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逃
【拼音】: bēn táo 【注音】: ㄅㄣㄊㄠˊ 【词性】: 动词。 【结构】: 奔(上下结构)逃(半包围结构) 【简体】: 奔逃 【繁体】: 奔逃奔逃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奔逃bēntáo。(1)快速逃跑。
基础解释(动)逃奔;逃跑:~他乡|四散~|狼狈~。
引证解释⒈逃跑。引《东观汉记·王琳传》:“遭大乱,百姓奔逃。”元高文秀《襄阳会》第二折:“不索窨约,你便快奔逃。”碧野《没有花的春天》第二章:“人们正象潮水般的涌下山,向自己村子里奔逃去。”
网络解释奔逃奔逃是汉语词汇,拼音是bēntáo,意思是快速逃跑。
汉语大词典逃跑。《东观汉记·王琳传》:“遭大乱,百姓奔逃。”元高文秀《襄阳会》第二折:“不索窨约,你便快奔逃。”碧野《没有花的春天》第二章:“人们正象潮水般的涌下山,向自己村子里奔逃去。”
国语辞典奔走逃亡。
辞典修订版奔走逃亡。《三国演义.第六回》:「曹操慌忙策马,夺路奔逃,正遇徐荣,转身便走。」
辞典简编版奔走逃亡。 【造句】敌人溃不成军,四处奔逃。
英语stampedeflee off
其他释义逃奔;逃跑:~他乡ㄧ四散~ㄧ狼狈~。
奔逃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顽抗
奔逃造句
1.这一路奔逃下来,风声鹤唳,人人惊惶。
2.主犯被擒,小喽罗们四散奔逃,惶惶如丧家之犬。
3.罪犯一夜奔逃,一有风吹草动、风声鹤唳,就吓得躲起来。
4.那陶荣却在奔逃时,自怀中取出一面幡来,连摇数摇,刹那间飞沙走石,播土扬尘,天昏地暗。
5.武王有四贤保驾奔逃;子牙落荒而走;六七门徒,借五遁逃去。
6.一阵枪声过后,乌鸦军团大败亏输,扔下了十几只倒霉蛋的尸体,掉落一地羽毛,哇哇怪叫着四散奔逃。
7.张好古这桌最近,他抢到了前头,就瞧街上的小贩四散奔逃,由远处跑来一匹青鬃马,蹄跳咆嚎、鬃尾乱乍,后边追着几个军卒,看来是匹军马惊了。
8.奔逃之处又赶上有火阻遏,纷纷被赶上的三河骑士斩杀。
9.时狂徒被警察穷追,驱车奔逃,竟直奔学校,丧心病狂,一至于斯。
10.几分钟后,营地内枪声大作,不到十分钟,一群穿军装蒙着脸的大汉豕突狼奔的跑到汽车前,登上车四散奔逃。
奔逃的单词
stampede flee off
奔的拼音:bēn(ㄅㄣ)
⒈ 急走,跑:奔跑。奔驰。奔突(横冲直撞;奔驰)。奔流。奔腾。奔忙。奔波(劳苦奔走)。奔放(疾驰。喻气势雄伟,不受拘束)。私奔(女子私自投奔所爱的人,或跟他一起逃走)。
奔的拼音:bèn(ㄅㄣˋ)
⒈ 直往,趋向:投奔。奔东走。他都奔六十了(将近六十岁)。
⒉ 为某种目的而尽力去做:奔命。
奔字UNICODE编码U+5954,10进制: 22868,UTF-32: 00005954,UTF-8: E5 A5 94。
奔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奔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倴渀犇逩
run、rush、flee
会意:从大、从卉
run fast, flee; rush about; run
详细解释◎ 奔的拼音: bēn
〈词性:动〉
(1)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从“大”(人),象人挥动双手,下面从“止”(趾),而且是三个“止”,表示快跑。本义:快跑)
(2) 同本义 [run quickly]
中庭谓之走,大路谓之奔。——《尔雅·释宫》
将奔走之。——《左传·昭公三十一年》。注:“犹赴趣也。”
