧》:“闻丧奔赴,礼所当然。”谓急急忙忙奔向目的地。《汉书·丙吉传》“习知边塞发犇命警备事”唐颜师古注:“犇,古‘奔’字也。有命则奔赴之,言应速也。”况周颐《蕙风词话续编》卷一:“然毕力奔赴,终彳亍於絶潢断涧閒。”碧野《芦沟桥情思》:“祖国一声召唤,我们就纷纷奔赴民族解放战争的各个战场。”
网友释义奔赴,汉语词汇。拼音:bēnfù释义:1、奔丧;2、急急忙忙奔向目的地。语出《后汉书·延笃传》:“以师丧弃官奔赴,五府并辟不就。”
汉语大词典(1).奔丧。赴,讣。《后汉书·延笃传》:“以师丧弃官奔赴,五府并辟不就。”《南史·孝义传下·不佞》:“会魏剋江陵,而母卒,道路隔绝,久不得奔赴。四载之中,昼夜号泣,居处饮食,常为居丧之礼。”《元典章新集·吏部五·丁忧》:“闻丧奔赴,礼所当然。”(2).谓急急忙忙奔向目的地。《汉书·丙吉传》“习知边塞发奔命警备事”唐颜师古注:“奔,古‘奔’字也。有命则奔赴之,言应速也。”况周颐《蕙风词话续编》卷一:“然毕力奔赴,终彳亍于绝潢断涧閒。”碧野《芦沟桥情思》:“祖国一声召唤,我们就纷纷奔赴民族解放战争的各个战场。”
国语辞典驱奔某一目的地,如:「战士们奔赴战场。」奔赴[bēnfù]⒈驱奔某一目的地。例如:「战士们奔赴战场。」英语torushto,tohurryto德语hineilen,hinrasen,eilennach(V)
英语hurry off for
其他释义奔向(一定目的地):~战场ㄧ~前线。
奔赴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赶赴 投身
反义词 返回
奔赴造句
1.他告别了父老乡亲,奔赴抗洪第一线。
2.奔赴未来,他和朋友们共同努力奔赴未来。
3.爱国青年毅然放下书本,义无反顾地奔赴抗日救亡前线。
4.他毅然决然抛弃了优裕的生活,奔赴延安,投身革命。
5.这群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奔赴西藏,支援边疆建设。
6.从此之后,这个世间,再也不会有这样一个男子,让我无枝可依,让我颠沛奔波,让我流离失所,我所有的勇敢所有的坚强,满腔的爱意满腔的奔赴,都在离别的这一刻耗尽,经年以后,只望现世安稳,岁月静好。
7.抗日战争爆发,革命青年纷纷投笔从戎,奔赴抗日的前方。
8.岁月,在下一盘很大的棋,一局揪枰,纵横捭阖,手谈起落间坐等万物被终局。茫茫天地间,滚滚红尘下,每一株生命的临世,便是入局,任谁也选不得,逃不脱,奔赴这一场宿命般的劫难,注定中的绝杀。
9.各路大军日夜兼程奔赴抗洪第一线。
10.为了救国,许多热血青年奔赴抗日前线。
关于奔赴的诗词
《闲居·厌于奔赴乐闲居》 《赋长句·素车奔赴亦何成》
奔赴的单词
hurry off for
奔的拼音:bēn(ㄅㄣ)
⒈ 急走,跑:奔跑。奔驰。奔突(横冲直撞;奔驰)。奔流。奔腾。奔忙。奔波(劳苦奔走)。奔放(疾驰。喻气势雄伟,不受拘束)。私奔(女子私自投奔所爱的人,或跟他一起逃走)。
奔的拼音:bèn(ㄅㄣˋ)
⒈ 直往,趋向:投奔。奔东走。他都奔六十了(将近六十岁)。
⒉ 为某种目的而尽力去做:奔命。
奔字UNICODE编码U+5954,10进制: 22868,UTF-32: 00005954,UTF-8: E5 A5 94。
奔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奔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倴渀犇逩
run、rush、flee
会意:从大、从卉
run fast, flee; rush about; run
详细解释◎ 奔的拼音: bēn
〈词性:动〉
(1)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从“大”(人),象人挥动双手,下面从“止”(趾),而且是三个“止”,表示快跑。本义:快跑)
(2) 同本义 [run quickly]
中庭谓之走,大路谓之奔。——《尔雅·释宫》
将奔走之。——《左传·昭公三十一年》。注:“犹赴趣也。”
弗迓克奔。——《书·牧誓》
猛浪若奔。——吴均《与朱元思书》
屠乃奔倚其下。——《聊斋志异·狼三则》
(3) 又如:东奔西跑;奔冲(奔驰,猛冲);奔走呼号(一面奔跑,一面叫喊);奔马;奔驹;奔丧(父母丧,儿女由外地赶回安葬守丧)
(4) 逃跑,逃亡 [flee]
大奔曰败。——《左传·庄公十一年》
