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大全

奔迫的拼音_bēn po是什么意思

奔迫

【拼音】: bēn pò 【注音】: ㄅㄣㄆㄛˋ 【结构】: 奔(上下结构)迫(半包围结构)

奔迫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1.急促﹐匆忙。奔迫[bēnpò]⒈急促,匆忙。

基础解释急促﹐匆忙。

引证解释⒈急促,匆忙。引唐李白《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徵君蕤》诗:“功业莫从就,岁光屡奔迫。”清昭槤《啸亭杂录·史文靖公》:“史文靖公貽直,器量宏大,风度翩然,尝有不时宣召,公雅步如常。或有催促之者,公曰‘天下安有奔迫之宰相耶!’人服其知大体云。”

网络解释奔迫奔迫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bēnpò,意思是急促,匆忙。

综合释义急促,匆忙。唐李白《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徵君蕤》诗:“功业莫从就,岁光屡奔迫。”清昭槤《啸亭杂录·史文靖公》:“史文靖公貽直,器量宏大,风度翩然,尝有不时宣召,公雅步如常。或有催促之者,公曰‘天下安有奔迫之宰相耶!’人服其知大体云。”

网友释义【词目】奔迫急促,匆忙。唐李白《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徵君蕤》诗:“功业莫从就,岁光屡奔迫。”清昭梿《啸亭杂录·史文靖公》:“史文靖公贻直,器量宏大,风度翩然,尝有不时宣召,公雅步如常。或有催促之者,公曰‘天下安有奔迫之宰相耶!’人服其知大体云。”

汉语大词典急促,匆忙。唐李白《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徵君蕤》诗:“功业莫从就,岁光屡奔迫。”清昭梿《啸亭杂录·史文靖公》:“史文靖公贻直,器量宏大,风度翩然,尝有不时宣召,公雅步如常。或有催促之者,公曰‘天下安有奔迫之宰相耶!’人服其知大体云。”

关于奔迫的诗词

《有将独鹤行都市道上者左右奔迫野态憔悴因成》

奔的意思

  拼音  bēn bèn   注音  ㄅㄣ ㄅㄣˋ   
简体部首  大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繁体部首  大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DFAJ  仓颉  KJT  郑码  GDEE  四角  40444  结构  上下电码  1149  区位  1728  统一码  5954  笔顺  一ノ丶一丨一ノ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奔的拼音:bēn(ㄅㄣ)  

⒈ 急走,跑:奔跑。奔驰。奔突(横冲直撞;奔驰)。奔流。奔腾。奔忙。奔波(劳苦奔走)。奔放(疾驰。喻气势雄伟,不受拘束)。私奔(女子私自投奔所爱的人,或跟他一起逃走)。

其他字义

奔的拼音:bèn(ㄅㄣˋ)  

⒈ 直往,趋向:投奔。奔东走。他都奔六十了(将近六十岁)。

⒉ 为某种目的而尽力去做:奔命。

统一码

奔字UNICODE编码U+5954,10进制: 22868,UTF-32: 00005954,UTF-8: E5 A5 94。

奔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奔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倴渀犇逩

汉英互译

run、rush、flee

造字法

会意:从大、从卉

English

run fast, flee; rush about; ru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奔的拼音: bēn  

〈词性:动〉

(1)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从“大”(人),象人挥动双手,下面从“止”(趾),而且是三个“止”,表示快跑。本义:快跑)

(2) 同本义 [run quickly]

中庭谓之走,大路谓之奔。——《尔雅·释宫》

将奔走之。——《左传·昭公三十一年》。注:“犹赴趣也。”

弗迓克奔。——《书·牧誓》

猛浪若奔。——吴均《与朱元思书》

屠乃奔倚其下。——《聊斋志异·狼三则》

(3) 又如:东奔西跑;奔冲(奔驰,猛冲);奔走呼号(一面奔跑,一面叫喊);奔马;奔驹;奔丧(父母丧,儿女由外地赶回安葬守丧)

(4) 逃跑,逃亡 [flee]

大奔曰败。——《左传·庄公十一年》

得间奔真州。——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5) 又如:奔沮(逃亡);奔迸(逃散);奔溃(败逃)