弗迓克奔。——《书·牧誓》
猛浪若奔。——吴均《与朱元思书》
屠乃奔倚其下。——《聊斋志异·狼三则》
(3) 又如:东奔西跑;奔冲(奔驰,猛冲);奔走呼号(一面奔跑,一面叫喊);奔马;奔驹;奔丧(父母丧,儿女由外地赶回安葬守丧)
(4) 逃跑,逃亡 [flee]
大奔曰败。——《左传·庄公十一年》
得间奔真州。——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5) 又如:奔沮(逃亡);奔迸(逃散);奔溃(败逃)
(6) 私奔,中国古代女子没有通过正当礼节而私去与男子结合 [marry without the preliminary formalities]
奔者为妾。——《内记·内则》
奔者不禁。——《周礼·媒氏》
文君夜亡奔 相如。——《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7) 又如:奔女(私奔之女)
◎ 奔的拼音: bēn
〈词性:形〉
(1) 急速 [rapid]
(2) 又如:奔流(流得很急);奔湍(急速的水流);奔泻
(3) 另见 bèn
奔命、奔头儿
逃的拼音:táo(ㄊㄠˊ)
⒈ 为躲避不利于自己的环境或事物而离开:逃跑。逃敌。逃匿。逃遁。逃逸。
⒉ 躲开不愿意或不敢接触的事物:逃避。逃难(nàn )。逃汇。逃税。逃世(避世)。
逃字UNICODE编码U+9003,10进制: 36867,UTF-32: 00009003,UTF-8: E9 80 83。
逃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逃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迯跳
escape、flee、dodge
遁、追
形声:从辶、兆声
escape, flee; abscond, dodge
详细解释◎ 逃的拼音:
迯 táo
〈词性:动〉
(1) (形声。从辵( chuò ),兆声。本义:逃走,逃跑)
(2) 同本义 [run away;escape]
逃,亡也。——《说文》
许由逃之。——《庄子·外物》
恒侯体痛,使人索 扁鹊,已逃 秦矣。——《韩非子·喻老》
处于逃。——《韩非子·内储说上》
逃未及远。——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脱身以逃。——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3) 又如:逃闪(逃跑藏匿);逃越(逃走);逃生子(逃妾所生之子);逃犯(逃跑的犯人);逃军(军队主将抛下军队独自逃走;逃兵)
(4) 逃避,回避 [escape;evade]
少则能逃之。——《孙子·谋攻》
今我逃楚, 楚必骄,骄则可与战矣。——《左传·襄公十年》
无所逃于天地间。——清· 黄宗羲《原君》
(5) 又如:逃税(逃避纳税);逃会;逃债;逃学;逃刑(逃避刑责)
(6) 藏,隐匿 [hide]。如:逃禄(隐居不仕);逃世(避世。隐居不仕);逃形(藏身);逃身(逃命;藏身);逃官(隐居不仕);逃山(隐居)
(7) 离开 [leave]
罢锄用又废,恋乡不忍逃。——唐· 司马札《锄草怨》
(8) 又如:逃席(宴会中途不辞而去);逃徙(离乡逃奔他处居住);逃酒(逃避饮酒,离席先去);逃伍(充军者逃离部伍)
(9) 叛,离,由于关系破裂而脱离 [break away from]
醉中往往爱逃禅。——杜甫《饮中八仙歌》
(10) 又如:逃禅(违背佛教戒律);逃墨(离弃墨子的学说)
逃奔、逃避、逃兵、逃窜、逃遁、逃犯、逃荒、逃汇、逃离、逃命、逃难、逃匿、逃跑、逃散、逃生、逃世、逃税、逃脱、逃亡、逃席、逃学、逃逸、逃灾避难、逃债、逃之夭夭、逃罪