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轶
【拼音】: bēn yì 【注音】: ㄅㄣ一ˋ 【结构】: 奔(上下结构)轶(左右结构) 【简体】: 奔轶 【繁体】: 奔軼奔轶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奔轶bēnyì。(1)奔逃。
基础解释见/'奔逸/',奔逸bēnyì奔逃。
引证解释⒈见“奔逸”。
综合释义见“奔逸”。奔轶[bēnyì]奔走越过前人。形容速度很快。《元史.卷一五五.史天泽传》:「乃深沟高垒,绝其奔轶。」也作「奔佚」。
汉语大词典见“奔逸”。《汉语大词典》:奔逸 拼音:bēnyì亦作“奔轶”。(1).快跑,迅速前进。唐柳宗元《曹溪大鉴禅师碑》:“生而性善,在物而具,荒流奔轶,乃万其趣。”鲁迅《书信集·致蒋抑卮》:“所授有物理、化学、解剖、组织、独乙种种学,皆奔逸至迅,莫暇应接。”(2).谓奔向,直向。章炳麟《訄书·尊史》:“独《世本》有《作篇》,所道者不封于姬氏,奔轶泰古,上穷无始矣。”参见“奔逸绝尘”。(3).奔放,纵逸。晋傅玄《七谟序》:“若《七依》之卓轹一致,《七辨》之缠绵精巧,《七启》之奔逸壮丽,《七释》之精密闲理,亦近代之所希也。”明李贽《答周友山》:“独余不知何说,专以良友为生……明知不可必得,而神思奔逸,不可得而制也。”
国语辞典奔走越过前人。形容速度很快。《元史.卷一五五.史天泽传》:「乃深沟高垒,绝其奔轶。」也作「奔佚」。
其他释义1.见'奔逸'。
奔轶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奔逸
奔轶造句
1.张旭的草书更加狂放恣肆,无拘无束,恢奇奔轶,一任于心,通篇如云烟缭绕,唯观神采。
奔的拼音:bēn(ㄅㄣ)
⒈ 急走,跑:奔跑。奔驰。奔突(横冲直撞;奔驰)。奔流。奔腾。奔忙。奔波(劳苦奔走)。奔放(疾驰。喻气势雄伟,不受拘束)。私奔(女子私自投奔所爱的人,或跟他一起逃走)。
奔的拼音:bèn(ㄅㄣˋ)
⒈ 直往,趋向:投奔。奔东走。他都奔六十了(将近六十岁)。
⒉ 为某种目的而尽力去做:奔命。
奔字UNICODE编码U+5954,10进制: 22868,UTF-32: 00005954,UTF-8: E5 A5 94。
奔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奔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倴渀犇逩
run、rush、flee
会意:从大、从卉
run fast, flee; rush about; run
详细解释◎ 奔的拼音: bēn
〈词性:动〉
(1)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从“大”(人),象人挥动双手,下面从“止”(趾),而且是三个“止”,表示快跑。本义:快跑)
(2) 同本义 [run quickly]
中庭谓之走,大路谓之奔。——《尔雅·释宫》
将奔走之。——《左传·昭公三十一年》。注:“犹赴趣也。”
弗迓克奔。——《书·牧誓》
猛浪若奔。——吴均《与朱元思书》
屠乃奔倚其下。——《聊斋志异·狼三则》
(3) 又如:东奔西跑;奔冲(奔驰,猛冲);奔走呼号(一面奔跑,一面叫喊);奔马;奔驹;奔丧(父母丧,儿女由外地赶回安葬守丧)
(4) 逃跑,逃亡 [flee]
大奔曰败。——《左传·庄公十一年》
得间奔真州。——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5) 又如:奔沮(逃亡);奔迸(逃散);奔溃(败逃)
(6) 私奔,中国古代女子没有通过正当礼节而私去与男子结合 [marry without the preliminary formalities]
奔者为妾。——《内记·内则》
奔者不禁。——《周礼·媒氏》
文君夜亡奔 相如。——《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7) 又如:奔女(私奔之女)
◎ 奔的拼音: bēn
〈词性:形〉
(1) 急速 [rapid]
(2) 又如:奔流(流得很急);奔湍(急速的水流);奔泻
(3) 另见 bèn
奔命、奔头儿
轶(軼)的拼音:yì(一ˋ)
⒈ 超过:轶伦(超过同辈)。轶才(出众的才能)。轶材(不平凡的人才)。
⒉ 散失:轶事。轶闻。
⒊ 古同“溢”,充满而流出。
轶字UNICODE编码U+8F76,10进制: 36726,UTF-32: 00008F76,UTF-8: E8 BD B6。
轶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轶字收录于 现通表 。
軼
形声:从车、失声
rush forth; surpass, excel
详细解释◎ 轶的拼音:
軼 yì
〈词性:动〉
(1) (形声。从车,失声。本义:超车)
(2) 同本义。引申为超越 [excel]
轶,车相出也。——《说文》。段注:“车之后进突于前也。”
轶云雨于太半。——班固《西都赋》
轶,过也。——《广雅》
轶鸡于姑苏。——《淮南子·览冥》。注:“自后过前曰轶。”
超轶绝尘。——《庄子·徐无鬼》。成疏:“轶,过也。”
轶五帝之遐迹兮,蹑三皇之高踪。——《汉书·扬雄传上》
(3) 又如:轶轨(超越);轶超;轶越(超越;超过);轶资(超越一般的资格)
(4) 突击 [make a sudden violent attack; assault]
惧其侵轶我也。——《左传·隐公九年》
(5) 又如:轶犯(侵犯)
(6) 通“溢”。水满出 [overflow]
入于河,轶为荥。——《汉书·地理志上》
(7) 通“佚”。散失 [be scattered]
《书》缺有闲矣,其轶乃时时见于他说。——《史记·五帝本纪赞》
睹轶诗,可异焉。——《史记·伯夷列传》
(8) 又如:轶诗(指未编入“诗经”中的诗篇。也作“逸诗”);轶义(散失了的理论和主张)
◎ 轶的拼音:
軼 yì
〈词性:形〉
(1) 超绝 [unique;superb;extraordinary]。如:轶尘(超尘出俗);轶群(超群);轶俗(超脱习俗);轶致(超脱的情致)
(2) 通“逸”。安闲逸乐 [leisurely;peaceful and carefree]。如:轶士(隐士);轶民(避世之人);轶态(飘逸的情态)
◎ 轶的拼音:
軼 yì
〈词性:名〉
车轮辗地的痕迹;车辙 [rut]
伏式结轶。——《史记》
结轶于道。——《史记·孝文本纪》
主者循轶之途也。——《战国策·齐策》
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