(6) 私奔,中国古代女子没有通过正当礼节而私去与男子结合 [marry without the preliminary formalities]

奔者为妾。——《内记·内则》

奔者不禁。——《周礼·媒氏》

文君夜亡奔 相如。——《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7) 又如:奔女(私奔之女)

词性变化

奔的拼音: bēn  

〈词性:形〉

(1) 急速 [rapid]

(2) 又如:奔流(流得很急);奔湍(急速的水流);奔泻

(3) 另见 bèn  

常用词组

奔命、奔头儿

  拼音  pò pǎi   注音  ㄆㄛˋ ㄆㄞˇ   
简体部首  辶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繁体部首  辵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RPD  仓颉  YHA  郑码  NKW  四角  36300  结构  左下包围电码  6612  区位  3840  统一码  8FEB  笔顺  ノ丨フ一一丶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迫的拼音:pò(ㄆㄛˋ)  

⒈ 用强力压制,硬逼:逼迫。迫害。压迫。强迫。胁迫。迫降(jiàng   )。迫降(xiáng   )。迫不得已。

⒉ 接近:迫近。迫冬。

⒊ 急促:急迫。迫切。迫不及待。

⒋ 狭窄:地势局迫。

其他字义

迫的拼音:pǎi(ㄆㄞˇ)  

⒈ 〔迫击炮〕一种火炮。

统一码

迫字UNICODE编码U+8FEB,10进制: 36843,UTF-32: 00008FEB,UTF-8: E8 BF AB。

迫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迫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廹敀

汉英互译

approach、compel、force、urgent

造字法

形声:从辶、白声

English

coerce, force, compel; urgen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迫的拼音: pǎi  

另见   

常用词组

迫击炮

基本词义

迫的拼音:

  

〈词性:动〉

(1) (形声。从辵( chuò  ),白声。本义:逼近)

(2) 同本义 [approach]

迫,近也。——《说文》

迫,逼也,近也。——《广韵》

望崦嵫而勿迫。——《离骚》。注:“附也。”

而侮所迫之国者,可亡也。——《韩非子·亡征》

涉旬月,迫季冬。——司马迁《报任安书》

时北兵已迫修门外。——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3) 又如:迫措(犹逼近)

(4) 硬逼,逼迫 [compel;force;press]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里胥迫我纳。——白居易《重赋》

(5) 又如:胁迫(威胁强迫);强迫(施加压力使服从);迫劫(逼迫);迫蹙(逼迫强制);迫阨(逼迫;胁迫);迫弄(逼迫并戏耍);迫拶(逼迫);迫索(强迫索取);迫胁(逼迫、威胁);迫勒(强迫)

(6) 催促 [urge]

迫生而下。——《吕氏春秋·贵生》

迫孔悝于厕,强盟之。——《左传·哀公十五年》

能事不受相促迫。——唐· 杜甫《戏题画山水图歌》

(7) 又如:迫催(催逼,催促)

词性变化

迫的拼音:   

〈词性:形〉

(1) 紧迫;急迫 [pressing;urgent]

迫而动。——《淮南子·精神》。注:“切也。”

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史记·项羽本纪》

(2) 又如:迫促(匆忙);迫急(迫切);迫划(紧急筹划);迫遽(急促);迫守(急切收捕);迫究(紧逼追问);迫亟(急促;急迫);迫速(急迫);迫猝(急迫;仓促)

(3) 狭窄 [narrow]

西州地势局迫。——《后汉书·窦融列传》

(4) 又如:迫隘(狭窄;险阻);迫小(狭小);迫隘(狭窄,险阻);迫束(束缚,不得伸展);迫迮(狭窄);迫胁(迫窄;狭陋);迫唶(狭窄)

(5) 困厄;窘迫 [in straitened circumstances;poverty-stricken]。如:迫厄(犹困厄);迫迮(困厄);迫怵(窘迫恐惧);迫胁(局促;困厄);迫戚(困厄的样子);迫猝(窘迫,困顿)

(6) 另见 pǎi  

常用词组

迫不得已、迫不及待、迫促、迫害、迫降、迫近、迫临、迫令、迫切、迫使、迫视、迫降、迫胁、迫于、迫在眉睫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