得间奔真州。——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5) 又如:奔沮(逃亡);奔迸(逃散);奔溃(败逃)
(6) 私奔,中国古代女子没有通过正当礼节而私去与男子结合 [marry without the preliminary formalities]
奔者为妾。——《内记·内则》
奔者不禁。——《周礼·媒氏》
文君夜亡奔 相如。——《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7) 又如:奔女(私奔之女)
◎ 奔的拼音: bēn
〈词性:形〉
(1) 急速 [rapid]
(2) 又如:奔流(流得很急);奔湍(急速的水流);奔泻
(3) 另见 bèn
奔命、奔头儿
赴的拼音:fù(ㄈㄨˋ)
⒈ 往,去:赴京。赴会。赴任。赴约。赴宴。
⒉ 投入(某种境地),参加(某种行列):赴战。赴敌(加入对敌作战)。赴难(nàn )。赴义。
⒊ 古同“讣”,讣告。
赴字UNICODE编码U+8D74,10进制: 36212,UTF-32: 00008D74,UTF-8: E8 B5 B4。
赴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赴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䟔
attend、betake、go to
形声:从走、卜声
go to; attend, be present
详细解释◎ 赴的拼音: fù
〈词性:动〉
(1) (形声。从走,卜声。从“走”的字、多与“跑”、“走”有关。本义:奔向,奔赴。多指奔向危险的地方)
(2) 同本义 [go to]
赴,趋也。——《说文》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乐府诗集·木兰诗》
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孟子·梁惠王上》
以赴礼者。——《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赴水则接腋持颐。——《庄子·秋水》
(3) 又如:赴履(奔赴);赴质(奔赴目标);赴助(赴救);赴急(往救急难);赴援(赴救)
(4) 前往;去;到;至,到达 [get to;attend]
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 宋· 苏轼《石钟山记》
吾今且赴府,不久当归还。——《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5) 又如:赴吊(前往吊丧);赴市(到市集上去);赴考(前往应试);赴哀(奔丧);赴接(前往救援、接应)
(6) 通“讣”。报丧(古人讣告字只作赴者,取急疾之意。) [give obituary]
死必赴。——《礼记·文王世子》
凡崩薨,不赴则不书。——《左传·文公十四年》
周烈王崩,诸侯皆吊, 齐后往。 周怒,赴于 齐曰。——《战国策·赵策三》
赴者未至,则哭于巷,哀于馆。——《仪礼·聘礼》
(7) 又如:赴闻(报丧);赴告(春秋时,各国将贵族丧亡祸福等事告诉别国。凶事叫赴,其他的事叫告。今俗称讣告)
(8) 跳进,举身投入 [jump into]
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9) 又如:赴海归神(跳海而死);赴鼎(跳入汤镬而死);赴险(进入险地);赴蹈(赴汤蹈火。献身)
(10) 投身;参与 [join]
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国俱死。——《史记·魏公子列传》
(11) 又如:赴命(奔命,拼命努力)
(12) 合,顺应 [accord with]。如:赴拍(应合节拍);赴度(应合节拍);赴趣(钻营;迎合)
(13) 游泳 [swim]。如:赴水(泅水,游泳)
(14) 通“仆”。向前倾跌 [topple and fall forword]
穷而无子者,靡得相鬻而养之,勿使赴于沟浍之中。——《管子·轻重甲》
(15) 又如:病赴(因病跌倒)
赴会、赴难、赴任、赴汤蹈火、赴宴、赴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